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目驚心!人一生可能攝入20公斤微塑料顆粒 足以裝滿兩個回收箱

2021-01-09 騰訊網

塑料在人們的生活中有著多種用途,許多廉價一次性用品都使用塑料。但塑料製品難以降解,而塑料垃圾已經通過大氣、洋流散布到了世界各地。

近日,有科學家在北極取的冰芯樣品中都發現了塑料珠和細絲。而在塑料汙染環境、危害野生動物的同時,微塑料顆粒也在進入人類的身體——通過人們喝的水到食用的海洋生物。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今年早些時候發布的一份報告展示了人們一生中的「塑料攝入圖譜」。隨後路透社用數字秤對塑料進行了稱重。

這項研究綜合了50多項有關攝入微塑料(直徑在5毫米以下的塑料顆粒)的研究數據。

據報導,進入環境中的微塑料主要來源有七種,其中比例最高的是衣物的紡織纖維,在衣物洗滌過程中直接脫落,進入下水入海的比例達到35%;其次是汽車行駛過程中輪胎磨損脫落的塑料,比例佔到28%;環境中各類的塑料製品,包括鞋底磨損產生的塑料粉塵達到了24%。

其餘還包括道路的標記材料、船舶塗料,化妝品中的塑料微珠,包括牙膏中的磨砂顆粒。許多塑料製品隨著時間推移,老化分解後也會產生微塑料。

一周:一湯勺塑料

根據報告,每周人們要攝入近2000塊塑料顆粒。這相當於5克,與信用卡、塑料瓶蓋重量相同。這些塑料也足夠盛滿一個陶瓷湯勺。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研究,平均每個人每周可能會從水中攝入1769個塑料微粒,通過貝類攝入182個塑料顆粒,11個來自鹽,10個來自啤酒,總共1972個塑料顆粒。

一個月:半碗塑料

在一個月裡,人們攝入了21克的塑料,大約相當於5個賭場骰子、三分之一個雞蛋、五個硬幣或一條巧克力棒的重量,而塑料碎片足以填滿半個飯碗。

6個月:一碗塑料

在六個月裡,人們攝入了125克的塑料顆粒——相當於一碗早餐麥片,或者一塊蓮蓉月餅、一盒軟糖的重量。

一年:一大盤塑料

在一年的時間裡,人們的塑料攝入量達到了250克。這相當於一大盤塑料顆粒,就如同一個飢腸轆轆的人的聖誕午餐,重量相當於一袋牛奶、一大碗米飯或一顆稍大的蘋果。

按照這樣的消耗速度,一個人可能在十年內吃掉2.5公斤的塑料,大約相當於一個標準的救生圈。

在人的一生中,按照目前每周攝入1972個微粒的速度,這相當於在79年的時間裡會攝入800多萬個微粒。這大約是20公斤,足夠裝滿兩個回收箱。

世界自然基金會警告稱,這些數據只是基於當前的估計值,如果不加以幹預,未來情況可能會更糟。

攝入微塑料對人體有害嗎?

儘管已經能夠在諸多生物體內觀察到累積的微塑料顆粒,但其對生物體的影響目前尚無明確結論。

微塑料可能會攜帶周圍環境中的汙染物,包括煤和焦油中的有機分子,這使其對人體具有潛在毒性。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一項研究顯示,微塑料主要分布在魚類的鰓、腸道和胃裡。目前尚未有研究發現微塑料存在或富集在魚類的肌肉組織中。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徐向榮則表示,目前對於人類攝入微塑料進行檢測的研究過程非常複雜,需要控制志願者飲用的水、呼吸的空氣並進行監控記錄等,導致大範圍內了解微塑料對人體的影響難上加難。

從原理上來看,進入人體的微塑料可能會吸附人體內已經富集的有機汙染物,並隨著糞便排出;微塑料本身攜帶有機汙染物時,可能會在人體內釋放,但真正的釋放過程其速率很慢,同時釋放的量也很少。

比起自然環境中有著波浪、陽光等機械作用和輻射,人體內的環境更加溫和,微塑料攜帶的汙染物、添加劑釋放過程更加緩慢,甚至在還未釋放前就可能隨著糞便排出。

卡迪夫城市大學(Cardiff Metropolitan University)生物醫學科學高級講師瑞秋·亞當斯(Rachel Adams)則表示,攝入微塑料可能會造成一些潛在的有害影響,比如產生炎症,若攜帶汙染物還可能會使毒素積聚在脂肪組織中,導致癌症及生殖和發育問題。

相關焦點

  • 您在一生中會吃掉相當於兩個垃圾箱的塑料
    研究人員估計,平均每個人每周都會:通過飲用水攝入 1,769 個塑料顆粒通過貝類攝入 182 個塑料顆粒通過啤酒攝入 10 個塑料顆粒通過鹽攝入 11 個塑料顆粒《環境科學與技術》(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雜誌發表的研究表明,只飲用瓶裝水的人可能比飲用自來水的人攝入更多的塑料微粒。人們認為瓶裝水中的塑料汙染來自於塑料瓶和瓶蓋的製造過程。
  • 觸目驚心!塑料汙染有多恐怖?每人一年竟吞下12萬塑料碎片
    》的研究提到,美國人每天要攝入203至312塊微塑料。每年人類生產3億多噸塑料,在歐洲只有30%的塑料被回收,而在美國,回收比例僅為9%。未被回收的塑料慢慢降解成微塑料,纖維和塑料碎片。出現在地球的每個角落,從佛羅裡達海灘到北極海冰,從農田到城市的空氣。
  • 這是你每天「吃掉」的塑料,看起來很可怕!
    許多人都知道亂丟塑料垃圾會破壞環境,危害大自然,從而影響到我們人類自身。 但實際上,相對於這些塑料垃圾來說,塑料分解之後的微塑料顆粒,會對人類造成更大的影響。
  • 塑料微顆粒:嬰兒泡奶都被波及,它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10月6日,澳大利亞國家科學機構的最新報告稱,全球海洋中可能有超過1500萬噸的微塑料,它已經從食物鏈最底端環節入侵到了我們的生活之中!但海洋總給人很遙遠的感覺,不過更殘酷的現實馬上就開始展現在大家眼前!
  • 嬰兒每天可能喝下160萬顆微塑料,科學家:微塑料可能進入大腦
    人類雖然很清楚,塑料汙染對於地球的危害,卻不知道微塑料對人類的影響可能更大,2004年,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湯普森等人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關於海洋水體和沉積物中塑料碎片的論文,首次提出了「微塑料」(塑料微粒)的概念,指的是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顆粒。
  • 《科學》雜誌提醒:警惕微塑料顆粒對飲水安全造成的威脅
    塑料顆粒汙染影響據CNN報導,一項新研究對全球人均塑料攝入量進行了估算,結果顯示:全球人均每周攝入約2000顆微塑料顆粒,總重量為5克,相當於每周吃下一張信用卡。華盛頓州立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自來水中存在肉眼看不見的微塑料顆粒。據估計每天約有八萬億種微塑料通過廢水處理廠最終進入水生環境,因自來水廠不能去除這些微塑料顆粒,美國90%以上的自來水都含有肉眼看不見的微塑料顆粒。美國非營利新聞機構(Orb Media)調查研究的結果同樣顯示:全球五大洲多個城市進行了150多次自來水檢測,其中83%的自來水含有微塑料顆粒。
  • 人體內首次發現微塑料,食鹽中也有塑料顆粒,真成「塑料姐妹花」了?
    你的體內有多少塑料顆粒?你每天吃(喝)進去多少塑料顆粒?施沃布爾教授稱:這次實驗中發現的微塑料因為體積夠大而不太可能造成嚴重威脅(直接被排洩出身體)。倫敦國王學院環境健康科學家史蒂芬妮·懷特指出:「這些大體積微塑料的更大威脅是,它們可能在人體組織內逐漸累計起來。」
  • 人類胎盤首現微塑料顆粒
    核心提示:科學家說,微塑料可能攜帶一些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可能對胎兒免疫系統造成長期損害或幹擾。這些顆粒很可能是準媽媽們在進食或呼吸過程中攝入的。據英國《衛報》網站12月22日報導,研究人員首次在人類母體和未出生嬰兒的胎盤中發現了微塑料顆粒。研究人員說,這是「一個令人極為擔憂的問題」。人體內微塑料對健康的影響尚不得而知。
  • 【防治塑料汙染】觸目驚心!塑料汙染知多少:我們的地球正在默默...
    【防治塑料汙染】觸目驚心!來看看這組數據 全球平均每1分鐘消耗100萬個塑膠袋全球每年塑料總消費量4億噸中國消費超6000萬噸目前全球只有14%的塑料包裝得到回收而最終被有效回收的只有10%每年約有800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
  • 我們已經吃了多少塑料?
    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WWF International)2019年的一項研究得出結論,人們每周可能攝入相當於一張信用卡的塑料量。塑料來源主要是注入塑料瓶的飲用水,但也會通過食用貝類等食物攝入。人類往往是將貝類整個的食用,因此貝類消化系統中的塑料也會被人體攝入。路透社利用這項研究的發現來說明這些塑料在不同時期的實際情況。在一年之內,我們攝入的塑料量相當於一個消防員頭盔。這聽起來可能不是很多,但是它可以累加起來。
  • 科學家在人類糞便中,發現殘存的塑料微顆粒
    對於地球來說來說,塑料的危害不僅來自於塑料垃圾,還有微塑料。2004年,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湯普森等人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了關於海洋水體和沉積物中塑料碎片的論文,首次提出微塑料概念,指的是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顆粒。依據微塑料來源,可分為原生和次生微塑料。原生微塑料指是在製造出來時,就是體積很小的塑料片或者粒,如牙膏、磨砂洗面奶等日用品中的柔珠。
  • 科學家在人類糞便中,發現殘存的塑料微顆粒
    2004年,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湯普森等人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了關於海洋水體和沉積物中塑料碎片的論文,首次提出微塑料概念,指的是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顆粒。依據微塑料來源,可分為原生和次生微塑料。原生微塑料指是在製造出來時,就是體積很小的塑料片或者粒,如牙膏、磨砂洗面奶等日用品中的柔珠。
  • 塑料顆粒開始「入侵」人類胎盤,塑料垃圾到底有多可怕?
    每年約800萬噸塑料垃圾被傾倒入海洋科學家曾在英國《科學報告》雜誌上刊文稱,太平洋垃圾帶漂浮著超過8萬噸垃圾,主要是塑料瓶、塑膠袋等塑料製品,這些「塑料怪物」的面積接近160萬平方公裡,簡直觸目驚心!可是當科學家利用拉曼顯微光譜時,卻在四個胎盤中檢測到了12塊5至10微米大小的微塑料顆粒。
  • 官方首度披露海洋微塑料汙染:魚類、貝類等檢出微塑料,危害待研究
    微塑料攝入人體內會造成什麼影響?相關研究仍在進行中,「目前全球沒有直接證據表明,攝食含有微塑料的海產品對人體健康有影響。」不過,王菊英強調,微塑料可能繼續分解為更細小的顆粒,潛在影響不可小覷,需要引起大家高度關注。
  • 15分鐘釋放數萬個塑料顆粒!科學家:裝熱飲的「紙杯」這樣傷害身體
    它會將25000個微米大小的顆粒釋放到熱飲中。一個普通人每天用一次性紙杯喝三杯茶或咖啡,將會攝入75000個肉眼看不見的塑料微粒。」經常使用這些含有隱形塑料的物品,無形中也會增加身體的負擔:茶包塑料隱藏在茶袋裡的兩個地方。一個是袋子本身可能添加了少量的塑料,這些塑料可以幫助它們在沸水中保持原有的形狀。
  • 中國是海洋塑料最多的國家,塑料垃圾如何被排入洋流?
    ▍鮮為人知的微塑料問題「微塑料」這一概念是科學家於2004年提出的,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陌生的,其危害也是在近幾年才引起學界和環境保護者的重視,有「海洋中的PM2.5」之稱。- 微塑料到底是什麼呢?是指粒徑很小的塑料顆粒以及紡織纖維。現在在學術界對於微塑料的尺寸還沒有普遍的共識,通常認為粒徑小於5mm的塑料顆粒為微塑料。這些微塑料顆粒會吸附許多來自工業和農業的有毒化學物資,它們漂浮在海洋的上層,被許多浮遊生物或其他生物誤食,這些體積較小的生物作為食物然後又進入到更大型的動物體內,而在這些較大型的動物往往是人類經常捕食的魚類。
  • 微塑料現身珠穆朗瑪峰,這標誌著地球徹底被微塑料統治
    「2004年,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湯普森等人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關於海洋水體和沉積物中塑料碎片的論文,首次提出了「微塑料」的概念,指的是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顆粒。實際上,微塑料的粒徑範圍從幾微米到幾毫米,是形狀多樣的非均勻塑料顆粒混合體,肉眼往往難以分辨,被形象地稱為「海中的PM2.5」。與「白色汙染」塑料相比,微塑料的危害體現在其顆粒直徑微小上,這是其與一般的不可降解塑料相比,對於環境的危害程度更深的原因。
  • 飲用水 海鮮和啤酒裡可能布滿「微塑料」
    難以降解的塑料垃圾每年造成數十萬海洋動物的死亡,還以碎片、顆粒狀的微塑料形式出現在海洋食物鏈中,進入我們的飲水中和餐桌上,影響人類健康,成為重大環境隱患。專家指出,微塑料能存在數百年時間,將持續危及海洋生態,到2050年海洋中塑料垃圾的總重量可能將超過魚類。
  • 淡水環境中發現微塑料,影響的不僅僅是水生生物
    塑料給人們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但由於其大量消耗、快速廢棄,加上不易降解,和塑料垃圾的收集和回收處理不當,導致陸地上大量的廢棄塑料汙染山川河流,導致「白色汙染」。不僅地表河流、海洋同樣是塑料汙染的重災區。據統計,每年有超過800萬噸塑料被遺棄在海洋,佔海洋垃圾的80%,嚴重威脅海洋生態系統。這些塑料垃圾時間日久會形成無數的微塑料顆粒。微塑料的痕跡遍布世界上的各個角落。
  • 一種能將塑料垃圾研磨成更小微塑料顆粒的龍蝦
    關於塑料垃圾如何在海洋環境中移動的問題,有很多東西需要了解,但研究人員正在不斷想出新的方法來追蹤其路徑。 義大利科學家們的一項研究揭示了龍蝦消化塑料顆粒的方式,發現它們的胃實際上是將塑料顆粒研磨成微小的碎片,而這些碎片會對食物鏈中較小的生物造成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