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來,漳州市檢察院、市婦聯針對留守兒童等監護缺失的未成年人易成為被侵害對象,且難以得到及時救濟的司法「痛點」,在全國首創「春蕾安全員」機制,通過「三個創新、三個轉變」,推動侵害未成年人權益事件從被動受案模式為主動預防、主動發現、主動維權,為困境兒童提供觸手可及的安全保護,實現預防保護在一線、優化治理在一線、共建共治在一線,探索出一條對困境兒童安全保護的「漳州模式」,助力推進社會治理體制改革。2018年,該做法被最高檢察院確定為全國檢察機關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十大典型案事例。2019年,依託該機制辦理的一起案件被全國婦聯、全國總工會等聯合評選為「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十大案例」。2020年5月,省檢察院、省民政廳、省婦聯聯合在全省推廣該機制。
一、創新全覆蓋維權隊伍,變被動受理為主動保護。一是首創「春蕾安全員」隊伍。發揮基層婦聯組織全覆蓋優勢,組建一支以檢察機關為主導,以基層婦聯力量為主體,其他志願者共同參與的「春蕾安全員」隊伍。圍繞反性侵、反暴力、反漠視的工作主題,通過宣傳培訓、走訪摸排、建檔立卡、分類施策、聯動轉介、動態管理等形式,及時給予困境兒童更全面、更適當的協助。目前,全市共有春蕾安全員2230餘名。二是首創困境兒童安全等級評價體系。春蕾安全員隊伍組建後,圍繞家庭監護環境、學校教育環境、居住相鄰環境等重點,對困境兒童摸排甄別,作出「環境安全、環境關注、環境危險」三個等級評定。對「安全」等級的兒童,保持常態化跟蹤回訪;對「關注」等級的困境兒童,聯繫其監護人,並協同村居兩委密切關注,適時報告相關部門,及時排除安全隱患;對「危險」等級的困境兒童,由檢察機關、婦聯立即介入,協調相關職能部門採取措施。2019年來,共對「關注」等級以上的安全困境未成年人建檔觀護1433人(次)。三是首創常態化走訪困境兒童機制。春蕾安全員常態化走訪轄區內安全困境未成年人,主動了解有無家暴、校園欺凌、涉毒涉賭等情況,普及防性侵等知識,告知未成年人反映問題渠道,全方位關注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狀態。2019年來,全市春蕾安全員共進行常規走訪5000餘次,舉辦兒童性別安全課堂等各類活動260餘場。疫情期間,通過在線開展動態觀護3000餘人(次)。
二、創新立體化維權機制,變就案辦案為全鏈條保護。一是率先實現困境兒童遭侵害案件無縫銜接。市、縣檢察院與婦聯建立信息互通、專人對接等機制,明確春蕾安全員發現案件線索直接聯繫檢察幹警的綠色通道,第一時間處置案件線索,及時維護困境兒童權益。必要時,檢察院、婦聯及時協調法院、公安、民政等部門,妥善處理和消除安全隱患問題。2019年來幫助被害人返校就讀或轉校就學20人,協調臨時寄養6人。二是率先實現專業化保護。建立未成年人司法辦案專業化機制,針對春蕾安全員反映的案件線索,充分發揮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能,依法嚴懲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2019年來已提前介入53起未成年人遭受侵害案件。三是率先做好幫扶救助的後半篇文章。制定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實施辦法,檢察機關、婦聯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共同對受侵害的困境兒童提供救助,已為40多名刑事案件中的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心理疏導和醫療幫扶。通過「春蕾計劃」等活動爭取幫扶資金122.17萬元,幫扶困境兒童466名。
三、創新多元化維權網絡,變單項監督為多維保護。一是由單純預防性侵向綜合救助拓展。針對辦案中發現的部分未成年人因各種原因沒有登記戶口問題,推動相關職能部門開展未成年人落戶問題摸底排查。今年6月,市委政法委等下發文件,集中開展無戶口未成年人登記戶口工作,並納入年度平安建設專項考核內容。2019年來已有2099名無戶口未成年人辦理了戶口登記,保障這部分未成年人享受醫保、義務教育、低保、精準扶貧等相關政策。二是由保護未成年受害人向幫教罪錯未成年人拓展。針對罪錯未成年人大多系監護缺失的情況,依託春蕾安全員隊伍開展罪錯未成年人社會調查,並引入司法社工等專業力量,建立罪錯未成年人臨界預防和保護處分長效機制。結合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試點實施罪錯未成年人「歸航計劃」,已對15名符合條件的對象建檔觀護,從源頭上減少未成年人嚴重暴力犯罪、集團性犯罪。三是由檢察機關、婦聯協作向多部門聯動維權拓展。依託「春蕾安全員」機制,建立預防性犯罪、保護女童性權利聯動平臺,籤訂「青春護航信箱」合作備忘錄,推動多部門聯動構建多維救助模式,從教育、醫療、臨時安置、監護權確認、撫養關係轉移等方面為涉案困境兒童提供全方位保護,逐步形成以政府為主導,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局面。(市檢察院、市婦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