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某縣隨母姓獎勵1千元 你家孩子隨誰姓?

2020-11-22 網易

只有男性才能傳承家族基因,這種說法不對。不過,如果僅僅想靠「隨母姓」來提升女性地位,不見得會取得明顯效果。


在安徽長豐縣,新生兒若隨母親姓的家庭,可獲得1000元獎勵,「獎勵是為淡化姓氏觀念」,「家裡生了孩子想跟誰姓就跟誰姓」。這則新聞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

贊成者

贊成者稱「破除傳統觀念,實現男女平等」、「如果真能有助於改善男女比例不平衡的情況,那是好事一樁,也是很新穎的制度創新」等。

反對者

反對者則認為,「史上最無聊試點改革」、「吃飽了沒事幹」、「難道金錢真的是萬能的」、「明顯增添家庭矛盾」、「團兩個紙團抓鬮」、「先領一千元,回頭再改過來」等。「姓氏改革」,豈是千元獎金改得了的?反對者認為,無論是從文化角度還是從生理角度來說,只有男性才能傳承家族基因。

專家:女性傳載的遺傳信息量其實更大

那麼,什麼算(家族)基因?其定義是什麼?從生理學的角度講,只有男性才能傳承家族基因,這種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

媒體採訪請教了浙江省人民醫院生殖內分泌科主任、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舒靜。

「人類共有2.1萬餘個基因,絕大多數分布在細胞核內23對(46條)的染色體上(稱核基因),少部分分布在細胞質線粒體上(稱線粒體基因),所有這些基因對個體的體格、體貌、智力、疾病的易感性都有決定作用,都具有遺傳性,都是家族烙印的傳載體,因此都是所謂的『家族基因』。」舒靜教授表示,首先醫學上沒有特指家族基因的說法,自然也就沒有關於它的定義。

「只有男性才能傳承家族基因,這種說法不對。」

舒靜介紹,人類的2萬餘個基因分布在不同的染色體、線粒體上。在第1對至第22對染色體上,男性和女性沒有區別(稱常染色體),承載的基因量是一樣的。在第23對染色體(稱性染色體),男性是X和Y染色體,而女性是兩個X染色體。Y染色體比X染色體小得多,攜帶的遺傳基因也比X染色體少得多,主要是一些決定男性性特徵的基因。X染色體除了包含與性別相關的基因外,還包含了較多的其他基因,包括與智力相關的許多基因就位於其中。

因為Y染色體相對較小,缺乏許多與X相匹配的基因,單一的X染色體上基因缺乏就會致病。而女性攜帶兩個X,一個X染色體有缺陷而另一個X染色體基因正常,常可以彌補缺陷而不至於發病,因此X連鎖的隱性遺傳病發生概率明顯低。

舒靜說:「另外線粒體的基因遺傳方式是純母系遺傳,只有母親的線粒體基因才能傳給下一代。從這個角度上說,女性傳載的遺傳信息量其實更大。」

只有母親的線粒體基因才能傳給子代

舒靜介紹,隨著遺傳學飛速進展,人們對基因的遺傳方式已非常清楚。23對染色體在生殖細胞分裂時,每對染色體對中的兩條染色體分離,隨機分配到生殖子細胞中,因此基因也隨染色體的分離隨機分配到生殖子細胞中。與另一個生殖子細胞結合後,來自兩個家族的染色體重新組合,基因也就兩兩配對了。

「線粒體基因的遺傳就不是隨機分配、父方和母方各佔半邊天的了,而是母方一枝獨秀。卵母細胞的體積遠遠大於精子,她的細胞漿內含有大量的線粒體,線粒體基因就存在在線粒體內。而精子細胞漿本身很少,含有的線粒體也很少,而且受精時偶帶入的線粒體會被卵母細胞內的酶分解掉。」舒靜表示:因此只有母親的線粒體基因才能傳給子代。

「隨母姓」能解決男女失衡?

根據經驗,如果隨母姓真有那麼大的人口糾偏作用,那麼是不是說,只要今後全中國的新生兒都跟隨母姓,中國男女失衡的情況就可以解決,甚至出現女多於男的情況呢?這顯然是無稽之談。

能保證男女平等嗎?

從已有的經驗來看,真正影響甚至決定一個社會男女平等程度的,其實還是相關法律及制度的安排。比如,切實保障女性作為社會成員享有與男子平等的權利和自由,同時,充分顧及女性的生理特點和哺育後代等因素,給予其相應的特殊權利。然而就目前中國的實際狀況,恰恰是在這些方面做得非常不夠,不僅在求學、就業上存在各種針對女性的或明或暗歧視,而且女性生育以及在公共場所哺乳等權利也常常得不到保障。

所以,還是在如何在制度和現實層面推進男女平等的實現方面多下功夫吧。

本文來源:網易親子綜合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復旦大學教授倡議"子隨父姓,女隨母姓"
    東方網10月22日消息:「有寶寶隨母姓嗎?」「想讓寶寶隨我姓,公公婆婆會怎麼看?」近幾年來,網絡上頻頻發起關於孩子姓氏的討論。據了解,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生的第一代獨生子女已進入婚育高峰期,雙方都是獨苗苗,下一代到底跟誰姓引發了爭論。   「子隨父姓,女隨母姓。」
  • 復旦大學一教授倡議"子隨父姓,女隨母姓"引爭議
    「有寶寶隨母姓嗎?」「想讓寶寶隨我姓,公公婆婆會怎麼看?」近幾年來,網絡上頻頻發起關於孩子姓氏的討論。據了解,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生的第一代獨生子女已進入婚育高峰期,雙方都是獨苗苗,下一代到底跟誰姓引發了爭論。   「子隨父姓,女隨母姓。」日前著名遺傳學家、復旦大學教授盧大儒從遺傳學的角度,提出一種兼顧男女雙方姓氏傳遞的建議。
  • 夫妻都是獨生子,雙胞胎兒子一個隨父姓一個隨母姓,婆家爽快答應
    我們都知道孩子生出來應該是跟父親的姓的,子隨父姓,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自古以來大家都是這麼辦的,然而就是有這麼一家,違背老祖宗的規矩,但他們的做法卻得到了廣大網友的點讚和支持。故事發生在鹹陽一家醫院的婦產科,因為丈夫小王和妻子小李都是獨生子女,現如今小李檢查出懷的是雙胞胎,娘家人就想著能不讓一個孩子跟著他們家姓,沒想到婆家很爽快地答應了。結果小李生了兩個兒子,真的就一個隨父姓,一個隨母姓了。孩子姓什麼真的有那麼重要?是的!
  • 一家三口共用一個名字,不用糾結隨父姓還是母姓,一舉兩得
    文:育兒十月說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自古以來,我國孩子的名字幾乎都是隨的父姓。這與我國的社會思想有著很大的關係,而且孩子隨父姓已經成為了一種約定俗成的規定。然而,很多獨立女性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隨母姓,最近還颳起了冠姓權之爭,此時如果父母的姓氏一樣就恰好解決了這個問題。前段時間一位網友曬出的一家三口的名字,引來了很多網友的圍觀與羨慕。這位網友和妻子是青梅竹馬的同學,巧的是這兩個人的名字一模一樣,都叫做「張萌」。
  • 化解「孩子跟誰姓」糾紛,需要來一場觀念更新運動
    據媒體報導,因為在孩子跟誰姓的問題上達不成共識,浙江三門縣一對結婚3個月、孩子尚未滿月的年輕夫婦訴至法院後協議離婚,孩子由父親撫養,但其姓氏問題仍未解決。婚後喜得貴子,本是大喜之事,然而,對於年輕夫妻、特別是當下很多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夫妻來說,孩子跟誰姓,常常造成困擾,有的為此爭吵不休,有的甚至因此夫妻反目,比如浙江三門這對夫妻最終就以離婚收場。應該說,夫妻爭著孩子跟自己姓,大部分是為了滿足上一代的意願,向父母盡孝。但為了盡孝,讓感情出現裂痕,讓婚姻出現危機,既違背了孝道的本意,也是雙方父母不想看到的結果。
  • 無論跟誰姓,最後都是男權的姓
    現在雙胞胎的孩子,也有好些一個隨父、另一個隨母姓的例子,現代都市逐漸習慣這種潮流。可主流社會從來沒把隨母姓作為主流選項。隨母姓的孩子必然遭遇猜測,是不是離異了,是不是家中有什麼變故?老爸是不是不行? 但要是真接近平等了,應該可隨父,亦可隨母才是。飲食男女,不該想性(別)什麼性什麼,想姓什么姓什麼嗎?
  • 假如兒子隨母姓,那族譜怎麼記錄,有什麼講究?
    在現代以後,族譜已經沒有原來受重視,甚至很多人已經不知道族譜,也就不知道本姓來歷,更何況族譜怎麼記載。歪史所知道的傳統家族族譜一般記載本堂男性人員,對於女性則一般不會有記載。而現在也有一部分的族譜會把女兒記載進去,但是隨著女兒出嫁沒有辦法維護,他們後裔也不能記載進去,嚴格的說,這一些後裔不是本堂的人,屬於外姓之人。
  • 原來上古時期要隨母姓,說好的父權社會呢?
    原來上古時期要隨母姓,說好的父權社會呢?堯舜二帝合稱上古二帝,都是古代皇帝中聖賢,中國人是炎黃子孫,堯舜二人就是黃帝王朝首領。由於時間過於悠久,那時候是公元前23世紀左右,而現在我們已經到了21世紀,跨越五千多年,使得今人只知道堯舜封號,而不知道他們真實姓名。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二胎「隨母姓」,這四點原因,一看就明白
    想必大家都知道,孩子出生後,都是隨爸爸姓的,這是傳統,也是一個家族的傳承,也是一個像香火的延續,但是到了如今,越來越多的家庭生二胎後,都是隨媽媽姓,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雙語經濟學人:「孩隨母姓」越來越普遍,是什麼原因?
    她表示,由於她丈夫不同意將孩子的姓改成她的姓,所以她正跟丈夫辦理離婚手續。雖然有關此事的細節並不多,但無礙於其在網絡上引起轟動,人們紛紛在想,中國女性的思想究竟已經進步了多少。根據《鳳凰周刊》一份約4.7萬人參與的網絡民調,約有3分之2的受訪者表示孩子的姓隨父母雙方均可以接受。
  • 「為孩子冠姓權而離婚」引發罵戰,人們究竟在吵什麼?-虎嗅網
    這位博主稱,自己在「女權意識覺醒後試圖給孩子改母姓」,卻遭到所有人的反對。孤立無援下只能改成「父姓+母姓」,但心裡的疙瘩始終解不開,最後跟前夫多次協商後終於離婚。只看到「大多隨父姓」的人拒絕看到進步的趨勢,認為該用更加激烈的手段催促冠姓權的絕對平等;而只看到「已經有人隨母姓」的人,卻又刻意忽略現實中「隨母姓」大多是因為單親家庭、家中多個孩子等特殊原因,認為呼籲女性冠姓權的人是沒事找事。
  • 「苟」姓父親給女兒改姓「敬」遇難 令人尷尬的姓氏不少
    「戀愛期間,親友知道他的姓氏後很好奇,問以後孩子怎麼取名。」張女士說,自從和苟先生相戀後,丈夫姓氏成了身邊人關注的話題,但這並不影響兩人交往結婚。今年年初,張女士懷孕;孕期,夫妻倆曾就孩子姓氏有過討論:丈夫是北方人,又是獨子,孩子隨她姓的可能性不大;但隨父姓又擔心孩子上學被人取綽號、工作後難免尷尬。「雖然苟姓在丈夫老家很普通,但在溫州卻少見。
  • 女兒隨爹兒子隨娘,遺傳機率最高的4個基因,你家佔了幾個?
    「這孩子性格這麼倔,真是隨了父母。」家有兒女的父母經常會聽到大家的議論,孩子長得像誰,孩子性格跟誰等等,甚至和父母越長越像,就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樣。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一些明星:王祖藍母子被調侃為「世界上最像的母子」,不光是外貌相似,連表情都一模一樣。
  • 大一學生因獨特的名字走紅,或是全國唯一,不跟爸姓也不跟媽姓
    其實,這孩子既不跟爸姓,也沒跟媽姓,自成一派了!更神奇的是,這位叫「春秋戰國」的學生還有一位多年的同學叫「長弓莫及」,長弓莫及也並非父親或者母親姓長弓,而是父親將自己的姓「張」拆開後反寫了,「莫及」是指父母希望孩子長大無人能及。話說,他們倆這是什麼樣的緣分啊?就因為名字太有個性,說不定還是全國僅此無二,所以這倆男孩一上大學就迅速走紅。
  • 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因為孩子隨父姓,堂兄妹都是一個姓,而表兄妹就可能是張王李趙姓氏了。女人結婚生子隨夫姓,幾代人後人往往不知了女性長輩的姓氏,有的人差一代都不知姥姥的姓氏,媽媽隨姥爺姓所以知道姥爺的姓。如果千年來我們都隨母姓,表兄妹又是一個姓氏,父親家族的姓氏又是張王李趙了。
  • 有種基因叫「楊威家雙胞胎」,明明是雙胞胎,卻一個隨爸一個隨媽
    01有種基因叫「楊威家雙胞胎」,明明是雙胞胎,卻一個隨爸一個隨媽有名的體操運動員楊威家,就有這樣一對長得不相似的雙胞胎,網友們笑稱有種基因遺傳叫「楊威家雙胞胎」,明明是雙胞胎,長得卻一個隨爸爸,一個隨媽媽,顏值差距竟如此大。
  • 孩子智商究竟「隨爹」還是「隨媽」?真相也許跟你想的不太一樣
    編輯:邱寫寫孩子的智力,一直都是爸媽們在遺傳問題上爭奪最激烈的兵家必爭之地。「娃兒五官可以隨你,腦子必須隨我!」每個自恃聰明的爸媽幾乎都這麼想。那麼智商到底是遺傳爸爸、還是遺傳媽媽呢?智商究竟「隨爹」還是「隨媽」?也許跟你想的不太一樣閨蜜文倩最近總是悶悶不樂,前幾天一起去幼兒園接孩子,我半開玩笑地問她到底咋回事,沒想到文倩卻一臉認真地對我說:「我覺得孩子智商還是隨媽。」
  • 孩子跟母親姓,媽媽到底得到了什麼?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在這個獨生子女已經在做父母的年代,有了孩子之後,孩子跟誰姓一直是個較為敏感的話題 現在的年輕人對生二胎的積極性又不高,很多家庭都是「2+1+1」的模式,兩家人很可能因為孩子跟誰家姓的問題撕破臉,夫妻間生嫌隙不說,導致婚姻破裂的也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