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上海的城市更新經驗:傳統與文化是繁榮發展的催化劑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孫繼偉常常覺得,自己的工作有某種危險性,「我們搞城市建設的,就像在高速公路上駕駛一輛剎車失靈的汽車。」

在他的職業生涯中,政府官員的職位佔據絕大部分時間。但對於那些與他深交過的建築師安藤忠雄、柳亦春,以及周春芽這些藝術家來說,他們眼中的孫繼偉不僅是上海的政府官員,更是一位懂建築、懂城市規劃的專家。同濟大學建築系博士的專業背景,讓他成為上海近20年城市文化發展建設的歷程裡不可忽視的關鍵人物。

「中國大規模的城市發展依賴房地產驅動的發展模式。眾多的新興城市在規模迅速擴張的同時,它缺少時間積累,也缺少文化沉澱,缺少城市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所以快速發展產生的城市問題,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孫繼偉說,因為自己從政經歷的複雜和豐富,深入上海市盧灣區(現併入黃浦區)、嘉定區、徐匯區和浦東新區,在不同區任職時,通透理解上海不同的中心區域和郊區,對症下藥,帶來完全不同的區域文化改造,營造特有的文化魅力。

「文化是城市繁榮的催化劑。」在CBC建築中心主辦的「全球城鄉創新發展大師薈」上,孫繼偉總結過去在上海四個區的文化建設經驗,認為很多中國城市在改造過程中揠苗助長,因快速發展而缺乏深思熟慮,「有時候,我們連糾正錯誤的時間也沒有。」

老建築裡挖掘歷史

早年在盧灣區工作時,孫繼偉就留意到泰康路一片髒亂差的馬路菜場。當菜場被清除,藝術家陳逸飛和爾冬強被邀請到這裡開設工作室。他記得,「兩位藝術家入駐以後,這裡逐步變成了一個文化的集聚區。」

藝術家黃永玉為這裡命名田子坊,政府繼而準許小商戶入駐,逐漸地,咖啡館、酒吧、餐廳、藝術工作坊、禮品店進來,最終將田子坊變為一個充滿上海老弄堂氣息的商業旅遊區。去年國慶長假,田子坊的遊客數量位居上海景點之首,曾經的破敗馬路,一躍成為A級景區。

「我們經常聽到,一些老建築要挖掘歷史文化,僅僅就是搞個名人故居、歷史遺蹟的陳列室。剛搞好會有人去看看,隨後就門可羅雀,再也沒有人去看。我認為這種挖掘歷史文化,只是抓住了沒有熱度和火花的歷史的灰燼,既沒有歷史熱度,也沒有文化熱度。它不具有面向未來的能量,更不會被年輕人所喜歡。」孫繼偉認為,田子坊的成功,在於在傳統建築中找到人文價值和當代用途。

如何在傳統建築中找到當代的用途,吸引更多年輕人?朱家角的水樂堂就是一場成功的改造實驗。孫繼偉邀來作曲家譚盾入駐,又請日本建築師磯崎新著手改造明清老宅,融合環保理念、水鄉文化和天人合一的哲理,打造出一幢具有禪宗精神的音樂建築。在這裡,音樂是看得見的,建築也是可以演奏的樂器。「水樂堂的票賣得很貴,每個星期只要演的話,都是場場爆滿。」

孫繼偉在大學學建築和城市規劃時,常聽到一個理論,新的就是新的,舊的就是舊的,舊的要保留,一旦被拆除,要有現代人的創造。「但我這20多年發現,並不能這樣完全簡單地去處理,還是要因地制宜,要考慮城市的肌理和狀態,考慮古鎮或者歷史街區的文化狀態。」

用文化「引爆」城市

今年,藝術家周春芽終於搬進上海的新工作室。這座隱匿於嘉定郊區的灰色建築,在周圍成片的葡萄園中並不顯眼。佔地八畝的工作室早在十年前落成,這裡既是周春芽的隱居地,也是建築師童明的建築作品。

早在十年前,孫繼偉就看到了新農村建設的未來。2006年,他邀請周春芽、嶽敏君等藝術家來嘉定,「當時我們有一個宏偉的計劃,有美術館,有藝術家村落,還有為藝術家集聚所營造的一些平臺。」

嘉定是一個汽車工業區,具有從設計到生產的完整汽車製造產業鏈。在工業的轉型中,孫繼偉考慮得最多的,是如何在汽車產業的基礎上,賦予嘉定更多的文化內涵,聚集更多的高端人士。

「新城要用著名的建築師來設計著名的建築,要靠群星來點亮這個城市。」在規劃嘉定新城時,他一直堅持這個思路。

在孫繼偉的邀約下,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設計了嘉定白銀路上的保利大劇院,這是中國第一家擁有水景劇場的劇院。在項目快完工時,孫繼偉離開嘉定區,調任徐匯區委書記,同時收到了安藤忠雄的信,感謝中國的施工團隊,完成度遠超他的想像。孫繼偉記得,當時為了完成清水混凝土的施工,一批中國建築師派往日本,由安藤忠雄團隊培訓20天。「現在,這支隊伍已經是中國做清水混凝土最好的團隊。」

在這座新城,孫繼偉以完全開放的心態,用文化來激活創意空間。這裡有建築師馬清運設計的嘉定圖書館,建築師陳屹峰主持設計的嘉定博物館,以及建築師童明設計的韓天衡美術館。

每一個項目都是孫繼偉與建築師們在餐廳、咖啡館或是辦公室裡討論出來的。他甚至記得,上海藝術家韓天衡早年曾受北京通州區的邀請,要北漂做美術館,但他出面極力挽留,「那個年代,年輕的文化人和藝術家紛紛北漂。韓天衡年紀這麼大的老藝術家也北漂,說明上海的文化環境出現了問題。」他請藝術家吃飯,帶著老藝術家參觀嘉定新城,最終將藝術家的美術館放在了嘉定。

如今在上海成為「網紅」勝地的西岸藝術區,同樣是孫繼偉主導的作品。

「徐匯濱江有一塊工業岸線,都是散貨碼頭、煤碼頭,非常髒亂,很少有人到那裡去。」在充分研究了濱江歷史後,孫繼偉決定,仍然「用文化來引爆」這個區域,用傳統歷史文脈和文化來驅動經濟發展。

「當時,如果進行房地產開發,想要買的人可以從徐匯排到外灘。但我們還是覺得,房地產要朝後壓一壓,讓文化先行,先打造西岸文化走廊。」孫繼偉說,從他們與建築師柳亦春合作第一個龍美術館開始,徐匯濱江逐漸成為上海文化新地標。

目前,西岸沿岸有龍美術館、餘德耀美術館、上海攝影藝術中心、香格納畫廊、油罐藝術中心等眾多文化藝術機構,已經形成一片新興的藝術區。與此同時,東方夢工廠總部入駐這裡,隨之而來的,是IMAX、TVB、芒果電視、湖南衛視以及中央電視臺華東總部紛紛到來。

「我們覺得,在一個地區不僅僅是造一堆房子,造一堆建築,造一堆綠化,更多還是要有意思的人、有能量的人在這裡居住,有重要的事件在這裡發生。」孫繼偉說,一個地區真正要有活力,就要有驚喜和意外,要讓人們能夠探尋,「這個城市才會有意思。」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著作權歸第一財經所有。未經第一財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繫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相關焦點

  • 中國城市更新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
    城市更新的目的是對城市中某一衰落的區域進行拆遷、改造、投資和建設,以全新的城市功能替換功能性衰敗的物質空間,使之重新發展和繁榮。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對客觀存在實體(建築物等硬體)的改造;另一方面是對各種生態環境、空間環境、文化環境、視覺環境、遊憩環境等的改造與延續,包括鄰裡的社會網絡結構、心理定勢、情感依戀等軟體的延續與更新。
  • 實踐、展演與城市文化的創造性轉化
    城市文化作為城市居民的整體生活方式,無論是具有一定前衛性、精英性氣質的「大傳統」,還是傾向於大眾性、民俗性的「小傳統」,都是當下城市生活中人們對於文化藝術消費的一種選擇。(22)具體而言,城市文化中的「大傳統」是指被認為可以代表城市文化發展方向的文化,高雅、前衛,是屬於現代城市的;而「小傳統」則通俗、底層,是屬於鄉村的。
  • 城市更新——重在 「四新」
    城市更新行動要完善城市結構、強化歷史文化保護,塑造城市風貌、加強居住社區建設、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老舊小區改造等多個方面。 結合多年的工作實踐,我認為城市更新重在「四新」。
  • 第一建聞|中規院發布中國城市繁榮活力2020報告
    疫情過後,雖然網絡交流與電商服務一片繁榮,但人們也依然渴望面對面交往與溝通,尤其是能夠激發人群創造能力的交流活動,是推動城市不斷進步的觸媒。在城市更新行動中,這些特點都值得格外關注。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城市更新的目的是推進城市高品質發展和長期繁榮穩定,也是推動『國內大循環』的重要途徑。
  • 黨的十八大以來文化繁榮發展成果述評
    原標題:延續中華文脈 鍛鑄中國精神——黨的十八大以來文化繁榮發展成果述評每一個時代都有獨特的文化表情;每一個個體都有珍重的文化記憶。文化強國建設的謀篇布局即使時光之河已向前奔湧了整整四年,回想那一次不尋常的會議,仍讓人心旌激蕩。2014年10月15日,來自全國各地的72位文藝工作者,在人民大會堂參加了一次特別的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全程主持會議,並發表了近兩個小時的重要講話。
  • 南京創新+蒙特婁經驗,兩城共話城市文化創意
    蒙特婁是文化之都,有著獨特的娛樂文化,很多文化活動都在日落之後舉行,這促進了夜間經濟的發展。他希望通過這樣的交流合作,分享兩個城市的創意活動,吸引更多的遊客,也讓更多的行業人才參與進來。蒙特婁夜間顧問德博拉·德勞奈更是表示,夜間經濟能更好地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且能夠讓人們更好地參與創意、文化、商業活動當中,並且從中感受到城市發展動向,更好地感受全天候的城市活力。
  • 任澤平:從國際經驗看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人口發展趨勢
    目錄1 人口遷移的基本邏輯與國際經驗1.1 基本邏輯:人隨產業走、人往高處走1.2 OECD城市功能區經驗1.3 美國都市區經驗1.4 日本三大都市圈經驗1.5 韓國首爾圈經驗2 北京上海人口增長仍有較大潛力2.1 中國近期人口集聚態勢2.2 北京上海近期人口增長態勢
  • 河洛古城奠基 打下河洛文化繁榮基礎(圖)
    河洛古城項目是由河南同元文化古鎮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在洛陽投資開發,佔地1500畝、總投資85億元,建設內容包括廟會廣場、衙門、城隍廟、文廟、門樓、牌坊、主題公園、文化主街、文化水系等。  奠基儀式現場,河南同元文化古鎮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孫總表示:「河洛古城項目主體建築將以明清建築風格為主,兼顧洛陽歷史上的重要時期建築風格,如隋唐時期。」
  • 『聚焦』2020臺北•上海城市論壇
    「2010臺北上海城市論壇」4月6日在臺北舉行,論壇的主題為「加強合作、共同發展」。       2012臺北上海城市論壇       「2012臺北上海城市論壇」8月16日在臺北舉行,來自兩市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圍繞市政建設規劃、文創產業發展以及大型體育賽事籌辦等主題,共同探討了兩個城市發展面臨的各項挑戰,分享了各自的應對經驗
  • 報告|理論篇·構建中國城市更新市場的「鴻蒙」作業系統
    來源:中國房地產報中房智庫執行院長、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 柴鐸 / 文一、世界城市更新運動的「進化史」(一)世界城市的發展歷程城市,是人類經濟、社會、文化活動的中心舞臺;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生產力發展階段、科技水平、審美標準、生活模式,反映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城市更新是伴隨著城市的成長、發展歷程逐漸發育的。
  • 控不住的人口:從國際經驗看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人口發展趨勢
    目錄  1 人口遷移的基本邏輯與國際經驗  1.1 基本邏輯:人隨產業走、人往高處走  1.2 OECD城市功能區經驗  1.3 美國都市區經驗  1.4 日本三大都市圈經驗  1.5 韓國首爾圈經驗
  •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繁榮文化事業】守正創新強文化——我市文化...
    我市以被列為全區文化體制改革綜合試點地區為契機,在全力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工作的同時,結合實際,突出重點、培養亮點,注重總結提煉經驗,已在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社區與機關單位文化服務共建共享、事業單位改革等多個改革項上,形成相對成熟可推廣可複製的寶貴經驗。
  •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推動文化繁榮發展,再創文化興盛輝煌,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孜孜探求、不懈奮鬥的重要方面。  實現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覆蓋面和適用性;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改造提升傳統文化業態,推動文化產業全面轉型升級,提高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 聚焦城市更新與治理創新 鄭永年:城市發展應注重頂層設計
    原標題:讀懂中國丨聚焦城市更新與治理創新 鄭永年:城市發展應注重頂層設計   鄭永年說,中國的城市發展,不僅要在微觀層面使城市變得更好,同時也要加上頂層設計。
  • 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落戶武漢
    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落戶武漢 文化推動城市發展——文化創新和文創產業創新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 光大安石:以情懷致敬城市更新
    另一方面,也是對每一座城市,每一種城市文化的情懷。希望未來的城市不僅是高樓林立的象徵,是鋼筋混凝土的堆砌,更有屬於這座城市的文化支撐。也因此,近期光大安石與上海建工集團聯合成立了一支房地產基金,專項用於城市更新項目。而瞄準的第一個項目是位於上海市楊浦區的楊樹浦電廠項目。
  • 廿年不忘@大師講堂 | 朱祥明:城市更新•人居環境•風景園林
    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總要面臨更新、改造和發展延續的問題,城市更新已經是我國城市可持續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個重要時期,人居環境的改善與提升更是普通百姓日益關注的熱點。通過相關案例的思考與實踐,介紹風景園林專業如何在城市更新過程中有所作為,與城市規劃、建築學等相關專業協同並進,通過改善城市整體空間品質去實現並促進城市持續發展的共同目標。
  • 專家:修改著作權法 促進文化繁榮
    相關變化對於遏制盜版侵權行為,促進智慧財產權保護,助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將起到哪些積極作用?近日,本報記者約請業界專家進行了討論。、數位技術與商業模式加速更新迭代的時代背景下,智慧財產權保護和著作權保護面臨哪些挑戰?
  • 正大集團謝吉人:上海應該成為亞洲和世界繁榮、智慧和可持續發展的...
    2019.10.20 11:35【正大集團謝吉人:上海應該成為亞洲和世界繁榮、智慧和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正大集團董事長謝吉人說,①上海應該成為亞洲和世界的國際貿易中心,接軌全球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與法律法規,增加跨國公司總部和研發中心在上海的數量,保持外商直接投資金額以及投資併購的持續增長;②上海應該成為亞洲和世界的國際金融中心
  • 文創發力 城市更新——文創園運營創新研討會第2季
    康老師對日本、德國、英國、臺灣文創產業發展,工業遺產的文藝復興有深入的研究。本次課程康老師結合不同國家工業遺產的文創激活經驗,與大家共同探討國內「文創發力,城市更新」的模式。       ▇ ▇   「北華山,南駁二」,第三堂課開始,我們開啟經典項目案例分享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