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還是降?媒體說房價該不該預設立場

2021-01-10 騰訊網

今天與一個朋友聊天說起最近寫的幾篇稿子,朋友說,「你能不能固定下你的態度啊?前陣子唱衰忽然又說房價要漲,你這樣不利於運營啊」。一直以來,我認為房產媒體與其他的行業媒體不同,房地產媒體的主要作用應該在消除買房雙方的信息不對等上,而不是為哪一方站臺。然而事實就是我這樣純屬於兩邊不討好。

房價對於購房者來說是一個很敏感的詞,從開始的打算買房一直到入住後的許久都會牽動購房者的神經。說房價怎樣其實很簡單,無非就是漲了、降了和或是持平。但房價也非常的複雜,從最基礎的供需關係到經濟形勢、經濟結構、產業結構、人口結構等等等等能找出兩打的影響因素來,而他們之間還在相互影響與動態變化,所以想準確的預測房價的走向甚至比預測股價還要難。

雖然很難,但正由於影響因素很多,如果預設立場之後很容易找到與之相關的佐證。但那樣的分析對購房者有多大意義呢?

我自認就是個普通人,沒能力準確預測房價,當然瞎矇也是有那麼3成的可能猜對的。可我還是希望我寫的東西除了博人一笑之外能有那麼一點點用處。所以我寫文的時候習慣同類文章選擇同一數據源,不進行太複雜的變化,簡單點的環比、同比、漲幅、跌幅,簡單的分析與點評。數據在動態變化的,自然不可能一直升或是一直降,畢竟這樣簡單的數據分析沒法寫太長周期的,所以我的長周期文章都是回顧(知道你想說馬後炮)。

雖然現在這個時候說房價穩中有降符合主旋律,說房價堅挺迎合開發商,說房價要完會引來很多炒房客,但我不想把事情弄得那麼功利,畢竟就是一個簡單的甚至連兼職都算不上的愛好。所以,還是不預設立場,什麼樣的數據說什麼話吧。

相關焦點

  • 從奧數天才「墜落」之辯,看媒體「預設立場」
    說實話,同為媒體從業者,我對作者的文筆以及文中大量的採訪以及資料的準備,是十分佩服的。然而,比照一下付雲皓的「自白書」,難免會讓人產生深思:對於一篇新聞報導來說,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是10萬加的點擊量?是斐然的文採?還是對真實的傳遞?當然,真實其實都是有局限性的,因為事物都是多面多稜的,儘管我們窮盡方法,也不可能窺其全貌。
  • 達文西發信指責媒體預設立場
    繼日前發布致消費者的公開信後,達文西家居今天再發布致媒體溝通信,信中指責部分媒體以其「造假」為預設立場, 「讓消費者產生更多的迷惑和不必要的擔憂」。達文西在信中表示,自己不是產品品牌,而是「賣場」品牌。稱願意和代理的品牌生產企業一起面對媒體的質疑,並解決相關問題,要求媒體給予解決問題的時間。
  • 媒體報導評論不能「預設立場」
    近年來一些媒體報導和評論,有一種現象非常值得警惕:那些被習慣性貼上「強勢」標籤的群體,只要其與「弱勢」的平民發生衝突、爭議和糾紛,一些媒體不問青紅皂白就對「強勢」群體口誅筆伐,而對所謂「弱勢」者的惡,則選擇視而不見。
  • 不「和稀泥」 也當警惕預設立場
    近日,一篇不「和稀泥」的裁判文書走紅網絡,引起廣泛關注。這背後,固然有該案件涉及較為敏感的醫患糾紛的原因,但更為主要的是判決書中所表明的「不能和稀泥以求平穩結案」的立場。  司法裁判要求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不「和稀泥」,是司法裁判的應有之義。
  • 達文西發信指責媒體預設立場 稱應給改正機會
    [核心提示]繼日前發布致消費者的公開信後,達文西家居今天再發布致媒體溝通信,信中指責部分媒體以其「造假」為預設立場,「讓消費者產生更多的迷惑和不必要的擔憂」。  繼日前發布致消費者的公開信後,達文西家居今天再發布致媒體溝通信,信中指責部分媒體以其「造假」為預設立場,「讓消費者產生更多的迷惑和不必要的擔憂」。  達文西在信中表示,自己不是產品品牌,而是「賣場」品牌。
  • 全年房價曝光!天津一年漲了5%!但「體感」溫度卻降了
    不尋常的2020年居然超過了2019年。收住,意外的還在後頭。把時間軸拉長,天津房價一直在穩步上揚,2012年破萬元,2017年衝上1萬5,之後一直穩定在這一水平。2020年更首次突破1萬6,創下了歷史新高。02 熱脹冷縮發現沒有,越調越漲,看似不合乎常理,實則有其內在邏輯。簡單來說,四個字,熱脹冷縮。
  • 媒體批B站「低俗」,「預設立場」正在殺死新聞?
    B站又雙叒叕被媒體批評了?是的,而且指控還挺嚴重。但這次不太一樣,當新聞轉到微博和微信上,畫風是網友一邊倒為B站說話,甚至質疑媒體被蔡徐坤粉絲當槍使用來攻擊B站的。這是怎麼一回事?總的來說,是這篇新聞報導的專業性和真實性都存在較大毛病。一是報導有「立場先行,拼湊論據」的嫌疑。
  • 日照樓市撲朔迷離,該買漲還是買跌?
    「買漲不買跌」是什麼意思?房地產市場有個奇怪的現象:房價漲得越快,買房的人就越有購房激情;反而房價開始下降時,買房的人就少了。這就是買漲。而2014年日照市場涼涼的時候,任憑開發商喊破了嗓子,任憑優惠幅度怎麼加大,依然吊不起客戶的購房激情,多數客戶都想再等等看看。這就是不買跌。如今,日照市場又進入一個冷靜期了,現在適合買房嗎?你覺得買漲合適,還是買跌合適?
  • 立場預設、尊重空間和四權分立
    結果躲得過貼子裡的留言躲不過朋友圈的轟炸,剛上班時間呢,噼裡啪啦給我發來立場預設的一大堆指控,本不想說什麼,但確實被不依不撓的一個個短消息分神,又不敢徹底關掉微信,因為那是我家人聯繫的主要渠道,真的拜託拜託,一般我不和我不熟悉的網友討論政治話題的,這碗粥又不是我燜的,而且你和我的信息渠道不同,過濾過的消息和原裝原味的是不一樣的,既然我說了不燜這碗粥,請尊重我不說話的權利
  • 朱立倫:對「王朱配」不預設立場
    朱立倫說,「不預設任何立場」。2015年佛誕節暨母親節慶祝大會昨日舉行,臺灣知名政治人物到場,包括馬英九、朱立倫、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臺北市長柯文哲、「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等均有出席,令現場政治味濃厚。朱立倫說,「我們不預設任何的立場」,他希望黨內優秀同志趕快領表及登記。洪秀柱則表示,如果黨中央最後以徵召決定人選,就要講出相當的理由,而且初選進行到現在這階段,若還徵召,會有礙社會觀感。
  • 衝破預設立場 試駕奧迪Q8
    國際在線汽車頻道消息:一名從事汽車媒體行業8年的試駕編輯,面對試駕足足5天的豪華品牌旗艦SUV,居然有些不知從何落筆,著實是一件「詭異」的事。奧迪Q8不「香」嗎?當然很「香」,品牌頂級技術的全面加持,不管是駕駛還是乘坐,都是絕對的享受,當然不能忽略旁人對Q8豔羨的目光。
  • 朱立倫回應:不預設立場(圖)
    朱立倫回應:不預設立場(圖) 2015-05-11 09:30:4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朱念     佛光山10日上午在凱達格蘭大道舉行佛誕節暨母親節慶祝大會,
  • 全世界只有我國的房價在漲嗎?不,世界其他國家的房價也一樣在漲
    文/龍小林對於想要買房的人來說,在買房之前無不希望房價可以先跌一跌,等買了之後再漲。然而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來看,大部分城市的房價仍然在漲,即便有少數下跌的跌得也不多。其實不僅是我國,世界其他國家的房價也大多都是在漲的。
  • 英語要不要高考與房價該不該下降 答案太相似
    英語要不要參加高考與房價應不應該下降有關係嗎?沒關係。只是對這兩個兩個問題的回答有太多相似之處:房價要不要降與房子本來應值多少錢沒多大關係,那些爭論英語要不要高考的,關心的也並不是英語到底有多大用處。圍繞這兩個問題不同回答,都不過代表著各種不同利益而已。房價要不要下降?
  • 被曲解的「理性」,為什麼不能預設立場?
    然而卻發現,國人基本上都是把「理性」一詞,等同於不發火,不爭吵,不過激,不吃眼前虧,哥倆好,一分為二,辯證地看問題……尤其是在反思傳統文化方面,在某些人看來,只要誰敢批判下傳統文化,批評下中醫就等同於否定,而否定就等同於絕對否定,而絕對否定就等同於非理性。然而,真正的理性,跟上面這些邏輯八桿子樓不著。理性相對感性而言才具有其意義(ration vs emotion)。
  • 是斷章取義還是預設立場
    今天有篇文章讓小編想到了早先被披露的「預設立場」寫文,贈20萬加油包的事情。先預設一個不好的立場,這個MCN群裡的人針對這個立場寫文,這些人對這件事可能都不了解,就按照這個預設的立場補充論點填充該文,很多人很多號一起發相同主題的文章,從而達到「黑」別人的目的。
  • 專家:BBC對華報導沒證據就預設立場
    環球時報記者李潔思報導:針對BBC的作法,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專家周方銀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BBC8年來一直把同一張照片多次運用在對華報導上,可以看出他們在報導中國問題上,並不在乎「新聞事實和證據」,而是根據預設的立場來進行相關報導。周方銀認為,近一階段,有關中國奧運會網絡監控的報導又成為西方媒體炒作的焦點,BBC當然也不會錯過這樣的報導。
  • 2020年全國房價走勢最新消息 2021年房價預測是漲還是跌?
    二、2021年房價是漲還是跌?  最近3年的房價走勢都符合我的判斷,現在,我可以繼續大膽的預測一下,明年房價會繼續下滑,新房降價少點,二手房降價多點。  1、大家都知道中國的房子已經過剩了。
  • 房價跌回一年前 一線城市買房再不出手就晚了
    如果你想在小城市買房,還可以再等一等,如果想在一線城市買房,還是趕緊下手吧。比如北京、上海房價已經降了一些,該出手時就出手,像股市一樣,抄底是永遠抄不到最底部的。如果真漲起來,買房代價可更大了。
  • 對於樓市而言,不漲即是跌
    說成交量漲的,那是環比今年2月,約漲一倍。說成交量跌的,那是同比去年3月,約少一半。 其實,成交量的漲跌,意義不大,真正關鍵的,是房價的漲跌。 雖說商品房預售備案價並不是成交價,但對比某個樓盤前後取證的批次房源均價,還是能從中看出來房價漲跌的趨勢(相同業態、相近樓棟)。 政府審批通過後,開發商不得超過浮動範圍的房價銷售房源,如紹興越城區商品住宅價格浮動範圍為5%。 與一般認知不同,開發商報給房管的備案價格,並不是提前定好的,而是熬到開盤前的臨場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