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受到當時中國和日本的月球探測影響,韓國宣布把原定於2025年的探月計劃改為2020年實現,並將搭載比美國更先進的探測機器人。韓國準備通過與NASA合作,在2017年發射用於試驗的用探月飛船,然後在2020年發射自主研發的飛船實現無人登月。並且會搭載由核燃料驅動的探測機器人,該機器人重量約20千克,有一個普通紙箱大小。另外當年計劃在2019年完成自主研製火箭的任務並首飛。這一任務比原定的2025年登陸月球早了5年。
如今2020年也只剩1個月了,韓國的登月計劃究竟如何。韓國的火箭研究計劃始於2002年8月,計劃使用俄羅斯的安加拉」運載火箭的一級技術,推力為170噸;二級火箭為固態燃料火箭,則由韓國自主製造,推力為8噸。火箭總重140噸,長33米,直徑2.9米。最初定於2005年年底完成火箭製造,2007年10月發射。由於與俄方籤署協議出現滯後等原因,發射日期先是推遲至2008年12月,後又因技術等原因,推遲至2009年8月,但發射失敗。2010年6月10日再次發射失敗。這次「四不像」的火箭合作讓韓國的火箭研製工作備受打擊。
2010年後韓國啟動KSLV-2火箭,此火箭為三級火箭,1級火箭將由4個75噸級液體發動機捆綁在一起形成,2級火箭使用2個75噸級液體發動機,3級火箭將使用1個7噸級發動機。計劃在2021年首飛,因此韓國的2020年登月計劃就此終結。此外KSLV-2火箭在2018年完成單級首飛測試,目前進展比較穩定,力爭在2021年首飛,不過首飛可能性仍然存疑。從2020年計劃登月,最終計劃在2022年發射環月球探測,最終韓國的登月計劃可能還是要回到最初的計劃2025年。由此折騰一番韓國也是認識到今後的發展規劃和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