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深圳二模作文「自視視角」「他視視角」講評及名師範文展
01原題再現
閱讀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從冬天到春天,時光走了兩季;因感染新冠病毒住院78天、經歷了兇險之極的彭博,因為人間大愛,戰勝了死神。出院時,彭博對救命恩人再三鞠躬致謝。他說:「治病救人,在你們看來,是盡職盡責;但在我看來,是給了我生命。」
彭博感恩的話語中含有多元視角:「治病救人」在醫者的自我視角中也許微不足道,在患者的他人視角中卻無比偉大。自我視角很普通的人,如果做了該做的事,也能獲得他人視角的點讚;自我視角很偉大的人,如果做了不該做的事,也難逃他人視角的差評。
當然,普通人也不妨因自我視角的偉大而寫就非凡人生,偉大的人更可能因自我視角的普通而更加偉大。
那麼,一個人應該有什麼樣的自我視角,又渴望獲得怎樣的他人視角,這值得每一個人深思。
要求:結合材料,聯繫現實;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定文體,自擬標題。不少於800字。
02審題立意指導
鄭州一中 侯巍
深圳二模線上作文,屬於一則人生哲理類材料作文。
該材料的哲理是從新冠肺炎患重症者彭博康復出院時,對醫護人員感謝的話語中引申出來的。
在醫生看來,醫護人員救治患者是盡職盡責,是普通工人做普通事(自我視角);在以彭博為代表的患者看來,醫護工作者是救命,是在做偉大的事(他人視角)。二者觀感不同,是因為視角不同。
多元視角,是一個具有普遍意義和哲學意味的永恆話題,但是我們不能對其做過於玄虛的解讀,要結合材料將其落實。
結合所給材料來看,材料中所言「自我視角」,即個人對自己的認知,從其積極意義來看,是指個人(職業)價值的認同和堅守;「他人視角」則是他人對自己的認知,從其積極意義來看,指的是社會價值的確認和彰顯。
因此,「自我視角的偉大」指的就是堅持自我,做好本職,並認為自己所做之事分內之事是有利於社會和他人,在注重自我評價的同時,也注重他人和社會對自己的評價。比如,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為武漢捐款5000萬於東來,自己的公司胖東來做得很成功,對員工和顧客又特別好,也樂意從事公益活動來提高自己和企業的知名度。於東來就是一個「自我視角的偉大」的人。
「自我視角的普通」指的是只專注於過好自己,做好本職,不主動追求社會和他人的高度評價。比如,參加火神山醫院建設、不把自己所作之事神聖化的建築工人。
材料中還特別提到了一種人「自我視角很偉大」、「做了不該做的事」的人。這類人,指的是認為做好了自己,甚至自認為敬業,但所做之事卻對社會無意義,對他人無意義(或有害)。這類人自然會被他人差評。比如,做基因嬰兒編輯實驗的賀建奎,自認為是在做科學家該做的事,但更多科學家認為(在他人視角中),他的實驗違背社會人倫。再如,武漢作家方方,自認為自己寫日記,甚至在美國出書,是作家的本分,她甚至自認為所做之事是同情弱小、伸張正義、爭取自由之事,她自己就是「社會的良心」,但不少公民卻認為(在他人視角中),方方的所作所為沒有擔負起一個作家應有的社會責任,方方更沒有公職作家應有的家國情懷。
因此,結合材料「那麼,一個人應該有什麼樣的自我視角,又渴望獲得怎樣的他人視角,這值得每一個人深思。」這一段來看,你對自己和自己所作之事該如何認知,你願意做材料所提哪一類人,就是這次作文的務必完成的驅動任務。
當然對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學生核心素養」,絕不能做「自我視角很偉大」卻「做了不該做的事」的人。
【切題標題示例】
《莫作精緻利己者》
《淡化浮名,甘做微塵》
《自利利他,胸懷天下》
《自視甚高者,常被人厭棄》
《做好分內事,多聽他人言》
《突破自我,成就不凡人生》
《別鑽進了「自我視角」的牢籠》
《自視之下能律己,他視之下能容人》
《若只是螻蟻,又何妨觀宇宙之大?》
《橫看成嶺側成峰,皆因視角而不同》
03名師下水作文1
突破自我,成就不凡人生
中牟一高 胡記霞
朋友,你可曾聽說過鯨落?
《禪定荒野》中說,「鯨落海底,哺暗界眾生十五年」。它從海平面落至深海,然後在長達上百年的墜落分解過程中,化身孤獨海洋裡最溫暖的綠洲,給貧瘠的深海帶來養分。
一鯨落,萬物生。
這才是鯨落真正的樣子。突破自我的局限,養育萬物。美麗又殘忍,殘忍卻包容。鯨生於天地,死於天地,最後贈與自然。它給漆黑冰冷的海底帶來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繁榮。它供養了深海上百種無脊椎生物,反哺這片養育了自己的海洋。
這正如人生,最長不過百年,在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候,塵歸塵,土歸土,但總有一些生命,即便死亡,也會延續在人們心中。
我想,人若能突破自我,定能成就不凡人生。
疫情當前,那些白衣逆行之人,那些社區工作者,在他們的自我視角中也許微不足道,但在患者、在普通百姓的他人視角中卻無比偉大。自我視角下的援鄂護士張靜靜永遠是普通的,但在他人視角下,剪短一頭長髮的她,臉上有著深深勒痕的她,對病人溫潤如玉的她,卻像很多的逆行之人一樣是最美麗的,是不凡的,是偉大的!
眼睛模糊,淚水……
白衣逆行,以自己的盡職盡責,保國人之快樂安康;學生學習,以自己的不斷成長,成為中國脊梁。我們都是自我視角很普通的人,卻也不妨突破自我,來寫就我們的非凡人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有可能成為魯迅先生筆下的「他人視角」中的「中國脊梁」——或是成為埋頭苦幹的人,或是成為拼命硬幹的人,或是成為為民請命的人,或是成為捨身求法的人……
鯨生萬物,亦是雙贏……
中國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設想恰是自我視角與他人視角關係的絕佳闡釋。「以至誠為道,以至仁為德。」中國人民歷來富有正義感和同情心,歷來把自己的前途命運同各國人民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回顧歷史,張騫西行、鑑真東渡、鄭和遠航,這些名垂青史的文明交往佳話,無不體現海納百川的大同思想,無不折射兼濟天下的胸襟氣度,無不踐行協和萬邦的高尚信念。
而這些,都是從他人視角出發的「天下大同」思想。
誠如費孝通老先生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名師下水作文2】
若只是螻蟻,又何妨觀宇宙之大?
(鄭上實高 郭鵬源)
蘇軾曾吟唱,「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似有悲觀虛無之意,可誰又能否認:鴻爪有痕終須記,非親有義須當敬。彭博遭遇新冠病毒78天,歷經劫波終被救,他不是對看似只是做好本職工作的醫生不以為意、飄然而去;而是對醫生心懷感恩,再三鞠躬致謝。正謂:仁醫自視是平凡,他人看來是崇高,視角不同,價值高低迥異。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雖自視螢火之光,然他視卻可與日月爭輝。
誰是2020年春天最可愛的人?無疑是支援湖北的萬千醫務人員。援鄂護士張靜靜生前自認只是做了些微救護工作;馳援武漢的徐夢薇,自想在這場災難中與患者僅是相互救贖;剪掉飄飄青雲的女醫護們,自視只是為了節約時間、方便自己而已,可我們看來這是大愛無疆,是甘於奉獻,是勇於犧牲。她們有「芙蓉如面柳如眉」的青春容顏,正值「一弦一柱思華年」的錦瑟歲月,卻不曾為花容月貌上的層層印痕嘆息,不為累斷腰肢的救護工作抱怨,不為一己小我顧影自憐。真是:自傲未必真豪傑,自「卑」如何不丈夫!
以他人視角律己,吾日三省吾身,終可燭照自己,破繭成蝶,幻化成一束時代之光。以自我視角恕人,惟信能屈能伸,終是坐禪行禪,胸吞百川,匯聚成一江東流春水。
「年少不懂曾國藩,讀懂已是淚滿面。」人人皆知:曾國藩遲鈍,考了七次才中舉,面對強大的太平軍時用「接硬核,打呆仗」的匪夷所思的策略,先保存自我,不論勝利。可你卻不知:他在遇到相向而行、處於對峙牴牾之中的背負重物的農埂兩農人時,自己跳入水中,負物讓行,農人自過。千年「山羊過獨木橋」難題就這樣輕易破解,遂了農人之願,也讓他頓悟:世事艱難似無解,躬身入局可化解。他守得住困境、入得了世事,以他人視角律己,終活成晚清一道炫目之光,成為名實相符的「晚清中興第一名臣」,被贊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
疾風知勁草,烈火知真金。弘一法師臨終,一蟻之命尚敬重;「央視名嘴」柴靜,呼吸之殤痛入髓;「中國機長」劉傳健,乘客安全心中念;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患者病痛腦中懸。他們都是自我視角很普通,卻心繫他人、嚴格自律的平常人,終成為了他人眼中萬眾稱頌的精神高標。
大千世界,矛盾如影隨形,禍患不期而至。有人人可贊,自然也有人人盡唾。
有人自視信守承諾,他視卻道貌岸然、衣冠禽獸,就像性侵養女的某公司高管;有人自視災難不足掛齒、無動於衷,他視確是草菅人命、貽誤佳機,就如被新冠肺炎籠罩下的某國某知名政要;有人挑起戰爭自視「人類救世主」,卻不知他視早已是狼子野心、草薙禽獮,恰如製造「南京大屠殺」的日本軍人、欲屠盡猶太人的希特勒。這樣的反差,令人瞠目結舌之餘,也不禁讓人喟嘆:不反省之不足以滌蕩心神,不明辨之不足以燭照人生!
「江海不與坎井爭其清,雷霆不與蛙蚓鬥其聲」,願我們每人都可以在明辨是非之時,以自我視角恕人,以他人視角嚴格自律,放寬視域,不妄自表態,多入局做事,用體感擁抱世界,我們一生縱然渺若螻蟻,又何愁不能攀爬至塔頂觀宇宙之大,盡賞曼妙風光?
【名師下水作文3】
橫看成嶺側成峰,皆因視角而不同
鞏義一高 鄭俊彩
百花驚豔了春,卻只說:「按時而發」;浮雲靈動了天,卻只道:「水汽使然」;醫生挽救了命,卻只言:「盡職而已」,橫看成嶺側成峰,皆因視角而不同。
謫守一隅遷客意,懷國憂民美名傳。
史邁爾斯說:「最偉大的人不是輕視日常小事的人,而是對這些事情予以縝密的注意並加以改進的人」 ,正如他——蘇東坡被貶惠州時,不僅以繡口妙筆點化惠州湖山,更是救民於水火,用自家人的錢修好了連接東江兩岸的簡陋浮橋,使之「飛樓九間,堅如鐵石」,避免了村民再被東江吞噬,於他而言,只是盡職守之責、愛民之心,卻在竣工之日有「父老喜雲集,簞壺無空攜。三日飲不散,殺盡西村雞」的盛況,更有清代江逢辰詩曰:「一自坡公謫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亦有歐陽修貶官滁州城,年豐物阜,與民同樂,更有滕子京謫守巴陵郡,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你道他謫守一隅,滿腹遷客惆悵,人說他懷國憂民,萬古美名傳。
身在井隅向璀璨,為國利他動人心。
富蘭克林說:「有些無名小卒和最有名的人一樣偉大」,正如他們——一位69歲的退休環衛,帳戶餘額僅餘13.78;一位83歲的拾荒老人,照顧著癱瘓在床的老伴;一位87歲的獨居老人,每天堅守在紐扣攤位前……這是不是像極了募捐平臺的信息?但,杭州的他、湖州的他、重慶的她,各個地方的他和她,在全民抗疫之時捐出了自己的全部積蓄——10萬、1萬、20萬……亦有滴滴司機春節不休,接送醫務人員;更有退伍老兵千裡不懼,支援醫療物資,你道他身在井隅,自顧尚且不暇,人說他為國利民,惹淚動人心。
深思慎取篤行之,且聽他人如何說。
奧斯特洛夫斯基說:「人的一生可能燃燒也可能腐朽」,正如他們——他,十五歲,中學生,在祖國疫情爆發之初用五個行李箱,人肉背回1.5萬隻口罩;她,二十歲,留學生,在祖國疫情最為嚴重的時候,隨意散播對祖國對人民的不當言論。他,全民稱讚,隱身鬧市;她,萬人指責,道歉無益。亦有暴徒香港街頭踏國徽,更有江姐渣滓洞中繡國旗;亦有學子一己憤恨屠刀向幼童,更有醫護一肩擔當逆行向前線,你道他言行荒唐、道義全無,你道他作為可敬、堪稱英雄,人說他深思慎取,且聽旁人論。
偉大的蘇軾因自我視角的普通而更加偉大,普通的老者因自我視角的偉大而寫就非凡人生,自我視角很普通的趙珺延,只是做了該做的事,卻獲得他人視角的點讚;自我視角很偉大的許可馨,也因做了不該做的事,而難逃他人視角的差評,橫看成嶺側成峰,皆因視角而不同,你我皆應:深思慎取篤行之,且聽他人如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