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勝的六字四聲念佛法

2021-01-20 佛教慧日

印光法師簡介

印光法師(1861—1940),法名聖量,字印光,自稱常慚愧僧,又因仰慕佛教淨土宗開山祖師——當年在廬山修行的慧遠大師,又號繼廬行者。大師對振興佛教尤其是淨土宗居功至偉,是對中國近代佛教影響最深遠的人物之一,在當代淨土宗信眾中的地位至今無人能及,被後世尊為蓮宗第十三祖,與虛雲大師、太虛大師、弘一大師,合稱「民國四大高僧」。


此六字四聲念佛法乃印光大師親傳,由雲南雞足山放光寺住持慈法法師念誦。當年印光大師在靈巖寺時,念誦《大回向文》用這個調子。圓拙大師得到傳承到福建廣化寺讓大家用這個調念佛,並由定妙法師用譜子記下來以防誤傳。慈法法師當時在廣化寺任管堂,覺得這個調很好,可快可慢,可高可低,而且念起來清涼寧靜不憋氣,音域廣老少適宜,尤其適合經行念佛。後來慈法法師弘揚般舟法就用這個調子,現在大江南北幾乎所有般舟道場都用這個四聲念佛。


此調變化在「阿」上,第一句的「阿」是一聲,第二句為二聲,第三句為三聲,第四句為四聲。


四聲念法,前兩句「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側重在對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渴求;後兩句「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側重在悲和厭離,願我和與我有緣的父母眾生都能往生極樂。


這樣念的時候,給我們的感受就好像一開始阿彌陀佛是遠遠的,而後越念越近,越念越大。


這裡面的欣也好,厭也好,原本都屬於分別念,屬於妄念,但淨土法門叫全妄成真的法門,妄念之極致就是真念。所以這叫借假修真。


我們修行人有這樣一種說法:願將東土三千界,盡種西方九品蓮。當我們每一聲清晰地念出,當我們的心中浮現出阿彌陀佛,當我們的音聲帶著我們的身心世界去皈依的時候,聲聲佛號就變成了朵朵蓮花。我們雖然坐在這個法堂裡,但每一個人卻在這世界植種蓮花。


以這樣的身心狀態去持誦佛號,念到點子上的時候就是含著淚水在念的,眼中含著淚水,然後頭腔是光明的,胸腔也是光明的,整個身體變得越來越清淨。這樣的生命力既是張揚的,又是含蓄的;既是投入到阿彌陀佛懷抱的,又是阿彌陀佛在長養我們的。


所以你念好的時候一天念下來也不會累,四聲佛號裡兩句開放、兩句含攝,既有觀又有定,既有欣喜,也有諸佛攝受我們的一種悲憫。


我們在家裡念佛的時候,兩個人也可以像東、西單一樣,東單和西單對著念。如果是一個人,念熟了以後也可以觀想,念的時候出聲念,默的時候把風聲或其他聲音觀想成佛號聲。


《觀無量壽經》中,佛陀宣說了極樂淨土的十六種觀法,在講到第十二觀「普觀」時說:「當起自身生於西方極樂世界,於蓮華中,結跏趺坐,作蓮華合想,作蓮華開想。」蓮池大師在《佛說阿彌陀經疏鈔》中說:「昔有二僧,作蓮華開合想,遂得往生。」師公悟公上人也曾在極樂寺淨土道場的章程裡說:「又有人,於念佛時,常作蓮花開合想,不久往生,繫念不忘,亦可起希有想,生嚮往心。」


所以念佛的時候,我們也可以按照這個方法,觀想自己在西方極樂世界,坐在蓮花裡。有的人很慚愧,就觀想跪在蓮花裡。當念佛號的時候,蓮花徐徐打開;當聽佛號的時候,正好吸氣的時候,蓮花慢慢合攏。這樣念著念著就能觀了,就能同步了,我們的心也會越來越清淨。


所以念佛的時候,眼不是看外在的色法的,而是根據心,看到心裡觀想出的一朵蓮花。這朵蓮花比人還大,我們自己就坐在蓮花裡。念的時候蓮花慢慢地開了,默的時候、吸氣的時候,又慢慢地收回來。


用佛號來應我們的心,用我們的心去憶念佛的無量光無量壽,所以念佛憶佛、憶佛念佛。念只是持起這句佛號,憶的時候則是與佛號去相應。



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口中在念,心裡在憶,止靜的時候直接就和佛陀合二為一,無內無外。《法華經》裡就說,「心生大歡喜,自知當作佛」,我是有漏的,佛是無漏的,我是輪迴的,佛是清淨的,這一念,就能令我們的生命狀態判若天淵,所以這一念就是極其不可思議的尊貴。


「南無阿彌陀佛」,我整個的生命就像一滴水投入到大海裡一樣。「南無」,就是皈依,合一,念念南無就是念念把我個體的、輪迴的、小我的生命,投到佛陀不生不滅的、解脫的大海裡去,這就猶如遊子投入了媽媽的懷抱。


相關焦點

  • 六字大明咒(觀音心咒)修法
    此咒雖只六字,而光大圓明,妙用無盡,故名六字大明咒。此法威德無上,為密部極重要之法。此咒即觀自在菩薩微妙本心。昔菩薩自己持此咒印而成佛,曰正法明如來。此如來以應身而來娑婆,顯菩薩身,助世尊行化。菩薩以大慈悲願力,接引眾生,由極苦升極樂,慈愛如終,表像為四臂觀音。凡菩薩所化身,若綠度母、若白傘蓋、若準提佛母、若不空羂索等,化身無量,咒亦無量,統可名之曰大悲咒,以無一不由大悲如意輪中出也。
  • 一門深入與一切法無違殊勝及道次第
    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講到《菩提道炬論》的四種殊勝時,第一個殊勝就是「一切聖教無違殊勝」。一切聖教無違殊勝為什麼首先需要講」一切聖教無違殊勝「呢?基於以上原因,尊者悲憫後世學人的緣故,首先宣說了「一切聖教無違殊勝」。2、何為「一切聖教無違殊勝」?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解釋何為「一切聖教無違殊勝」時,這樣說:「(一切聖教)是一補特伽羅成佛之道,此復隨其所應,有是道之正體,有是道之支分。
  • 菩提道次第八大引導之一·文殊口授|四種殊勝的教授
    特於印藏諸大士,心髓具四殊勝法,普利群機甘露藥,難覓第二最勝道,有緣聞思修持眾,拋棄微利今生欲,以強厭離催心意芳草秀林花香境,容身僅有小石房,與影為友無他人,閒聽潺潺溪水聲,安詳鹿群輕聲行,不見製造禪定刺,能生三毒是非語
  • 淺談京劇唱念中的「四聲」問題
    中國的語言講究四聲,即「平、上、去、入」。那麼北京話,是清朝滿人統治中國以後,蹩腳漢語的派生物,形成了所謂新的四聲,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京音裡,入聲字併到別的聲調裡,消失不見了。那麼對於我們學習,研究和演唱戲曲的人來說,若想使我們的唱念達到好的水平,最佳狀態,首先就要求我們對京劇,以及中國語言中的四聲問題有一個正確的了解。我們不光要知道尖團字,上口字,還需要知道湖廣音和中州韻。那麼字音的四聲更應該是我們需要掌握的課題。掌握四聲有什麼用呢,他的作用是使演唱者出口之字,不會出現倒字,口音等毛病,繼而影響唱腔的優美。
  • A12,四字書法欣賞:格物致知(共六幅)
    格物致知,書法作品一格物致知,書法作品二格物致知,書法作品三格物致知,書法作品四格物致知,書法作品五格物致知,書法作品六。在以上幾幅書法作品中,不知大家最喜歡哪幅?我覺得還是更欣賞扇面那幅,感覺它帶來更多的文學審美價值。因為下面有些小字,小字的內容很不錯。可以學習借鑑。
  • 2017大暑六字真言唱誦邂逅宇宙聲
    稍後片刻再回放時,竟聽到了中間開始有神秘的太空電音出現,正巧前天在朋友圈內有人轉發美國宇航局的地球之音的錄音。相比之下,這段電音更幽謐。以為手機出了問題,再行錄音,結果電聲全無,一切正常了。
  • 《金剛經》說「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不可得」,用意就這四個字
    學佛就免不了要閱讀經書,而佛門眾經書中,無有能比《金剛經》,金剛般若是最殊勝的法門。《金剛經》曰:「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這句話告訴我們,世間諸佛都是以《金剛經》之法門得道,世間諸法都是從《金剛經》中受到啟發,可見受持本經功德之殊勝。《金剛經》中的每一句話,幾乎都是重點,都蘊含著佛門的精髓,有許多人讀懂了其中一句話就能夠覺悟超脫。
  • 2020年12月藏漢殊勝日提醒|藏曆圓根燈節月末日食,農曆文殊出家彌陀聖誕
    公曆2020年12月漢藏佛教殊勝日提醒:藏曆十月持眾月(公曆11月16日至12月14日)12月3日(藏曆十月十八)(點擊閱讀觀世音菩薩和六字大明咒功德)12月4日(藏曆十月二十)漢傳文殊菩薩出家日,農曆十月二十。
  • 白文殊是眾多智慧本尊中最殊勝的
    要想如此,必須學習能夠賜與智慧的殊勝本尊,代表智慧的殊勝本尊有很多很多,現在所傳的至尊白色文殊就是眾多智慧本尊中,最殊勝的一位。此白文殊修法,最初是由印度大班知達資達熱,即普遍傳稱的勝敵婆羅門,從文殊菩薩前,親自聽聞此殊勝教授,經過修習獲大成就,至彼一百零八歲時,文殊菩薩現身指導說:「你的壽命僅剩十年了,因此你應儘快找一個夠法器的弟子,把有關我的修法類傳給他,使你的傳承能繼續下去。」
  • 六字訣·預備式
    ⑺⑻招六字訣,為一種吐納方法,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養生法,通過噓、呵、呼、呬、吹、嘻六個字的不同發音口型、唇齒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牽動不動的臟腑經絡氣血的運行。此法在呼吸同時配合導引動作,簡單易學,今起身體周刊將分部圖解六字訣,在此先介紹六字訣預備式。預備式兩腿平行站立,約與肩同寬,兩膝微屈;頭正頸直,下頦微收,豎脊含胸;兩臂自然下垂,周身中正;唇齒合攏,舌尖放平,輕貼上顎;目視前下方。動作一:接上式。屈肘,兩掌掌心向上,十指相對,緩緩向上託至胸前,約與兩乳同高;目視前方。
  • 一則佛教故事告訴你:供僧怎麼獲得殊勝功德!
    又說:「殊勝妙寶大德僧,長養眾生功德種,能與人天勝果者,無過佛法僧三寶。」所以,供養僧是有殊勝功德,學佛人日日行善,日日精進佛法,不如虔誠供養僧眾。供僧要供養僧伽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即飲食、衣服、臥具(包括房舍)、醫藥四事供養。齋僧功德:1:儀表端正,容顏暐麗,人人見之歡見。2:氣力蓋世,精神滿足,承事十方諸佛,無有疲勞。
  • 「不」讀二聲還是讀四聲(4—8年級學生閱讀)
    ——選自《現代漢語詞典》第105頁 「不」字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也是使用頻率極高的,這個只有四筆的字,在我們的字典中就有三百多個詞語,很多看似與這個字不相關的字,其實也是由這個字引申而來!
  • 「阿彌陀佛」究竟什麼樣子,《無量壽經》中記載這7種殊勝特徵!
    經論中的阿彌陀佛《觀無量壽經》說阿彌陀佛的身相具有7種殊勝的特徵:一、阿彌陀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由旬是古代印度的一個長度單位,原指公牛掛軛走一天的旅程。據《大唐西域記》載,舊傳一由旬為四十裡,印度國俗為三十裡,佛教為十六裡)。
  • 樂字的六音六義。總有你不知道的一種
    樂,這個字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個字。它一共有六種讀音,六個釋義。其中有一種讀音,有人做過統計,全國最多只有百分之一的人知道。而在這種讀音下的正確釋義,知道的人又更是少之又少了。第一種讀音為le,取第四聲。釋義為快樂,歡樂等。這個大家都很熟悉,不多說。但它還是蒙古族人姓氏的讀音。 第二種讀音為Yue,取第四聲。釋義為心情歡快。這個大家也熟悉,不多說。但它是除蒙古族外其它姓氏的讀音。如戰國名將樂毅。 第三種讀音為lao,取第四聲。這是古代的一秤弦樂,是五聲八音的總名。
  • 佛教:「嬰兒行」法門的三大殊勝,教大家如何保持一顆童心
    這個法門有三大極為殊勝的地方,大家如果能夠領悟的話,一定會對自己的修行有幫助,弄不好還能讓自己恢復一顆童心,生活自然樂無邊。02第一殊勝:沒有分別心和紅塵一樣八零後的師兄師姐們應該大部分都為人父為人母了,也都有自己的寶寶,一定對嬰兒的情況不陌生。
  • 九華聖地奇異殊勝的淨相,也許你一生也見不到
    九華聖境我們在大霧中前行,只是遇到了幾位下山的工人。此時此刻,真是無聲勝有聲,無法表達此時的殊勝境相、此時的殊勝心情。我們念著觀音菩薩聖號,靜靜感悟著此境界、彼境界,殊勝圓滿的淨相。看去哪裡的樹木,皆是潔白無瑕的琉璃合成,晶瑩剔透,像星星一樣一閃一閃的發光,組成了一個殊勝的琉璃世界。看到此境,感到無比的殊勝,就悟到了這是東方琉璃世界和西方淨土世界的一種化相,就欣喜地和他們兩個介紹,東方琉璃世界和西方淨土世界的境況。由於只系的介紹,沒有想到為世人留下,這美好殊勝的淨相,供佛友了知,事後感到非常的遺憾。
  • 佛號的殊勝功德,你知道嗎?
    那些高位菩薩,一聞信彌陀名號,頓時就證入了清淨三昧、解脫三昧、普等三昧,一念間就能普見無量諸佛,興起無邊佛事,這是何等殊勝的成就。我們在念佛的時候,要知道阿彌陀佛的名號具體有什麼作用,我們要認識到這句阿彌陀佛是世間一切利益、安樂的根源。阿彌陀佛的名號最為稀有、難得,它是佛果功德無餘圓滿時顯現的不可思議利樂之源,被稱為無盡福德之源。
  • 趙姓女孩名字四個字,獨特、新穎
    所以,趙姓女孩起四個字的名字可以很好地規避重名現象。下面小編就分別給大家舉一些例子,並附上姓趙女孩四字名字大全以供大家參考。【趙曦澤涵】「曦」指陽光、太陽,「澤」指恩澤、福氣、潤澤,「涵」指內涵、包含,每一個字本身的意思都是比較好的。因此,給趙姓女孩起四個字的名字「趙曦澤涵」,可寓意女孩如陽光般溫暖、親切、有活力,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懂得包容別人,有很好的氣質修養。
  • 殊勝禮懺法 •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不動」金剛法師將八十八位佛的名號排列在一起,加上普賢行願品的發願回向文,稱之為「八十八佛大懺悔文」,實在是非常殊勝,且實用功效極大的懺悔文。至誠稱誦、禮拜八十八佛(取相懺),最為殊勝,最為簡便;極易感應,罪滅障除;功德利益確實不可思議。我等末法行人,罪業深重,悉應至誠恭敬禮拜八十八佛功德名號,亦如過現未來三千諸佛,早得成佛。
  • 「創作開運禮」鬥羅大陸的「鬥」,到底讀三聲還是四聲,真相來了
    不過嘟嘟在看真人版的宣傳片的時候,看到大家在推廣的時候,都把鬥羅大陸的「鬥」字,讀作三聲,而嘟嘟和身邊的小夥伴一般都是將這個字讀作四聲的,於是嘟嘟開始找資料,證明了下到底這個字該讀幾聲!首先最官方的一個答案,那便是來源於鬥羅大陸的作者,唐家三少了。唐家三少在讀這部作品名字的時候,很明顯讀的是三聲的鬥,而大多數人在錄製視頻的時候,卻是讀成了四聲,這又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