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顆恆星擁有兩顆,也可能是三顆行星,最初被認為是安靜而乏味的。這些屬性很受追捧,因為它為行星創造了一個安全的環境,特別是那些可能位於科學家所稱「可居住地帶」的行星,在那裡,液態水可能存在於行星表面,生命可能存在。但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天文學家研究發現,這顆恆星並不那麼溫順。這顆名為GJ887的恆星是天空中最亮的M星之一。
M星是小質量的紅星,其數量是像太陽這樣的十倍多,而我們銀河系中的絕大多數行星都圍繞著M星轉。GJ887恆星最初是因為它為新發現的行星,提供了明顯溫和的太空環境而備受關注。在美國宇航局(NASA)凌日系外行星調查衛星(TESS)的監測中,這顆恆星奇怪地在27天的連續觀測中沒有表現出可檢測到的耀斑,苔絲號(TESS)是一項搜索太陽系外行星的任務。
沒有耀斑的存在,有利於圍繞恆星運行行星上大氣層的生存,因此也有利於這些行星上潛在的生命。但是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地球和太空探索學院的天文學家帕克·洛伊德和葉夫根婭·什科爾尼克對GJ887恆星是否如此安靜表示懷疑。深入研究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檔案數據,他們發現GJ887恆星實際上每小時都會爆發一次耀斑。
通過使用遠紫外光,Loyd、Shkolnik和合作者能夠看到恆星耀斑引起的亮度巨大峰值,其研究發現發表在《AAS研究記錄》上。M恆星:最具潛力的宜居行星宿主。因為M星的數量如此之多,所以像GJ887這樣的M星在人類尋求了解地球在宇宙大行星中的位置以及在其他行星上尋找生命的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如果行星上生命的起源更像是擲骰子,那麼M星比任何其他類型恆星擲骰子的次數都要多得多。
但這其中有一個問題,M星很容易在它們的行星上充斥著耀斑照射。它們也可能是雙面的,在可見光下顯得平靜,就像苔絲任務觀察到的那樣。事實上,它們可能充斥著在紫外光中明顯可見的耀斑,紫外光具有比可見光能量大得多的光子(光粒子)。每一次耀斑都有可能用磁暴和快速移動的粒子雨轟炸行星,增加了GJ887行星的大氣層很久以前就被侵蝕的可能性。
知道在正常的光學光線下觀察恆星(就像TESS任務那樣)並不能說明全部情況,這是一件令人著迷的事情。這些行星具有破壞性的輻射環境只有通過紫外線觀測才能完全了解,比如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觀測。雖然對M星的紫外線監測很有價值,但天文學家目前必須投入到這類觀測上的資源有限。幸運的是,有一些任務計劃可以幫助滿足這一需求,包括由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領導的名為恆星-行星活動研究立方體衛星(SPARCS)的任務。
Shkolnik是該任務的首席研究員,這項任務將為天文學家提供從M星捕捉紫外線耀斑所需的觀測時間,並測量它們發生的頻率,最終促進對我們銀河系中恆星和行星的更多了解。恆星的紫外線輻射確實是我們理解行星大氣層及其宜居性的關鍵,儘管它仍然是一塊缺失的拼圖。
博科園|研究/來自: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參考期刊《AAS研究記錄》
DOI: 10.3847/2515-5172/aba94a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