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小知識:有三個充足的理由說明人們為什麼要研究地理學

2020-12-06 世界旅遊全資訊

旅遊小知識:有三個充足的理由說明人們為什麼要研究地理學

文/世界旅遊全資訊

有三個充足的理由說明人們為什麼要研究地理學。第一,地理學是唯一一個關注於了解不同地區自然現象和文化現象為什麼不同和怎樣不同的學科本書每一章都旨在向讀者提供塑造地球面貌的許多過程的基本知識:例如,第3章向讀者介紹使地貌發生撓曲、褶皺和斷裂、產生火山、引發地震和海嘯的構造力;第7章對文化地理學的討論,將為讀者提供一個了解文化中技術、社會和意識形態成分的框架,以及認識到一個使文化隨時間發生變化的力量。

第二,對地理學和地理學論題的廣泛關注,對於了解每日新聞報導中的國家與國際問題非常重要。溫室效應和全球變暖,愛滋病和其他疾病的擴散,國際貿易的不平衡,發展中同家糧食供應和人口增長,非洲和中東地區的動亂,所有這些問題都有其地理特點,而地理學有助於對這些問題的解釋:有地理學的素養,不僅不會對當地問題和世界問題茫然無知,而且還能有機會對處理這些問題的政策制定做出有意義的貢獻最後,由於地理學的研究領域是如此廣泛,因此有極為多樣的就業機會等待著投身該學科大學教育的人們:地理學的訓練為就業領域開闢了廣泛的渠道(見「地理學的職業」專欄)。地理學的分析技術被應用於遙感影像的判讀,新企業最佳區位的確定,傳染病傳播的監測,選舉區的劃分,以及大量其他任務。

地理學廣泛領域中的課題多種多樣。然而,正是這種多樣性本身突出了一種現實——所有地理學家,不論他們的特定專題或者區域興趣怎樣,都是被他們所探索的類似問題以及他們應用於考慮其答案的一套共同的基本概念所維繫的。無論對自然現象或者文化現象,他們都要探究:這種現象是什麼?位於何處?它是如何形成並出現在那裡的?它同其他自然或文化現實處於何種關係,亦即它是影響者還是被影響者?它怎樣成為功能性整體的一部分?它的位置怎樣影響人們的生活,以及在它被發現的這些類似的問題都源自地理學對地球空間的關注,也是從地理學中永恆的中心課題衍生出來的。

在回答這些問題時,地理學家利用共同儲積和共同構成地理學基本結構與詞彙的概念、術語和研究方法。地理學家相信,認識空間格局是了解人們怎樣生活在地球表面和塑造地球表面形態的重要出發點,地理學家使用「空間」一詞作為框定問題和構成概念的重要修飾語。他們說,地理學是一門空間科學,它關注的是空間分布的現象、區域的空間範圍、人們的空間行為、地球表面各個地方之間的空間關係,以及那些行為和關係後面的空間過程。

地理學家利用空間數據界定空間格局和分析空間系統、空間交互、空間擴散,以及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的空間變化「空間的」(spatial)—詞當然來自「空間」Upace),然而對於地理學家來說,它總是帶有事物分布方式、運動發生方式,以及過程對於整體或部分地球表面作用方式的觀念。因而,地理學家的空間是地球空間,是人類已佔據或者有可能被人類佔據的地表區域空間現象在地球表面是有位置的,而空間交互是發生在地區、事物和人類之間的。必須了解這些相互關係、交互作用和過程,以幫助框定地理學家所探索的問題。

這些問題在對地方的位置和性質,以及各個地區彼此間如何類似或相異進行基本觀察時,有它們的出發點。這樣的觀察雖然講起來很簡單,但對於全面了解我們所居住的世界是非常重要的地區(place)有位置、方向和彼此之間的距離。一個地區有大小——大、中、小。規模很重要。一個地區既有自然結構,也有文化內涵。地區的屬性或特徵隨時間而發展和變化。地區的內涵是有結構的並且是可說明的。地區的要素同其他地區是相互關聯的。地區可以概括為具有類似性和差異性的區域(region)其實這些基本概念都是地理學家表述他們所研究的地球空間的一些基本觀測結果,並將其置於一個共同的參照框架之中的手段每個概念都值得進一步討論,因為它們並不完全像看起來的那樣簡單。

好了,這次小編就先分享到這裡了,你對這些事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文章底部留言評論。文章為原創,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地理學與生活:了解一些有趣的地理小知識,提高認知力
    所以,地理學,一直在研究人類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學地理往?往大了說,可以構建多元思維模型,巴菲特的好搭檔查理·芒格說的,要學習各學科的知識,搭建多元思維模型,可能突然有一天,會產生lollapalooza效應。往小了說,以後看新聞的時候,旅遊的時候,對於這個世界,會有更多更深層次的認知。
  • 初學邏輯錄4:邏輯學的第三個基本原理——充足理由律
    充足理由律,就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充足理由。另一種說法是萬物皆有緣(緣由、原因),還有一種通俗的說法,存在即合理(這個不太準確),它也可以叫做因果原理。「充足理由律」包含有兩方面意思:第一,一切事物都有一個成因,這個成因決定了這個事物為什麼會存在,為什麼它是這個樣子而不是另外的樣子。
  • 地理學的兩個世界
    人們追求的是在地理世界中發現某種更高層次的「一致性」,這個一致性規定著、說明著世界的本質。正是由於這種執著的追求,人們在地理學思想中建立了各式各樣的一致性原則,用以解釋、論證世界應該是什麼樣子,即所謂「應然世界」。中國王朝人士曾發展出一套強大的王朝地理理念,他們將具體的王朝疆域構建為一個天經地義的、具有崇高價值的核心世界,並作為一種理念,升華為信念、信仰。
  • 【科學講座】傅伯傑:地理學:從知識、科學到決策
    本次講座的主題是「地理學:從知識、科學到決策」,主講人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傅伯傑。傅院士在這次講座中,概述了地理學的基本知識,詳細介紹了地理科學的發展,並闡述了地理學與決策的關係。  講座一開始,傅伯傑院士就概括了地理學的內涵與特點。
  • 人文地理學的定義
    它們是一些為旅行者導遊的資料彙編,一些常常穿插著許多使讀者心曠神怡的驚奇故事的報導,一些充滿歷史回憶的地名和距離的羅列。它們有時是一些考古學和系譜學的論述一些統計的和行政的基本知識。這類作品當然是為了滿足所有的人—甚至是最卑微的人—在聆聽談說外國人及異地風光時油然而生的好奇心。但實際上它們只是一堆未經整理、未加解釋的,也就是沒有科學性的雜亂無章的知識。
  • 《地理學與生活》:梳理古老地理學龐雜分支,可讀性強的經典之作
    可以說,這本書既是一部能引領人們窺探地理學奧秘的教科書,同時也是一本生動的科普讀物。三位作者曾說,當學生們讀完《地理學與生活》之後,即使不再進一步學習地理,他們也感到很欣慰:因為他們已接觸到地理學豐富而廣博的內容,並且作為一個有教養的成年人已掌握了新的洞察力和理解力,以應對當前和未來的任務。
  • 旅遊:前往7大洲的7個理由!
    今天又是新的一天同時也是一個新的開始,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帶來的又是大家所期待的不一樣的精彩內容,希望大家會喜歡,同時也希望大家可以動動你們的手指幫小編點讚以及評論,你的每一次評論都將會給你帶來好的運氣哦!旅遊:前往7大洲的7個理由!旅行以你無法想像的方式打開你的世界。
  • 人為什麼活著?羅素的三個理由,成了藍湛活下去的動力
    「人為什麼活著?」這個問題困擾著許多人,答案簡單又複雜。說其簡單,是因為有一部分人覺得「我就是為自己活著,隨心所欲地活著就可以了」;說其複雜,因為這個問題讓許多人感到困擾和茫然,得上升到哲學高度去思考,甚至百思不得其解。
  • 訪談︱張偉然:歷史地理學80年,研究技術引領學科發展
    它基本上是個從文本到文本的考證過程。       地理學在中國古已有之,但中國現代的地理學,其整個學科範式都是舶來的。地理學從時間上可分為三段:研究當下的,叫現代地理學;研究地史時期的,叫古地理學;研究這兩者之間,即人類歷史時期的,就是歷史地理學(historical geography)。這個歷史地理學,就有很多過去沿革地理所沒有的東西。比如,歷史自然地理。
  • 2015最受歡迎的考研專業:人文地理學專業
    儘管人文地理學仍存在一些問題和薄弱環節,但在現代社會發展中,人類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質)和科學技術的作用日益顯著,使得地理學人文化的趨勢加強。人文地理學地位的提高,將使地理學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人文地理下面有分很多方向:聚落地理、經濟地理、旅遊地理、文化地理、歷史地理、地緣政治地理等等。
  • 豆瓣評分9.0《地理學與生活》:巴西人為什麼每年焚燒熱帶雨林?
    說起地理學,我們可能會聯想到這些知識——世界上最長的河流是尼羅河;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中國位於東半球、北半球;……這些都是地理學科的實際問題,它們能於幫助我們理解事物的空間位置,但在讀完厚厚的《地理學與生活》後,我們會發現,地理學的範疇絕不僅僅是地名、氣候、經緯度。
  • 算法之美:充足的先驗知識加上小數據也可以幫助人們進行準確預測
    本文節選自《算法之美:指導工作與生活的算法》中信出版集團,2018年05月出版三個預測法則——相乘、平均和相加適用於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一般都非常善於使用正確的預測法則。湯姆在讀研究生時,和麻省理工學院的喬希·特南鮑姆一起進行了一個實驗,實驗要求人們對生活中的各種常量進行預測,如人類的壽命、電影的票房以及眾議院議員任職時間等,每個問題只提供一條信息:現年齡、現票房或現任職時間。然後,他們比較了人們所預測的結果和應用貝葉斯法則的結果。事實證明,人們所做的預測與貝葉斯法則所得出的預測非常接近。
  • 何為歷史地理學
    所幸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於2014年把陸續刊載的譯文匯集成冊,正式出版了《歷史地理學的理論與方法》一書,這是一件嘉惠學林的好事。一般認為,日本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譜系,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派別。一個是以小牧實繁為代表的京都學派,而另一個,則是由內田寬一為代表的大塚學派。菊地利夫正是內田寬一的弟子。京都學派以考古學為支撐,以研究與上古史、古代史相關的歷史地理問題為主流。
  • 各高校的地理學都有什麼特色?
    今天來跟大家聊一聊各個學校的地理專業有什麼特色!如有不完整的地方,歡迎大家補充! 1 新疆大學 新疆大學的地理學很有特色,主要體現在沙漠方面的研究以及沙漠綠洲生態環境的研究方面。新疆大學擁有「綠洲生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智慧城市與環境建模自治區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
  • 旅遊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要旅遊,旅遊有哪些好處
    旅遊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要旅遊,旅遊有哪些好處,我說下我小時候的旅遊感應感染吧12年的炎夏天一直以來的夢想就是去西藏旅遊這次美夢成真了,那時候才20歲出頭,坐了五六天的火車終於到了拉薩,第一次這是我去那麼遠的地方旅遊遊玩,前期會有點擔憂,後面才是真正上路後感受是我無比的自由,尤其是西藏的奇麗風光和藏族人對宗教的信奉讓我對人生有了新的熟悉
  • 【明晚直播預告】博雅大家談:地理學為什麼如此重要?
    直播名稱 博雅大家談系列:地理學為什麼重要? 為什麼戰國的時候秦國能夠「據崤函之固以窺周室」?劉邦從漢中發兵,大將軍韓信何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為什麼說關羽失荊州基本就已宣告了諸葛亮「隆中對」中匡扶漢室理想的破滅,荊州為何如此重要?要回答這些問題,就不得不站在地理學的視角上尋找答案。 不僅如此,對於當下的世界,地理仍是解開眾多錯綜複雜的事件的一把鑰匙。
  • 為什麼要打響對越自衛反擊戰?理由有三個,最後一個令人不得不服
    那麼問題來了,不過是中越邊境的一些糾紛,為何中國要出動20萬解放軍打響中越戰爭呢?其實打響中越戰爭的主要理由有三個: 1、國際形勢需要上世界70年代,這恰好是美蘇爭霸的關鍵時期,美國因為對越戰爭失敗氣勢低落,轉入防禦狀態。
  • 《為什麼要相信達爾文》進化論有個特點,大家都以為自己懂進化論
    這種理論試圖讓人們相信,自然界的每一種動植物都經過了完美的設計,生物不僅可以奇蹟般地執行各種複雜的功能,不同生物之間還能通過競爭與合作,變成大自然這個龐大機器上彼此精密咬合的齒輪,所有這一切,一定意味著大自然背後有個高超的工程師。
  • 現在是歷史地理學最好的時代
    20世紀50年代,在侯、譚、史三位先生的引領下,主要在地理學的支撐下,歷史地理學得到迅猛發展。可以說,直到這個時期,沿革地理向歷史地理的轉變才真正實現。現代歷史地理學的各主要分支漸次展開。  歷史地理學與沿革地理的第一道分水嶺是研究範圍的變化。沿革地理作為傳統史部的一個門類,基本上只研究歷代疆域政區沿革,此外雖兼及都邑、河渠,但並不佔重要地位。
  • 郊區旅遊與大都市旅遊:國外旅遊空間模型研究
    這三種理論模型不僅被用來描敘城市地理學,而且其中的一些概念和原則也被旅遊地理學家運用到全世界城市中的旅遊吸引物和服務設施的空間布局特徵研究中,逐漸形成了旅遊地理學中的新分支學科——城市旅遊設施地理學。但只有以美國德克薩斯大學旅遊學系教授蓋恩為代表的少數旅遊學家將郊區旅遊帶納入到城市旅遊地域系統中。他提出了著名的都市旅遊的理論模型,我們可稱之為「都市旅遊環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