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基因重組人胰島素標上「中國製造」

2020-12-03 中國日報網

本報記者 李銘

作為一名科學工作者,他善於學習、執著科研,成功研發基因重組人胰島素產品;作為一名企業家,他不忘初心,堅持創新,竭盡全力讓「中國製造」永續輝煌……他,就是基因重組人胰島素專家、通化東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冷春生。

從業至今,他為中國生物基因高科技自主品牌躋身世界之林,為中國民族工業在國際競爭中佔領制高點作出了貢獻。

今年45歲的冷春生出生於通化集安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1997年,23歲的他從吉林化工學院精細化工專業畢業,受聘於通化安泰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走上了研發基因重組人胰島素的道路。面對生物製藥這個陌生領域,冷春生憑著一股拼命鑽研的勁頭,在參加工作兩年間就創造出一種具有高解析度、高靈敏度的新的基因重組人胰島素的檢測方法,填補了我國空白。

他開發的高效液相純化技術的運用,使東寶生產的基因重組人胰島素純度達到99.4%,高於歐美藥典98%的標準,為產品打入歐美市場奠定了基礎。然而,基因重組人胰島素項目因投資大、技術複雜,研發多年始終停留在實驗室階段。看著傾注多年心血的項目無法轉化,冷春生觸動很大,「我絕對不能讓這個項目不了了之。」

2005年5月,冷春生挑起了通化東寶基因重組人胰島素原料藥、製劑3000公斤產能工業化、產業化的重任,向這一世界性難題發起了挑戰。死看死守、連續奮戰……通過不懈努力,冷春生成功培育出世界上最穩定、最高效的生產型菌株,又經過數百次試驗,研究出基因重組工程蛋白酶,使東寶的基因重組人胰島素無動物源,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2008年6月30日,年產人胰島素凍乾粉3000公斤,具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基因重組人胰島素生產流程一次性試車成功,且生產工藝只有16道,比美國禮萊公司少了17道,品質優越又降低了成本。

同年10月,通化東寶拿到了國家GMP證書,成為國內唯一實現基因重組人胰島素工業化生產的廠家,使我國成為繼美國、丹麥之後,世界上第三個基因重組人胰島素工業化生產的國家。2013年,胰島素生產基地通過歐盟認證,使企業具備了國際競爭力。

面對競爭日益激烈、快速多變的國際醫藥市場,冷春生沒有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2011年至2013年,他成功研發出「地特胰島素、門冬胰島素、甘精胰島素和賴脯胰島素」等四大系列20個新產品。

現在,通化東寶基因重組人胰島素已完成40多個國家的註冊和現場檢查,產品出口20多個國家和地區。重組人胰島素凍乾粉及製劑「甘舒霖」已為國家創匯上億美元。今年3月,冷春生就任通化東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肩負起傳承與發展的使命。

幾經磨練,冷春生深刻認識到公司的未來需要科技引領、自主創新。秉承「堅持自主創新,創造世界品牌」的理念,東寶不斷加大人才引進,現有科研人員近500名,每年投入幾億元研發經費,產品創新從未停止。

他帶領研發團隊相繼開發出利拉魯肽注射液和度拉糖肽注射液等蛋白質藥物,口服降糖藥物的研究工作也穩步推進。特別是單克隆抗體項目已獲得臨床批件,項目的實施將減輕我國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的經濟負擔。

「只有源源不斷地推出新產品,企業才有長久的動力。今年年底之前,我們的第三代胰島素就能上市銷售。未來5年,公司將每年上市一個重量級產品;5年後,力爭每年上市2到3個重量級產品。」冷春生說,未來公司產品線將越來越豐富,發展更加穩健、踏實。

「我對自己的定位還是做一名科學家,因為我覺得搞藥品研發,一定要對生命有敬畏感,你做的東西,真的可以拯救一個人的生命,改變一個家庭的狀況。」能把自己所學、所想轉化成對患者產生積極影響的產品,能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業之中、融入到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之中,將是他畢生的追求。

來源:吉林日報

相關焦點

  • 美國休斯敦大學華裔教授開發「重組胰島素」
    原標題:美國休斯敦大學華裔教授開發「重組胰島素」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休斯敦大學華裔教授開發糖尿病用藥「重組胰島素」,可望延長藥物療效,並簡化胰島素生產步驟,進而降低藥物成本。這則消息也被刊登在休斯敦大學的校刊新聞頭版。
  • 胰島素、生長激素……原來這些藥物都是用基因工程技術生產的!
    也就是從那時起,影響世界的基因工程時代開始了。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哪些藥物都是由基因工程生產的吧!基因工程生產的最早的兩種藥物用基因工程生產的最早的兩種藥物,一種是重組人胰島素,另一種是重組人生長激素。胰島素是由胰島分泌的一種激素,功能是促進細胞分解葡萄糖。
  • 諾貝爾大師伯格:操縱基因種瓜得豆 初試重組DNA
    70年代初,伯格與他的同事們利用限制性內切酶將細菌與病毒的基因連接在一起,首次實現用兩個不同物種重組DNA,為基因工程奠定了基礎。這一成就在治療多種遺傳性疾病及藥物製造方面有巨大的使用價值。  伯格本人因「研究操縱基因重組DNA分子」獲1980年諾貝爾化學獎。  當我回望我的青少年時期,我意識到自己去發現問題的答案不一定是學習未知最容易的方法,但卻是最有意義的方法。
  • 天麥生物重組人胰島素腸溶膠囊(ORMD-0801)啟動III期臨床
    本次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口服降糖藥血糖控制不佳的 2 型糖尿病受試者中,評估聯合重組人胰島素腸溶膠囊(ORMD-0801 明膠軟膠囊)治療的有效性。次要目的是在口服降糖藥療效不佳的 2 型糖尿病受試者中,評估聯合 ORMD-0801 治療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計劃入組人數 470 人。
  • 口服胰島素新進展!天麥生物重組人胰島素腸溶膠囊(ORMD-0801)啟動 III 期臨床
    ,口服胰島素距離上市又近了一大步。本次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口服降糖藥血糖控制不佳的 2 型糖尿病受試者中,評估聯合重組人胰島素腸溶膠囊(ORMD-0801 明膠軟膠囊)治療的有效性。
  • 天麥生物重組人胰島素腸溶膠囊亮相2020全球技術轉移大會長三角一體館
    作為浦江創新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球技術轉移大會是國內首個以「創新需求」為主題的科技展覽,旨在通過「需求側引領、供給側發力,服務側助力」,建立匯聚全球創新資源、助力中國創新的橋梁。大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上海市人民政府指導,科學技術部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科學技術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靜安區人民政府主辦。
  • 基因重組控制技術獲突破
    葉海峰向《中國科學報》介紹,他們利用課題組前期開發的遠紅光調控的哺乳動物細胞轉基因表達控制系統,將能響應遠紅光和合成c-di-GMP的光敏蛋白BphS,響應c-di-GMP的BldD蛋白以及Cre重組酶進行合理拼接組裝。
  • 基因重組讓植物也能吃肉
    維納斯捕蠅草重組了自身現有基因,使其可以食肉。圖片來源:PASCAL GOETGHELUCK/MINDEN PICTURES植物是如何進化出肉食性的?在1960年上映的一部美國恐怖電影——《恐怖小店》裡,只需要一滴人血。但在現實生活中,卻沒有這麼簡單。
  • 人胰島素和胰島素類似物,到底有什麼區別?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胰島素包裝上有「R」字樣,表示其為短效胰島素,需要注射後30分鐘才能進食!如果看到的是30R,50R則表示預混胰島素中短效胰島素的百分佔比,注射時也是需要餐前注射。
  • 基因重組控制技術獲突破—新聞—科學網
    結果發現,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FISC系統均展現出比藍光調控的Cre-loxP系統更高的DNA重組效率。   葉海峰介紹,腺相關病毒AAV因為其具有免疫原性低和非整合性等優勢,目前是臨床治療上應用較為廣泛的基因載體。為了實現體內高效遞送,研究人員將FISC系統構建在AAV載體上,利用AAV病毒將FISC系統遞送到tdTomato轉基因報告小鼠中。
  • 「中國胰島素之父」甘忠如:一位科學家的管理哲學
    當時,全世界僅有兩家公司有能力生產第二代胰島素——禮來(Eli Lilly)和諾和諾德(Novo Nordisk)。回國三年後,甘忠如組建的團隊研發出中國第一支基因重組人胰島素,中國成為全球第三個能夠生產第二代胰島素的國家。因此,甘忠如被譽為「中國胰島素之父」。同年,甘李藥業成立。到2001年,甘李藥業成功研發了第三代胰島素的生產技術。
  • 《伊洛納》基因怎麼重組 基因重組方法教學攻略
    導 讀 伊洛納怎麼基因重組?基因重組方法是什麼?還不清楚的小夥伴看過來,這裡九遊九遊網小編為大家帶來伊洛納基因重組方法攻略的詳細介紹!
  • 日本科學家團隊利用水稻稻瘟菌開發了同源重組基因編輯系統
    日本科學家團隊利用水稻稻瘟菌開發了同源重組基因編輯系統 微信公眾號「中國農業轉基因管理」 2019-07-02 17:57
  • 葉海峰團隊再給光遺傳學添上一大利器,這次劍指基因重組技術
    Cre-loxP重組酶系統是一種位點特異的基因重組技術,可以迅速而有效地實現各種生理環境下的基因定點插入、刪除、替換和倒位等操作,具有高效性,特異性強,應用範圍廣等特點【1】。結果發現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FISC系統均展現出比藍光調控的Cre-loxP系統更高的DNA重組效率。腺相關病毒AAV因為其具有免疫原性低和非整合性等優勢,目前是臨床治療上應用較為廣泛的基因載體。為了實現體內高效遞送,研究團隊人員將FISC系統構建在AAV載體上,利用AAV病毒將FISC系統遞送到tdTomato轉基因報告小鼠中。
  • 傳承經典,推陳出新:聚焦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
    01.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rHuEPO):基因工程生物藥的經典20世紀80年代,基因工程生物合成技術開啟了人類生物製藥時代的篇 章 [1] 。繼人胰島素誕生後,第一個通過基因工程合成的造血系生長因子——rHuEPO於1985年研發成功[2],並於1989年被批准規模化生產用於臨床實踐[3],成為生物製藥發展史中和人胰島素齊肩的裡程碑式經典生物製藥,並給全球貧血患者創造了更多美好生活的機會。
  • 重組人血清白蛋白的研發進展
    中國是人口大國,對人血清白蛋白的需求旺盛。目前臨床上應用的人血清蛋白主要來自於血液提取,然而人類血液中可能存在慢性B肝、愛滋病等傳染性疾病因子,且即使經過純化工藝也難以保證病毒不會帶入產品中;另一方面血液供應也有限,特別是近年來生物醫藥快速發展,人血清白蛋白作為工業原輔料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使本來臨床短缺的白蛋白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尋找血液替代品迫在眉睫。
  • 照一束光就能控制基因重組,華東師大團隊研發光遺傳學新工具
    上發表遠紅光調控的分割型split-Cas9基因編輯系統後,7月24日,華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華東師範大學醫學合成生物學研究中心葉海峰研究員團隊在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利用光遺傳學與合成生物學理念設計開發了一套遠紅光調控的分割型Cre-loxP重組酶系統(簡稱FISC系統)。
  • 照一束光就能控制基因重組,華東師大團隊研發光遺傳學新工具
    受訪者 供圖繼7月10日在Science Advances 上發表遠紅光調控的分割型split-Cas9基因編輯系統後,7月24日,華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華東師範大學醫學合成生物學研究中心葉海峰研究員團隊在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利用光遺傳學與合成生物學理念設計開發了一套遠紅光調控的分割型Cre-loxP重組酶系統
  • 韓水法:涉人基因技術的限制何在?張力下與監管同行
    有人說,它的目的是為製造一種勞力來應付人類難以忍受的諸如建橋等繁重艱苦的勞動,因為這種物種既有大猩猩的體力,又有低於人卻勝任那類勞動的智力,因為它沒有人格,人類不必承擔道德上的負擔。不過,這個計劃因為技術等的障礙最終破產。但是這樣的想法甚至實驗一直後繼有人。
  • 長春金賽藥業 亞洲最大基因工程重組人生長激素生產企業
    2008年以來,金賽藥業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多種頗有影響力的救助矮小患者公益活動,已累計為國家和中國矮小兒童節約82.4億元醫藥費,為減輕患者負擔和國家醫保負擔做出了貢獻。作為中國首家基因工程藥物質量管理示範中心,自2007年7月20日授牌以來,金賽藥業為國內製藥產業發展起到標杆示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