莫言小說《蒼蠅·門牙》手稿捐贈現代文學館

2020-12-05 人民網傳媒

  莫言小說《蒼蠅·門牙》手稿捐贈儀式日前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蒼蠅·門牙》是莫言創作於上世紀80年代的短篇小說,最初發表於《解放軍文藝》,其手稿後被收藏家趙慶偉收藏,北京歌德拍賣公司本擬今年春季拍賣會公開拍賣此手稿,其私洽價格已達400萬人民幣。後在莫言的爭取下,經多方友好協商,趙慶偉同意將手稿無償捐贈中國現代文學館,歌德公司撤拍。

  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吳義勤分別向莫言、趙慶偉、解放軍文藝出版社、歌德拍賣公司頒發了收藏證書和感謝狀,他指出,手稿是作家精神和生命的活化石,文學館將做好手稿的研究、展示、保管工作。

相關焦點

  • 莫言<蒼蠅門牙>手稿,王朔小說原稿將上拍
    原標題:莫言《蒼蠅門牙》手稿、王朔小說原稿等將上拍   據悉,北京歌德拍賣公司發布消息,歌德春拍將在5月20日舉槌。「趙慶偉藏重要名家文稿墨跡專場」將首次呈現20世紀中國文學藝術家書稿的手寫原稿。多次出版且具有較高聲譽的莫言短篇小說《蒼蠅門牙》手書原稿、王朔曾經轟動一時的電視劇《海馬歌舞廳》的原著小說手書原稿均將亮相拍場。
  • 中國首篇原創科幻小說、劉慈欣手稿 都藏在這家...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對於科幻愛好者而言,如果能在一個地方看到科幻大咖的手稿,一定會膜拜之至。1月13日下午,時光幻象科普博物館在溫江開館,50多位科普科幻界人士到場祝賀。眾多科幻大咖捐贈的藏品和手稿,令人大開眼界。
  • 《莫言的文學共和國》:讓你輕鬆走進莫言的豐富世界
    「以百年文學史和中國歷史為背景,精讀莫言傳奇人生,深析莫言傳奇作品」這也只是對書中某些內容的概括。因為除去文字,這本書中還有數十張莫言各個時期的照片,他的家人、同學、老師等人的照片;有「中國花鳥畫大家」何水法教授傾情繪製的6幅精美的國畫,畫家劉進安創作的十餘幅插圖,還有莫言的手稿影印和多幅書法佳作。
  • 馬悅然曾與莫言邊喝威士忌邊談小說「翻譯莫言作品沒要出版社一塊...
    她還透露,在瑞典家中,「我們還專門練習了一下,讓他記清楚,自己到底翻譯了莫言的哪些小說,給瑞典文學院的院士們看。哈哈。」陳文芬解釋:「我們坐在這兒的原因,是馬先生翻譯了託馬斯·特朗斯特羅姆的詩,還有兩本中文書要出版:《巨大的謎語》和《記憶看見我》。我們很早答應出版方要來參與一些活動。託馬斯·特朗斯特羅姆是瑞典人期待很久的世界詩壇的大師,終於得到諾貝爾文學獎。
  • 伏尼契手稿已被破譯?
    著名的伏尼契手稿,近日又弄出一個大新聞。電視節目撰稿人尼古拉•吉布斯突然對外宣稱,他已經破譯了書寫這部手稿所用的神秘語言。這名業餘中世紀文獻研究者的成果,作為封面文章,發表在本月稍早的一期《泰晤士報文學增刊》上。先解釋一下手稿本身。當代公眾知道這部手稿,大多是因為電影《印第安納•瓊斯》中,男一號以它為線索,尋找點金石的橋段。
  • 給海帶之父的手稿"安個家"!青島市民向市檔案館無償捐贈曾呈奎院士...
    青島市民張康德將自己珍藏多年的曾呈奎院士檔案無償捐贈給青島市檔案館永久保存。檔案捐贈儀式在青島市檔案館舉行。捐贈的檔案包括曾呈奎院士的手稿原件、證件及照片等珍貴資料。曾呈奎的夫人後來去了美國,她把多數資料捐贈給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少量的交給我整理,保存至今。」手稿原件書寫「海帶」養殖過程此次捐贈的資料中,《新中國的海帶研究》《生物海洋學》《我國的現代化和我省的工業化而努力奮鬥》以及英文手稿、書信極為珍貴。張康德介紹,「《新中國的海帶研究》手稿沒有標明日期,應該是在上世紀70年代整理撰寫的。」
  • 德國學者顧彬:莫言的英文版小說應該有兩個作者
    雖然他知道他的直率可能會得罪人——他曾跟身邊的朋友說:「為什麼我一到中國大家都會圍著我問莫言,我說了我的觀點,他們又不高興。」  但作為一個學者,他在談到莫言時還是會直接說出自己的觀點。顧彬不掩飾他對莫言作品的不喜歡,就像他不掩飾對魯迅的熱愛一樣。  其實不光是中國的小說,這個學神學出身的德國學者,不喜歡任何寫故事的小說,不管是美國的還是中國的。
  • 讀莫言小說有感:關注中國農村女性,拓寬題材,敢於突破禁區
    讀莫言的小說,我感受最深的有四點:一是善於對農村女性的描寫。莫言在他的小說中描寫了眾多的農村女性,而且這些女性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紅顏薄命。二是敢於突破小說題材禁區。莫言的創作風格,我可以概括為兩句話:題材上敢於突破禁區,創作上手法開拓創新。以莫言的中篇小說《紅高粱》為例。《紅高粱》發表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題材選擇了土匪抗日的故事。
  • 莫言獲獎名至實歸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小說《酒國》俄譯版首次由俄羅斯聖彼得堡安芙蘭出版社出版,10月12日上架銷售。在此之前,在俄羅斯出版的只有莫言的幾篇短篇小說。1994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為最先在俄羅斯出版的《酒國》寫序。他認為這部小說展示了一種全新的寫作風格,將非同尋常的形象性、無窮的想像力和不同的高超的敘述形式融合在一起。
  • 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後,這3個作家給出了不同的評價,你更認可誰
    不過老劉剛嘻嘻哈哈的說完,又跟著說了一些令人難以捉摸的話,不知道是捧莫言,還是不捧莫言。而且這次還捎帶上了閻連科。我說,祝他愉快。莫言能獲獎,表明中國至少有十個人,也可以獲獎。莫言獲獎,很正常,如果是閻連科獲獎,也很正常。
  • 【再復專欄】父女對談:莫言野性,高行健詩意
    您在十幾年前就說莫言是「黃土地的奇蹟」,國內還有人批判您的關於「奇蹟」的這一判斷。        劉再復:莫言不僅是中國「黃土地上的奇蹟」,而且是我們這個地球「藍土地上的奇蹟」!他屬於全世界。        劉劍梅:我在莫言獲獎之前,也認真讀過他的小說,他還給我寄過電子版的小說。關於高 行 健的論文,倒是在他得獎後寫的。
  • 天津市作家協會隆重舉行天津文學館揭幕儀式
    5月18日上午,天津市作家協會隆重舉行天津文學館建成揭幕典禮。揭幕儀式簡短、隆重、熱烈,鐫刻在巨石上的「天津市作家協會」五個金色大字,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煜煜生輝,為天津文學館大院增添了勃勃生機。與會的主要領導同部分老作家進行了合影留念。揭幕後,在天津文學館報告廳召開了中國作協領導、市區有關領導、承建公司領導及作協離退休老領導、老作家代表參加的座談會,共同探討天津文學館的建設和天津文學發展問題。
  • 錢鍾書手稿大規模面世 盡顯幽默詼諧語言特點
    錢鍾書為《廣角鏡》雜誌創刊百期題詞(資料圖片)  66封錢鍾書書信和《也是集》手稿,12封楊絳書信和《幹校六記》手稿,6封錢瑗書信以及沈從文、柯靈等人信件日前大規模面世,引起收藏界強烈關注這批手稿主要為錢鍾書上世紀80年代與香港廣角鏡雜誌社總編輯李國強的書信往來,其中涉及不少對歷史和學人的評判,透露出錢鍾書真實的思想心態。錢鍾書手稿如此大規模公之於世尚屬首次。  據廈門大學教授謝泳介紹,這批手稿中最有價值的為書信,時間從1979年到1991年。
  • 莫言兄長憶往事:莫言第一學歷僅小學五年級肄業
    從《詩經》 《楚辭》開始,直到明清小說,連魯迅、郭沫若都很下了一點功夫。從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史記》的研讀,有著不同常人的獨到見解和心得。話劇《我們的荊軻》同樣是寫刺秦,卻能另出新意;而《霸王別姬》將虞姬和呂雉作了主角,堪稱別開生面。他對六朝志怪、唐宋傳奇、元明雜劇,尤其對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情有獨鍾。
  • 莫言憑《豐乳肥臀》獲諾貝爾獎,卻一度被稱「禁書」,內容寫些啥
    2012年,莫言成為第一個摘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人。就莫言的文學創作而言,它既吸收了西方的小說技法,同時也飽含著中國古典文學和文化的獨特印記。多元的藝術風格使得莫言的小說成熟大氣,且別具一格。在《豐乳肥臀》中,莫言充分地發揮了自己的藝術天分,將魔幻現實主義、新歷史主義等融為一體,透過獨特的審美視角,展現了莫言式小說的非凡魅力。
  • 莫言奪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 成中國第一人
    諾獎青睞卻引「《蛙》」聲一片2009年,莫言憑藉長篇小說《蛙》進入諾貝爾文學獎評委的視野。然而,莫言醞釀十多年、筆耕四載、三易其稿、潛心創造的這第11部長篇小說《蛙》,在先後獲得茅盾文學獎和諾獎青睞之餘,卻被人指責,說小說中的日本人暗指大江健三郎,這是在討好諾貝爾獎。
  • 莫言作品遭搶凸顯諾獎效應 過度消費折射社會心態
    在北京圖書大廈,莫言獲獎當天晚上7點,書店得知莫言獲獎後就設立專架,當晚就有讀者來購買莫言的《蛙》,第二天9點書店一開門,就有很多讀者前來搶購,約半小時就搶購一空。在中午時,《生死疲勞》到貨150本左右,不到半小時又搶購一空。在網絡書店方面,當當網數據顯示,莫言獲獎當天,所有莫言書籍銷售近萬冊,相比以前有20倍增長。
  • 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馬悅然去世,生前評價批評者不懂莫言
    馬悅然把大量中國古代、現代和當代的文學作品介紹到國外,在中瑞文化交流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他曾將《水滸傳》、《西遊記》譯為瑞典文,並向西方介紹了《詩經》、《論語》、《孟子》、《史記》、《禮記》、《尚書》、《莊子》、《荀子》等先秦諸子的著作,翻譯了辛棄疾的大部分詩詞,並組織編寫了《中國文學手冊:1900-1949》。
  • ——以莫言的中國評價話語為例
    ——以莫言的中國評價話語為例」。主要從事中外文學關係研究,1986年起發表文學批評和研究著述200多萬字,出版《弱勢民族文學在現代中國》《視域與方法:中外文學關係研究》《想像的旅程》《徐志摩傳》等專著10餘部。入選「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領軍人才(2014)、「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2016),獲國務院特殊津貼(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