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黏膜保護劑是指具有保護胃黏膜,促進組織修復和潰瘍癒合作用的藥物。是治療消化性潰瘍、胃食管反流病的基本藥物之一。目前胃黏膜保護劑種類繁多,其作用機制及服用方法各有不同,在這裡給大家簡單匯總概括。
1 鉍劑:
包括枸櫞酸鉍鉀、膠體果膠鉍和複方鋁酸鉍。
鉍劑具有增強黏液屏障、滲透屏障作用、刺激內源性前列腺素合成、刺激重碳酸氫鹽和對表皮生長因子的作用,但其中和胃酸作用很弱,另外本類藥物對幽門螺旋桿菌有直接殺滅作用外,降低幽門螺旋桿菌的致病作用。
用法用量:
枸櫞酸鉍鉀:每次 300 mg(相當於鉍 110 mg),qid,於三餐前以及晚餐後 2 小時口服;
膠體果膠鉍:每次 3 粒(相當於鉍 150 mg),qid,餐前半小時與睡前服用。
複方鋁酸鉍:1~2 片/次,tid,餐後嚼碎溫開水送服。
注意事項:
服藥前後半小時須禁食,不得飲用牛奶、含乙醇或含碳酸的飲料及服用其它藥物。
不宜大劑量長期服用以免出現鉍蓄積性中毒。
需要注意,鉍劑用於胃黏膜保護時的劑量和服用方法,與用於清除幽門螺旋桿菌治療時不一樣。
服藥期間大便可呈無光澤的黑褐色,屬正常反應,停藥後 1~2 天內糞便色澤轉為正常。
不得同時服用兩種含鉍製劑。
不良反應:
噁心、便秘等胃腸道反應。
2 米索前列醇:
米索前列醇具有抑制胃酸分泌、細胞保護作用,主要與增加黏液和重碳酸氫鹽分泌有關,增加黏膜血流量,對膜結構的穩定作用,促進上皮修復等作用也可能有關。
用法用量:
每次 0.2 mg,qid(餐前和睡前),4~8 周為一療程;預防 NSAIDs 所致的消化性潰瘍每次 0.2 mg,每日 2~4 次,口服。
注意事項:
青光眼、哮喘及過敏體質等禁用。
前列腺素過敏者禁用。
心、肝、腎疾病患者或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者禁用;
孕婦禁用;
有腦血管或冠狀動脈疾患者禁用。
不良反應:
腹瀉、腹絞痛。
3 鋁碳酸鎂:
通過中和胃酸、吸附膽汁,清除幽門螺桿菌毒素等作用,削弱有害因子對胃黏膜的侵襲;藥物覆蓋保護創面,並促進修復防禦因子的分泌,增強生長因子的表達,從而加速上皮修復和新生血管生成,達到恢復胃黏膜防禦平衡,提高潰瘍癒合目的。
用法用量:
成人飯後 1~2 小時嚼服,睡前或胃部不適時嚼服,推薦劑量:每次 0.5~1.0 g(1~2 片),tid,症狀緩解後至少維持 4 周。
注意事項:
嚴重心腎功能不全者、胃腸道蠕動功能不良者、高鎂高鈣血症等慎用本藥。長期用藥者應定期檢測血鋁濃度。
不良反應:
少且輕微,長期服用可能出現內分泌/代謝、血清電解質變化。
4 硫糖鋁:
通過覆蓋於潰瘍或糜爛面形成保護性屏障,吸附胃蛋白酶和膽汁酸,促進胃黏液和重碳酸鹽分泌,增加胃黏膜血流量和促使前列腺素的合成等作用,從而促進潰瘍癒合。
用法用量:
片劑,每次 1 g qid,或 2 g bid,餐前 1 小時及睡前嚼碎服用;硫糖鋁混懸劑:餐前 1 小時及睡前服用,一日 2~4 次,一次 5~10 ml。1~2 周內症狀可緩解,應連須治療 4~8 周。
注意事項:
應空腹服藥,餐前 1 小時和睡前嚼碎效果最好。甲亢、營養不良性佝僂病、低磷血症者,不宜長期服用本藥。
不良反應:
嗜睡、眩暈、頭昏或頭痛、口乾、便秘、噁心、消化不良、腹瀉等。
5 瑞巴派特:
具有預防潰瘍發生和促進潰瘍癒合作用,可增加胃黏膜血流量、前列腺素 E2 的合成和胃黏液分泌,可清除氧自由基,抑制阿司匹林、乙醇等對胃黏膜的損傷,促進消化性潰瘍的癒合及炎症的改善。
用法用量:
每次 0.1 g,tid,口服(早、晚及睡前)。
注意事項:
有本藥過敏史禁用。
不良反應:
口渴、噁心、腹痛和血清轉氨酶輕度升高、皮疹、全身瘙癢。
6 伊索拉定片:
通過提高胃黏膜細胞內 CAMP、前列腺素、還原型穀胱甘肽及黏液糖蛋白含量。強化胃黏膜上皮細胞間的結合,增強黏膜細胞本身的穩定性,以發揮黏膜防禦作用。
用法用量:
一天 2 片(4 mg),分 1~2 次服。
注意事項:
過敏者禁用。
不良反應:
有時出現便秘、腹瀉、噁心、嘔吐症狀;有時 AST、ALT、Al-P、LDH 值輕度升高;有時出現皮疹,若出現此類症狀,應停藥。
7 替普瑞酮:
促進胃黏膜的再生和加強胃黏膜屏障的形成,提高胃黏膜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改善胃黏膜血供。
用法用量:
可根據年齡、病情酌情調整劑量,一般用法每次 50 mg,tid,口服(餐後)。
注意事項:
替普瑞酮飯後服用與空腹服用相比生物利用度顯著增加,因此必須在飯後服用。
不良反應:
神經性頭痛;輕度胃腸道反應,AST 及 ALT 輕度升高;皮疹、瘙癢等。不良反應一般於停藥後即可消失。
8 吉法酯:
能促進潰瘍修復癒合,增加胃黏膜前列腺素,促進粘液分泌,增強胃黏膜屏障,擴張胃黏膜微循環,改善血流分布。
服用方法:
每次 50~100 mg,每日 3~4 次,飯後服用。
不良反應:
耐受性較好,少數可出現心悸、口乾、噁心、便秘等,一般無需停藥。
9 麥滋林:
即 L-穀氨醯胺呱侖酸鈉顆粒。能促進潰瘍組織的再生,增強腸道黏膜屏障功能,具有保護胃黏膜的作用。
服用方法:
一般每次一袋,每天 3 次,直接口服,可以根據年齡、症狀,在醫師的指導下酌情使用劑量。
注意事項:
主要會出現一些皮膚過敏、蕁麻疹以及便秘、腹瀉、噁心症狀。建議直接吞服,避免用水來衝服。
10 尿囊素鋁:
服後覆蓋在胃腸道壁上,中和胃酸,並游離出具有促進肉芽組織形成及黏膜上皮組織再生的母體化學成份,產生抗潰瘍效果,可改善胃黏膜微小血管新生及血流,促進粘液的合成分泌。
服用方法:
成人每次 0.2 克(2 片),每日 3 次,飯前口服,或遵醫囑。
不良反應:
偶有便秘、稀便、口乾等症狀,停藥後自行消失。
11 依卡倍特鈉顆粒:
口服幾乎不被吸收,可在胃部形成一層保護膜,對胃黏膜的覆蓋作用不受胃內 PH 值變化的影響,並可抑制胃蛋白酶活性,具有抑制幽門螺桿菌作用。
服用方法:
成人一次 1 袋,1 日 2 次(早餐後、睡前)。
注意事項: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不良反應:
有皮疹、蕁麻疹、便秘、腹瀉、胸部壓迫感、周身疲乏感,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
12 胸腺蛋白:
胸腺蛋白可直接促進胃黏膜上皮細胞、成纖維細胞的再生修復,增強胃黏膜細胞 Na-K-ATP 酶活力,增加胃粘液分泌,增加胃黏膜前列腺素合成,提高胃黏膜對 HP 毒素的抵抗作用。
用法用量:
胸腺蛋白口服液口服。一次 30 mg(1 瓶),一日 2 次(早晚餐後 2~3 小時服用),30 日為一個療程。
注意事項:
對胸腺蛋白過敏者禁用;胸腺蛋白若出現絮狀沉澱,則禁止使用;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情況尚不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