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嶽集團(00189)發布了2018年全年業績公告,公司收益同比增加40.27%至人民幣142.19億元(單位下同),毛利額同比增長47.91%達45.32億元,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增加32.98%至21.29億元,每股基本盈利1.00元。
靚麗的業績得益於集團的主要板塊業績均出現了大幅度增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氟化工相關業務:2018年度東嶽集團製冷劑收益達32.60億元,業績為盈利8.05億元;高分子材料收益達38.79億元,業績為盈利9.15億元。下圖所示為2018年東嶽集團業績組成,製冷劑、高分子材料和有機矽業務是最主要的三大板塊:
2018年,東嶽集團製冷劑分部的營收同比增長了22.93%,達32.60億元,佔集團總收益的22.93%。其中收益最大的產品是R22,其次為R410a和R134a:
東嶽集團的R22產能居全球最高,是核心製冷劑產品。2018年東嶽R22年內收益增長了31.81%,是帶動該分部業績的主要產品。根據蒙特婁協定書,製冷劑R22將被逐步淘汰,東嶽集團的應對方法是將其調整為含氟高分子材料的原料,以滿足含氟高分子材料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
受環保政策的影響,2018年國內製冷劑產品價格維持在較高水平,雖然下半年受到國際形勢的影響,製冷劑下遊的空調、冰箱等家電市場有所波動,但東嶽集團的產品在價格和銷量方面基本保持穩定。
報告期內,高分子材料分部是收益最大的板塊,達38.79億元,同比增長32.51%。其中,收益最大的產品是PTFE,其次為FEP:
2018年含氟高分子材料價格維持較高的水平,主要原因之一是原材料R22、R142b等單體的行情良好。而東嶽集團的原材料由集團內部提供,完整的產業鏈避免了由於中間體價格波動引起的利潤空間受擠壓,具有顯著的成本優勢。
此外,作為一個技術型民營企業,東嶽集團非常重視自主創新,2018年研發投入較2017年增加87.47%,報告期內完成的集團技術創新、自動化提升等項目達39個,新產品研發質量提升項目10個。其中,含氟高分子材料DF-2049、DF-161等新產品進入環保、半導體等高端應用領域,PFOA實現70%替代,PFA、中高氟三元膠實現規模化銷售,氫氟醚、氟矽橡膠等得到推廣應用,鋰電用氟矽表面活性劑中試成功。同時,東嶽集團自主研發的氯鹼離子膜通過進一步研發,製造成本大幅下降,並在市場上獲得了多家客戶的應用,贏得了市場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