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WWF International)2019年的一項研究得出結論,
人們每周可能攝入相當於一張信用卡的塑料量。
塑料來源主要是注入塑料瓶的飲用水,但也會通過食用貝類等食物攝入。
人類往往是將貝類整個的食用,
因此貝類消化系統中的塑料也會被人體攝入。
路透社利用這項研究的發現來說明這些塑料在不同時期的實際情況。
在一年之內,我們攝入的塑料量相當於一個消防員頭盔。
這聽起來可能不是很多,但是它可以累加起來。
按照這樣的攝入速度,十年內,我們可以吃掉2.5公斤塑料,
這相當於兩根相當大的塑料管。
那麼在我們的一生中,我們會消耗大約20公斤的塑料。
隨著一次性廉價產品的廣泛使用,塑料生產在過去50年中大幅度增長。
由於塑料不是可生物降解的,而是分解成更小的碎片,
最終到處都是,弄髒了海灘,窒息了海洋野生動物,也進入了食物鏈。
站在英格蘭南部受野生動物保護的鹽沼海岸線上,
南安普敦大學環境科學教授 Malcolm Hudson 向路透社展示了滲透在鹽沼中的小珠狀塑料顆粒。
哈德森說,我們大多數研究都是針對這些微塑料進行的,
但環境中還有越來越多更小的顆粒,稱為納米塑料,
這些顆粒更難檢測,我們很可能也在攝入這些塑料。
「它可能進入我們的血液或淋巴系統,最終進入我們的器官,」他說。
「這些塑料顆粒是小小的定時炸彈,
它們等待著分解成足夠小的物質,被野生動物或人類吸收,
然後可能產生有害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