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成功利用人工智慧解薛丁格方程

2021-01-13 帝都大閒人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Freie Universitt Berlin)的科學家發明了一套方法,使用人工智慧計算量子化學領域薛丁格方程,幫助設計化工和藥物分子。

量子化學研究的目標是僅基於內部原子空間布局的信息,預測分子的化學和物理特性,省去傳統研究開發出實際藥物在實驗室進行測試的過程。

研究人員發現從理論上說,這個過程可以利用薛丁格方程解決,但是實際操作上非常困難。在這份研究之前,科學家無法通過計算找到藥物分子設計的精確方案。

這份近期發表在《自然·化學》(Nature Chemistry)期刊上的研究稱,開發了一套深度學習系統實現了精確度和計算有效性的結合,達到前所未有的效果。

這項研究的負責人諾埃(Frank Noe)說:「我們認為這套方法將對未來量子化學的研究起到重要的影響。」

量子化學和薛丁格方程的核心都是所謂的「波函數」——描述電子在分子內部空間的分布和行為的數學函數。

由於電子間互相作用的複雜度,很多量子化學方法不使用波函數,而嘗試僅從分子能量的角度進行計算。這種方法需要用到很多模糊參數,限制了預測效果的質量。

其它一些方法嘗試使用大量簡單的數學基礎模塊,但是導致方法太複雜,一次只能計算幾個原子。

「在準確度和計算開支之間達到有效的平衡,是量子化學領域的終極目標。」這套系統的主要設計者赫爾曼(Jan Hermann)說,「我們認為這套名為量子蒙特卡洛(Quantum Monte Carlo)的系統非常成功,在可接受的計算開支下,準確度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諾埃介紹說,他們的人工智慧系統使用了一種新的方式展現電子的波函數。「常規的方法從相對簡單的數學模塊構建波函數,而我們設計了一個有能力學習複雜模式的人工智慧網絡,模擬電子在原子核周圍的布局。描述電子的波函數的一個特點是其反對稱性。當兩個電子交換位置的時候,波函數必須交換符號。我們把這個數學特性加入了人工智慧系統內。」

諾埃說,這套系統的另一項革新之處在於,把很多物理特性也直接加入深度學習系統,而不是讓系統通過數據觀察總結這些特性。

「把基礎物理特性加入人工系統,是使系統能夠進行有效預測的重要步驟。這是研究人員能夠對人工系統進行顯著改善的地方,也正是我們的團隊致力所做的。」諾埃說。

相關焦點

  • 薛丁格方程及薛丁格的貓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萌萌說說說,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薛丁格方程及薛丁格的貓。薛丁格方程埃爾溫·薛丁格為量子力學作出了最寶貴的貢獻。他在意識到粒子表現出波動性後,提出了一個波動方程來描述亞原子粒子的運動。
  • 薛丁格方程
    薛丁格方程可以分為「含時薛丁格方程」與「不含時薛丁格方程」兩種。含時薛丁格方程與時間有關,描述量子系統的波函數怎樣隨著時間而演化。不含時薛丁格方程則與時間無關,描述了定態量子系統的物理性質;該方程的解就是定態量子系統的波函數。量子事件發生的概率可以用波函數來計算,其概率幅的絕對值平方就是量子事件發生的概率密度。
  • 【仿真百科】薛丁格方程
    在量子力學中,薛丁格方程的解(即波函數)通過波函數的線性組合,產生基本粒子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位置的概率函數。在大多數情況下,量子化能級存在波函數;也就是說,可能只存在特定的離散值。例如,電子密度波函數可以產生原子和分子的軌道概率函數。我們來看一個使用薛丁格方程公式描述氫原子的例子:
  • 薛丁格方程是怎麼推導出來的?
    一般來說,墓碑或塑像上刻有自出機杼的公式者,可以算是科學家。1926年,薛丁格分四部分發表了「作為本徵值問題的量子力學」一文,為量子力學奠定了基礎,也奠立了他在物理學史上的地位。基於此套說法的量子力學叫波動力學,這個函數叫波函數。顯然,人們有理由知道這個方程是怎麼來的!薛丁格是如何得到他的量子力學方程的,從文獻中的資料不易再現當初完整的過程。薛
  • 逆轉的薛丁格方程,美俄科學家實現量子時間「倒流」,令人興奮
    如果這些球都是電子,那麼通過薛丁格方程,你可以知道它們都在以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位置亂跑。你可以用手抓住某個球,這樣你就知道它在哪了,但是卻不知道它剛才跑得有多快;你也可以用手輕輕感受它略過你手指的時間長短判斷它跑得有多快,但此時你又不知道它去哪了,這就是所謂的測不準原理。但是,我們還可以利用一些小技巧。
  • 薛丁格方程是什麼?沒有那麼難,看完你也會!
    在科學界中湧現出很多傑出的科學家,我們熟知的科學家有愛伊斯坦、牛頓等等,大家對於薛丁格可能不太了解,薛丁格也是一位很厲害的科學家。埃爾溫·薛丁格是奧地利物理學家,他是量子力學奠基人之一,發展了分子生物學。
  • 量子力學的核心:薛丁格方程 究竟神奇在哪裡?
    薛丁格方程由德布羅意提出的新圖像需要新的物理。與一個粒子有關的波到底有怎樣的數學形式呢?在經典力學中,波(比如聲波和水波)隨時間的演化,可用波動方程來描述:其是一個微分方程,解為波函數,可以給出在任意時刻服從恰當邊界條件的波的形狀。舉例來說,假設波沿在x方向延伸的弦傳播,在xy平面內振動。為了完全描述這個波,你需要知道在每個點x每個時刻t弦在y方向的位移。利用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可知遵循如下波動方程:v為波速。
  • 薛丁格方程的拉格朗日形式
    與所有的基本物理定律一樣,薛丁格方程也存在拉格朗日形式,它的拉格朗日密度是:
  • 為什麼我們常說薛丁格不懂「薛丁格方程」?
    上一期文章我詳細講解了薛丁格方程的內涵,其實薛丁格方程的作用就是預測微觀粒子所處位置的概率,因為量子力學和我們的宏觀運動力學不同,宏觀運動力學只要我們知道了運動的「初始狀態」信息,就可以根據牛頓力學計算出將來發生的一切,並且計算的結果是肯定的,不存在的概率一說。
  • AI求解薛丁格方程,兼具準確度和計算效率,登上《自然-化學》
    ,薛丁格方程一直廣受關注。去年,DeepMind 科學家開發一種新的神經網絡來近似計算薛丁格方程,為深度學習在量子化學領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今年九月份,柏林自由大學的幾位科學家提出了一種新的深度學習波函數擬設方法,它可以獲得電子薛丁格方程的近乎精確解。相關研究發表在 Nature Chemistry 上。
  • 「猜」出來的薛丁格方程
    當然這樣的表述也許還不足以引起你對薛丁格方程的重視。        我們都知道,「萬物由原子構成」,那麼,原子是怎麼運動的呢?還有,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如果可以再分,那原子內部是怎麼運動的呢?薛丁格方程就可以描述這些運動。        薛丁格方程之於量子力學,相當於牛頓運動定律之於經典力學。
  • 波函數與薛丁格方程
    量子力學中最基本的物理概念是刻畫系統狀態的波函數,其時間演化由薛丁格方程確定,相應地,各種物理量的具體數量是對應物理量在該狀態的期待值
  • 用深度神經網絡求解『薛丁格方程』,AI開啟量子化學新未來|Nature...
    由此,人們也形成了一種既定印象,所有難以理解的問題都可以通過求解量子力學方程來解決。但事實上能夠精確求解方程的體系少之又少。薛丁格方程是量子力學的基本方程,即便已經提出70多年,它的氫原子求解還是很困難,超過2個電子的氫原子便很難保證精確度。不過,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攻克這一難題。
  • 用深度神經網絡求解「薛丁格方程」,AI開啟量子化學新未來|Nature...
    由此,人們也形成了一種既定印象,所有難以理解的問題都可以通過求解量子力學方程來解決。但事實上能夠精確求解方程的體系少之又少。薛丁格方程是量子力學的基本方程,即便已經提出70多年,它的氫原子求解還是很困難,超過2個電子的氫原子便很難保證精確度。不過,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攻克這一難題。
  • 一個巨大的量子現象——薛丁格方程上天了!
    ○ 物理學家發現,在大質量天體周圍形成的圓盤內的波的傳播竟然可以被量子力學的基礎方程——薛丁格方程——所描述。○ 描述單個粒子的薛丁格方程。薛丁格方程之於量子力學,就好比是牛頓第二定律之於經典力學。關於該方程可詳細閱讀《量子力學的核心——薛丁格方程》。薛丁格方程是由奧地利物理學家薛丁格在1925年提出來的,它是量子力學的基礎:描述了在原子和亞原子尺度上,系統的反直覺行為。其中一個反直覺的事實是,亞原子粒子可以同時表現出離散的粒子和波的行為,這個現象被稱為波粒二象性。
  • 探索量子力學世界的語言,薛丁格方程的誕生——波動力學
    小編雖沒學過量子力學,聽過了太多的量子科學家們的八卦故事,偶然的機會認真的了解了量子力學的發展史,有些故事還是挺有意思的,但不是八卦故事那樣神秘又傳奇,從今天開始,分享一下自己學到的量子力學發展的故事。狄拉克等著圖書館一開門兒,馬上就竄進去。然後再書堆裡就一頓找,終於找到他需要的東西了。這東西叫做泊松括號。是法國數學家泊松在解哈密頓正則方程的時候發明的一種數學符號。
  • 從薛丁格方程到薛丁格的貓,薛丁格的這兩件東西顛覆了整個世界
    量子講堂第十三期:從薛丁格方程到薛丁格的貓,薛丁格親手創建的這兩件東西,第一件東西顛覆了經典物理學,第二件東西則顛覆了整個宏觀世界說起薛丁格,可能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那隻讓整個世界都為之瘋狂的薛丁格的貓,但薛丁格的貓僅僅是一個思想實驗而已。
  • 用深度神經網絡求解「薛丁格方程」,AI開啟量子化學新未來|Nature子刊
    不過,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攻克這一難題。最近,來自柏林自由大學(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的科學團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他們發表的一篇名為《利用深度神經網絡解電子薛丁格方程》的論文,登上了《Nature Chemistry》子刊。
  • 開啟量子力學大門的鑰匙:薛丁格方程
    ma去解決房間內空氣分子的運動問題,那麼就算使用世界上最先進的量子計算機,也無法完成這項數據龐大的工作,所以在微觀粒子世界,我們需要另外一種公式來替代類似於牛頓經典力學在宏觀世界的作用,它的名字為:薛丁格方程,也正是薛丁格方程開啟了量子力學的大門。
  • 含有自旋磁矩量的新薛丁格方程誕生了
    p=h/λ引用到機械波方程y(x,t)=Acos2π(γt-x/λ)中,於是得出了大名鼎鼎的薛丁格波函數方程,即Ψ(x,t)=ψ0•e^-i2π/h•(Et-px);從ε=hγ的引用與物理意義的變遷過程可以看出,不論是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方程hγ=mv²/2-w,還是德布羅意的物質波公式p=h/λ,以及最終的薛丁格波函數方程Ψ(x,t)=ψ0•e^-i2π/h•(Et-px),ε=hγ始終都還是保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