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我們在機場常見的噴氣式飛機,渦輪螺旋槳飛機在民用航空領域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今天小編帶領大家認識的這架飛機,是中國民用航空工業一次大膽嘗試的產物,雖然質疑聲不斷,但也不可否認其在民航史上的重要貢獻。這就是新舟60飛機——國產民用飛機的探路者。
奧凱航空 新舟60客機
(一)新舟誕生
新舟60飛機(英文縮寫:MA60),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下屬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運-7短/中程運輸機的基礎上研製、生產的50~60座級雙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支線客機,因此新舟60最初的原型機被稱為運7-200A型。而運-7飛機又是在蘇制安-24飛機的基礎上設計而衍生的。
安-24中短程雙發渦輪螺槳運輸機
1988年,新舟60飛機研製項目立項;
1991年,飛機完成圖紙設計;
1993年12月26日,第1架適航試驗機完成首飛。
新舟60飛機為兩人駕駛體制,載客量可達56~60名,滿油航程達到了2450 km。使用加拿大普惠公司PW-127J自由渦輪式低油耗發動機,採用美國漢密爾頓公司247F-3型低噪音四葉螺旋槳,能夠達到最大514km/h的巡航速度。雖然相比噴氣式飛機,渦槳式飛機在速度、航程和運載能力方面都處於劣勢,但更低的成本和燃油消耗使得渦槳式飛機在中短途航空領域始終佔有一席之地。
(二)走向海外
2004年11月2日,新舟60飛機出口辛巴威,進入非洲市場;2005年12月28日,新舟出口寮國,進入東南亞市場。截至2018年7月,中國以外有32架新舟60飛機投入使用,另外還有訂單16架。剛果(布)、尚比亞、印尼、菲律賓、玻利維亞等國家均運營有國產新舟60飛機。
與此同時,新舟飛機在國內的運營也逐步展開。奧凱航空、英安航空、民航飛行學院與幸福航空等先後籤約購機。
2000年8月,首架新舟60交付四川航空公司;
2008年10月19日,新舟60由奧凱航空首次投入國內商業航線,執行天津—煙臺—大連—錦州航線;
2014年10月30日,國產新舟60第100架飛機下線。
截止2017年8月,新舟60飛機全球運送旅客突破1000萬人次,累計飛行42萬小時、經歷39萬起落。
夜色下的新舟60
(三)面臨質疑
新舟60型客機雖然引進了大量的西方航空技術,但並沒有取得歐盟和美國的飛行認證許可,因此主要客戶以第三世界國家為主。與此同時,新舟60飛機事故頻發,也讓人們對這款飛機的安全性產生了懷疑。
2002年8月7日,武漢航空公司(後併入中國東方航空)一架新舟60在宜昌三峽機場訓練時,降落忘記放起落架,飛機以機腹著陸,嚴重受損。事後查明,起落架未放告警錄音為美國口音,而飛行員沒有及時聽明白警告,堅持降落,導致事故發生。這起事故導致該機型在中國停飛74個月,2008年10月19日才在國內首航。
2011年3月18日,一架玻利維亞空軍下屬的新舟60客機,在向玻利維亞魯雷納瓦克機場(SLRQ)降落過程中起落架系統失效無法放下,飛機被迫機腹著陸,飛機嚴重損壞。
2013年6月10日9時40分,印尼鴿航公司一架新舟60客機在印尼東部東努沙登加拉省首府古邦無前輪迫降,2人受傷。該機機身斷裂,損壞嚴重恐無法再修復使用。
幸福航空JR1529從義烏飛往福州的航班在著陸時發生事故
在以上這些事件中,雖然有部分事故是由於飛行員誤操作而引發的,但這同樣反映出該型號飛機在飛行員配套訓練上存在不小的漏洞。截至2014年初,新舟60系列交付75架,事故8次,損毀3架,致命事故2次,25人死亡,這在同級別的支線飛機中屬於非常差的表現。2013年國內飛機共發生機械原因不安全事件56起,其中發生在新舟60機型上的就有10起,佔不安全事件的17.86%。
由於安全性、運營成本等種種原因,中國聯合航空、四川航空、武漢航空(後併入中國東方航空)購買這款飛機後放棄了運營。而事故頻發只是這款飛機遭受質疑的起因。
目前,國內的新舟60飛機全部由幸福航空運營,中航工業既是這款飛機的製造商,又是航空運營人(幸福航空由中航工業和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合資組建),而FAA嚴格禁止這種行為。
因飛行故障,中航工業於2014年3月1日申請停飛國內外的15架新舟60飛機。在停飛10天後,國內航空公司運營的6架新舟60飛機稱「相關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並於2014年3月10日恢復飛行,而國外飛機的復飛卻沒有明確的日期。 新舟60國內先恢復飛行,讓中航工業受到外界「採用雙重標準」的指責。
(四)總結展望
作為國產民用飛機的試水之作,新舟60承載了一代中國人對於擁有自己的民航飛機的厚望。但必須承認,這款飛機在安全性和配套服務體系上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雖然這架飛機稱不上成功的機型,但他為國產飛機的製造、運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也為國產飛機的海外銷售探索了新路,為中國民用航空的發展作出了一定貢獻。
辛巴威航空運營的MA60飛機
這裡是飛機博物館,歡迎大家的關注和評論,小編將持續為大家更新飛機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