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漲不買跌」是什麼意思?
房地產市場有個奇怪的現象:房價漲得越快,買房的人就越有購房激情;反而房價開始下降時,買房的人就少了。
2018年日照樓市最瘋狂的時候,大家擠破了頭去搶房子,比如日照港第一生活區開盤,能搶上一套就不錯了,根本不用看價格,甚至是樓層也無所謂。這就是買漲。
而2014年日照市場涼涼的時候,任憑開發商喊破了嗓子,任憑優惠幅度怎麼加大,依然吊不起客戶的購房激情,多數客戶都想再等等看看。這就是不買跌。
如今,日照市場又進入一個冷靜期了,現在適合買房嗎?你覺得買漲合適,還是買跌合適?
市場現狀
表面很熱鬧,背後...背後也很熱鬧...
最近樓市確實挺熱鬧的:海韻廣場自8月以來,連續開了兩次盤,據說今年下半年賣的數量,比去年一年還多;10月初興業盛世華府二期終於開盤,碧桂園時代之光首次開盤;11月初,臥龍春曉開盤,日照最壕項目——滬港中心開盤;上個周末,日照中心和藍城蘭園同時開盤;這個周末,天寧君悅府南區開盤;另外像安泰翡翠城、高新頤和家園等項目也頻頻加推開盤。
日照房地產市場上,已經很久沒有這麼密集的開盤了。雖然這些項目定位、價位各不相同,但有一點是一樣的,不管哪個項目開盤時,現場都人山人海的,開盤後都會吆喝賣得很好,場面很火爆,勁銷XX億...
但實際情況呢?誰冷誰知道啊,對吧!
說兩個小細節,就知道現在開發商的日子好不好過。第一個,2018年市場最瘋狂的時候,高科園某剛需項目,認籌需要交30萬,而如今,只有興業盛世華府二期和天寧君悅府認籌,敢要30萬甚至50萬,其他項目,有10萬的,有5萬的,甚至有些項目交個萬兒八千的也讓客戶選房子,這是為什麼?一目了然吧。
第二個小細節,市場最瘋狂的時候,大家都在搶房的時候,所有的開發商在宣傳的時候,隻字不提價格,都標榜自己項目多麼牛逼、多麼高端;而如今的市場,宣傳靠什麼?璞麗豪庭喊「置業新市區,13500元起」,碧桂園江山域喊「14900元/㎡,帶20萬裝修」,文瀾院喊「特價11500元,新市區準現房」,海韻廣場喊「均價14500元...」... ...看出來門道了吧,都在用價格吸引客戶的注意力,這就好比站街女,誰露得多,誰就更能吸引客戶的注意力。
這兩個細節,就充分說明了現在的市場狀況,儘管開發商和從業者都不願意承認,但目前的市場真的有點冷了。市場表面上看起來銷售很熱鬧,其實背後搶客戶也很熱鬧。
冷靜分析
買漲還是買跌,這是一門學問。
話題回來了啊,終於說到買漲還是買跌的問題了。以下都是重點,可以做好筆記。
對剛需來說,漲跌跟你都沒關係,買就完了。房地產市場雖然也有漲跌,但漲起來容易,跌下去可難了(可能很多人不願意聽,但這是事實),為什麼我建議剛需現在可以買?第一,現在價格確實實惠,開發商為了求量,讓利不少,像瑞泰東方景園,買房送10萬裝修;第二,目前市場平穩,可選項目、可選房源非常多,想想2018年搶房的時候,再看看現在;第三,新房即使降價,空間也非常有限,上面說的這些打價格廣告的,實際上只是吸引客戶的一種方式,碧桂園就一套房子價格是14900元,其他項目也基本類似,實際上價格根本沒降;最重要的是,剛需買房為了自己住,早晚都得買,不如趁現在實惠下手。
對於改善性需求來說,就得看個人情況了。兩室換三室、四室的,偏遠地區換繁華地區的,一般學區換好學區的,都屬於改善需求,對這部分人來說,買房的迫切性沒有剛需那麼強,如果經濟上寬裕,現在買就是個好機會,比如君悅府南區、日照中心、海韻廣場等項目,相比於以前周邊項目的漲價勢頭,現在可真是實惠。但對於經濟上不是那麼寬裕的人來說,再等等也行,反正價格比較穩定了,短時間內難以大起大落,那再賺點錢再買也行。
對於投資需求來說,就是考驗心跳的時候了。有些好的項目,肉眼可見的未來升值潛力,而且現在優惠力度不低,應當果斷入手,比如XXXXXX這些項目,有廣告之嫌,就不實名列舉了。但更多的項目,升值的潛力我們是看不透的,在這個時間投資,就要謹慎了。
當然,改善需求和投資需求有時候是混在一起的,這就要看個人的情況了。個人的建議是,只要資金允許,買好地段、好開發商的房子,沒有問題。
房地產市場不會一直低迷,買漲還是買跌,其實也是很簡單的問題:如果時間回到2014年,不管你是什麼需求,那個時候你買漲還是買跌?
最後,用一段歌詞結束今天的話題,祝大家發財!
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呀,往前走,莫回呀頭!通天的大路九千九百九千九百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