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動化觀測讓天氣預報更精準
不知您發現沒有,如今的天氣預報越來越精準了。摸透老天爺的「暴脾氣」,先得觀察清楚老天爺的習性,其中最基礎的手段便是觀測。不久前,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實現自動化的消息被人們廣泛關注。那麼,是什麼催生了自動化氣象觀測?
-
智能氣象,讓天氣預報更精準
讓天氣預報更精準 今年7月,受連續降雨影響,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潘坪村突發山體滑坡。滾滾泥沙瞬間衝毀了道路,造成數棟民房坍塌。所幸山體滑坡並未造成人員傷亡。原來,依靠北鬥衛星監測系統發布的橙色預警,當地居民早已提前撤離。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氣象領域的深入應用,天氣預報預警變得越來越精準。
-
「數據+算法」讓天氣預報更精準
省氣象臺「加密觀測」應對雪情「數據+算法」讓天氣預報更精準本報訊 實時更新的氣象大屏、作業區一體化平臺以及推進中的精細化預報系統……記者近日在省氣象臺看到,多種科技手段正輔助著「科學預報」,為氣象專家提供著更智能化的決策參考
-
更方便了!淄博市首家自動氣象觀測站今日上線
21日,淄博市智慧城市項目首家自動氣象觀測站投入運行啟動儀式在張店區科苑街道泰苑社區舉行。據悉,該站點投入運行後,泰苑社區的居民不出社區就能隨時了解本地的天氣實況和天氣預報預警信息,滿足了城市短歷時暴雨、強對流、城市內澇等災害性天氣服務需求,對提高公民科學素養,提升社區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據了解,該觀測站的建設落成,是在「市大數據局」和市科協的大力支持指導、泰苑社區的積極推動下,局地合作的重要成果。
-
南極氣象觀測與天氣氣候
南極氣象觀測是從南極探險開始,隨著近百年來南極科學考察事業的興起而發展起來的。在早期的帆船探險時代,人們只能依據探險者和在南極地區捕獵海豹和鯨魚的船隻提供的零星資料來認識南極。真正系統的南極氣象觀測始於1957年的國際地球物理年。
-
高樓夾縫中的氣象觀測站
本報記者周月桂通訊員戴澤亮向德龍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原本位於鄉郊僻壤的氣象觀測站,漸漸進入城市高樓的包圍圈,面臨難以準確預測天氣的威脅,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壓力日趨嚴峻。
-
四月一日起,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全面自動化
四月一日起,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全面自動化智慧氣象 數據秒回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正式業務運行後,觀測頻次、傳輸效率和數據量方面的提升,增強了我國氣象觀測「監測精密」的能力,將更好地滿足氣象預報服務需求,為實現「預報精準、
-
更精準的天氣預報是這樣「煉」成的
郭靜原攝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氣象觀測實時業務平臺上,工作人員正分析觀測數據。郭靜原攝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氣象觀測實時業務平臺上,工作人員正分析觀測數據。郭靜原攝「受偏南暖溼氣流和冷空氣的共同影響,12月15日,本市將有大雪、道路結冰和大霧天氣。
-
瑞安市建成溫州首個立體氣候梯度氣象觀測站
近日,瑞安市建成溫州地區首個立體氣候梯度氣象觀測站。該站的投用,將提升瑞安市生態氣象監測分析預警、氣候變化影響評估、生態保護等技術水平,進一步強化瑞安市基層氣象防災減災能力,積極推動生態農業和生態旅遊發展。
-
長江安慶段將新設9個微型氣象觀測站
安慶新聞網訊 記者1月5日從市氣象局獲悉,長江安慶段將新設9個微型自動氣象觀測站,以進一步提高長江航道中小尺度、局地突發災害性天氣的監測預警能力,保障長江幹線航道運輸安全,提高運輸效率。目前,市氣象局已完成所有觀測站選址及市區2個觀測站安裝工作。
-
氣象觀測站的怎麼分類
氣象觀測站的怎麼分類 一、觀測分類地面氣象觀測臺站按承擔的觀測業務屬性和作用分為國家基準氣候站、國家基本氣象站、國家一般氣象站三類,此外還有無人值守氣象站。承擔氣象輻射觀測任務的站,按觀測項目的多少分為一級站、二級站和三級站。 國家基準氣候站--簡稱基準站。
-
——寫在我國全面實現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之際
這意味著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告別人工觀測,進入全面自動化的新時代,為加快建成氣象強國立下堅實根基。 氣象觀測是氣象工作的基礎,地面氣象觀測是其重要組成部分,為天氣預報、氣象信息、氣候分析、科學研究和氣象服務提供重要依據。氣象觀測自動化帶來的改變,必然不是「單兵突擊」,而是一次涉及全國的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綜合變革。
-
蘭州氣象觀測站建成「多溫多雨觀測系統」和「天氣現象智能觀測...
近日,蘭州觀測站作為全省 " 多溫多雨觀測系統 " 和 " 天氣現象視頻智能觀測系統(" 天臉 " 系統)" 建設示範站,順利完成了兩套系統的安裝調試。據悉,多溫多雨觀測系統,由三個鉑電阻溫度、三個雙翻鬥雨量傳感器組成,傳感器之間可以實現互相校對,進一步提高了氣溫和雨量數據的準確性。"
-
觀測數據與天氣預報
中國氣象報記者劉釗 從簡單的溫溼度計到複雜的能見度儀,從藍天中的探空氣球到大海上的浮標站,從矗立在地面的天氣雷達到遊弋於太空的氣象衛星,各種各樣的氣象觀測手段織成了一張精密的大網,忠實記錄著氣象數據。而這些寶貴的數據,正是預報員用以製作天氣預報的第一手材料。
-
永暑礁海洋氣象觀測站為中外船隻提供可靠水文氣象保障
永暑礁海洋氣象觀測站為過往中外船隻提供可靠水文氣象保障27年取得觀測數據500多萬條本報訊 記者徐葉青、特約記者曹金平報導:5月15日,記者從海軍機關了解到,南沙永暑礁海洋氣象觀測站建站27年來,共取得南沙海區水文氣象觀測數據500多萬條,為過往南海的中外船隻提供了可靠的航海水文氣象保障
-
邵東國家一般氣象觀測站搬遷項目開工建設
12月2日上午,邵東市重點項目——邵東國家一般氣象觀測站搬遷項目正式開工建設。市政府黨組成員、邵東國家一般氣象觀測站搬遷項目指揮長胡國彬宣布項目開工。邵陽市氣象局、邵東市氣象局主要負責人出席開工儀式。邵東國家一般氣象觀測站成立於1960年,實行全球統一編號57769,氣象探測資料參與國際交換,承擔著邵東天氣預報預測、氣象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等職能。近年來,隨著邵東市城市建設的發展,邵東國家一般氣象觀測站現址探測環境與城市建設的矛盾日益突出。
-
「中國天氣」品牌發布 將提供這些精準氣象服務
(記者張航)以氣象服務助力美麗中國建設。今天上午,「中國天氣」品牌在京發布。該品牌將進一步推動氣象融入美麗中國建設,不斷提升公共氣象服務的內涵和影響力。據了解,「中國天氣」擁有300萬個氣象觀測站點以及國內一公裡網格的天氣信息服務能力,具備提供基於位置的分鐘級臨近天氣預測服務能力,未來將提供經濟、農業氣象災害防禦信息,以及滑雪天氣、跑步天氣等更多的精準化、定製化氣象信息,服務公眾生活。上午的發布會由中國氣象局主辦。
-
我國地面氣象觀測資料將採用數據文件傳輸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靜 通訊員譚小華報導 我國地面氣象觀測資料將取消報文傳輸觀測資料方式,改用數據文件傳輸方式,這是12月8日記者從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試點工作總結研討會上獲悉的。
-
國家氣象計量站完成輻射觀測儀器校準工作
中國氣象報記者簡菊芳 通訊員邊澤強報導 3月4日至6日,國家氣象計量站輻射實驗室工作人員抓住晴好天氣過程,對各省級氣象部門送檢的輻射觀測儀器進行檢定和測試。 太陽和地球輻射(以下簡稱輻射)是我國氣象觀測的基本要素之一,定期對輻射觀測儀器進行檢定,可確保其量值準確、可靠和統一,保障觀測數據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輻射觀測儀器計量工作對天氣條件的要求十分嚴格,通常只有在晴朗無雲的天氣條件下才能開展輻射儀器的室外檢定或校準。
-
全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試運行
從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我國追趕國際先進技術水平,地面氣象自動觀測業務得到快速發展,氣溫、氣壓和能見度等氣象要素實現自動觀測;初步建立了與現行觀測能力相適應的業務流程,業務運行效率更高;推進觀測、預報和氣象服務崗位一體化發展,設立了縣級綜合氣象業務崗。但與此同時,歷史的潮流也在推動地面觀測不斷進步、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