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利刃聞刀
航母作為一種大型的海上作戰平臺,是一隻海上巨獸,也像一座海上的小型城市,維護這樣的龐然大物往往代價高昂。美國每年有近2000億的軍費開支都是用來維護航母的運轉,其中如何處理航母每天產生的各色垃圾也是航母維護工作中的一個問題。
以美國的羅斯福號航母為例,這艘艦上的設備一應俱全:有自營的電視臺、銀行、洗衣房,醫院、廚房、快餐店、健身房、消防隊、警察局、禁閉室、理髮店、教室,圖書館和核電站。艦上的各種人員能達到5500多人,每天人員生活起居就會產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廚餘垃圾,紙張)和汙水(生活用水,排洩物)。航母上各種設備運轉也會產生大量金屬廢料、塑料廢料、廢油和醫用垃圾。所以這些固體垃圾和液體垃圾加在一起總計能夠達到驚人的1500餘噸!其中金屬廢料約為1噸,廚餘垃圾、紙張約400餘公斤,廢油、燃料、油漆大概200多升,當然這些都只是零頭,佔最大比例的還是1500多噸的廢水。這些都只是"羅斯福"號航母普通的一天產生的垃圾。
在上個世紀80年代,美海軍處理這些垃圾的方式還十分的簡單粗暴,船員們往往將垃圾打個包直接扔進大海裡。但是,這樣簡單的處理方式往往會給海軍帶來非常多的麻煩,首當其衝的就是會造成的環境汙染。美國海軍是美國充當世界警察的"急先鋒",他們的垃圾也灑滿了世界各地,這不僅引起了各地區的環保組織頻頻抗議,同時也讓當地居民十分的不滿。並且如果在作戰時期,軍艦隨意丟棄的垃圾還有可能還會暴露艦隊航跡。
2018年2月,印度的科欽造船廠因為沒有處理好生活垃圾,竟然使得堆積在附近的200噸糞便產生的沼氣被引爆。數百噸排洩物產生的爆炸,讓當時在建的維克蘭號航母的船艙內部燃起了熊熊大火,差點使得這艘已經造了12年之久的航母死於"糞彈"之手。雖然這個案例有些許極端,但是可見對於海軍來說垃圾處理不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問題。
現如今美國航母處理每天產生垃圾的方式,就一如我們現在大力提倡的"垃圾分類"方法。艦船上的垃圾一般分為固體垃圾和液體垃圾。
艦上人員會將固態垃圾分為三大類,其中:玻璃、陶瓷等會放入粉碎機中,粉碎成細小的顆粒;紙張、食品等廚餘垃圾會被放入碎漿機,攪成漿。這兩種垃圾經過處理後對於環境基本無害,能直接排出到艦體之外;而塑料垃圾等有害的固體垃圾會被放入融化壓縮器中,變成一個個塑料塊放在艦中存放,直到航母靠岸後再進行集中處理。
而大量的液體垃圾也不能隨意排放,其中廢棄的燃料、廢油會被封存,汙水和排洩物等要經過過濾才能排放入海,而汙染嚴重的廢水需要排入專門的貯藏室裡。
我國海軍對於垃圾處理的重視程度也絲毫不遜色於美軍。針對各艦船的情況,我國海軍制定有《海上垃圾處理規定》,並為艦船配備了兩套不同的專業垃圾處理設備:一種用於處理生活廚餘垃圾,另一種用來處理對於環境汙染嚴重的塑料製品和金屬廢料。
其中有一款被稱為"垃圾處理神器"的裝備能夠高效的處理廚餘垃圾,首先艦上人員會將被分類好的廚餘垃圾倒入該裝置中,廚餘垃圾會在這個專業設備裡先被粉碎為微小的顆粒,在經過脫水和烘乾處理,變得乾燥不易變質,再經過微波和消毒滅菌等處理之後變成了乾淨衛生的垃圾粉末。整個處理過程能將原來垃圾的重量縮減至不到原來的十分之一,可以說既環保又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