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僅2.2元的酸奶,卻年賺40億,這家日本飲料被誤認成中國品牌

2020-12-04 數碼小妖精

目前國人消費能力不斷提升,很多外國品牌紛紛進入中國市場,企圖分得一杯羹。不過,並不是每一個國外品牌都能在國內市場獲得成功,文化差異讓不少海外知名廠商在與國產品牌競爭中相繼舉起白旗。當然,也有部分廠商成功地進行了本土化改造,並且在中國賺得盆滿缽滿。

養樂多便是其中典型代表,甚至不少國內消費者一直認為養樂多是中國品牌,這無疑是養樂多成功本土化最好的證明。事實上,養樂多是一家來自日本的飲料瓶品,而且養樂多品牌誕生至今已有90年的歷史。據公開資料顯示,養樂多活性乳酸菌於1930年培養而成,1935年正式在市場上推出。

養樂多之所以被很多消費者認為是國產品牌,主要是因為養樂多進入大陸市場的時間非常早。本世紀初,進入到快速發展階段的中國吸引到大量的外資企業進場,而養樂多便是首批外企之一。而且,當時市場上並沒有養樂多競品,這為養樂多擴大規模提供絕佳的條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更早之前,養樂多就已經進入到臺灣地區和香港地區銷售。因此,最初進入大陸地區的養樂多都是繁體字包裝,很多用戶因為這一特點,更加的誤以為養樂多是中國品牌。當然,除了本土化成功外,養樂多最終徵服消費者的其實還是產品質量。

作為歷史最為悠久的乳酸菌廠商之一,養樂多乳酸菌飲品一直在市場上有很高的評價。這點從養樂多在全球市場取得的成績也能明顯看出,養樂多在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建立了分店,日銷量接近3000萬瓶。目前僅中國地區,養樂多每日消耗都在500萬瓶以上。

雖然養樂多的單價只有2.2元,但憑藉銷量優勢,養樂多每年能夠在全球賺取40多億利潤,其可以說是日本最成功的一款飲料。當然,養樂多在中國並非是沒有對手,蒙牛、伊利等品牌都有推出過自家乳酸菌酸奶,甚至一度通過廣告宣傳在知名度上蓋過了養樂多。

但很遺憾的是,品質差距還是令國產廠商在長期市場競爭中逐漸敗下陣來。在低價和高質量兩大優勢加持下,養樂多在中國市場將難遇對手,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

文/JING

相關焦點

  • 一瓶酸奶2.2元,這家外國公司卻年賺40億,很多人以為是國產品牌
    一瓶酸奶2.2元,這家外國公司卻年賺40億,很多人以為是國產品牌 hello,我是你們的小編囧囧,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關於養樂多的事情,說到養樂多,很多小夥伴可能都會覺得這是個國產品牌,畢竟他瓶身上的字就是漢字,而且還是繁體的,但大家知道嗎,養樂多其實是外國品牌。
  • 一瓶賣2.2元的酸奶,沒電商也能年賺40億,很多人以為是國產品牌
    當年還小的時候,一直以為美特斯邦威是一個外國的牌子,後來也有很多網友表示,從小到大他們都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國產品牌。其實,被名字欺騙的產品有很多,比如小時候我們以為康師傅是中國的品牌,後來才發現是日本的。現在又有一個名字被大家發現,它並不是國產的飲料,它便是養樂多。
  • 靠一瓶2.2元的酸奶,年賺40億,很多中國人卻誤以為是國產
    飲料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以說算是不可或缺的產品,全球大大小小的飲料品牌和產品沒有幾萬也有幾千,可以說競爭還是相當大的,被市場淘汰的飲料也是千千萬萬,很少有飲料能撐幾十年不被淘汰,而且銷量還越來越好。但是很少並不是代表沒有,日本就有一款飲料從推出市場到現在已經有80多年的歷史了,這款飲料也很有可能成為一款百年飲料的企業,它就是養樂多。養樂多我想很多人都喝過,那酸酸甜甜的味道還是相當讓人著迷的。自從2002年進入中國市場之後就相當受歡迎,從每天銷售近6萬瓶,到2018年這個數據已經上漲到750萬瓶,差不多每分鐘有5200瓶養樂多被買走。
  • 不靠電商,一瓶只賣2.2元的酸奶年賺40億,一直被誤認是國產品牌
    乍一看,是不是覺得這四個都是國產的牌子,如果你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他們四個之中有一個外來的品牌,那就是養樂多。1930年可以說是養樂多的誕生之年,因為它的主要成分——活性乳酸菌在今年由日本京都大學醫學部的博士代田稔對乳酸菌的強化培養試驗成功,於是,這個強化後的菌便以他的名字命名,即"代田菌"。
  • 日本最暢銷的飲料:每年在中國撈金65億,卻被誤認為是中國產品
    眾所周知,中國市場一直以來都是被公認最有潛力的市場,細數一下世界各個行業的巨頭,從來沒有繞開中國市場,就連飲料業也是如此,目前中國飲料市場上銷售最好的並不是中國本土企業,而是日本以及美國的飲料巨頭。而美國飲料大家都心知肚明,可口可樂基本壟斷全球大部分碳酸飲料市場,當人意識到碳酸飲料的危害時,果汁和酸奶的銷售開始增長。隨後,乳酸菌飲品便馬上風靡中國,上到80歲老人,下到3歲兒童,沒有不喜歡這款飲料的,而乳酸菌賣得最好的就要數養樂多了。大家第一次聽到這樣品牌,認為是國產品牌,加上功效對人們身體好,於是不少民眾都十分青睞養樂多,甚至成為家庭常備飲品。
  • 伊利推小龍蝦味酸奶塊;良品鋪子設代餐子品牌
    伊利旗下品牌推出小龍蝦味酸奶塊伊利旗下品牌新食機益小生近期推出夏季限定口味「小龍蝦味酸奶塊」。新食機益小生主打「有趣的健康」品牌理念,該品牌從口味到包裝的產品設計有趣、好玩,自帶社交屬性。酸奶塊包裝上有趣味小遊戲、小文案,鼓勵消費者互動分享。目前,夏季限定口味的小龍蝦味、香辣味、鮮蝦味酸奶塊已經在新食機天貓旗艦店開售。
  • 益力多乳酸菌飲料含糖過高堪比可樂 靠酸奶補鈣需節制
    國家標準要求活菌型酸奶每克含不低於100萬CFU的活性乳酸菌,也就是每100克中有1億CFU的乳酸菌;活菌型乳酸菌飲料出廠時每毫升不低於100萬CFU,也就是每100mL有1億CFU的乳酸菌,在銷售過程中有活菌檢出即可。  《消費者報導》此次送檢的9款酸奶中,只有燕塘的初開蓋乳酸菌含量不能滿足標準要求,其乳酸菌檢出數值為0.41億/100g,僅為國標規定的四成。
  • 4年估值40億元 元気森林的「偽日系」通關路
    從2017年推出首款黑白「燃茶」引爆市場,隨後陸續推出多款飲品,據報導,元気森林估值已達40億元。而最初,這款飲品的註冊資本僅為100萬元人民幣。隨著元気森林的爆紅及近年來新國貨越來越受到國人矚目和喜愛,新國貨是如何受到消費者青睞的?
  • 激蕩三十年,中國酸奶市場未來還有多少機會?中日美酸奶發展史下
    與日本相比,中國乳企在酸奶上的技術積累還有多大差距?3、未來數年,中國酸奶的最大增量空間會來自哪裡?如何打出中國酸奶的民族特色?得益於14億人口對乳製品的龐大需求,以及消費升級下新品牌、新品類、新口味的大量湧現,中國的酸奶市場體量和增速冠領全球。根據Euromonitor的數據,我國酸奶製品銷售額將從2012年的456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220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9.2%。
  • 零售2元、3元、5元的飲料,其實跟成本沒什麼關係……
    一些腰部企業,一年幾千萬箱或上億箱。如果每箱漲價0.5元,那就是五千萬的淨利潤了。這麼容易賺的錢為什麼不做,為什麼那麼多企業都不敢提價,即使提價也是小心翼翼。從正常角度想,漲個0.5元而已,算什麼,現在掉在地上可能也沒有人揀。但我相信,沒有企業能夠隨心所欲地賺到這些漲價的錢,因為價格體現的不僅是市場的供需,更是體現了企業的管理能力。
  • 細解中日美酸奶發展史:百年坎坷路,日本酸奶何以領軍亞洲?(中)
    日本與英國、美國和中國大陸相比,酸奶的佔比明顯高出一截。老齡化加速,消費信心大減,日本進入了低欲望社會。10年間,日本酸奶產業實現了平穩增長。佔比最大的兩個細分品類——勺吃型酸奶和飲用型酸奶,在2016年的銷售額達到頂峰,合計接近4800億日元。低溫乳酸菌飲料和常溫型乳酸飲料則在400-600億日元區間浮動。就整個發酵乳市場而言,貢獻最大的無疑是飲用型酸奶。
  • 激蕩三十年,中國酸奶千億市場未來還有多少新機會?
    本文看點: 1、中國酸奶產業當前呈現出怎樣的發展勢頭?過去30年,酸奶行業發展中哪些裡程碑值得銘記? 2、美國的新銳品牌對傳統大企業形成了巨大衝擊,但中國的新勢力們為何難以撼動三巨頭?與日本相比,中國乳企在酸奶上的技術積累還有多大差距? 3、未來數年,中國酸奶的最大增量空間會來自哪裡?如何打出中國酸奶的民族特色?
  • 激蕩三十年,中國酸奶千億市場未來還有多少新機會(下)
    本文看點:(文末可領取完整報告)1、中國酸奶產業當前呈現出怎樣的發展勢頭?過去30年,酸奶行業發展中哪些裡程碑值得銘記?2、美國的新銳品牌對傳統大企業形成了巨大衝擊,但中國的新勢力們為何難以撼動三巨頭?與日本相比,中國乳企在酸奶上的技術積累還有多大差距?3、未來數年,中國酸奶的最大增量空間會來自哪裡?如何打出中國酸奶的民族特色?
  • ...周報第69期:達能將創立全新酸奶品牌,國內最大羊奶粉加工項目開工
    達能諾優能招募300位合伙人 成功推薦下單每天最高賺1000元近日,達能旗下奶粉品牌諾優能在其官方微信號上宣布限時開放招募300位合伙人,據稱「成功推薦微商城下單每月最高賺1000元現金」。Mille|蜜兒樂兒與優親貝貝籤署戰略合作協議2020年12月10日,Mille|蜜兒樂兒與安徽優親貝貝食品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合作將推動蜜兒樂兒品牌旗下各年齡段配方奶粉走進萬千中國家庭。
  • 50+款全球食品飲料新品詳解,植物基魚肉、防曬酸奶、榴槤啤酒...
    肯德基、星巴克中國、棒約翰官方微信公眾號圖片來源:普通醬@放大燈而包裝食品企業也推出了更多零售渠道產品,品類涵蓋植物肉、植物蛋白飲料、巧克力等。簡愛在2019年推出了一款使用Noluma光保護技術的酸奶「身體知道」,可保護酸奶因光照而導致在保質期內新鮮度、營養成分和風味衰減。
  • 中國乳業現三聚氰胺以來最大危機,這家酸奶卻逆勢生長,1分鐘賣出60...
    中國乳業現三聚氰胺以來最大危機,這家酸奶卻逆勢生長,1分鐘賣出60盒!2016年9月15日中秋團圓夜,蒙牛總裁孫伊萍離職,據內部人士透露,是因為在其任職期間,蒙牛業績與同行差距拉大,集團對其不滿意。2016年9月18日,險資入侵伊利股份,中國第一大乳業企業伊利告急。2017年2月6日,被稱為「中國養牛第一股」的現代牧業發布盈利警告,預計2016年集團營收不少於6億元。形勢嚴峻的乳業市場引發外界關注。
  • 79位業內人士聚在一起,這12個攸關食品飲料行業未來的問題,他們...
    整個2016年,年收入增長超過5%的大公司屈指可數:雀巢和好時都只增長了3.2%,可口可樂和百事則分別下滑5%和0.2%,酒精飲料也不好過,百威英博的營收雖然漲了0.2%那麼一丁點,但利潤比2015年跌了幾乎一半。
  • 「一隻酸奶牛」2.31億收購案或生變?新乳業:商標訴訟不構成負面影響
    1月12日晚,新乳業在回復關注函時表示,「一隻酸奶牛」核心商標正常使用,此商標訴訟不構成負面影響。不過從股價上看,1月5日新乳業漲停後便進入下跌趨勢,截止1月13日收盤,新乳業報19.92元/股,跌2.73%。
  • 尼爾森發布突破性創新榜單TOP25,植物基、酒精&能量飲料成熱門
    據Beyond Meat日前公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營收為1.133億美元,同比增加69%,其中,來自美國的淨營收為9652.6萬美元,來自國際的淨營收為1681.2萬美元。 自從2019年5月2日在納斯達克IPO,成為首家上市人造肉公司後,Beyond Meat就成為了全球植物肉行業的領軍者和風向標。
  • 【行業分析】食品飲料行業2017年投資策略
    2008年毒奶粉事件後,消費者對國產嬰幼兒奶粉信心不足,進口奶粉成為國內消費者的重要選擇,這帶動了國內奶粉價格的上漲,國內嬰幼兒奶粉市場規模不斷增加。2012年國內奶粉規模僅為485.2億元,到2015年達到了814.9億元,增加了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