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休斯敦大學華裔教授開發「重組胰島素」

2021-01-11 人民網

原標題:美國休斯敦大學華裔教授開發「重組胰島素」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休斯敦大學華裔教授開發糖尿病用藥「重組胰島素」,可望延長藥物療效,並簡化胰島素生產步驟,進而降低藥物成本。這則消息也被刊登在休斯敦大學的校刊新聞頭版。   

  報導中提到,休斯敦大學藥物實驗和藥物信息中心主任阮克和(Ke-He Ruan)所發明的新胰島素,將有望減少胰島素使用量從而減少藥物開支以解決目前糖尿病藥物價格居高不下的問題,這同時也是糖尿病患者最大顧慮之一。阮克和表示,他們發現一種單一多肽鏈胰島素似乎可以達到穩定葡萄糖水平,且效果比傳統胰島素wild-type human insulin高三倍,表示這新胰島素將更長效地控制糖尿病,且可用更簡單的方式來生產製造。   

  阮克和教授提到,利用3D計算機建模技術來確定如何將目前傳統胰島素的二條多肽鏈連結,變成單一多肽鏈,並注射入酵母或細菌以生產單一多肽鏈胰島素。與傳統雙鏈配置相比,新配方單多肽鏈胰島素更能保持成分的活性,可以將患者注射胰島素的間隔時間拉長,意味著使用的量可以減少,且新藥物製程比起傳統胰島素更加簡化,製造成本將可望降低,患者所需負擔成本也跟著下降。   

  但他強調,目前此藥物尚未進行人體試驗,還沒通過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的測試和批准,目前休斯敦大學正在找尋合作開發夥伴。(記者郭宗嶽)

(責編:郝孟佳、熊旭)

推薦閱讀

編程熱引發思考 專家:推動信息素養教育刻不容緩一時之間,少兒編程課外班格外火爆。從一線城市蔓延到二、三線城市,編程培訓機構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激增。【詳細】

把思政課上成中學生喜歡的課「不久前的一個上午,湖北省武漢市解放中學八(7)班教室內,思政課教師吳又存不時吟詩誦詞,解析新聞案例,講到動情處還唱起花鼓戲,教室裡不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詳細】

相關焦點

  • 港媒:又有三所美國大學支持華裔美國科學家
    參考消息網7月26日報導港媒稱,華裔學者和研究人員又得到3所美國大學發聲支持。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7月25日報導,匹茲堡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和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最近加入其他12所頂尖學校行列——包括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史丹福大學——發表了支持華裔美國科學家的聲明。
  • 休斯敦大學(美國)
    休斯敦大學 (University of Houston ) 院校類型 綜合大學 院校性質 公立 國際學生比例 4%
  • 為基因重組人胰島素標上「中國製造」
    1997年,23歲的他從吉林化工學院精細化工專業畢業,受聘於通化安泰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走上了研發基因重組人胰島素的道路。面對生物製藥這個陌生領域,冷春生憑著一股拼命鑽研的勁頭,在參加工作兩年間就創造出一種具有高解析度、高靈敏度的新的基因重組人胰島素的檢測方法,填補了我國空白。
  • 紐約華裔護士一線戰疫 推遲婚期馳援休斯敦
    紐約華裔護士一線戰疫 推遲婚期馳援休斯敦 2020-08-02 12:06:52 > 作者:李明陽 責任編輯:李明陽   中新網8月2日電 據美國
  • 美國休斯敦中國人活動中心慶祝成立20周年
    美國休斯敦中國人活動中心慶祝成立20周年 2015-05-17 12:14:0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律師:美國不再以新指控起訴華裔教授郗小星
    據英國廣播公司3月21日報導,美國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華裔教授郗小星的律師21日表示,美國聯邦檢控人員將不再對郗小星提出新的指控和搜集新的證據。 郗小星的律師還表示,郗小星的辯護團已經得到這一消息,並說他們將退回郗小星被沒收的財產。 報導稱,其實美國聯邦法院在去年9月就撤銷了對天普大學原物理系主任郗小星的起訴。
  • 聖湯瑪斯大學辦中文演講賽 吸引非華裔參加(圖)
    中新網11月17日電 據美國《華夏時報》報導,日前,首屆「華語杯」中文演講比賽在美國休斯敦聖湯瑪斯大學隆重舉行,旨在鼓勵及推廣海外外籍人士學習漢語,大力傳播中國文化。  本次演講比賽由聖湯瑪斯大學和休斯頓臺灣同鄉聯誼會等單位聯合舉辦。共計有30多位華裔和非華裔的高中生、大學生、研究生以及年滿18歲的非華裔社會人士參加了演講比賽。  首屆「華語杯」為獲獎選手準備了豐厚的獎金。
  • 著名華裔數學家張益唐教授在東南大學精彩演講
    未來網高校頻道8月30日訊(記者 胡曉萌 通訊員 林釗宇)8月27日晚,應東南大學吳健雄學院和數學學院的邀請,著名華裔數學家、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數學系終身教授張益唐先生做客東南大學「吳院大講堂」,為東南大學學子帶來了「我對數學的追求」的專題講座。
  • 30萬買豪宅 休斯敦低房價助中產華人實現美國夢
    30萬買豪宅 休斯敦低房價助中產華人實現美國夢   中新網1月14日電 據美國中文網援引美國中文電視報導,近兩年,美國能源行業好轉,很多人轉移到能源之都休斯敦安居樂業,再加上去年7月國航開通休斯敦北京直航,休斯敦房地產更成為華人安家置業和投資的焦點。
  • 口服胰島素新進展!天麥生物重組人胰島素腸溶膠囊(ORMD-0801)啟動 III 期臨床
    ,口服胰島素距離上市又近了一大步。本次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口服降糖藥血糖控制不佳的 2 型糖尿病受試者中,評估聯合重組人胰島素腸溶膠囊(ORMD-0801 明膠軟膠囊)治療的有效性。
  • 天麥生物重組人胰島素腸溶膠囊(ORMD-0801)啟動III期臨床
    本次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口服降糖藥血糖控制不佳的 2 型糖尿病受試者中,評估聯合重組人胰島素腸溶膠囊(ORMD-0801 明膠軟膠囊)治療的有效性。次要目的是在口服降糖藥療效不佳的 2 型糖尿病受試者中,評估聯合 ORMD-0801 治療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計劃入組人數 470 人。
  • 美國正在為科學和科學家「設置」國界 針對華裔科學家進行審查
    另外三人來自一家研究型大學,但這所大學要求匿名。 來自這所匿名大學和貝勒醫學院的七名研究人員均為華裔,官方的消息稱,七人雖然都沒有嚴格遵守 NIH 的規定,但其違規並不嚴重,不值得嚴肅處理。吳華揚是中國臺灣移民第二代,是美國著名的社會活動人士,長期為亞裔在美國追求平等權利而發聲。他認為,科研的基礎是思想的自由流動,國家利益的推進也要基於對人民的擁抱,而非基於種族歧視。華裔美國人還擔心,FBI 並沒有解釋為何在過去 17 個月內一直調查華裔研究人員。 事實上,圍繞針對華裔科學家的歧視問題,早在去年就有過一番爭議。
  • 天麥生物重組人胰島素腸溶膠囊亮相2020全球技術轉移大會長三角一體館
    大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上海市人民政府指導,科學技術部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科學技術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靜安區人民政府主辦。    合肥天麥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作為安徽省科技創新企業代表受邀參展,在「世界橋梁及創新活力區(Tech-World)」長三角創新共同體館攜中國首個進入Ⅲ期臨床的口服胰島素(重組人胰島素腸溶膠囊)亮相。
  • 美國科學院公布新一批院士名單,中科院曹曉風及五名華裔教授當選
    曹曉風中科院官網介紹,曹曉風1997年在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獲得博士學位,隨後赴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生化研究所做博士後工作,又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從事4年助理研究員。是留在美國繼續做研究還是回國發展?
  • 美知名機構驅逐華人科學家 美教授:這是外國得不到的人才啊
    【編譯/觀察者網 童黎】 因「擔心」中國「竊取」美國研究成果,有美國研究機構在聯邦當局「金主」的指導下,驅逐了一些有中國血統的科研人員。過去18個月間,已有10名華人或中國僱員從美國MD安德森癌症中心退休、辭職或「被休假」。 對此,休斯敦大學教授一語中的:「這些都是外國一直想招募,但沒能成功招募到的頂尖人才。我們正在損害美國的競爭力。」
  • 美華裔教授:美國亞裔時常因優秀而遭歧視,被罵"滾回去"
    美華裔教授:美國亞裔時常因優秀而遭歧視,被罵"滾回去" 參考消息網6月5日報導 美媒稱,美國著名的社會活動人士,長期為亞裔在美國追求平等權利而發聲的美國加州大學黑斯廷斯法學院教授及前任校長兼教務長吳華揚最近在接受採訪時談到亞裔
  • 美國休斯敦中國人活動中心籌劃成立20周年慶祝活動
    美國休斯敦中國人活動中心籌劃成立20周年慶祝活動 2015-03-15 14:01:5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休斯敦中國人活動中心董事會和執委會,啟動慶祝中心成立20周年系列活動的籌備工作。
  • 美科研人員開發出新型口服胰島素膠囊
    新華社華盛頓10月8日電(記者周舟)美國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口服胰島素膠囊,可將胰島素運送至小腸壁進行吸收,未來有望替代皮下注射,供2型糖尿病患者日常使用。        新近發表在英國《自然·醫學》雜誌上的研究顯示,這種膠囊內部有微型針頭,外部包裹著高分子材料,可耐受胃液酸度;進入小腸內酸度降低後,膠囊會打開並彈開3個摺疊小臂,每個小臂上都裝有1支1毫米長的針頭,針頭中載有胰島素,彈力恰好讓針頭扎入小腸組織最表層並釋放藥物。        研究人員用豬進行的實驗顯示,膠囊可以承載與皮下注射等量的胰島素。
  • 緬懷美國首位華裔大學校長、熱學家、教育家田長霖
    緬懷美國首位華裔大學校長,美國首位亞裔大學校長、著名工程熱物理學家、前伯克利加州大學校長田長霖於10月29日在加州紅杉城去世,終年67歲。1956年到美國肯塔基州留學,在種族歧視、白人佔優勢的異國,以最短的時間攻下碩士、博士學位;26歲成為伯克利加大最年輕的"傑出教授獎"得主;1960年後歷任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機械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伯克利加州大學副校長、執行副校長,1990年,在白人驚嘆的眼光中,田長霖接任伯克利加大第七任校長,成為該校創校122年來首位亞裔校長,也締造了第一位華裔人士擔任美國頂尖大學校長的新記錄。
  • 《自然》雜誌:美國華裔研究人才正悄然流失
    採訪顯示,大量的美國華裔科學家正在離去。美國科學家擔心,美國政府對大學外籍學生的幹預措施,正把未來的華裔科學家趕走,這將是美國創新力的重大損失。「肯定有人會離開,」史丹福大學諾貝爾獎得主、華裔物理學家朱棣文表示。朱棣文曾在美國前總統巴拉克•歐巴馬任內擔任能源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