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腫瘤醫院旁的假髮店裡 他們「戴」上生命的尊嚴

2020-12-06 東方網

原標題:上海腫瘤醫院旁的假髮店裡,他們「戴」上生命的尊嚴

  上海東安路從斜土路到零陵路的480米路段,是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門前的一條街。工作日的白天,這裡擠滿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病人和家屬,他們中大多數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癌症。

  東安路沿街密布著各種針對病人的「商業點」:中藥房、西藥房、快餐店、小旅館、騎著摩託車攬客的房屋出租中介,還有一家小小的假髮店。

  這不是一間普通的假髮店,它開在腫瘤醫院正對面,癌症病人是這家店主要的客源。癌症病人在做化療後第15天會開始掉頭髮,於是不少人在化療初期便選擇把頭髮剃光,戴上假髮。

  一頂假髮,是他們在疾病與死亡面前對於生存的希望與尊嚴。

  

  從沿街的一扇門進去,穿過一家中藥鋪走到盡頭,這家名叫「品秦假髮」的假髮店就開在最裡面。十幾平方米的小店裡有四個梳妝位,白色的貨架上放滿了頭模和假髮。黑與白,是這裡的主色調。

  假髮店老闆姓秦,原來是一名普通髮型師,後來改行做假髮。「剛開始沒想那麼多,就是為了做生意,把店設在腫瘤醫院對面能帶來更多的客源。」老秦說。這個戴黑框眼鏡、常年穿一件棕色連帽衫和牛仔褲、身背一個掛滿剪子和梳子的皮夾子的中年男人,既是老闆,又是這裡的造型師。他性情直爽,喜歡跟人聊天,客人來到店裡,老秦都會先跟客人聊上兩句,根據客人的治療情況來為他們選頭髮。「經常接觸癌症病人,情緒肯定是負面的。」但老秦總是很小心,不過多觸及病人敏感的部分。

  相比起普通假髮店,老秦說自己的店更「專業」一點。「癌症病人頭圍尺寸小,而且做過化療臉會水腫。店裡的假髮是專門針對癌症病人做的,正常人戴不了。」為了方便外地病人,店裡除了賣假髮,還提供一系列免費的特殊「售後服務」:洗髮、剪髮、寄存行李箱、代收包裹、代收醫院檢查報告、寄存冷藏藥品……  


老秦一邊和客人聊天,一邊幫客人選頭髮、做造型。  

  初春時節,店裡的生意很好,每天來看假髮的客人進進出出,他們有的是病友介紹來,有的是自己過來看看。「來這裡的病人一般都很絕望,十幾歲的還好,因為她們還不知道事情有多嚴重,年紀越大越接受不了現實,情緒崩潰的往往是四五十歲的人。」病人來配假髮,進來和出去是不同的狀態——進來時很鬱悶,出去時心情會好一點。

  店裡出售的假髮價格從幾百塊錢到幾千塊錢不等。全假髮最便宜,混發(半假半真)稍貴一些,全真發最貴,一般都上千元。客人大部分是女性,有的一開始準備買幾百塊錢的,後來就挑了幾千塊錢的。為什麼要買貴的?因為頭髮關乎一個人的容貌,是她們活著的尊嚴。

一位客人正在端詳著手中的假髮。 

  這天,店裡來了一個「短髮」女孩。「來啦?」老秦熟絡地跟她打招呼。「嗯,來洗頭髮!」她手捧著一大束荷花,笑笑說自己剛從龍華寺回來。她往靠門口的位子上一坐,利落地摘下頭上的假髮,露出一顆光腦門兒。她把頭髮交給店員,便自顧自擺弄起手中的花來 

  過了一會兒,頭髮洗好了,老秦把溼頭髮掛在一個頭模上吹造型。他先用夾子把頭髮一層一層夾起來,用梳子翻蓬鬆,再邊吹邊拉直。老秦說,在頭模上做頭髮和在真人頭上完全不一樣,要在心裡想像它戴在真人頭上的樣子。吹風機的轟鳴聲充斥著整個房間,頭髮散落一地。 

  從談話中得知,女孩家在崑山,每次化療都是一個人當日往返,但昨晚醫院的機器壞了,她就在附近花100塊錢租個房間住了一晚,趁著白天有時間,她去了一趟龍華寺逛逛。「來上海這麼多次,哪兒都沒去過,龍華寺也是第一次去,沒想到寺裡人真多啊……」她說荷花是要拿回家裡插的,因為家裡供著觀音。自從得了這個病,一家人比過去更虔誠了。 

  店裡的人都對她很熟悉,因為她是病人中少有的「元氣少女」。「我以前是長捲髮,長髮及腰呢。」女孩說話時聲音明亮,笑起來還有半邊淺淺的酒窩。 

  「那時我剛確診,還沒開始做化療。醫生說一開始化療就要掉頭髮了,我就立馬去髮廊剪了個短髮。髮廊的人問我,『這麼好看的長髮你捨得剪掉?』我說,『剪!』後來開始化療沒過幾天,即便短髮果然還是一點點地掉,我就直接剃了光頭。」她摸了摸自己的腦袋,好像在說別人的故事。

  這天晚上是她最後一次化療,她特別高興。「化療結束以後,我的頭髮就會長回來啦!頭髮沒了還能再長,可是活著比較重要,你說對吧?」她的笑容特別爽朗,就像春日裡的一抹陽光。

  

  「人最害怕的,是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死掉,而這個過程非常痛苦。」目前在中國,癌症患者的存活率很低,五年生存率僅為30.9%。因此來店裡做假髮的客人,如果過一年半載都見不到,很可能就已經不在了。 

  假髮店內,理髮師正在頭模上給假髮吹造型。

  7月的第一天,上海的天氣異常炎熱。這天,店裡來了一位父親,想給女兒借一個頭髮。 

  「我們這裡是賣頭髮,不租借的。」老秦告訴他。「是這樣的,我女兒今年初中畢業,過兩天學校就要拍畢業照了,她想和同學們一起合影。」父親紅著臉解釋,「我們家條件真的不好,就想臨時借一下,拍完就送回來……」聽了這位父親的請求,老秦點點頭答應了。

  連說了三句「謝謝」,這位父親高興地跑出去,把女兒喊進來。這是個16歲的小姑娘,瘦弱得好像一陣風就能吹跑,眼睛裡沒有神,化療把她本來就脆弱的身子消耗得快虛脫了。

  在鏡子前,老秦給她戴上假髮。看著一頭烏黑濃密的頭髮又回來了,她蒼白的臉上終於有了點笑容。「好看。」她回過頭對爸爸說。

  「我女兒以前就是這樣一頭長長的直發。」父親打開女兒手機裡的相冊,裡面有許多女孩的舊照片。那都是一年多前的照片了,那時小姑娘活潑、健康,笑容燦爛。但自從生病以來,她幾乎沒有拍過照。在最近的相冊裡,還有一些說唱歌手PG One的照片,他說女兒很喜歡他。

  雖然身體上承受著極大的痛苦,但眼前的這個孩子就和所有跟她同齡的女孩一樣,也會追星,也有自己喜歡的人。 

造型師在吹頭髮,女孩坐在鏡前等待。 

  那天,她借走了假髮,三天後又如約還了回來。再後來,老秦給她做了頂專屬於她自己的假髮。「這姑娘一直斷斷續續在做化療,人也一天天不成樣子。」老秦說,病人在化療期間理論上每隔一段時間都要來店裡洗頭髮。但從某一天開始,老秦就再也沒有碰到過這個姑娘。 

   

  在這個假髮店裡,除了老秦以外,還有一個20來歲的女店員,她是老闆的妹妹小秦,已經在店裡工作兩年多了。一般女生不肯讓男生剃頭,於是給客人剃頭的任務成了她的專職工作。「很多女孩進來的時候沒什麼,但是一邊剃頭就會一邊哭。」在店裡上班時,小秦總是把自己的一頭長頭高高束起,既是方便工作,又是為了不想刺激到她的客人。

  回憶起剛到店裡工作那年,小秦說自己每天都過得很壓抑。「我以前從沒與癌症病人打過交道,更沒有見過這麼多各種年齡層、各種病情的病人。」她們有的絕望,有的平靜,有的呻吟,有的要死要活……「每天都有客人跟你『倒垃圾』,而你必須像垃圾箱一樣對這些負面的信息照單全收。 

  小秦正在給客人的頭髮吹造型。

  11月,深秋時節,天氣開始降溫了,假髮店的生意受到影響,平時來來往往的客人也少了許多。這天,店裡來了一位個子很高的女客人,她四十多歲,穿著講究,氣質姣好,就像時裝秀裡的「超模」。

  在店裡看了一圈以後,她停在了一頂長捲髮前面。「這款多少錢?」她沒有要求試戴,而是先問了價錢。「這款三千三。」聽了價格,她臉上露出一絲難色,轉而跟老闆說:「你這裡最便宜的是哪一款?」

  從外地來上海治病,治療費加上吃住,花銷近20萬,她家裡的錢已經所剩無幾。「我想選個差一點的頭髮,能戴就行。」在老秦的介紹下,她挑了一頂360元的假髮,但依然希望老闆能再給她打個折。老秦跟她說:「如果你挑貴一點的頭髮我還可以給你打折,但只是300多塊錢的頭髮再打折,我成本都收不回來……」

  她摸了摸自己的頭髮,咬咬牙:「我把我自己的頭髮賣給你,能不能抵200塊錢?」當時她已經進入化療階段,頭髮也開始掉落,一頭長髮略顯得有些稀疏。老秦想了想,最後答應,把假髮送給她,當做抵價。

  剃頭髮的時候,女人哭了。她說,自從生病以來,怎麼看自己怎麼不順眼,以前買的衣服都沒法穿,覺得自己很怪,不敢見人。「我以前燙個頭髮都要花一兩千塊錢,現在我就跟個要飯的一樣。這個病啊,真的可以讓一個人的自尊心降到極點……」

  髮絲簌簌掉落一地。戴上新頭髮,她專注地看著鏡子中的自己,半天才說了一句:「這是我嗎?我怎麼變成這個樣子了……」

  事後,老秦說,其實收客人的真頭髮沒有多少價值,只是象徵性地給她一個心理安慰罷了。

  

  1月1日是元旦,但這個節日似乎與這條街沒有什麼關係,街上絲毫沒有新年的氣氛,整條街在寒冷的風中更顯悽涼。

  「東安路從斜土路到零陵路這一段,是癌症病人的『安全區』。病人在這一段路上可以不戴假髮,但離開這個區域就必須戴。在我們店裡可以剃頭,在別的理髮店就不行。讓店裡的人看到自己光頭的樣子無所謂,卻死活不願給自己的親人看到。」老秦說,得了這個病的人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

  在店裡,客人可以很自然地摘下自己的假髮。

  趙阿姨訂做了店裡最貴的一頂假髮。這天,她來店裡取頭髮,進門便選了一張背對門口的座位坐下,一直低頭看著手機,不停咳嗽。她不願與任何人正面對視,只要有人走進店裡,她都會下意識地躲開。

  假髮拿來了,她摘下自己頭上戴的一頂便宜的假髮,換上訂做的新發,在鏡子前端詳著自己。「不行不行,這顯得我的臉太長了,我現在就像個鬼一樣,唉,死了算了……」阿姨滿臉愁容。

  「您別急,我給您修剪一下好嗎?」老秦一邊給她剪頭髮,一邊好言相勸:「您聽我說,您現在就是什麼都別想,該吃吃,該喝喝……」

  趙阿姨去年6月去醫院做體檢時還一切正常,沒想到11月,身體突然感覺不對勁,再去查就已經是癌症晚期了。「我以前從來不去醫院,醫保卡裡的錢都沒花過。現在看到這個癌字,是真的怕!一旦得了這個毛病,早晚就是一個死。如果我現在七八十歲了還好,可我才五十多歲啊……」

  一共八次化療,趙阿姨剛剛開始做第一次,她知道自己頭髮要掉,就剃了光頭,花4000多塊錢買了店裡最好的一頂假髮,以此來彌補心裡的落差。白天出門,她就戴上貴的假髮,晚上睡覺時就戴一頂便宜的。

  「阿姨,這假髮您不能一天到晚都戴著啊,皮膚會過敏的。」「不行,睡覺時我老公看到多難看啊!」自從患病以來,連趙阿姨的丈夫都沒有看到過她光頭的樣子,每次她都要躲到洗手間裡戴好才出來。

  頭髮修剪好以後,趙阿姨看著鏡中的自己,終於有了點自信。她說,自己以前就是這個髮型,現在看起來還一模一樣。

  老秦為趙阿姨戴上訂做的新頭髮,這對於她來說是「神聖的一刻」。

  走出假髮店時,天色已經暗下來,街上依舊車水馬龍,路邊的小商鋪透出星星點點的光。過了元旦就是春節,病人們都要回家過年了,再重的病也要團聚,再險的路也總會有人相伴同行。

  春天祈禱,秋天痊癒,冬天離去……生與死的話題,每天都在這家小小的假髮店裡上演,他們習以為常,他們心照不宣。「到今年四月春天的時候,我這個店就經營滿四年了。」老闆說。

  冬去春來,萬物輪迴,什麼是盡頭,什麼又是開始?等到來年春天,花還會開滿枝頭,希望,一直都在。

  一個女孩戴上新頭髮後,一時間沒認出自己的樣子,捂著臉笑了起來。

  一頭長長的直發又回來了,她高興地給自己拍了張照片。

  一位阿姨看著鏡中的自己,她說,這髮型還和她以前一模一樣。

  快到春節了,她說想戴著一頭長髮回老家過年。

  戴上新假髮,也「戴」上了活著的希望。

相關焦點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旁小小假髮店 癌症病人這裡"戴"上生命的尊嚴
    原標題:腫瘤醫院旁小小假髮店,癌症病人是主要客源 她們在這裡「戴」上生命的尊嚴女孩為自己戴上新假髮,也「戴」上了生的希望。均黃尖尖攝老秦為趙阿姨戴上定做的新頭髮。  上海東安路從斜土路到零陵路的480米路段,是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門前的一條街。
  • 以生命的名義——記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
    近日,記者走進省文明單位、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看到了醫護人員頑強地與各種危急重症作鬥爭,築起生命最後一道防線的一個個鏡頭。在這裡,中晚期腫瘤患者佔大多數,疑難手術比例高達80%,50歲以上的患者佔65%,醫院還常年接收被其他醫院拒診的患者,給絕望的人帶去生的可能……  別人不做的事,他們為什麼要做?是什麼力量支撐著他們克難攻堅?
  • 上海腫瘤醫院排名前十,上海腫瘤醫院
    上海腫瘤醫院排名前十,上海腫瘤醫院 時間:2020-10-14 16:08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那麼上海腫瘤醫院排名前十的有哪幾家呢,相信很多被腫瘤所困的患者都是想知道,雖然廣東的醫院很多,但是專業的專科腫瘤醫院卻不是很多哦,建議患者可以到廣州的專科腫瘤醫院且醫療技術水平高的醫院去看一下比較好
  • 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堅持多學科聯合診療模式顯成效
    9月下旬,她慕名到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求醫。該院主診醫師宋宗昌副主任醫師接待了患者並建議為其進行多學科聯合診療(MDT)。徵得患者同意後,醫院醫療助理收集並整理患者發病以來所有檢查及治療資料,並請患者及家屬到醫院與腫瘤內科、腫瘤外科、放療科、免疫學、影像學、營養學等相關專家進行交流。
  • 生命的支撐 | 江蘇省腫瘤醫院
    江蘇省腫瘤定版(標清)            明代學者洪應明於《菜根譚》所言:「一段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氣節,是人能夠做到頂天立地的支撐」,那何謂「氣節」,何為「支撐」?江蘇省腫瘤醫院抗疫醫療隊隊員們在疫情危急時刻,捨生忘死,衝鋒一線用他們的行動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 主動捍衛生命尊嚴 生前預囑漸被北京市民接受
    記者3月31日從北京生前預囑推廣協會了解到,目前,全國已有超過兩萬人籤署了生前預囑協議,希望在生命盡頭不再搶救,有尊嚴地離開。但由於傳統觀念,很多家屬並未遵守當事人生命最後時刻的選擇。專家建議,應開展緩和醫療,幫助患者在不創傷性搶救的情況下,有尊嚴地離開。  「生前預囑」,即人們在健康或意識清楚時籤署的,說明在不可治癒的傷病末期或臨終時要或不要哪種醫療護理的指示文件。
  • 36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視頻祝賀 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揭牌
    央廣網上海12月25日消息(記者周洪 通訊員肖鑫)「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是根據上海細胞治療集團『白澤計劃』願景而建。醫院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醫療設備和一支高水平的醫療團隊。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也是『森林』式醫院,它佔地40000平方米,環境非常宜人。」
  • 分享紀錄片《生命裡》
    但是在我們的整個人生裡,有多少時光去感受生命,珍惜生命?也許在肆意揮霍時光的你可能會感嘆時光。也許只有躺在病床上,真正面臨死亡的人才會驚覺人生太短。直到那時,我們才會真正感受生命的「溫度」。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部紀錄片,探討了一個關乎生命的話題——死亡。紀錄片《生命裡》展示的是上海臨汾社區服務中心的舒緩療護區,這裡主要收治癌症晚期患者。
  • 黨建在醫院︱浙江偏遠山區 國科大腫瘤醫院的黨員成幫扶專家
    夜幕將至,在慶元縣齋郎村的紅軍湖旁,一個樸實的身影映入眼帘——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派駐齋郎村的第二批駐村幹部周國明,正高卷著褲腿,忙著往湖面投擲草料。駐村到齋郎村的半年多時間,周國明從一個科班的醫院檢驗科副主任技師儼然轉身成了半個農業專家,養魚、養雞鴨、養蜂……「希望通過我們的幫扶,讓齋郎村的鄉親們生活有所保障,生存能獲得尊嚴。」周國明告訴記者,這句樸實的話語,道出了兩年來一家醫院和一個小小村莊的幫扶情誼。
  • 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將實現癌症精準治療
    作為國內首家以免疫治療為特色的腫瘤醫院,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將在癌症個性化精準治療上探索更多的創新模式和創新技術。未來,細胞治療在癌症上的突破,可能就將在這裡從夢想變為現實。上海細胞治療研究院院長錢其軍表示,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的運行補上了集團在細胞治療研究上的最後一環,實現了從科研到臨床轉化的全過程。據院長程傳苗介紹,未來,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將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開展細胞治療的相關臨床試驗,到時候,部分癌症患者將受益於這一新技術。
  • 深圳腫瘤醫院選擇廣州復大腫瘤醫院:成功搶救病重腫瘤患者
    於是周先生千裡迢迢從北京趕到廣州的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接受治療,在這裡,他能否擺脫痛苦,轉危為安呢(百度搜索: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如今周先生經過一番治療後又持續發燒了一個月,只能靠不斷的打消炎針減輕一點痛苦,除此之外,北京的某醫院也拿不出什麼新的治療方式,家人失望之極,只好放眼全國的腫瘤醫院,希望有醫院可以有新的方法減緩周先生的症狀,改變持續發燒的現象。那麼,為什麼周先生經過了放療後會持續發燒呢?周先生和家人都感到很困惑。
  • 感悟死亡和生命的尊嚴
    死亡的尊嚴:託起了生命   傅偉勳曾在美國天普大學教授"死亡與死亡過程"十餘年,在他罹患淋巴腺癌的短短3個月內,以其淵博的知識與對生死的深刻體驗錘鍊出《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一書。他認為,人之"生死是一體兩面",所以必須把死亡問題擴充為"生死問題",才能達到"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而實現現代人死亡問題的"精神超克",並獲得生死的終極意義。
  • 沉寂的生命也有尊嚴,他為植物人建「港灣」
    在醫院治療4個月後,妻子的病情仍不見起色,依舊昏迷不醒,四五十萬的治療費讓這個普通家庭的未來蒙上陰影。  經過多方輾轉打聽,老安與相久大取得了聯繫。在仔細了解託養中心的情況後,老安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帶著妻子來到了這裡。20名護士24小時值班,加上專業的監護設備,以及每月7500元的打包式收費,讓他在近乎絕望了半年後,終於鬆了一口氣。
  • 他們被視作社區的外來人,卻比誰都要更了解這裡
    那些雖在我們身邊,但在潛意識裡被過濾掉的城市信息,對騎手來說,卻可能是他們工作和生活的關鍵元素。同時,所有社區也必然包含著人和人的關係與連結。在這個層面,常被視為「準外來者」的騎手,卻已成為了強紐帶。他們以消費項目裡最核心的「吃」,構建著社會的互動和聯結。以下,我們請來自上海、蘇州、北京、汕頭的四位騎手,帶我們走進與他們朝夕相伴的社區。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攜手華大揭示原發和復發肝癌腫瘤微環境差異...
    相關成果發布會於12月24日在上海舉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周儉,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肝臟外科副主任孫惠川,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肝外科主任醫師楊欣榮,華大集團聯合創始人、董事長汪建,華大集團執行長、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徐訊、華大集團執行副總裁、長三角首席代表楊爽,華大研究院超級細胞研究所所長劉龍奇、華大研究院精準健康研究所所長金鑫
  • 上海著力打造研究型醫院 未來醫院裡有醫生還有科學家和工程師
    昨天,市科協舉行的「藍色浦江」學術年會聚焦「智慧醫療——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與會專家紛紛帶來上海各大醫院探索研究型醫院的最新嘗試和成果。未來,醫院裡不僅有白衣天使,還要有科學家、工程師。目前,國內還沒有醫院有如此巨額的科研投入,不過許多醫院都在向研究型轉型。例如,「上海第九人民醫院搭建完善了三個高水平研究平臺,包括原始創新平臺、臨床研究平臺和交叉研究平臺,越來越多醫生既是醫生又是科學家。」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院長吳皓說。
  • 福建腫瘤醫院認準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如何清掃位置隱蔽的腫瘤
    因部分肺部腫瘤的位置很隱蔽,例如藏匿在心臟邊上,膈肌等重要的器官旁,這時候不能直接進行消融,此時不宜使用冷凍消融術進行滅活腫瘤,因為心臟等重要器官會導致受損(微信搜索: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如何消滅藏匿在危險地帶的病魔,又不傷及重要器官呢?當腫瘤靠近心臟,該如何解決?
  •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開展全新的廣譜腫瘤標誌物——熱休克...
    人民網哈爾濱3月14日電 近日,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新引進全新的廣譜腫瘤標誌物人血漿熱休克蛋白90α(Hsp90α)臨床檢測項目。該研究成果由清華大學羅永章教授課題組研發,該課題組發現,癌細胞會將細胞內伴侶蛋白質Hsp90α大量分泌到血液裡。
  • 上海七旬阿叔眼眶內長腫瘤 上海普瑞眼科醫院專家20分鐘手術成功摘除
    來自上海奉賢區的王阿叔在上海普瑞眼科醫院成功手術,摘除了右側眼眶內血管瘤,避免了失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