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熱帶海洋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LTO)王衛強團隊揭示熱帶太平洋海溫異常在調製華南冬季降水對兩類El Nino響應差異中的相對作用。相關研究成果由徐康博士等人發表在氣候變化研究領域頂級學術期刊《氣候動力學》上。
El Nino多樣性及其區域氣候影響差異是目前El Nino研究的熱點問題,但區分El Nino背景下熱帶太平洋正負海溫異常對區域氣候影響的相對貢獻卻較少。
研究人員通過觀測資料和一系列AGCM數值試驗研究兩類El Nino期間熱帶太平洋正負海溫異常在調製華南冬季降水對El Nino響應差異中的相對作用。研究表明,兩類El Nino對華南冬季降水的影響差異顯著,這主要與低空反氣旋異常環流的位移密切相關。當發生東部型El Nino時,低層異常反氣旋性環流在西北太平洋/菲律賓群島盛行,其左側的西南風異常抑制了東亞冬季風,並將更多的暖溼水汽帶到我國南方地區輻合,導致我國南方地區冬季降水顯著增多;當發生中部型El Nino時,低層異常反氣旋性環流和下沉氣流向西偏移,控制著廣闊的中國南海地區,並引起南海北部和華南地區的水汽輻散,導致我國南方冬季降水顯著減少(圖1a-b)。
此外,利用AGCM敏感性試驗研究揭示東部型El Nino期間熱帶中東太平洋正海溫異常和西太平洋負海溫異常共同導致低層西北太平洋異常反氣旋的產生,然而中部型El Nino期間熱帶中太平洋正海溫異常和西太平洋(包括東印度洋)負海溫異常的作用恰好相反,導致低層異常反氣旋環流強度弱、範圍廣,且中心位於南海地區(圖1c-f)。
該研究指出,在兩類El Nino與東亞冬季風關係的研究中,除了El Nino正海溫異常的作用,必須區分考慮西太暖池-東印度洋負海溫異常在不同類型El Nino期間的相對角色,以提高我國短期氣候預測水平。
該研究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和熱帶海洋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自主項目等共同資助完成。
兩類El Nino期間850 hPa風場(矢量)和500 hPa非絕熱加熱(陰影)的AGCM試驗結果,(a)同時EP正負海溫異常強迫,(b)同時CP正負海溫異常強迫,(c)僅EP正海溫異常強迫,(d)僅CP正海溫異常強迫,(e)僅EP負海溫異常強迫,(f)僅CP負海溫異常強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