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破壞苯中化學鍵,活化大氣氮,研究人員或可利用大氣氮源製造染料、藥物等產品。
《自然》雜誌8月12日發文稱,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方法,使大氣中的氮與苯結合在一起,合成出了苯胺(製造多種合成產品的重要前體)。
論文作者、耶魯大學化學教授Patrick Holland說:「從長遠來看,我們希望學會如何以空氣中所富含的氮,作為合成產品所需的原料。」
此前,研究人員的關注點主要集中於「固氮」作用,即用大氣中的氮製造氨的過程。然而,Holland團隊認為,如果我們能夠找到利用大氣氮源的方法,就能夠製造出其他產品。
Holland表示,之前其他研究人員結合大氣氮和苯的嘗試均失敗了。其原因在於,他們使用的是高活性苯衍生物與氮反應——在反應之前,高活性苯衍生物可能已經分解了。
為了讓苯能夠與大氣氮反應,Holland等使用某種鐵化合物破壞了前者的一個化學鍵。此外,他們還用矽化合物處理了氮,使其更容易與苯結合。
Holland說:「從本質上說,我們提供了一種讓氮形成新鍵的新思路,這也許能夠催生新的產品。」
原創編譯:雷鑫宇 審稿:alone 責編:Max
期刊來源:《自然》
期刊編號:0028-0836
原文連結:https://phys.org/news/2020-08-chemists-nitrogen-products-thin-air.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編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