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1日
我發布了一條消息
「我想家了」
.
2018年4月2日
我回家了
我叫天宮一號
你們還記得我嗎
2011年9月20日
我和小夥伴長徵2F/T1
昂首闊步走向了出徵塔架
那天
好多人來送我們
他們說,這是一次遲到的出徵
這一天比原計劃晚了幾天
他們還說
孩子,你要加油呀
雖然從裡到外、從大件到細節
我全身上下
使用了超過80%的新技術
但我知道
我一定能行
2011年9月29日,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工作人員在做準備工作。天宮一號發射在即,中心各項工作準備就緒。新華社記者 王永卓 攝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
伴隨著大地的轟隆
小夥伴長徵2F/T1託舉著我
飛向了太空
21時36分
我給地面的叔叔阿姨們
報了平安
遨遊在太空的感覺真棒
我在這裡等著神八的到來
謝謝大家的關注
2011年11月1日5時58分,神舟八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2011年11月3日1時28分
經過2天的追逐和5次變軌
我和小「神八」
自動交會對接成功
我們在太空中相擁相吻
都為這次對接而驕傲
有人戲稱這一刻是「最牛吻戲」
可我知道
更「牛」的還在後頭
之後,我「吻別」了「神八」
「神八」返回了地球
而我,開始為了「更牛吻戲」做準備
2012年6月15日
地面再次傳來好消息
神舟九號航天員乘組
正式確定
開心!這也意味著
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
再有幾天,就來太空看我啦
相逢的日子總顯短暫
轉眼又到了分別的時候
離別前
心靈手巧的劉洋
用紅繩編織了一個簡單的中國結
和中國結放在一起的
還有三張「福」字小卡片
留給下次來訪的神舟十號乘組
神舟十號航天員乘組聶海勝(中)張曉光(左)王亞平(右)在返回艙訓練 秦憲安 攝
退休後的我
也堅持利用搭載的高光譜成像儀
繼續在遙遠的太空
深情地守望著祖國大地
並不時傳回高質量圖像數據
這一堅持
就堅持了四年半
2016年3月16日
我申請退休
同年9月15日
我弟弟天宮二號「上崗」
從我手中接過了空間站建設的接力棒
2017年4月20日
天舟小哥也從文昌出發
與天宮二號
上演了激動人心的太空對接
2018年4月2日8時15分左右
思鄉已久的我
再入大氣層
地球母親熱情的擁抱
讓我的身體燃燒沸騰
那天,好多人跟我說
再見了,天宮一號
我知道
我的使命結束了
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還將繼續
而且會越來越好
這就是我
不甘平凡的我
超額完成任務的我
我驕傲
我把光輝融進了祖國的星座
《航天員》雜誌創刊於2005年10月,由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主管主辦、中國航天基金會支持、北京太空夢想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協辦,是面向航天界及廣大航天愛好者的權威科普期刊。投稿郵箱:astronautbjb@126.com合作郵箱:bjtkm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