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活著?羅素的三個理由,成了藍湛活下去的動力

2021-01-14 靜室塵情

「人為什麼活著?」這個問題困擾著許多人,答案簡單又複雜。說其簡單,是因為有一部分人覺得「我就是為自己活著,隨心所欲地活著就可以了」;說其複雜,因為這個問題讓許多人感到困擾和茫然,得上升到哲學高度去思考,甚至百思不得其解。

羅素

英國思想家羅素曾在他的自傳《我為什麼而活著》中講述了他為什麼活著的三個理由:一是對愛情的渴望,二是對知識的追求,三是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心。羅素命運多舛,正是這三種純潔而濃烈的感情成為他奮鬥不息、摯愛生活的強大精神動力。

羅素認為,愛情給他帶來狂喜,為他解除孤寂,在愛情的結合中,他會看到聖徒和詩人們所想像的天空景象的神秘縮影。同樣,他認為追求知識可以了解人類心靈、浩瀚星辰等許多奇妙的事物。以上這些讓他的精神獲得了愉悅的慰藉。

如果說愛情和求知把他引向九天,那對人類困苦的同情心則是將他帶回世間。塵世各種痛苦的哀嚎始終在他心中盤桓,他渴望減輕人類的不幸,顯然,他一己之力是相當渺小的,但他仍孜孜不倦。

風靡亞洲的《陳情令》劇中,雅正端方的含光君藍湛在他一直想守護的魏嬰跳崖自盡後,沒有哭天喊地,更沒有為愛殉情,而是活成了世人心目中「景行含光、逢亂必出」的澤世明珠。

藍湛不痛苦嗎?看過電視劇的人都知道那應該是蝕骨般的痛;藍湛不迷茫嗎?問靈十三載,「嬰在否?在何方?嬰安否?何時歸?」換來的都是無人應答。這種痛苦和迷茫如同颶風般將藍湛吹來吹去,甚至吹到瀕臨絕望的邊緣,但他還是堅強地活下來了。

不外乎羅素的三個理由吧。雖然心心念念的魏嬰已經魂飛魄散,但藍湛對魏嬰的熾烈感情並不會就此消散,而是堅持問靈十三載。或許對藍湛而言,思念魏嬰,帶給他的也有歡喜,也能消減他寒燈素月、影只形單的孤寂,他一直堅信魏嬰不是「不歸人」,一直憧憬著和魏嬰並肩而立、鋤奸扶弱的那一天。這是他活下去的動力之一。

情愛入了藍湛的眼,並未蒙了他的心。除了思念魏嬰、尋找魏嬰,他仍不忘修習琴譜、提升問靈術等。在劇中吃人堡那段問靈,魏嬰問藍湛請來的「靈」會不會說謊,藍湛回答「我在,不能。」短短四個字,便可知藍湛問靈術的精湛,也說明魏嬰不在的這幾年,藍湛並沒有頹廢不堪,自甘墮落,而是不斷地自我提升,最後才能成為仙督。對仙術孜孜不倦的追求及追求過程中獲得的精神滿足,是藍湛活下去的第二個理由。

藍湛與魏嬰曾共同許下「鋤奸扶弱,無愧於心」的諾言,所以在魏嬰死後,藍湛是逢亂必出,雖然有尋找魏嬰之意,但也不全是,藍湛本身就是富有正義感的,能擔天下大義的,不然江澄怎麼會說他有著「逢亂必出」的美名呢?鋤奸扶弱、匡扶正義是使藍湛活下去的堅定信念。

藍湛心中不僅有情愛,更有大愛,所以最終他是幸福的,江山美人盡在懷!

END / 靜室塵情

相關焦點

  • 諾獎得主羅素:漢字有三大「缺陷」,他是指哪三個方面?為什麼?
    諾獎得主羅素:漢字有三大「缺陷」,他是指哪三個方面?為什麼?為什麼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羅素要說中國漢字有三大「缺陷」呢?究竟是哪三大缺陷?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其實此前就連大文豪魯迅等人都認為漢字是中國落後的根本原因。
  • 羅素的 「大罪」——《數學原理》
    那些年, 羅素常到牛津附近一座跨越鐵路的橋上去看火車, 在情緒悲觀時, 看著一列列火車駛過, 他有時會生出可怕的念頭: 也許明天乾脆臥軌了結此生。 不過這時候, 使他悲觀厭世的《數學原理》卻又變成了讓他活下去的動力, 因為每當黎明來臨, 他又會重新燃起希望: 活下去, 「也許某一天能完成《數學原理》」。
  • 一拳超人:龍捲童年悲慘,有兩個人,是支撐她活下去的動力
    龍捲童年悲慘龍捲的超能力是天生的,所以在兒童時期很容易被人盯上。龍捲的父母不僅沒有保護龍捲,反而將她賣給了某個研究機構。作為實驗體,龍捲的待遇肯定是非人道的。為了研究龍捲的超能力,肯定是百般刺激龍捲。被親生父母賣掉,還遭到非人道的實驗,這對年幼的龍捲來說,打擊實在是太大了。內心無比脆弱的龍捲,甚至沒有活下去的念頭。
  • 《活下去的理由》「英」馬特·海格
    最終,活著比自殺需要更大的勇氣。——阿爾貝·加繆《快樂之死》1墜落我死去的那一天我不想死,我只是不想活著。我懼怕死亡,死亡只發生在曾經活過的人身上,還有無數人從來沒有活過。就是那個古老、經典的願望——但願我從未出生。我想成為三億個沒有抵達的精子之一。床頭有一本書,有一次我拿起了它,又放下了,我一秒鐘都無法專注。
  • 人活著,區分為三個層次,你在哪一層!
    哲人說:人活著有兩件事,忙著生或者忙著死。然而,廣義上的活著,不過是籠統定義為生命的延續,其實真正的活著卻在細節和方式上有著千差萬別的不同,有些人的活著,不過是生存,有些人的活著,是在不斷的奮鬥,也有些人的活著,是光鮮體面的示人,更有些人是活著,是通透與超然的醒悟。人生有三境界,而人活著的層次大致簡單總結,也會有三個層次:活著——體面地活著——明白地活著。
  • 豆瓣8.1,這本小書《活下去的理由》:談抑鬱時,我們在談什麼
    直到最近看了一本薄薄的小書,名字叫《活下去的理由》,才第一次如此真切、全面的了解抑鬱症和抑鬱症患者的感受。這本書的作者是英國著名作家馬特.海格,他原是一位重度抑鬱症患者,飽受過「抑鬱症」的折磨。久病成醫,對於抑鬱症,他也最有發言權。這本《活下去的理由》更多的是像他的一本日記,記錄著他13年前,在他24歲時,從患病到痊癒,從絕望中活下來的故事。
  • 電影《寄生蟲》:三個家庭在無意義的生活裡走進死胡同
    有網友說:給我一個活下去的理由。不知道這位朋友經歷過什麼,正在經歷著什麼。但可以非常真切地感受到,當我們遇到困難,甚至感到絕望的時候,我們必須要給自己一個理由活下去——活著需要一個理由,也可以說要通過這個活著的理由找到活著的意義。
  • 極度「陰暗扭曲」的輕生心理:死亡和活著,只差了三個「念頭」
    因為在我們傳統的「生死觀」看來,能活著,又為何非要選擇去做傻事呢? 在以前,人們總是想方設法地去活著,「輕生」一詞應該說很少在生活中出現。因為那時候的人,他們找不到輕生的理由。 但是,當時代的步伐來到今天,你會發現,隨著社會節奏的逐漸加快,隨著社會的逐漸發展,人們的心理狀況其實是越來越脆弱了。
  • 魏嬰對藍湛的4個稱呼,聽到最後一個,網友:難怪藍湛想「天天」
    魏嬰對藍湛的4個稱呼,聽到最後一個,網友:難怪藍湛想「天天」《陳情令》這部電視劇,想必大多數人也都是有看過的,可以說大結局也是比較的圓滿的,雖然說結局魏嬰回頭的時候,並沒有給到藍忘機鏡頭,但是大家也都知道,藍忘機確實和魏無羨再次重逢了,而劇中
  • 陳情令名字號的稱呼的區別講解 魏無羨為什麼叫藍湛的大名
    陳情令名字號的稱呼的區別  電視劇《陳情令》播出之後,很多人對劇中人物的稱呼表示有點弄不清楚,魏無羨為什麼一會叫藍湛藍湛,一會叫藍忘機,一會有稱呼他含光君?魏無羨也是,江楓眠喊他阿嬰,師姐叫阿羨、藍湛生氣了就喊魏嬰,這麼複雜的叫法很多人估計有點弄不懂了吧,下面一起來看看網友是整理的。
  • 《活著》:活著的三個層次,人生在世要活得明白點,越早明白越好
    看見過這樣一段話:「人這一生,一共要面臨三次告別。一別青春,二別父母,三別紅塵。」很多人都說:人到中年才發現,生活真的是太累了。褪去了年少時的懵懂青澀,經歷了生活的坎坷打擊,在這個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每個中年人都面上帶著笑,內心卻變得越來越滄桑。
  • 忘羨合奏安息,藍湛邪魅一笑有3個含義,都透著一個「甜」字!
    忘羨合奏安息,藍湛邪魅一笑有3個含義,都透著一個「甜」字! 《陳情令》16年後,忘羨再次合奏安息,可是藍湛突然間邪魅一笑,這讓觀眾有點摸不著頭腦。藍湛怎麼會有這樣的笑容,而他這一笑又想表達什麼意思呢?
  • 《唐山大地震》痛苦的選擇,堅強地活下去,成功後不忘家裡那個人
    在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裡,我看出了很多感人的畫面,在地震中那短暫的告別和艱難的選擇,地震發生在晚上,這個時候人們都在睡覺,但是地震卻發生了,在屋子裡的人都往外跑,有的在跑的過程中直接被砸死了,有的人直接被埋在了下面,這是一家很幸福的人家,他們一家四口,在地震發生了之後就剩下了兩口,爸爸想要救兩個小孩,但是還沒有救出小孩就被埋在了下面,爸爸死在了水泥板下,這個時候小孩還活著,但是他們被壓在同一塊水泥板下
  • 英國諾獎得主羅素:中國漢字有三大「缺陷」,究竟是哪三個方面?
    為什麼叫「天文」呢?因為天上的星星,就是一種「文」;為什麼叫「地理」呢?因為地上的山河就是一種「理」。人們模仿大自然的「紋理(文理)」,就創造出了我們自己的「文理」,這就是文化;文化的載體,則是漢字。所以漢字是充滿了文化味道的文字。隨便一個字,一個偏旁部首,都可以在真正懂得漢字的人手上變成一個故事,乃至一部史書。
  • 人為什麼要活著?這是我聽過最棒的答案
    您是否曾經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人類為什麼要生存?很多人都想過這個問題,也應該多想一次,畢竟人生路漫漫,沒有人真正懂得生命存在的意義。人們只知道給予我們生命,那麼我們就需要活著,當然也有很多哲理在告訴我們要活著,還要活得好,但還是有人會因為不想活,而選擇離開這個世界。來到這個世界是不容易的,但既然來了,在這個世界上,究竟還有什麼意義是我們應該了解的呢?許多人都會抱怨自己的生活是屬於那種一見鍾情的生活,所以很無聊也不知道有什麼意義,覺得是在地球上浪費時間。
  • 魔道祖師:藍湛好看到鳥兒看了都犯花痴,魏嬰考試也忍不住撩藍湛
    第一集裡魏嬰就把他的浪子形象發揮得淋漓盡致,連那麼莊重的考試他都能有閒心來撩藍湛。有一句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嗎?很貼切的形容了魏嬰的鳥,因為跟魏嬰一樣對同款藍湛愛犯花痴。魏嬰愛犯渾藍湛一本正經Q版的《魔道祖師》不知道走的什麼路線,會不會走腐路不得而知。但是呢目前看來可愛的魏嬰雖然聰明,但是呢他還是如我們記憶中的一樣玩世不恭浪子形象。
  • 全家人都不在了,他為什麼還會快樂地活著?
    第一次是看電影:活著。看完之後頗為感慨,說:福貴這麼慘還能繼續活下去,真的太不容易;侄女說:你去看看原著,比這個還慘。我很驚訝,又去讀了原著。我一直很後悔讀了原著,因為它讓我痛苦到胸口發堵喉嚨哽咽,卻無法嚎啕,只能任憑眼淚止不住地流。
  • 餘華的《活著》告訴了我們什麼?人生的3個層次,越早明白越好
    一別青春,二別父母,三別紅塵人這一生,一共要面臨三次告別。一別青春,二別父母,三別紅塵。《活著》(餘華著)一書裡面的徐富貴出身富農家庭,是個富二代。至此,徐富貴以後能成為什麼樣的人,父親也看不到了。徐富貴成了佃戶,踏踏實實種地,媳婦家珍也抱著兒子回家了。但徐富貴的娘卻病倒了,他去縣城請郎中的途中,莫名其妙地被國民黨抓去拉大炮,一走就是兩年,回來時老母親早已駕鶴西去。
  • 只有讀了餘華的《活著》,我們才能體會到活著的真諦
    我以前只看過《活著》原版,但我看了張藝謀電影《活著》。就像命運不可抗拒,這就是命運。我經常想,人活著是為了什麼?這本書回答說,人活著沒有理由,只是為了活本身,而不是為了任何事物而活著。我似乎看到了福貴,這樣一個意志堅定的人,在經歷了人生中幾乎所有的災難之後,終於變成了一個軟弱無動於衷的老人,他經歷了長路的漫長一生。一個人痛苦的一生可以用幾行字來概括,別人能做什麼?也許你能看到一些悲傷和嘆息兩次。事實上仔細閱讀後,福貴既不是紳士也不是壞人,年輕時不是東西,當他老了,他知道如何糾正和努力靠自己的雙手生活來保護自己的家庭,但他還是做不到。
  • 《陳情令》番外38:藍湛有些落寞,明明叮囑過魏嬰,他還是走遠了
    直到清談會上的人漸漸都離了席,藍湛喝完了杯中最後一口茶水,還是沒能見到那黑色的身影。不見魏嬰回來,藍湛便是坐立難安,想起身去尋一番,又怕魏嬰隨時回來,看不見他心慌。「他走遠了。」藍湛在心裡同自己的說。魏嬰卻像是沒有察覺到藍湛的心情起伏一般,隨口回應著:「一不小心就……」話只說了一半,魏嬰一邊摸了摸鼻子,一邊順勢坐下,看向藍湛的眼神有一些心虛,他才不能跟藍湛坦白,他去了這麼長的時間,除了打探為什麼莫玄羽不被金家人待見以外,還教了金凌應該怎樣和別人打架……「我算是知道這個莫玄羽為什麼這麼不受待見了,想不到他還挺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