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獅》揭秘|道具都這麼講究!今年,值得你看的舞劇在這裡!

2020-12-03 中國日報網

中秋節全國各地有著多種多樣的民俗活動,令中秋佳節形成了一種儀式感,帶來一種幸福感。讓大家對中秋節印象深刻,同時也更加喜愛和重視,中秋節也因此更好地流傳下來。

作為逢年過節和喜事慶典必不可少的「保留節目」——舞獅,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舞獅來助興。

舞獅有南北之分,北獅以真獅為模,風格寫實,舞的是一個威猛莊嚴。南獅則以擬人化臉譜為特徵,頭上扎有一隻角,會眨眼張嘴,動作生猛,鼓樂激昂,令人警醒,南方以廣東的舞獅表演最為有名。

作為中華傳統獅舞的一脈,南獅因威武醒目而被稱之為醒獅,是融武術、舞蹈、音樂等為一體的優秀民俗文化集大成者。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黎家獅」

電影《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中,黃飛鴻手中舞動的獅頭就來自佛山黎家獅。黎家獅於清代道光年間開業,五代未中斷,已有180多年歷史,是一代武學宗師黃飛鴻都認準的金字招牌。

到了今天,無論國內海外,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舞獅,有舞獅的地方,就有自強不息的精神!

百年扎獅手藝,千年醒獅精神

同樣,舞劇《醒·獅》的創作過程也是工匠精神的一次展示。最好的繼承是創新,當舞劇邂逅百年傳統手工,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

舞劇《醒·獅》以一百多年前的鴉片戰爭為故事背景,以三元裡抗英起義為高潮爆發點,以今日之醒獅人回望先輩的姿態,開始對百年前歷史前塵進行回溯,三元裡抗英起義是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第一次取得勝利的反侵略武裝鬥爭。從而帶出醒獅文化生生不息,醒獅氣脈代代承傳,華夏文化頌揚久遠的民族復興夢圓願景。

舞劇《醒·獅》中運用了大量非遺符號。創作團隊希望把人們熟悉的東西搬上舞臺,對嶺南文化來一次創造性的發展。 表演中用到的所有獅頭,均由佛山黎家獅第五代傳承人量身定做。為舞劇量身定做的「白金獅頭」是全劇的核心,製作工藝複雜,需要大大小小1000多道工序。

01.

整體造型

醒獅著重「神似」,其外形分為兩部分:獅頭和獅被。獅身用彩布連接而成,稱為「獅被」。

醒獅需要兩人配合完成,一人舞獅頭,一人披著獅被舞獅尾,舞獅人一般上穿白色文化衫(圓領T恤),下穿燈籠褲,如今也有特製的彩色獅褲和獅靴。

舞劇《醒·獅》中出現的白金獅,攝於陳家祠

醒獅重在獅頭,舞獅頭者馬步著地,舉著獅頭起舞。

舞獅尾者蓋著獅被,配合獅頭完成行走及其他動作,兩人配合默契,才能將獅子舞得活靈活現。

02.

獅 頭

拉動紅線機關就可以同時眨眼和擺動耳朵!圖片來源「廣州非遺」

獅頭造型特點

舞劇《醒·獅》所用白金獅頭,由佛山黎家獅扎制

醒獅獅頭額高而窄,眼大且能眨動,口闊能張合,鼻塌且大,有一對尖銳的獠牙。獨特之處在於獅頭上扎有一隻角,這個角一般用鐵線扎作而成,以前是獅子攻擊對方時的有力武器。

獅頭扎作

獅頭扎作綜合了綁紮、糊工、著色、圖案、裝飾等工藝,過程十分複雜。大致分為四大工序,即扎、撲、寫、裝,具體又可分為一千多道工序。

佛山龍獅頭——臺北藝術展《華麗轉身——老靈魂的魅力重生》

「扎骨架」

用刀將竹裁割成不同寬度的篾片,用細細的竹篾綁紮出一個竹架模型的獅頭,用鐵絲固定好每一個接口。骨架造型要達到獅頭飽滿、線條流暢、堅固紮實。骨架要扎得結實,獅頭才能堅固不變型。

「撲紗」

用漿糊將柔韌耐磨的紗紙撲在獅頭骨架上,一層幹透之後再撲一層,一般需要六層,最後通常還要加撲一層紗布(蚊帳布),以鞏固和定型獅頭。這是獅頭的白胚,要做到表面平滑,堅實耐用。因此,舊時的獅頭經歷了多層紗布和紗紙後,一般十分堅硬,同時也十分重,對舞獅人的體力有很高的要求。

「寫色」和描繪紋飾

在獅頭白胚上上色,顏色多是鮮豔明亮的紅、黃、綠、黑等,色彩對比強烈。同時,襯以火紋、如意紋、唐草紋等吉祥紋飾。

「裝」

最後在獅頭安裝上眉毛、耳朵、眼睛、額鏡、鼻球、鬍鬚等裝飾。

因南方多雨潮溼,因此,獅頭一般要在7、8月天氣乾燥時扎作,以確保漿糊撲紗能幹透,否則獅頭容易腐壞,不耐用。所以,舊時獅頭扎作生產效率很低。

如今,經過各方面的改良,獅頭的扎作效率得以提高,而且統一規範。同時,在新技術的輔助下,獅頭的扎作材料和工藝有了很大的提高。材料上,獅頭主體依然採用竹,配以鋁合金和塑料管,更加堅硬和輕便。

另外,為了方便舞獅人的操作,對獅頭內部控制耳朵、眼睛的機關加以改良,統一操作,舞獅頭者只要拉動一條繩索,就能同時控制眼睛的眨動和耳朵的擺動,使舞獅者起舞更加簡易,獅子更加生動。

獅頭各範圍

舞劇《醒·獅》所用白金獅頭

獅 角醒獅的獨特之處在於獅頭有角,與流傳於北方的一些傳說不同,有角獅子並非是到處作亂的怪獸。在廣東,有角的醒獅被認為是瑞獸,能驅邪和帶來福氣。醒獅獅角用鐵絲扎作而成,角尖銳利,略微向前彎曲,增加獅子的威猛氣勢。舊時,在獅子對打時,獅角作為攻擊對方的有力武器,能擊破對方獅頭。

獅角是獅子的靈器,因此,不管是舞獅者還是普通觀眾,都不能肆意地抓住獅角,否則,就是對獅子的不尊重。

額 鏡

額鏡功能如同八卦鏡,具有驅邪納福的作用,寓意「鴻運當頭」,也象徵佛光普照,天下太平。

眼 睛

醒獅的眼睛非常大,炯炯有神。

小舞劇《醒》劇照

舞獅人根據醒獅的動作和表演的需要,可以拉動獅頭內部的機關繩索,從而控制獅子眼帘的張合和耳朵的擺動,使得獅子更加生動活潑。 眉毛等毛髮

舊時的醒獅獅頭的眉毛材質較硬,又稱「牙擦須」,展示的獅子威風凜凜,特別是張飛獅,一定要用「牙擦須」。如今,獅子的眉毛及其他毛髮都用比較柔軟的山羊毛或兔毛,展示的獅子可愛憨厚。鼻 子醒獅的鼻像人的鼻子一樣,分為左右鼻翼和鼻頭,鼻子大且飽滿。民間有「獅子咁大的鼻」(像獅子那樣大的鼻子),形容人趾高氣揚,驕傲自滿。 鼻 球鼻球是安裝在獅子兩鼻翼尖的絨球,是獅子的靈器,一種非常靈敏的感覺器官,像動物的觸角一樣。藉助彈簧的力量,絨球會顫動搖擺,舞起來時整個獅頭變得生動。 獅 口

舞劇《醒·獅》所用小獅頭

獅口分上下部分,下巴與獅頭相分離,畫有舌頭和牙齒。舞獅者可以上下搖擺下巴來控制獅口的張合。俗話說「獅子大開口」(像獅子那樣大的口),形容人張口大吃,貪得無厭。 胡 須獅子的鬍鬚安裝在下巴,一般用馬尾,順滑飄逸。

獠 牙

排練照片

醒獅的獠牙短而尖,分別在獅嘴左右兩側。

簪花掛紅新獅子會有簪花掛紅(戴上紅花,綁上紅繡球),寓意吉祥如意,鴻運當頭。獅頭的紋飾舞劇《醒·獅》中擔任主角的白金獅,則以唐草紋、草尾紋、虎斑紋組合而成。為展示獅子毛髮茂盛的特點,除用山羊毛、兔毛等絨毛來裝飾外,還會在獅頭空白處描繪顏色豔麗的各式紋飾,既模仿獅子毛髮的特點,又蘊含吉祥寓意。雲頭如意紋:畫在獅角周邊。

唐草紋:如青草細長,模仿獅子毛髮形態。

醒·獅》

回紋:民間稱「回紋」為富貴不斷頭的一種紋樣,由橫豎短線折繞組成的方形或圓形的迴環狀花紋,形如「回」字,所以稱做回紋。

火紋:如火焰跳躍般的形狀,也是模仿獅子毛髮形態。

蝠鼠紋:「蝠鼠」即蝙蝠,畫在獅角和鼻頭上,寓意福氣降臨;也有在獅頭上畫五蝠,寓意五福臨門。

紋路照片來源"廣州非遺"

如今,獅頭紋飾已經開始使用現代列印技術,對撲紗和寫色的環節加以改良,使得圖案更加規範對稱,顏色豔麗。

03.獅 被 獅被,是用不同顏色布料拼接而成的。舞獅人彎腰曲背,身披獅被,配合獅頭的動作,展示獅身和獅尾的形態。

圖片來源網絡

舊時的獅被一般用綢布和緞布做成,長約2.8米。五彩獅被是用紅、綠、藍、黃、粉五種顏色的布料拼接而成。如今獅被會根據獅子整體的色彩而做成相應的顏色。獅被前端是橫紋,後半段是豎紋,展現獅子的身軀。

圖片來源"廣州非遺"細看獅被,可以發現中間有一條特製的脊柱,有的用銅錢環環相扣而成,寓意吉祥招財。

照片來源"廣州非遺"

舊時舞獅身的醒獅者需要用手去控制尾巴的擺動。如今,獅尾巴一般安裝了彈簧,尾巴能自動挺立,不再需要手作操作,可以根據動作的擺動和自然擺動,使得獅子舞起來更加生動自如。

佛山黎家獅第五代傳人黎婉珍如此對廣州歌舞劇院院長民族舞劇《醒·獅》總導演史前進說:「你們對道具都這麼講究,可想你們對舞劇的打磨是多麼的認真。」

大型民族舞劇《

2019年全國巡演-濟南站

10月27日 19:30

山東省會大劇院 歌劇廳

震撼上演 拭目以待!

資料引用:微信公眾號廣州歌舞劇院 《舞劇《醒·獅》主角白金獅!光獅頭就有那麼多講究~》/Lena

大型民族舞劇《醒·獅》

演出時間:2019年10月27日 周日 19:30

演出時長:120分鐘(含中場10分鐘)

演出地點:山東省會大劇院 歌劇廳

演出團隊:廣州歌舞劇院

演出票價:50/80/120/180/280/380元

兒童、成人均需憑票入場

數量有限 先到先得

點擊閱讀原文選座購票吧

(如遇購票緩慢,請退回微信初始界面,打開大劇院公眾號-點擊我要購票-微信購票-搜索「醒獅」即可。)

來源:大眾網娛樂

相關焦點

  • 「最燃」正能量民族舞劇《醒·獅》南海首演
    珠江時報訊(記者/王方亞)11月28日晚,大型民族舞劇《醒·獅》在南海影劇院上演,這部由廣州歌舞劇院創演的《醒·獅》,有「史上最燃」主旋律舞劇的美譽,這也是該劇首次在南海演出。記者了解到,這次《醒·獅》舞劇屬於南海區「高雅藝術進劇場」巡演活動之一,由南海區文廣旅體育局主辦,政府部門對演出進行了補貼,市民可以享受優惠票價。《醒·獅》劇照。據悉,《醒·獅》以清末廣州三元裡鄉民抵禦外侮為背景,以三元裡村窮小子阿醒與富家子弟龍少爭奪獅王的故事為線索。獅王爭奪大賽當日,侵略者的炮火襲來,廣州城破,家園滿目蒼夷。
  • 大型民族舞劇《醒·獅》: 獨具匠心 振奮精神
    大型民族舞劇《醒·獅》: 獨具匠心 振奮精神 原標題: 同時,陶蕾在服裝設計上,王巖、張江江在化裝造型上都儘量還原年代特色,在道具設計和製作上都體現出濃鬱的嶺南特點。  在中國舞協主席馮雙白看來,《醒·獅》做得很有風格、有特色、有氣勢,「把傳統的東西尤其是非遺元素表達出來、搬上舞臺,而且做得很精緻,非常具有創新理念」。
  • 廣州歌舞劇院大型舞劇《醒·獅》本月17、18日精彩呈現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溫小娟 通訊員 王永12月14日記者獲悉,由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承辦的2019年鄭州市精品劇(節)目演出季精彩繼續,廣州歌舞劇院大型民族舞劇《醒·獅》將於12月17、18日在河南藝術中心大劇院精彩上演。
  • 【揭秘】「大獅GCC」冒充「青島大獅」,都是騙局,不要再被騙了!
    首先大家要知道的是,可以聯繫青島市公安局諮詢「青島大獅」這個案件,去核實老闆們是不是被抓了,再者,在青島的會員,還可以去原來的「青島大獅公司」看看公司還存在不?話已經說到這份上了,你還是要相信這個傳銷平臺,誰也救不了你!準確的告訴大家「青島大獅」嶽某華在2019年3月份被抓。
  • switch《精靈寶可夢劍盾》支線任務 送信給必備道具 講究圍巾
    大家好,本期是一篇支線任務的攻略指南~做完任務後,可以獲得道具講究圍巾和靈界之布。下面,就進入正題吧~在拳關市的車站旁,有一個樓梯上去後,找到一個NPC小女孩,並且和她對話。得知需要去舞姿鎮幫她送信給弗蘭克。接下這個活兒之後,就去舞姿鎮。
  • 揭秘獅鬃毛水母:觸角長度堪比藍鯨(圖)
    原標題:揭秘獅鬃毛水母:觸角長度堪比藍鯨(圖) 「獅鬃毛水母」因為擁有濃密細長的觸角,像獅子的鬃毛而得名。  獅鬃毛水母」傘膜直徑達驚人的8英尺(約合2.44米)寬,觸角長度可達120英尺(約合36.58米)。  「獅鬃毛水母」可以在同一時間伸展出所有的觸角作為捕食誘餌,伸出的每一根觸角都可以捕獲獵物。
  • 夢中夢,你醒不醒?
    想像一下,就在你現在坐下的地方,你睡著了,做了一個夢。夢裡你十年寒窗,結婚生子,工作創業,很快四十不惑,接著養育兒女,送走爹娘,抱大孫子,很快也輪到自己七老八十躺在床上,兒孫圍床,死亡不約而至,回想這苦樂人生,豐富多彩,冷暖自知,就在你咽下最後一口氣,經歷四大分離,然後你輕飄飄得來到你現在坐的這個地方,叫醒了這個和你長得一模一樣的人。
  • PVP道具還可以這麼用?!《寶可夢 劍盾》養成攻略之攜帶道具篇
    因為高速輸出手都是脆皮,你秒不掉別人就要被秒。比如劍盾環境中的多龍巴魯託,擁有全對戰寵中最高線的速度,大多數情況下都能拿到先手,它就很適合帶講究頭帶或講究眼鏡,以進一步提高秒人的能力。講究圍巾則是用於亂速,比如說大家都知道多龍巴魯託速度線是最快的,那麼帶了講究圍巾的達摩狒狒就能比多龍巴魯託更快,達到出其不意先手秒掉多龍的目的。
  • 一副手套也這麼講究!羽生結弦對表演的追求真是沒有極限!
    首先,它是一件「防護道具」。經常看花滑比賽就會知道,其實,並不是所有的選手比賽考斯滕,都會配手套的,而就算是羽生結弦,也不是所有的表演都要戴手套上場的。比如你看,《蕭邦第一敘事曲》就沒有配手套。這主要是因為,《敘一》的節目中,沒有需要手部觸冰的動作。
  • 揭秘劉謙魔術!進來就學最浪漫的紙牌魔術「法式舌吻」,撩妹一絕
    就是這麼變的!@霍格沃茲 在?出來招生橘知道大家一定特別想搞清楚劉謙這個魔術是怎麼變出來的,所以火速去各大平臺尋找揭秘,只是沒想到……居然會在某橙色軟體找到答案橘要誇一句各位商家的商業嗅覺,劉謙同款這麼快就安排上了想要成為帶魔術師嗎?
  • 民族舞劇《桃花源記》長沙上演 看陶淵明桃下彈無弦琴
    舞劇  紅網長沙4月9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湯紅輝 通訊員 楊水怡)今晚,由湖南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演藝集團主辦,湖南省歌舞劇院有限責任公司創作推出的民族舞劇《桃花源記》,在湖南大劇院精彩上演,1000多人的劇場座無虛席。    走進劇場,觀眾們紛紛在《桃花源記》大海報下駐足留影。一開演,大家紛紛被舞臺上的精彩呈現所吸引。
  • 新加坡地標「魚尾獅」要拆!趕緊去還能看它最後一眼……
    門票君的第一反應是「獅城」的標誌性建築--「魚尾獅」! 魚尾獅(Merlion)作為新加坡的標誌,約有7座,分布在不同地方,有大有小。 魚尾獅塑像的魚尾造型,浮泳於層層海浪間,既代表新加坡從漁港變成商港的特性,同時也象徵著他們當年漂洋過海,南來謀生求存的祖祖輩輩們。 當然除了看魚尾獅,聖淘沙還有不少打卡點,來,跟著遊遊看一看這個寶藏度假勝地——聖淘沙島。 聖淘沙島是新加坡旅行的必去之地。
  • 西班牙經典弗拉門戈舞劇 《卡門》
    (原標題:西班牙經典弗拉門戈舞劇 《卡門》)
  • 揭秘丨《大地頌歌》道具師黃成:他是幕後的幕後 也是守護月亮的星星
    近日,記者走進排練現場,對話臺前幕後,揭秘這場舞臺盛宴背後的動人故事。大竹筐、小背簍、花棉被……在長沙梅溪湖大劇院排練舞臺背後的道具間裡,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道具。走進道具間,記者見到了正在忙碌的道具師黃成。
  • 《哆啦A夢》最值得擁有的5件道具,第一個道具無視因果律!
    《哆啦A夢》來自22世紀的機器貓來到大雄所在的世界幫助大雄,開始了一系列緊張刺激的冒險歷程,如果夢想成真機器貓真的來到了現實世界,你最想要哪件道具呢?下面我來給大家盤點下我覺得最值得擁有的那些道具吧。5、任意門任意門,只要有了這個道具,想去哪裡去哪裡,不僅僅只是地球上的地點,在10光年以內的範圍都可以自由行動,環球旅行可是小時候的夢想啊,有了任意門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上學遲到了。
  • 都是一場夢,醒了很久還是很感動!
    唯獨這次來到了大學,並且把在我現實中,今年剛認識的書友也扯了進來。最後一個場景是和他們在教室裡玩,突然覺得有點不對勁,憶起了現實中的我已經工作了,怎麼還在這裡上大學?我可是環顧四周,我現在分明就在這裡上大學,教室裡坐滿了同學,大家正在考試。是二十歲沒錯啊!那一刻夢中的我明顯有點慒逼了:不對、不對,怎麼會這樣?
  • 《白獅奇緣》曝與獅共舞特輯 劇組與獅同行三年
    今日,全真獅出鏡的法國電影《白獅奇緣》曝光了一個「與獅共舞」特輯,將帶領觀眾一同揭秘這場奇妙冒險旅程的幕後故事。此前,電影宣布定檔9月20日,熱血少女米婭和呆萌白獅查理互相陪伴、共同成長的故事融化網友的心。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成功,宣傳片竟然來自這部舞劇
    而該片配樂正是上海歌劇院創排的舞劇《嫦娥之月亮傳說》。 原創舞劇主演的正是譚一梅(飾嫦娥)與宋雨(飾後裔)。
  • 《IF I STILL LOVE YOU 》| 荷蘭國寶級藝術家Kevin Polak舞劇作品
    這是一場有關「愛」有關「你」的舞蹈,每個靈魂都閃爍著獨一無二的魅力,每個靈魂都有自己有關「愛」的故事,唐朝身體劇場本著對現代舞包容的原則,尊重每個生命以及每個生命背後的故事。在《IF I STILL LOVE YOU》這齣舞劇中我們徵集了20位觀眾有關「愛」的物件,希望能打破舞臺和坐席的壁壘,讓這些珍貴的記憶都能參與到舞劇的敘事中,讓你和你的故事成為舞劇的一部分。讓舞劇成為一個大家放置情感和故事的容器,因為這些故事和展品,共同賦予這出現代舞劇不一樣的靈魂。
  • 你所不知道的非遺——佛山彩扎獅頭
    說起非遺,你會想起什麼呢?是傳承至今的中醫藥文化,抑或是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或者是書法,音樂,文 化,戲曲?那麼我想說,接下來我說的佛山彩扎獅頭,肯定是你所不知道的非遺。中國詭實錄裡的扎彩匠師傅好了,閒話扯了這麼多,接下來,讓我們步入正題,簡單了解一下佛山獅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