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浙江最散裝的城市」,卻是全國數一數二能代表「江南」的...

2021-01-09 詩畫浙江文旅資訊

◆ ◆ ◆ ◆ ◆

▲ 嘉興市秀洲區的菱塘。南湖菱和嘉興粽、文虎鴨一起被稱為「嘉興三寶」。攝影/夏松

嘉興收成好

浙江全吃飽

出一個謎語:讀下面一段話,打一地方名。

這裡,是春秋吳越爭霸首次「約架」的地方;這裡,是《射鵰英雄傳》兩大男主比武的地方;這裡,曾走出了幹寶、吳鎮、朱彝尊、王國維、李叔同、茅盾、徐志摩、金庸等一批文壇大師;這裡,一艘紅船上發生了開天闢地的大事,讓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這裡,每年都有一屆匯聚國內外IT大咖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

這些「名場面」都發生在一座城市,她叫嘉興。

水做的嘉興

浙北門戶嘉興,位於杭嘉湖平原腹心,北負太湖、西接天目、東臨東海、南倚錢江,江、山、河、湖、海交會,京杭運河縱貫境內。雖說位於天目山東麓,但嘉興境內幾乎沒有山,平均海拔海不到3米。

▲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嘉興在中央。 製圖/Paprika

一馬平川的嘉興,仿佛是從水中長出來的。

在遙遠的地質年代,這裡是古太湖的一部分。等到今太湖輪廓定格,其東、南岸不斷接納長江搬運的泥沙,逐漸形成了太湖平原。太湖之水雖已不在嘉興境內,但這裡依然屬太湖流域。

▲ 俯瞰烏鎮水系,雪後的古鎮猶如天然水墨畫。 攝影/金炳仁

水鄉澤國,是嘉興留給地理學家的最鮮明標籤。元代地理學家金吾在他撰寫的《重修嘉興路總管府記》開頭就說:「嘉興,澤國也。」

▲ 江南水城嘉興,河流密如織網。 製圖/Paprika

嘉興境內有主幹河流57條、湖泊140多個,河道總長13800公裡,每平方公裡河道長12.7公裡,是中國河網最稠密的地區之一。除了河、湖,嘉興還擁有4650平方公裡的海域。位於東部沿海的乍浦,曾被孫中山視為「東方大港」候選地。

▲ 南湖,嘉興的母親湖。 攝影/金炳仁

湖泊之中,最知名的是南湖。

宋代《南湖草堂記》中記述:「(嘉興)東南皆陂湖,而南湖尤大,百二十頃。」南湖很古老,最早稱滮湖。此稱出自《詩經小雅》:「滮池北流,浸彼稻田。」可見,滮是為灌溉稻田蓄水的地方。在唐代,滮湖是朱自勉屯田興修水利,用以灌溉農田的水庫,當時「四境田相接」。

▲《射鵰》裡打群架的地方,是如夢如幻的仙境。 攝影/韓陽

嘉興古城被護城河環繞一周,平面形狀猶如一艘扁舟。嘉興城內外水系與大運河互相連通,她也由此被認為是唯一被大運河繞城一周的城市。

▲ 嘉興古城鳥瞰示意圖,西城門外是著名的「嘉禾三塔」。 繪圖/付傑

嘉興從建城那一天起,就與「水」結緣。越王勾踐滅吳後,後又被楚滅,在嘉興子城南設長水縣。嘉興籍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先生的《長水集》即取名於此。長水是從錢塘江至縣城的一條人工運河。

▲ 氤氳在雲霧中的桐鄉鳳凰湖。攝影/金炳仁

隋開鑿江南運河後,嘉興形成「運河抱城,八水匯聚」的水系。所謂八水,指的是城內外的八條運河蘇州塘、杭州塘、長水塘、三店塘、海鹽塘、平湖塘、嘉善塘、新塍塘。八條主河,溝連起無數像「碎鏡」一樣鋪滿大地的湖、蕩、灣、港、漾、溪、匯、潭、浜、池,最終編織成「五裡七裡一縱浦,七裡十裡一橫塘」的澤國風景。

▲ 夜幕降臨後的烏鎮,是另一種風韻。 攝影/韓陽

江南六大水鄉古鎮,嘉興境內就佔了烏鎮、西塘兩個。其實,西塘烏鎮式的地方遍布嘉興全境,它們如大珠小珠般灑落在河畔:王江涇、陡門、石門、崇福、長安、鹽官、魏塘、澉浦、秦山、硤石、梧桐……

▲ 鹽官古鎮,坐擁「天下奇觀海寧潮」。攝影/俞永華

跟同處太湖平原的湖州、蘇州相比,嘉興不僅有河湖,還有大江與海潮:每年農曆八月十八前後,錢塘江水與海水的你來我往,製造了天下奇觀「錢塘潮」,讓嘉興海寧成為眾人嚮往之地。

「最散裝的城市」

論經濟實力,嘉興舉足輕重:「百工技藝與蘇杭等」「生齒蕃而貨財阜,為浙西最」。但是,她從來不是最紅的寵兒。

吳越檇(zuì)李之戰將嘉興一帶視為進攻對方的跳板;秦始皇巡遊東南,時稱由拳的嘉興是南下驛站;康熙、乾隆皇帝南巡,嘉興依然是驛站之一。古代,她是蘇杭的水路驛站;今日,她是滬杭的陸路驛站。

▲ 清代顧梁繪製的《虹橋畫舫圖》堪稱「嘉興版《清明上河圖》」。供圖/嘉興博物館

嘉興是江河湖海的澤國,是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但是很少成為主角,在江南更是隱藏於蘇杭光芒下,這是她的宿命嗎?至少從地理上說,是的!

第一,嘉興位於錢塘江畔,大河是吳地和越地的天然分界。處在這樣的位置,無法成為經濟文化中心,但很容易成為中轉站。第二,嘉興地勢平坦、水運發達、物產豐饒,是極好的糧草、物資補給站。第三,嘉興地面遠小於周邊城市,但寸寸都是沃土,連村鎮、碼頭都居於要地,全境發展均衡,無絕對中心。

▲ 因碼頭而興的嘉興油車港鎮。 攝影/袁培德;供圖/嘉興市攝影家協會、嘉視覺

都在說「散裝江蘇」,其實「散裝浙江」有過之而無不及,而嘉興堪稱「最散裝的地市」之一,她治下的海寧是皮衣之都、桐鄉是毛衫之都、平湖是服裝之都、嘉善是地板重鎮、海鹽是核電之城,這五縣市連續數年全部入選「中國百強縣」。至於鄉鎮一級,烏鎮、西塘的名氣遠遠大過嘉興。

▲ 有著五百年歷史的大運河寶璽——嘉興長虹橋。攝影/夏松

全域發展、百花齊放的傳統塑造了嘉興人的「佛系」性格:心態平和、不與人爭。他們自嘲自己仿佛「嘉興三寶」:做事待人中庸圓滑,像南湖菱一樣沒有角;小富即安,如嘉興粽子裹足不前;無溫不火,像極了文虎醬鴨。

▲ 「神仙視角」下的桐鄉崇福鎮北橋集市,人間值得! 攝影/金炳仁

紹興人魯迅形容嘉興人王國維「老實到像火腿一般」;而另一位嘉興人木心也以類似的話自比:「區區亦曾老實得像火腿,熱情得像砂鍋,憂鬱得像皮蛋。」低調、老實,表面沉默、內心火熱,這又何嘗不是嘉興的城市性格!

「我是嘉中派」

金庸先生將幾場著名「約架」安排在嘉興。僅在《射鵰英雄傳》中,就有丘處機醉仙樓戰「江南七怪」、男主郭靖與楊康比武,以及聚集全書主要高手的南湖煙雨樓大戰。全書第一回便寫嘉興掌故:「那是浙西大城,絲米集散之地……」

先生為何如此偏愛嘉興?答案並不難猜:他是嘉興海寧人。曾有人曾問他:您本人是哪個門派?他幽默地回答:「我是嘉中派,嘉興中學派。」

▲ 大運河畔的「嘉禾三塔」。 攝影/夏松

除了金庸,太湖和錢塘江雕塑的嘉興,大運河畔、三塔渡旁、古巷深處,歷代都有文賢輩出。

唐代被蘇軾稱為「帝師之才」的陸贄生在嘉興;「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王國維、「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的徐志摩是嘉興海寧人;寫下「長亭外,古道邊」的李叔同籍貫是嘉興平湖;文學巨匠茅盾、寫《從前慢》的詩人木心都來自嘉興市桐鄉縣烏鎮;「三毛之父」張樂平來自嘉興海鹽,另一位漫畫大師豐子愷出自嘉興桐鄉。

▲ 圖1: 位於海寧鹽官古鎮的王國維故居。攝影/袁培德;圖2: 農曆七月十三,古鎮居民插地藏香。攝影/趙建平

文理偏科?不存在的!中國近代數學奠基人,並翻譯多部科學著作的李善蘭是海寧人;沿著先輩足跡,嘉興城裡走出的陳省身是20世紀最偉大的幾何學家之一。截至2019年11月,出自嘉興的兩院院士數量達到了54人。

地產豐厚的嘉興很早就培育了 「罕習軍旅,尤慕文儒」之風,哪怕一條小巷也常有讀書之所,正所謂「好讀書,雖三家之村必儲經籍」。直到今天,這種傳統還在延續。

向左滑動

▲ 嘉興,水鄉古鎮的日常光景。攝影/王建平

締造江南糧倉的嘉興農民也個個有才。最絕妙的是當地農人在自家廚房創造的灶臺畫,把煙燻火燎的灶頭,變成了五彩繽紛的活態美術館。

▲ 灶臺畫、包粽子,凝結了多少嘉興人的鄉愁。 供圖/嘉興市攝影家協會

嘉興老年大學在校人數常年在10萬以上。當地有段子:不是嘉興老人愛學習了,是愛學習的嘉興人變老了。

嘉興熟,江淮足

上世紀50年代末,嘉興城南的馬家浜文化遺址發掘出土了大量碳化、如黑瑪瑙般晶瑩的稻米顆粒。同屬馬家浜文化的桐鄉市羅家角遺址發現了穀粒156顆,測定年代為距今7000多年,略早於河姆渡遺址的稻穀。嘉興,由此被認定我國乃至世界最早的水稻栽植地之一。

▲ 馬家浜文化遺址,江南稻作文化發源地之一。 攝影/趙建平;供圖/嘉興市攝影家協會、嘉視覺

馬家浜先民煮出第一釜噴香的米飯時,意味著人類農業文化邁出重要一步。沿著先民的開拓足跡,此後嘉興在歷朝都是重要糧倉。

嘉興古名嘉禾、禾興,透露出她的身世:因禾而興。公元231年,三國吳主孫權看到這裡有「野稻自生」,以為祥瑞,遂將秦以來由拳縣改為禾興縣。為紀念此事,孫權第二年將年號改為嘉禾。後來為避太子名「孫禾」,禾興縣又改為嘉興縣。

▲ 棋盤狀的稻田,是嘉興平原最典型的景觀。 攝影/金炳仁;供圖/嘉興市攝影家協會、嘉視覺

諺語「蘇湖熟,天下足」的流傳,讓蘇州、湖州大出風頭。然而,嘉興才是最大的糧倉。一個叫「種糧嘉」的梗,只有當地人民才能聽懂。

那句諺語出自明人邱浚《大學衍義補》:「以今觀之,浙東南又居江南十九;而蘇、松、常、嘉、湖五郡又居兩浙十九也……諺有之曰:『蘇湖熟,天下足。』」此處「蘇湖」是蘇州、松江、常州、嘉興、湖州的總稱,並非僅指蘇州和湖州。

▲ 「兩岸新苗才過雨,夕陽溝水響溪田家。」 攝影/夏松;供圖/嘉興市攝影家協會、嘉視覺

以上五地中,產糧能力又以嘉興為最。「安史之亂」崩潰了北方中原,同時加速了江南開發。唐大曆年間,大理評事朱自勉赴太湖平原主持屯田,其中以嘉興為中心的嘉禾屯最大。

▲ 因為是江南糧倉,嘉興在江浙一帶被稱為「種糧嘉」。 攝影/袁培德

嘉禾屯第一年就大獲豐收。記載此事的《蘇州嘉興屯田紀績頌並序》說:「故嘉禾一穰,江淮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為之儉。」意思是,嘉興豐收了,江淮流域都會安定小康;嘉興歉收了,江淮流域都要挨餓。轉換成順口說法就是:「嘉興熟,江淮足。」

從那以後,嘉興成為全天下最重要的糧倉之一。今天,嘉興依然是浙江省第一產糧大戶。2018年,嘉興糧食總產約120萬噸——她以浙江12%的耕地,生產出全省23%的商品糧,外調糧食佔全浙江的40%。

▲ 禾田共炊煙一色。嘉興古稱「禾興」,乃因「禾」而行。 攝影/夏松

水熱條件充足的嘉興,早稻顆粒飽滿、晚稻晶瑩香糯,優質的好米衍生無數美食佳餚。

方為糕、圓為團、扁為餅、尖為粽。在嘉興,糕、餅、團、粽,無一不在踐行「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理念。西塘八珍糕、烏鎮姑嫂餅、平湖糟蛋是名揚綿遠的傳統美食。

▲ 圖1: 烏鎮糕點鋪。 圖/視覺中國;圖2: 芝麻糖。攝影/終南小條

農曆臘月,嘉興人家家戶戶磨米粉、置石臼、洗蒸籠,一人撥、一人搗,為的是年夜飯第一道美食——芥菜炒年糕。嘉興人的糕可以從年頭吃到年尾:除夕有年糕、清明有青團、中秋有月餅,孩子滿月有誕生糕、出嫁有坐底糕、婚後有喜糕、造房上梁有元寶糕。

▲ 節節「糕」升、步步登「糕」。圖為嘉興糖糕和糕模。 攝影/張覺民

要說嘉興米好,最好的「代言人」還是粽子。主流的嘉興粽為三角錐狀,最有名的是鮮肉粽。米,要選杭嘉湖平原所出上等白糯米,肉,來自本地黑豬的後腿。

向左滑動

▲ 千年粽香,嘉興的第一名片。 圖1攝影/袁培德;圖2攝影/田建明 供圖/嘉興市攝影家協會、嘉視覺

端午時節,除了祭伍子胥、品粽子,枕河而居的老嘉興人一定會在粉牆黛瓦之下,擺上小桌。主人用香蔥炒一盤剛撈出的螺螄,再用碟子盛出花生米、蘭花豆、榨菜,然後就開始慢慢品嘗本地的陳年黃酒。

▲ 嘉興吃粽歷史悠久,粽子伴隨著每個孩子的成長。攝影/ 袁培德

外地人眼裡的詩意棲居,不過是嘉興人的日常。

相關焦點

  • 國內這兩座城市被稱為「人間天堂」,位於江南,其中有你的家鄉嗎
    中國幅員遼闊,旅遊資源豐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離開的時候總會有一次旅行,被稱為魚米之鄉的江南,以其獨特的美景吸引了無數遊客,其中以杭州和蘇州為代表,在中國最美的旅遊景點中各有一席之地,民間廣為流傳的「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諺語,可以說明這兩座城市的美麗,堪比天堂,今天說的是國內這兩座城市被稱為
  • 全國各省「兩院院士」人數排名,江浙包攬前二,網友:江南才子多
    此話不假,確實,江浙在明清兩代就出了202位狀元,明清以來,江南大戶人家讀書之風盛行。即使是現階段,江南民間買書讀書之風只高不減,這也從全國兩院院士籍貫排行表中可以看出,全國兩院院士人數排名包攬前二,其中江蘇排名第一,有463人,浙江排名第二,有395人。
  • 數一數, 8月能看見幾顆英仙座流星
    數一數, 8月能看見幾顆英仙座流星 2020-07-28 02:19:39 責任編輯:於曉 2020年07月28日 02:19 來源:科技日報參與互動   數一數
  • Python零基礎入門——認識二進位數
    通電的電子元器件會有電壓,稱為高電位,用二進位數1來表示,不通電的電子元器件沒有電壓,稱為低電位,用二進位數0來表示,這樣一組電子元器件的狀態就可以用一組二進位數來表示,這些表示電子元器件狀態的二進位可以進行最簡單的加減運算(再複雜的運算最終都會分解為加減運算),運算後的結果再通過控制電路改變電子元器件的狀態。因此計算機內部運算都採用二進位運算,能夠識別的數也是二進位數。
  • 踐行新基建,數夢工場聯合阿里雲,助推柯橋區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5月14日,在柯橋區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戰略合作籤約儀式上,柯橋區大數據發展管理中心與杭州數夢工場科技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紹興數夢工場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數夢工場將聯合阿里雲,助推新基建時代柯橋區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 為什麼浙江人的智商領先全國?
    人口紅利能傷害其他地區中國人民感情的不只是衛生部,還有萬惡的科舉制度。在現代智商測試發明之前,最能說明智力水平的無疑是科舉。從進士數量看,明清兩代全國共有 51444 名進士,江蘇南部蘇州府、常州府、松江府和浙江的吳語區核心地帶就出了 10427 名,佔全國五分之一。
  • 根號二是數不是數
    伴隨人類的進化,對於數的認識人類從1開始發展到2、3,再到更大更大的數,計數方法也不斷優化,經歷了手指計數法、石塊計數法、結繩計數法、算籌、算盤、阿拉伯數字直至現代的計數方法。人類對於數的認識過程,也是自然科學發展的進程,可見對於數的認識是多麼重要。
  • 有趣的數---三角形數(二)
    不急不急,再看看位數,沒什麼規律;0和1的個數,也沒有... 哪裡簡單啦!!! 今天主要是講三角形數,二進位我就簡單說一句,把個位十位百位千位等等相應當成1位2位4位8位等等就行啦! 轉換成十進位以後,我們發現這個數列其實就是上次的三角形數數列現代計算機使用的基本上是二進位系統,而最早提出二進位算術的是十七世紀德國偉大的哲學家、數學家萊布尼茨萊布尼茨和牛頓關於微積分的發現之爭是數學史上著名的公案現在一般認為兩人先後獨立發現了微積分,微積分基本公式也稱為牛萊公式,我們上次從等差數列逆推出原數列的通項公式的原理其實就是這個公式
  • 數一數,8月能看見幾顆英仙座流星
    其輻射點位於秋夜星空的代表星座——英仙座天區內,活躍期為每年的7月17日至8月24日。在極大出現的8月中旬,輻射點會在22時左右升到比較理想的高度。對於流星雨來說,輻射點地平高度越高,理論上我們能看到的流星數就越多,所以它也是一個後半夜觀測條件更好的流星雨。 由於流量較大,人們對英仙座流星雨的觀測和研究歷史也比較長,所以它也算是我們了解得比較多的流星雨之一。
  • 江蘇有一名山,被稱為江南「水上公園」,風景媲美普陀山
    江蘇有許多美麗的風景,其中許多在中國是罕見的,鎮江是最優秀的城市之一,這裡風景優美,景點無數,5A景點眾多,而且這裡還有一個很奇怪的博物館,就是中國醋文化博物館,也是5A景區,按理說如果是醋的話應該是山西的,因為我們都知道當地很愛喝醋,當地陳醋也是全國聞名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這裡的醋文化博物館是
  • 「十四五」杭州構建「一核九星」城市空間,杭州中環全面開工,杭州...
    「一核九星」示意圖  奮力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 和「全國數字治理第一城」  緊緊圍繞「數智杭州·宜居天堂」的發展導向,是杭州「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之一  多次參與杭州市「十四五」規劃專家論證的浙江大學副校長黃先海介紹:「數代表著數字經濟,智代表著智慧城市,數字是杭州的基因,賦能城市治理,『數智杭州·宜居天堂』是過去數十年杭州發展成就的高度凝練和自然表達,把它作為杭州『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之一,意味著杭州將繼續這一發展方向。」
  • 數九,數著數著就把冬天數過去了
    舊時人們把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時間稱為「數九天」,並將其分成9天一段,一段稱為「一九」,直到「九九」,共81天。本期攝影專集,一日看盡保定城、直隸尚書房公眾號和保定城市攝影愛好者微信群聯合推薦。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攝影:鬧鐘在民間流傳著《九九歌》,數說著人們對寒冷的感覺、物候現象以及農事安排。據說此歌起源於宋代,流行於明朝,民間版本大同小異。
  • 有趣的數---三角形數(一)
    1的等差數列,那接下去應該就是15加6是21,再跟下一項驗證下,規律成立中學生或者參加行測的公務員可以看看下面這個必殺技,如果數列規律題毫無頭緒時可以先連線相減幾次,如果兩次還沒看到等差數列或者說三次還沒看到常數數列時,再考慮其他可能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如下,第一項和公差是常數,所以是項數的一次多項式對於一次連線相減後出現等差數列,原數列可以稱為二階等差數列
  • 考研常識:數一、數二、數三有何區別?
    無論是想要數學科目考出高分還是想要清楚了解到數一、數二、數三的不同,最基本的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先從試卷結構下手。從試卷結構上來看,數一、數二、數三在題型結構上並沒有多大的差別,都是單選擇8小題,共32分;填空題6小題,共24分;解答題9小題,共94分。總分值相同。其次,從考試內容上來看。
  • 人口增速和淨流入量全國第一 浙江憑啥?
    從省內地區分布來看,常住人口數最多的3個市分別為杭州、溫州和寧波,其中杭州市常住人口數已超千萬,顯示其作為省會城市和新經濟模式下新興的較大城市寧波常住人口增量34萬人,居全國第四。杭州和寧波兩個市合計增量89.4萬人,佔全省增量的79.1%,說明浙江常住人口的增加主要是緣於這兩個城市對人口的虹吸效應。
  • 十進位數與二進位數的相互轉化
    最近,高二年級中有n多個同學問我:「老師,怎樣將十進位數轉化為二進位數呢?如果轉化為八進位數呢?」
  • 二進位、八進位、十進位和十六進位數之間的轉換方法
    如二進位數10101表示為(10101)B。一、什麼是進位計數制數制也稱計數制,是指用一組固定的符號和統一的規則來表示數值的方法。按進位的原則進行計數的方法,稱為進位計數制。比如,在十進位計數制中,是按照「逢十進一」的原則進行計數的。
  • 細數國內城市地標燈光秀
    建築、水系燈光秀是當下熱詞,白天看風景體風俗感文化,夜間看夜景燈光秀賞心悅目,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塑造城市地標燈光秀,也有越來越多的遊客著意去了解每一個自己遊玩的城市有哪些夜間好去處,是水系園林燈光秀,還是建築媒體燈光秀,都會或多或少的在遊玩期間、在夜間去領略不同城市的燈光秀感官體驗
  • 2019考研常識:數一、數二、數三的區別
    原標題:2019考研常識:數一、數二、數三的區別 考研數學從卷種上來看分為數學一、數學二、數學三;從考試內容上來看,涵蓋了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試卷結構上來看,設有三種題型:選擇題(8道共32分)、填空題(6道共24分)、解答題(9道共94分),其中數一與數三在題目類型的分布上是一致的
  • 【社科專訪】浙江大學教授孫競昊:環境史學方法論深化「江南史」研究
    他從地文學(physiographical)出發,以晚清城市市場層級結構為參照,把「中國本部」(「China Proper」)劃分為八個大區(macroregion)。施氏理論的可貴之處在於突破了自然地理、行政地理的藩籬,強調市場機制的經濟因素對區域的重新塑造。如被稱為「江南」的長江下遊大區在明清時期成為粗具「近代」意義的經濟區,地理範圍跨越了今天的江、浙、滬的省市界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