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大腦是如何思維工作的?

2021-01-15 生物谷

    據國外媒體報導,人類的大腦可以探索時間是如何起源以及宇宙將如何終結之類的問題,但卻始終無法弄清我們的大腦本身是如何進行工作的。目前,神經病學家和認知科學家們正在探究有關大腦的問題,希望能夠解開這一謎底。

 謎底為何難以解開

 在美國杜克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中心的斯柯特-胡特爾看來,這個問題的標準答案應該是:「在我們已知的宇宙間,人腦是最為複雜的物體。正是這種複雜性使用我們無法在現實中模擬出簡單而精確的模型。」然而,胡特爾認為這個答案還不完全。腦科學研究中最大的障礙物應該是目光短淺,因為在進行大腦研究時,胡特爾及其他神經系統科學家們也無法突破其大腦(經驗)的局限。

 胡特爾說:「人腦中充斥著數十億個神經細胞,它們之間通過錯綜複雜的神經網路相互連結。常常影響我們研究的一個不利因素是,我們往往自以為憑藉我們的經驗就可以了解大腦。事實上,我們的主觀經驗根本無法指引我們了解大腦是如何工作的。」哥本哈根大學的生物學家安德斯-蓋姆正以水母作為模型進行研究,以期了解人腦是如何進行視覺信息神經處理。他表示:「人腦能否了解自身是一個最古老的哲學問題。」英國劍橋大學腦科學醫療研究委員會的約翰-鄧肯博士和他的同事們使用腦成像系統對人類的大腦活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結果發現在進行複雜的活動時,大腦中只有部分區域活動明顯,特別是被稱作側表層的區域。於是他們認為大腦中特定的區域控制著人類的智力活動。

 思維的工作機制

 在客觀直接地「查看」人腦方面,科學家們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近年來,科學家們已經可以使用各種腦成像技術,如功能磁共振技術,觀察活動中的大腦,並測定神經元組是如何工作的。通過這些技術,科學家們已經精確地確定人腦中負責某些功能的神經中樞,如負責逃避危險狀況、處理視覺信息、做美夢和儲存長期記憶的中樞。然而,科學家們還無法弄明白這些神經網絡是如何合作,以使這些功能得以執行的。

 溫伯格稱:「目前,我們還沒有一個好的方法,來研究這些神經元組是如何形成功能性神經網絡,以使我們進行學習、記憶、或者其它一些行為舉止,如看、聽、動和愛。」此外,這些腦細胞群還可以下達更複雜的行為和情感指令,如無私、憂傷、移情和憤怒。胡特爾及其同事們運用功能磁共振技術,發現了人腦中與無私行為有關的一塊區域。他說:「儘管對大腦中這塊區域的了解不一定能幫助我們確定是什麼驅使人們像特雷莎修女那樣無私奉獻,但是,它可以給我們一些線索,幫我們了解諸如無私等重要的社會行為的起源。」

 美國的認知科學家此前曾發現,一種非常重要的腦中蛋白質--克列伯蛋白對大腦的記憶有重要的影響。當大腦設法記住一件事時,會啟動這種蛋白質進入細胞核中,通過喚醒基因引起一連串反應,產生更多的特定物質。大腦就利用這些物質來建立新的神經網絡,重組大腦某部位的神經細胞,使它們之間的聯繫更加快速有效,最後形成一條強有力的神經傳導路線。借著這條新的路徑,一段我們想要留住的記憶就永遠被烙印在腦海中,隨時可以拿出來重新品味那種酸甜苦辣的感覺。科學家進一步發現,腦中克列伯蛋白越多,記憶力也越好。

 意識究竟是什麼  

 人腦研究中一個較為有爭議的重要之謎是意識觀念。例如,當你在觀看一副油畫時,你知識你在欣賞油畫,於是你的大腦開始處理這副油畫的顏色和形象,與此同時,你的視覺印象又會激起你的情感和思緒。這種主觀意識和感知就是我們所說的意識。許多科學家認為,意識是人與動物的主要區別。因此,不是感知過程直接將導致我們的這些行為(還不為我們所知),而是我們知道我們在思考。在神經系統科學家們看來,一旦解決了意識之謎,另一個同樣令人困惑不解的問題就會產生,即:為什麼?為什麼會存在意識呢?(劉妍)  

相關焦點

  • 「渦輪增壓」:刺激大腦可改變人類思維能力
    「渦輪增壓」:刺激大腦可改變人類思維能力2017-11-01 09:55出處/作者:新浪科技整合編輯:Sharon責任編輯:fengxiaowen> 人類大腦右半球涉及到更多的行為變化,目前,研究人員羅伯特__萊因哈特(Robert Reinhart)使用一種新型大腦刺激方法,叫做「高清經顱交流電刺激法(HD-tACS)」,對影響我們如何學習的兩個大腦區域進行「渦輪增壓」。
  • 在思維活動中,大腦是如何產生磁場的?
    在人的思維活動中,離不開大腦的運行。大腦的運行是由大腦細胞活動造成的。大腦細胞中儲存有各種於記憶相關的光線、聲音、力等等相關資料。那麼大腦細胞又是如何運行的呢?在理解這篇文章之前,必須要先理解光線聲音的本質,他們都是磁場的另一種形態。
  • 思維是如何出現的呢?
    大腦只是一堆肉都可以誕生思維,那石頭為什麼不能是生命?這貌似遇到了解釋瓶頸,因為我們從來不知道思維是如何誕生的!密集的神經網絡加上數以萬計的神經元細胞構成了人類迄今為止發現最複雜結構大腦,雖然科學家通過CT深層掃描已經發現了大腦神經工作的過程,但仍舊無法理解思維是如何產生的?
  • 什麼是第二大腦思維,如何培養自己的「第二大腦」?三點幫助你
    很多人都是用單一的大腦思維去工作,可是有少數人已經鍛鍊出了第二大腦的思維來工作,如果你過去從來沒有用過第二大腦的觀念,今天我就來帶你一起培養這個思維。第二大腦概念很好懂,你要儘可能把不需要大腦處理的事情都外包出去,好比在手機出現前,記住家人的電話都很厲害的,可是現在已經不再需要背電話號碼了,存在手機裡一件撥出去就行了。這個就是第二大腦的概念。
  • 如何訓練自己的大腦 用聰明人的思維解決問題
    如何通過思維模型訓練自己的大腦,解決更多問題,做出更好的選擇。開始之前,我先問你的問題,有一位警長跟一位老人在講話,一位小朋友跑過來說你爸爸和我爸爸正在吵架。老人就問警長這小孩是誰啊?經常會說他是我小孩,請問吵架的那兩個人到底是誰?你想看看我五秒鐘之後我來揭曉答案。正在吵架的那兩個人是警長的老公跟他的嶽父。所謂思維模型。
  • 如何建立自己大腦中的思維模型
    人類思考的過程,其實是一個處理外部信息的過程,我們將這個處理信息的過程稱之為思維模型,人與人之間的思維模型是不同,分析股票市場的時候,有些人使用的是《技術分析》,有些人使用的是《價值投資理論》,有些人則使用的是《經濟學》理論,還有些人會使用複雜的數學模型。
  • 提取人類大腦思維和記憶的高科技或可成真,想想都覺得可怕!
    在我們的大腦裡,大概有一千億個神經來組成,如何進行連接,又如何出現錯誤,致使出現精神的錯亂,嚴重的甚至有疾病的危險,所以,現階段的研究一直在這一領域遊走不停,就是要弄清楚這裡面的奧秘。那麼,那一些思維組織是否有出現意識的可能呢?如果你想要深刻的了解到大腦的組織,而且在治療疾病的話,一個可以做研究的模型一定是不可少的角色。不僅僅要把大腦原貌原原本本的展現,還要有可以模擬大腦運行的機能。這就是研究的一項大疑難了。在近似大腦的發展上,所要考慮的問題還是比較多的。不能單單的從從一個方面來進行探討。
  • 學會思維導圖,掌握大腦使用說明書
    如何採用更高效的記憶方法,或釋放出令人難以置信的想像力和聯想力,就要學會思維導圖。作為人類大腦潛能與學習法研究專家,東尼·博贊先後受聘在英國、新加坡、墨西哥、澳大利亞等國政府機構、教育機構以及迪士尼、微軟、IBM、甲骨文、惠普等眾多知名跨國企業擔任顧問。
  • 人類是如何思考的?靠的是大腦中的這種物質
    人類可能通過大腦的導航系統來思考。人類是如何思考的?這是神經科學中一直懸而未決的最基本問題之一。近日,德國馬克斯·普朗克人類認知和腦科學研究所(MPICBS)和挪威Kavli系統神經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包括諾貝爾獎得主EdvardI.
  • 大腦功能網絡動態圖首繪 或使機器人產生人類思維方式
    大腦功能網絡動態圖首繪 或使機器人產生人類思維方式 原標題:   本報上海7月25日電(記者顏維琦、曹繼軍)通過核磁共振掃描技術度量人類大腦各個區域的動態相互作用模式,並揭示其動態變化的產生機制,從而首次繪製腦功能網絡的動態圖譜
  • 人類大腦如何工作?五篇計算神經學論文告訴你
    計算神經學是用理論方法去研究大腦的計算的學科。這些論文來自於 Neuron 雜誌的特刊:「How does the brain work」。這篇特刊邀請了來自不同研究方向的實驗神經學家和理論神經學家來探討人類大腦的理論,進展和假說。
  • 大腦的思維和記憶原理
    記憶:人類思維中信息內容的儲備與使用過程,記憶是人腦對經驗過事物的識記、保持、再現或再認,它是進行思維、想像等高級心理活動的基礎。人類記憶與大腦海馬結構、大腦內部的化學成分變化有關 。以前我也說過其實記憶最重要的環節不是記,而是憶的過程,我曾和很多孩子玩過一個記憶遊戲,帶著孩子來到一間屋子之後,只告訴他觀察一下這件屋子的物品擺放就可以了,然後離開,你可以隨便問她床上都有什麼東西,孩子會準確的告訴你,或者你也可以回想一下今天一天都見到了誰,說了什麼話,你會驚訝的發現,你居然都能記得,其實人類的大腦真的很厲害,只是我們不會利用罷了,所以記憶最重要的是憶,每個人都是天才,只能看我們到底會不會利用我們的大腦而已
  • 人類作繭自縛?全球變暖或將導致大腦退化,複雜思維能力下降50%
    但是最新研究表明,當全球變暖發展到一定階段,不僅會對地球的環境氣候產生影響,還會可能損害人類的思考能力。對此,科學家警告稱:到本世紀末,地球空間中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很有可能會導致人類認知能力的下降,甚至於大腦的退化。
  • 科學家找到大腦中控制思維徘徊的區域
    科學家找到大腦中控制思維徘徊的區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23日 10:01 來源: ??科學家們一直在探求人在思維徘徊時大腦中發生了什麼,但是製造最近,人們對於能夠這種使我們作白日夢的神經機理仍了解得很少。??但是在1月18日的《Science》上,一組來自英國阿伯丁大學和美國Dartmout大學、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發表文章,聲稱發現了人腦中支持人作白日夢的一些區域。??在研究中,科學家們對一些在進行簡單的記憶問題的志願者的大腦進行了掃描。
  • 如何讓自己的思維勤奮起來!
    思維懶惰是大家都有的毛病,原因很簡單,我們的大腦執行的是最省力法則,我們的大腦是人體消耗能量最多的器官,大腦所要消耗的能量是我們所攝入能量的20%,所以我們都會感覺到腦力勞動比體力勞動更容易讓人乏累。有一部關於我們大腦如何運行的名著《思考,快與慢》,這本書裡就詳細的解釋了我們大腦怎樣進行思考的。作者告訴我們,我們的大腦時刻都在運行,大部分時候我們的大腦都處在自動駕駛狀態,而在我們遇到需要大腦來仔細思考的時候,大腦才會真正的調動深層次的思維系統,來幫助我們思考分析,而這個行為是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來完成的,這樣就能大體的解釋了我們為什麼會有思維懶惰的習慣。
  • 《為什麼需要生物學思維?》新時代新思維,生物學思維拯救人類
    到了現代,經由我們創造的複雜的電腦系統,逐步開始代替人類從事思考、工作、生活等等方方面面的活動,這同時導致另外一個問題的出現,這個由設計製造的複雜電腦系統,已經讓人難以理解了,它正在想方設法脫離人類的掌控。正如計算機科學家丹尼爾·希利斯所認為的,我們的世界已經從「啟蒙」轉向了「糾纏」,至少技術領域肯定是如此:「技術已經變得如此複雜,以致我們無法完全理解它,也無法完全控制它。
  • 人類是如何進化出超級大腦的?
    然而,在過去的八年之間,科學家們也開始回答人類大腦「如何」擴展這個問題,也就是說,細胞層次上體積如何不斷擴增以及人類如何在生理學上重構大腦來適應體積和能耗的倍增。「目前為止一切都是猜測,但我們最終還是可以在工具幫助下尋求一些蛛絲馬跡。」杜克大學的進化生物學家Gregory Wray說。「發生了什麼樣的突變,它們又是怎麼發生的?
  • 心理學:你的思維其實只是大腦的產物,與意識毫無關係
    意識就是指人的大腦對客觀物質世界的一種反應,包括感覺、感知、思維等各種心理過程的總和。 所謂意識過程,是指通過身體接收到的外界一切感觸如聲音、味道、觸感等信息被意識所了解和知道的過程。 根據科學研究結果顯示,我們發現大腦裡出現的各種記憶或情緒都會被意識觀察到。
  • 人類大腦的左右腦究竟是如何分工的?答案可能與你想的不一樣
    導語:人類大腦的左右腦究竟是如何分工的?答案可能與你想的不一樣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幸福美妙生活」,小編是一個專注於健康生活的達人,一直關心著關於生活健康的那些事,天天為大家呈現與日常健康有關的話題!本文由百家號「幸福美妙生活」原創,維權必究!
  • 如何提高思維能力
    人類很幸運,因為我們擁有大腦可塑性-改變和發展大腦功能的能力。您可以通過刺激身心來建立新的聯繫,甚至可以成長新的腦細胞。 而為改善認知功能所做的少量努力帶來的正收益卻不成比例, 因此,請繼續閱讀以學習如何培養您的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