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危險在靠近,大腦如何判斷?

2020-08-13 中國科學報

作者:刁雯蕙

小鼠通過視覺刺激是否處於警戒範圍來判斷危險程度,並採用適當的行為反應。中科院深圳先進院供圖


在複雜多變的自然環境中,大腦如何「快速」「簡潔」「精準」地判斷天敵信號,產生快速且合適的防禦反應是物種得以生存與繁衍的重要前提。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王立平團隊發現動物大腦快速防禦天敵反應的「簡單」策略,相關成果發表於BMC Biology。該研究揭示了小鼠的大腦在處理視覺線索時存在一個用於檢測天敵的「警戒範圍」,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快速識別危險信號,並誘發防禦反應。助理研究員楊星、劉清晴和博士生鍾金玲為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王立平為通訊作者。

自然環境中充斥著各種複雜的感覺線索,動物需要基於這些線索做出判斷。一方面,它們需要快速檢測到逼近的天敵,並採取恰當的防禦行為,來確保自身的安全;另一方面,它們不能對非危險性線索,比如飛過的昆蟲做出過度反應,以免白白耗費體力並錯失獲得食物和配偶的機會。這是動物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本能,對動物的生存和繁衍至關重要。

「視覺線索是動物快速檢測危險的重要依據,此前研究常用一個逐漸擴大的陰影圓盤來模擬捕食者的攻擊,並成功誘發了小鼠的本能防禦反應。這說明視覺系統在判斷危險信號時可能會忽略掉一些細節,只基於某些關鍵視覺線索進行判斷」楊星表示。

那麼動物到底基於哪些視覺線索來判斷風險,又有哪些線索是不需要過多關注的呢?在研究過程中,研究團隊開發了基於紅外觸控螢幕的小動物行為自動監測系統。通過給小鼠設定視覺刺激,記錄小鼠在遇到視覺刺激時的反應參數。

「我們的自動檢測系統可以記錄小鼠在裝置內的行為數據,例如小鼠大小、位置以及對應的時間,根據這些數據我們可以計算小鼠逃跑的速度、僵直的時間、站立的次數等等,數據的採集和後續的計算和統計都可由程序完成,可以說我們的系統基本實現了小鼠行為數據採集和分析的自動化。」楊星表示。

研究人員通過監測系統給小鼠呈現一系列以不同速度擴大、具有不同大小的圓盤陰影,記錄並量化分析了小鼠由這些視覺刺激引發的行為反應,包括逃跑、僵直和站立等。團隊發現,小鼠對圓盤陰影的大小變化和擴大速度的檢測存在一個「警戒範圍」,即大小處於10°至40°,擴大速度在57°/s至320°/s這個範圍內的圓盤陰影更容易引發強烈的逃跑反應。

基於研究中發現的「警戒範圍」,在進一步的驗證中,研究團隊根據動物大小和來襲速度,模擬倉鴞、蜻蜓、蒼蠅等動物對小鼠的視覺刺激。

團隊發現捕食鼠類的猛禽,如黑翅鳶、倉鴞等,它們在捕食過程中的影像基本符合小鼠的「警戒範圍」,而低危險性的視覺線索,如蒼蠅、蜻蜓等昆蟲靠近的影像,則與「警戒範圍」不重合或只有很少的重合。由此推測,「警戒範圍」代表發動攻擊的捕食者所具有的共同視覺特徵。

經過系列實驗後,團隊得出小鼠檢測捕食者的策略:小鼠基於視覺線索是否處於警戒範圍來做出反應,而不是為不同的天敵「定製」特定的檢測機制,這個簡單的策略有助於小鼠快速且精準地辨識真正的危險。該研究將有助於理解大腦處理危險信號的神經機制及其進化意義。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186/s12915-020-00825-0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大腦判斷危險信號策略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王納)在複雜多變的自然環境中,大腦如何「快速」「簡潔」「精準」地判斷天敵信號,產生快速且合適的防禦反應是物種得以生存與繁衍的重要前提。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王立平團隊發現動物大腦快速防禦天敵反應的「簡單」策略,相關成果發表於BMC Biology期刊。
  • 大腦如何判斷危險信號 科學家發現「警戒範圍」
    在複雜多變的自然環境中,大腦如何快速、簡潔、精準地判斷天敵信號,並第一時間產生合適的防禦反應,是物種得以生存與繁衍的重要前提,也是科學家長期致力於破解的謎題。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王立平團隊近日在「動物大腦快速防禦天敵反應的簡單策略」方面有了最新發現,相關成果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BMC生物學》(BMC Biology)。該研究揭示了小鼠的大腦在處理視覺線索時,存在一個用於檢測天敵的「警戒範圍」,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快速識別危險信號,並誘發防禦反應。
  • 大腦如何判斷危險信號?防禦反應存在「簡單策略」
    來源:科技日報在複雜多變的自然環境中,大腦如何「快速」「簡潔」「精準」地判斷天敵信號,產生快速且合適的防禦反應是物種得以生存與繁衍的重要前提。 8月12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獲悉,該院王立平團隊發現動物大腦快速防禦天敵反應的「簡單」策略,相關成果發表於BMC Biology期刊。
  • 大腦如何判斷危險信號?研究發現防禦反應的「簡單」策略
    作者:刁雯蕙小鼠通過視覺刺激是否處於警戒範圍來判斷危險程度,並採用適當的行為反應。中科院深圳先進院供圖在複雜多變的自然環境中,大腦如何「快速」「簡潔」「精準」地判斷天敵信號,產生快速且合適的防禦反應是物種得以生存與繁衍的重要前提。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王立平團隊發現動物大腦快速防禦天敵反應的「簡單」策略,相關成果發表於BMC Biology。
  • 大腦如何判斷危險信號?深圳先進院發現防禦反應的「簡單」策略
    在複雜多變的自然環境中,大腦如何「快速」「簡潔」「精準」地判斷天敵信號,產生快速且合適的防禦反應是物種得以生存與繁衍的重要前提。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王立平團隊發現動物大腦快速防禦天敵反應的「簡單」策略,相關成果發表於BMC Biology期刊。
  • 「衢州健康資訊」大腦如何判斷危險信號?防禦反應存在「簡單策略」
    原標題:大腦如何判斷危險信號?防禦反應存在「簡單策略」  在複雜多變的自然環境中,大腦如何「快速」「簡潔」「精準」地判斷天敵信號,產生快速且合適的防禦反應是物種得以生存與繁衍的重要前提。  8月12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獲悉,該院王立平團隊發現動物大腦快速防禦天敵反應的「簡單」策略,相關成果發表於BMC Biology期刊。
  • 眼睛感知危險的能力比大腦強
    最近研究發現,眼球細胞能在沒有大腦的協助下警告我們物體的靠近。這一能力可被理解為為快速逃避掠食動物之用。最近研究發現,眼球細胞能在沒有大腦的協助下警告我們物體的靠近。這一能力可被理解為為快速逃避掠食動物之用。在哺乳動物的視網膜中,已經發現了能夠感知水平和垂直運動的神經元,而對物體的靠近敏感的細胞僅在大腦中發現過。在位於瑞士巴塞爾的弗雷德裡希米歇爾生物醫學研究所,博通德·羅斯卡同他的同事發現在被測試的小白鼠眼細胞中,有一種細胞通常都會對運動產生反應。
  • 怎樣判斷TA是否屬於危險人格?
    當最親密的人變成了危險人物,當溫馨的家變成了犯罪現場。我們如何在親密關係中進行自我保護?如何透過外表看出對象的本質?前一陣,杭州殺妻案鬧得沸沸揚揚,雖然事情水落石出了,兇手也緝拿歸案,但犯罪者與受害人關係的特殊,讓事件變得值得思考。而近期關於此類案件也越來越多出現在我們視野中。
  • 深圳先進院發現大腦快速防禦天敵反應的「簡單」策略
    在複雜多變的自然環境中,大腦如何「快速」「簡潔」「精準」地判別天敵信號,產生快速且合適的防禦反應是物種得以生存與繁衍的重要前提。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王立平團隊近期發現動物大腦快速防禦天敵反應的「簡單」策略,在BMC Biology期刊在線發表題為A simple threat-detection strategy in mice的研究論文。
  • 關於外星人的真相——地球太危險,大家不要靠近
    就算真有外星人,也只會和《外星人訪談》裡一樣,通過意念和你們的大腦直接溝通,這才是人類能力的下一個進化方向之一。簡單的邏輯,自己分析就明白。再再問你們一個問題,為什麼網上流傳的外星人沒有機器人種族呢?因為光明會怕你們發現機器人種族是可以永生的,所以就用那些會生孩子的種族來給你們思想灌輸。
  • 如何判定腦死亡? 腦死亡的判斷標準是什麼?
    如何判定腦死亡? 腦死亡的判斷標準是什麼?時間:2016-11-14 11:51   來源:蝌蚪五線譜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如何判定腦死亡? 腦死亡的判斷標準是什麼? 死亡是每個人的人生終點,如果有人問你怎麼判定一個人是否死亡,或許你首先會想到心臟停止跳動,也沒有呼吸了。
  • 腦科學日報:越胖記憶力越差;大腦如何區分現在與過去的危險?
    在這項研究中,作者通過評估肥胖和非肥胖受試者的大腦結構(MRI)和功能(神經心理學測試),確認其與腸道菌群及血液和糞便中代謝組的聯繫。 3,Nature: 大腦如何區分現在與過去的危險? 來源:細胞 在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中,神經學家們已經確定了大腦區分真實的和當前的危險與過去的經歷有關的危險的機制。
  • 「抑鬱自救指南」,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抑鬱?抑鬱症是怎樣產生的?
    如果你至少有其中四個以上症狀的話,就可以判斷出自己是否有抑鬱症。無論何時幾乎都有佔總人口近百分之十的人受到抑鬱的困擾,而且有超過百分之十的人患有一種以上的焦慮障礙,另外還有許多人患有某些心理障礙或存在個人困擾。許多人一直默默不願意公開並獨自承受著多種心理困擾,雖然他們試圖尋找合適的幫助,但這種幫助很難及時出現,有時他們對把自己的問題公開暴露給他人感到難堪或內疚。
  • 大腦是如何運轉的?
    一、大腦基本結構腦幹大腦中最原始部分,負責指揮四肢和其他器官,履行最基本的功能。工作原理相當於一個過濾器,收到信息後判斷和篩選信息,如果信息是積極的,對大腦產生愉悅感,就會進入大腦皮層,如果信息是消極的,為了保持身心健康,就會阻止信息進入大腦皮層。大腦皮層是最晚進化形成的大腦分區,平時所說的大腦,它是人類所特有的腦部分區。
  • 在海灘有著擱淺的鯨魚,為何專家會不讓靠近,真相其實很危險
    在這個世界上是有著非常多的失誤,有著很多他是在地球當神之後慢慢的進化而來,甚至則是有一些生物地出現,比我們人類的誕生還要早上很多年,而如今被我們人類所發現的生物是非常多的,而且有著很多我們人類都不敢輕易靠近的一些生物。
  • 人類大腦是如何思維工作的?
    據國外媒體報導,人類的大腦可以探索時間是如何起源以及宇宙將如何終結之類的問題,但卻始終無法弄清我們的大腦本身是如何進行工作的。目前,神經病學家和認知科學家們正在探究有關大腦的問題,希望能夠解開這一謎底。
  • 如何判斷人的死亡? 死亡時間以哪個為準?
    如何判斷人的死亡? 死亡時間以哪個為準?時間:2018-09-11 20:57   來源:百度知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如何判斷人的死亡? 死亡時間以哪個為準? 在上個世紀很長一段時間裡,醫學界一直把心肺死亡模式作為判定一個人是否死亡的標準,但是往往這並不一定準確。
  • 世界上6種最危險的水,最後一種不用觸碰,只要靠近就有危險!
    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水都能被飲用的,有些水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危險的,與這些水接觸輕則生病,重則失去生命。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世界上最危險6條河流,和流淌在其中的6種最危險的水。 不要以為沸騰湖的危險只來自於它足以剝落皮膚的高溫,沸騰湖底還會噴發出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鹽酸、以及硫化氫一類的有害氣體。因為沸騰湖地處地殼的裂口地帶,地殼內的各種化學物質都會從湖口噴發到地面。事實上,於沸騰湖周圍地區的動植物就常年受到這些有害氣體的影響,導致大片植被被毀,動物不敢靠近,所以這裡也被稱為「荒谷」。
  • 微縮「科學家」的怪脾氣 ——大腦如何主宰五官
    「至高無上」的稱號,應當給大腦。在五官廢寢忘食地搜集外界信息的同時,大腦的神經細胞更為忙碌,通過橫向連接和反饋的迴路,它們飛速地傳遞有用的信息,它們無時不在進行著錯綜複雜的計算⋯⋯大腦,賦予我們的感官豐富多彩的性質和本領,所有這些,科學家們還只是剛剛開始破解。
  • 我真知道大腦是如何認知的
    比如,我們看到一個媽媽生氣,打自己孩子,我們大腦的記憶,是以媽媽、孩子為元素點,分析這兩個元素的關係,通過這兩個元素拼接起來,就連貫成記憶。為什麼我會判斷,大腦的記憶,是元素拼接,很簡單,我們在馬路上,看到一輛汽車過來,我們記住的,是汽車、馬路,可是,你會清晰記住馬路上的石頭、沙粒、野草?我們的記憶,有非常明顯的元素主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