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作出積極貢獻 ——訪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政策研究與...

2021-01-13 澎湃新聞
保護生物多樣性丨中國為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作出積極貢獻 ——訪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政策研究與發展主管布…

2020-12-09 11: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人類和自然面臨生物多樣性喪失和氣候變化挑戰的背景下,中國採取積極行動,為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和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政策研究與發展主管吉多·布洛霍芬日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每一次去中國,都能感受到中國發生的巨大發展變化。」布洛霍芬第一次來到中國是在20年前,當時他作為一名林業工作者前往雲南省,與中國同行交流經驗,共同研究如何更可持續地利用森林資源。此後,他又到貴州山區了解藥用植物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利用。在與當地居民的交流中,布洛霍芬深刻感受到了他們與自然共生的生活方式。

布洛霍芬認為,中國政府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這一做法意義重大,表明中國從頂層設計對自然保護、可持續發展等問題所給予的重視以及採取的積極行動。「森林消退是生物多樣性面臨的重大威脅。2019年底,中國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為阻止全球森林退化和非法採伐作出重要貢獻。」他說,中國實施大規模植樹造林計劃,取得了重大成就。

布洛霍芬指出,中國各類自然保護地總面積佔國土陸域面積18%,提前實現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提出的到2020年保護地面積達到17%的目標。中國建立和完善生態保護紅線制度有助於貫通生態廊道、連通保護區群,對生物多樣性保護意義重大,為各國樹立了國土空間開發利用的良好範例。

布洛霍芬指出:「中國是生物多樣性保護國際合作的重要參與者」。中國與歐盟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長期以來保持良好的對話與交流,都堅定支持多邊合作。明年5月在昆明召開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將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會議,各方期待與中國共同推動大會制定和通過「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

來源:人民日報 記者:方瑩馨

近期重點文章推薦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赴黑龍江開展垂改調研並召開座談會國家生態環境保護專家委員會全體會議在京舉行生態環境部發布《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1年版)》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負責人就《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1年版)》發布答記者問生態環境部通報2020年第二季度環評文件覆核結果部省共建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試點省聯席會議在南京召開

原標題:《保護生物多樣性丨中國為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作出積極貢獻 ——訪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政策研究與發展主管布洛霍芬(人民日報)》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世界自然基金會主管:中國為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作出積極貢獻
    中國為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作出積極貢獻——訪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政策研究與發展主管布洛霍芬「在人類和自然面臨生物多樣性喪失和氣候變化挑戰的背景下,中國採取積極行動,為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和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 中國為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作出積極貢獻——訪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
    「在人類和自然面臨生物多樣性喪失和氣候變化挑戰的背景下,中國採取積極行動,為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和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政策研究與發展主管吉多·布洛霍芬日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每一次去中國,都能感受到中國發生的巨大發展變化。」
  • 中國為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作出積極貢獻
    「在人類和自然面臨生物多樣性喪失和氣候變化挑戰的背景下,中國採取積極行動,為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和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政策研究與發展主管吉多·布洛霍芬日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每一次去中國,都能感受到中國發生的巨大發展變化。」
  • 世界自然基金會:我們是可以拯救生物多樣性的「最後一代」
    在一份最新的報告中,世界最大的環保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嚴肅地向世人發出警告,表示汙染加速、森林砍伐、氣候變化和其他人為因素已造成全球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在短短四十多年內下降了60%,生態危機進一步加深。
  • 李克強對2020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作出重要批示強調...
    原標題:2020-05-20 17:33:45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5月20日電 2020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5月20日在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存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基礎。
  • 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總幹事:中國為世界提供了綠色轉型方案
    世界各國領導人就自然、氣候和可持續發展問題作出重要決定,我們有機會達成「人與自然和諧新共識」,使自然在2030年前走上復甦之路。我們可以通過保護和恢復自然棲息地、保育生命多樣性、將生產和消費足跡減半以及確保人人都能享受到生物多樣性的益處,來保護人類和地球。自然對人類的健康和福祉至關重要,同時也是全球經濟穩定的基礎。
  • 活動回顧 | 生物多樣性公約與海洋保護
    2020年12月10日,在海因裡希·伯爾基金會(德國)北京代表處的支持下,創綠研究院舉辦了「《生物多樣性公約》與海洋保護」的線上分享會,同時也發布了創立綠研究院的知識產品,《海洋與生物多樣性公約》速讀材料的正式版。世界經濟論壇海洋行動之友的中國項目負責人謝茜主持了這次活動。
  • 城市生物多樣性框架研究: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達成人與自然新共識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即將在我國舉辦,清華同衡與世界自然基金會聯合開展研究,試圖針對城市生物多樣性問題,結合我國國情,提出較為全面並具有一定普適性的策略框架和行動計劃,以期為相關領域的工作提供參考和借鑑。
  •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值得肯定——訪《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下稱《公約》)秘書長約翰·斯坎倫在大會期間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生物多樣性保護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問題,中國近年來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做出的努力值得肯定。  「中國一直積極參與《公約》的各項工作,在聯合源頭國、中轉國、對象國共同打擊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在拯救瀕危野生動植物和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起到引領作用,」斯坎倫說。
  • 安踏攜手世界自然基金會,致力於野生動物保護
    3月27日,安踏集團與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今日籤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共同探索建立長遠的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推廣「MOVING TO NATURE與自然同行」的環保理念,在野生動物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及行業可持續發展等領域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逐步展開合作,共同推動紡織服裝等行業可持續發展全球化標準和平臺建立,支持巡護中國及全球生物多樣性的宣傳推廣活動等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關注身邊的自然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關注身邊的自然 2020-05-22 20: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在京舉辦
    5月22日是世界生物多樣性日,日前,2020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在京舉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活動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明顯成效,對進一步推進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
  • 英國《自然》雜誌:中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寶貴經驗值得世界聆聽
    9月23日,英國《自然》雜誌發表社論認為,中國在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中國科學家有值得全世界傾聽的寶貴經驗。世界自然基金會(WWF)9月發布的最新《地球生命力報告2020》清晰地指出,在1970年至2017年期間監測的脊椎動物數量平均下降68%。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雲南省生態環境系統積極開展「國際生物多樣性...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雲南省生態環境系統積極開展「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 2020-05-23 20: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社會公眾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政策研究
    新中國成立後,參與保護的意識和行動逐步進入一個新階段,尤其是廣大婦女和青少年,積極參與到植樹造林、改善生態環境的活動中來。「文革」十年間,由於有關機構、政策、規章、教育等均受到破壞,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行動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保護生物多樣性離不開公眾的參與
    央廣網北京5月20日消息(記者劉飛)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我們每一個人的生產、生活都有密切聯繫。再過兩天,5月22日,是2020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上論壇:以「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應對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變化危機
    摘要 為助力CBD COP15的前期準備與重要研討,在COP15執委辦的指導下,12月18日,SEE基金會與世界經濟論壇聯合舉辦了生物多樣性系列論壇的第五場,也是今年的最後一場。研討會以《關聯報告》為載體,邀請了報告的主要作者和資助者、中外頂尖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專家解讀這份報告。
  • 100萬物種瀕臨滅絕,保護生物多樣性刻不容緩
    阿祖雷強調,保護生物多樣性—包括物種內部、物種之間和生態系統多樣性,應當與應對氣候變化擁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在這份歷史性的報告通過後,沒有人能夠聲稱他們不了解(現狀)」,「我們不能再繼續破壞生命的多樣性。這是我們對子孫後代的責任,」阿祖雷說。該研究還指出,在過去1000萬年裡,野生哺乳動物的生物量已下降82%,自然生態系統喪失了大約一半的面積。
  • 習近平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的講話(全文)
    中國將於明年在昆明舉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同各方共商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新戰略。當前,全球物種滅絕速度不斷加快,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系統退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構成重大風險。新冠肺炎疫情告訴我們,人與自然是命運共同體。我們要同心協力,抓緊行動,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我建議:第一,堅持生態文明,增強建設美麗世界動力。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一起學習《雲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條例》
    今年的主題為:「以自然之道,養萬物之生 Our solutions are in nature」相關連結:李克強對2020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作出重要批示強調 大力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 進一步增強全社會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新華社北京5月20日電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