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世界史上的一些偉大建築,西方的基本上都是石構建築,像古羅馬的鬥獸場,埃及的金字塔,還有彰顯克裡特文化的科諾索斯宮殿,邁錫尼文化的獅子門,泰倫衛城,帕提儂神廟等等,都是石構建築,具有很好的觀賞性,而中國史上的建築多以土木結構為主,那我們的古人先賢為什麼不搞石構建築呢?
小編覺得思想文化信仰上,中國人務本世,不會幾輩子人建一處房子,木作較為直接,工期短,竣工快。回看中國史上平均王朝壽命300年,平均君王壽命不到80年,而巴黎聖母院建造耗費了180年,比薩斜塔從動工到完成199年,而米蘭大教堂更是花了足足551年,從1386年開始一直到1897年才竣工,哪個皇帝有閒心搞這種動不動耗時幾百年的大工程.
還有就是因地制宜,中國古代發源於黃河長江流域,平原丘陵居多,少灰質巖和碳酸鹽的石層。西方大理石建築,石灰建築的起源是巴爾幹半島和亞平寧半島,而這兩個半島上興起的羅馬和希臘文明,處於一個缺水高山貧瘠的土地上,以葡萄和牧羊放牧為主,他們可以用得最多的材質就是大理石和石灰.
從居住性上講石頭堅硬、寒冷、沉重、毫無生機、陰氣太重。 而木頭自然、親切、柔和、有生機、木生火,有陽氣。 所以當然木頭比石頭風水好,特別是適宜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