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為何不信神?因為中國人只想解決問題,而不是祈禱

2020-12-03 百家號

中國古代的先賢聖哲們具有不同於西方文明和西方文化的價值選擇和判斷。如果說希臘文明是起源於對自然界的「驚奇感」,希伯來文明是起源於對上帝的「敬畏感」,那末,中華文明則是起源於對人之為人的心性喪失的「憂患感」。也就是說,中國聖賢最關注的不是外在的自然,不是高高在上的天國,亦不是純粹的思辨領域,而是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心性、人性、生命、社會人生。通俗地說,中國人不把他們的注意力朝向人的「外面」或「上面」,而是朝向人的「裡面」。用中國哲學界喜用的一句話來說,西方文化注重「外在超越」,而中華文化注重「內在超越」。古人云:「思以其道易天下。」就是說,中國古人思考著用他們的思想、觀念,也即「道」來改變天下。說白了就是,他們建立學說,提出思想的目的乃是改變天下、和諧社會、淨化人心、安頓生命、培植人格。

孔子

古代先哲告訴我們

群經之首的《周易》有這麼一句話:「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它強調的是通過關注「人文」,以達到變化和成就天下以及天下人之心的目的。我們說,所謂「人文」是專就人的本性來言的。「文明以止,人文也,此之謂也。」 (《周易賁卦彖辭》)無論是文明,還是人文,都是在強調呈現人之為人的本性是它們的最終目的。這一人之為人的本性是反映著人朝著他應該朝的「方向」的價值選擇和意義追求。「文明以止,人文也」是對《周易》賁卦的解釋。此卦的卦象是下離上艮(■))。離(■)為火,表示光明和美麗;艮(■)為山,表示安止和歸宿。意思是指,人應該朝著和安止於光明和美麗之境也。這一符合人性對待的境界和狀態即是儒家《大學》所設定的「止於至善」。構成中華文化主體的儒道佛三家文化,都以其不同的概念和名相來表達這一問題的。儒家是用「至善」,道家是用「上善」,佛家是用「般若」。而它們的共同意旨皆是指人之為人的本來狀態。這是超越具體的是非善惡美醜的「無善無惡」的狀態。這是人之為人的「心性」。

老莊

中國的神是和我們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的祖先

中國宗教的天(神)人合德的特點還通過與中國傳統宗法性宗教二元崇拜的另一元崇拜,即祖先崇拜體現出來。我們知道,祖先崇拜與天神崇拜是兩種有著內在關聯性的宗教信仰。而且因為有了這種配合才更加使得中國宗教的倫理味濃了,人文味濃了,神靈味自然就淡了。在殷人那裡就有了其帝王祖先「賓於帝」的說法,到了周代更明確了皇祖與天(上帝)相配的關係。《詩經》說:「文王陟降,在帝左右。」《史記封禪書》說:「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這一與上帝配享的祖先崇拜在道德上更強調「孝」的功用。誠如王國維所說:「周之制度典禮,實皆為道德而設。」(《觀堂集林殷周制度論》)如果在郊天的天神崇拜中更側重「德」的話,那末在祭祖的祖先崇拜中就更側重「孝」了。祖先崇拜所重視的倫理意義上的孝道,在周以後的中國社會中普遍信奉的每個家族的祖先崇拜同樣被強化著。

祭祖

關於祭祀祖先,祭祀鬼神這一「神道」的最終目的性,經過孔子等儒家強調以後就更深入到中華文化之中以及中國人的心中。孔子主張「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論語八佾》)。孔子重視祭祀,不是基於迷信鬼神可以禍福於人的認識,而是,在他看來,通過祭祀可以推崇孝道,可以使祭祀者道德歸厚。「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論語學而》)也就是說,是要藉助祭祀祖先,祭祀鬼神去實行對百姓的教化,即所謂「以神輔教」「神道設教」。這種孝道的倫理和祭祀的宗教相互融合而很難作出截然的斷分。也就是說,此時的「神」,與其說是「神靈」,不如說是「文化」了。荀子早就指出了這一點。他說:「故君子以為文,而百姓以為神。以為文則吉,以為神則兇也。」(《荀子天論》)由此可見,這種將政治、倫理、宗教三者合一,將天(神)與人合德以及以「化人」的觀念和模式構成了中國傳統宗教的一個很大的特點,這一特點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產生了重大而又深遠的影響。

儒家從來沒有放棄無神論的基本立場

在「命運之天」的意義下的天人之學,其意蘊也不是有神論的,就其實質來說,仍然將最後的決定權交由人來決定。儒家的孔子和孟子都談論過這個意義上的「天命」思想。但在他們看來,「天命」只是代表一種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並能夠對人有著一定製約作用的力量。孟子說:「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論語

(《孟子萬章上》)對於這一「存在」,儒家提醒人們要給予充分尊重,乃至敬畏。所以也才有了孔子那樣的忠告:「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論語季氏》)實際上,我們可以將儒家這一「天命」思想看成是要對人的可能出現的盲目自大行為的一種限制性的告誡。當然,儒家畢竟要正面回答和處理「天命」與「人事」的關係問題。他們的結論正是為中國人非常熟知的這樣一句話,即「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也就是說,儒家從來沒有放棄對重人事的基本無神論的立場。

相關焦點

  • 美國人疑惑:中國為何那麼多無神論者?中國人:我們信的是這種神
    想必大家都有感覺,近幾年,中國的一舉一動都會受到世界人民的關注,就算是美國人,他們的茶餘飯後也會討論到中國。有美國人就曾在網上提出疑惑:為什麼中國有那麼多無神論者?難道是因為我們的神管不了他們嗎?其實縱觀中國的歷史,中國人是信神的,只不過信的是這種神。
  • 為什麼中國人不信神靈?
    但是在中國,大部分的中國人是不相信神靈的,即便是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來說,漢族人家家供奉玉帝,灶神,財神等各路神仙,但是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中國人對神靈是不相信的!既然中國人不信神靈,為何還要供奉神靈呢?
  • 中國人為何「敬神」卻不「信神」?兩千多年前,中國人就頓悟了
    但我們不信仰神明,並不意味著我們不「敬神」。我們修祠堂、建廟宇、蓋道觀;我們供奉香火、潛心修行、真誠祈禱;我們說「頭頂三尺有神明」,我們說「人在做、天在看」,我們說「俯仰無愧」,我們從未喪失對神明的尊重。只不過我們從未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於神明,在我們自己的觀念中,我們總是更相信自己的努力。
  • 古代中國人的世界觀:統一天下就是統一世界,不是郡縣便是藩國
    古代中國長期領先於世界諸國,為何不熱衷於對外擴張版圖?這個問題一般有兩種絕然相反的回答。其一:古代中國熱衷於擴張領土,不然現在中國版圖怎麼來的?從夏朝到清朝,這段歷史,被稱為中國古代史。古代中國長期領先於世界諸國,為何不擴張領土?因為只有一個:整個世界本來就是中國的。看到這個觀點別笑,在1840年之前,中國人就是這麼想的。這種觀念早在夏朝的時候就形成了,到了隋朝才確定為中華文明的朝貢體系。古代中國人的世界觀是什麼的呢?
  • 西方世界宗教盛行,為何中國不信宗教呢?中國人:信上帝管用嗎?
    百家號作者獨家原創西方世界宗教盛行,為何中國不信宗教呢?中國人:信上帝管用嗎?其實宗教說的非常明白的話,也就是讓人們心中有一個信仰,或者是有一個能夠讓他們敬畏的神靈存在,而我們從古代開始就是講究一種實用主義,我們在全國各地是能夠看到人們參拜各種神靈的,比如觀音、財神、土地等等,當然在古代更多的人都是參拜聖人的,最多的就是自己的祖宗了,這也是為什麼現在人們口中的髒話,都是涉及到人家的祖宗多少代的原因了,因為人們信奉這些,自然也就非常在意了
  • 不信上帝也不信安拉,中國人的信仰到底在哪裡?
    雖然現代中國也有一部分人信仰宗教,但是大部分人的中國人並沒有宗教信仰。因此有一些外國人就說:「中國人沒有信仰」「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是十分空虛和枯燥的」。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並不是!中國人的思想信仰中華文明作為古代四大文明之中唯一一個沒有被中斷的文明,在其漫漫歷史長河之中,湧現了無數璀璨的思想。其中最輝煌的思想盛典當屬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爭鳴。
  • 中國人為何「敬神」卻不「信神」?早在商朝時,太戌就破除了迷信
    在現如今,神明的意思被解釋為,神的總稱,並且有宗教指天地萬物的創造者和統治者。但其實對於神明,中國人的態度更多的是尊敬而不是信仰。這就是有很多外國人都「詬病」中國人的一件事,說中國人缺乏信仰,他們或相信上帝、或相信釋迦牟尼、或相信耶穌,在他們心裡都有著明確的信仰方向。
  • 女媧娘娘與伏羲聖人為何從兄妹,結為夫妻,看她在神祠中祈禱了啥
    女媧娘娘與伏羲聖人為何從兄妹,結為夫妻,看她在神祠中祈禱了啥上古神話傳說中的女媧娘娘和伏羲聖人,關係有些特殊,既是宇宙混沌初開時期的親生兄妹,又是一對上天有意成全,結成的夫妻。關於女媧娘娘和伏羲聖人的來歷,相傳混沌初開時,九河神女華胥氏,在河岸的沙灘上,腳踏一個巨大無比的腳印,被一條五彩霓虹纏身,感而受孕。
  • 號稱「啥都敢吃」的中國人,為何不吃貓?《本草綱目》給出答案
    中國人在國際社會上都有一個大胃王的稱號,只是因為無論什麼東西到達了中國都能被做成一道美味佳餚兒端上餐桌。然而很多人提出疑問面對什麼都能吃的中國人,為什麼不見他們去吃貓肉呢?其實無論是古代中國還是現代中國對貓的態度都是極其尊重的。因為貓是在西漢時期通過絲綢之路來進入到我國境內的,可以說是半個洋玩意兒。當時的貓被引進中國之後因為專吃田鼠保護了莊稼,得到了當地人們的喜愛,自然而然的貓就成為了當地人民的朋友。
  • 古人為何只「敬神」卻不「信神」?而國外都信神,究竟為什麼呢?
    「神」是一個神秘而神秘的概念,是宗教或信仰最高水平的總稱。它通常被認為是超自然物體中最高的。它沒有身體,但具有身體圖像。它可以是自然現象的人或擬人化。甚至不受自然法則的限制,相反,它高於自然法則。它支配著物質世界,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物質世界。
  • 美國網友:中國人為何不信上帝?澳大利亞網友:中國人是無神論者
    在西方有很多國家認為佛教就是中國的宗教,但其實大部分的中國人都不怎麼信佛,不過在中國,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比如國家文化,民族以及家族,所以很多外國網友對於中國就會有這樣的疑問,比如在美國論壇上,一位外國網友發出了這樣的問題:中俄為什麼不相信上帝?
  • 美媒:中國人為何不信上帝,卻祭拜祖先神靈?老外結論出奇一致
    中國和外國除了消費方式的區別外,在信仰上也有很大的差異。外國人普遍比較信奉宗教,他們認為上的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存在,只要虔誠地祈禱便能夠得到上帝的保佑。不過上帝在中國的發展並不是很好,國人基本上都不信仰上帝。中國人也有一些神話傳說,而且還形成了相當成熟的神話體系。逢年過節的時候,中國人會祭拜一下神靈,不過更主要的還是祭奠自己的先人。古人堅信人在死後靈魂還會存在,可以保佑自己的後人。
  • 美國人:為何中國不信仰上帝,而相信祖先神靈?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在中國逢年過節家裡總會宰雞宰鴨,燒香拜佛,這是我們在農村裡習以為常的一件事了,因為我們想求與這些」神仙」保佑我們家庭安康,來年風調雨順
  • 德國專家:為何中國人明明是無神論者,也沒有國教,卻撐到了現在
    在西方世界,神的代理人及其機構是宗教教徒和教會,而教會組織的國教普遍存在於西方各國中。有一些西方人從出生到死亡,都未曾離開過關於神的教育,他們認為,萬事向神祈禱就會化險為夷。不過,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無神論者國家,引起了西方世界的疑惑。
  • 中國人沒有「宗教信仰」?《易經》這本書告訴你,我們信的是這個
    ——《周易》很久之前就有西方人就和中國人說,你們沒有信仰。你如果說有,他會問你信仰哪個教?你如果說你不信教,那他就得理了:「你看,我就說你們中國人沒有信仰嘛。」那麼中國人有沒有信仰呢?當然有!華夏五千年文明傳承,如果國人沒有信仰,何談強大的民族凝聚力?但中國人信仰的主力並不是宗教,宗教在中國的發展緩慢,始終沒有形成主流思潮;中國人真正信仰的,是蒼天。
  • 孔子畫像為何總露出兩顆門牙?不是因為醜,背後有深刻含義
    提起孔子,想必在中國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開創者。因為是他開了私人講學之風,所以又被尊為「萬世師表」,教師鼻祖。歷代帝王出於統治需求,在登基後也會對孔子進行祭拜和追封。而在今天,孔子已走向了全世界,孔子學院也在世界各地生根發芽,傳播著中國古典文化。
  • 打假鬥士方舟子稱:象棋可能是印度人發明的,因為中國古代沒大象
    的文章,質疑象棋並非來源於中國,他的主要依據是,當時的中國並沒有大象的存在,而且中國象棋和印度的「四隊旗」的對弈形勢相似,因此他認為中國象棋來源於印度。象棋與中國文化象棋為何被稱作「象棋」?這裡的說法有很多,人們對它的研究頗深。在其中流傳最廣的,是以中國古代打仗時擂鼓助威,鳴金收兵來比喻。
  • 聖經中的「神」與中國文化中的「天」
    」(出埃及記第二十章12節)人類文化四大發源地是巴比倫的兩河流域,埃及的尼羅河,中國的黃河,和印度的恆河。今天,除了住在黃河一帶的人仍舊是中國人以外,其餘三處所住的人,老早已經不是原來的埃及人,巴比倫人,和印度人了。然而,從古巴比倫人分出來的一支特殊民族,名叫希伯來人,現今叫猶太人,仍然存在。猶太人與中國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 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其實李時珍早已道出原因,古人試過
    對美食很有研究的中國人,把很多食材運用到極致,但是卻唯獨不用貓肉。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其實李時珍早已道出原因,而且古人嘗試過。中國美食其實貓的誕生地並不是中國,而是在埃及和波斯這兩個國家。而在我國古代貓也是會被當成王公貴族的寵物,因為其高貴的姿態和柔順的皮毛似乎更能成為貴族的一種象徵。養貓就是那個時候最奢侈的一件事情,雖然一些平民百姓家也會養貓,但是他們養貓來不是為了逗樂玩弄,而是為了捕捉老鼠。而且貓也與玄學有很大的聯繫,在我國古代有貓神一說,貓是有9條命的,人不但不可以殺貓,甚至在見到死貓時也不能棄之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