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6月9日訊(段濤 鄭琳)2018年的高考已落下帷幕。2018年理綜化學試題在題型、分值設置等方面保持相對穩定,抓住對主幹知識的重點考察的同時,兼顧對學生能力、方法、學科素養的綜合考察。體現了化學試題近年來「遵循考綱,穩中求變,注重能力,綜合創新」的一貫命題風格。石家莊一中中學化學一級教師鄭琳對試題進行了深度解析。
注重基礎,突出主幹,穩重求變
試題涉及的知識內容覆蓋了必修和選修的內容,每道題目考查的知識點明確、具體,突出了所考查範圍內的主幹知識。例如第7題化學與資源回收再利用,第8題第11題有機物的性質與結構,第9題實驗基礎,第10題阿伏伽德羅常數, 12題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及元素化合物的基本性質,第13題電化學原理。第26題以「醋酸亞鉻製備」為背景重點考查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第27題(1)(3)化學方程式和電極方程式的的書寫,(4)氧化還原滴定的簡單計算。28題(2)反應熱的計算、平衡常數Kp的計算、平衡移動原理的應用等均屬於高中化學必備的主幹知識。第35題以鋰及其化合物為載體,考查了核外電子排布與能量關係、離子半徑大小比較原因分析、離子空間構型、雜化類型判斷、化學鍵類型判斷、第一電離能、鍵能、晶格能、晶胞計算。第36題通過由化合物A製備W的合成路線,考查有機物命名、反應類型、反應條件、分子式、同分異構體、官能團名稱、簡單合成路線表述等基本知識。考查方式與2017年基本類似,選擇題部分減少了水溶液中電離平衡圖像的考察,增加了阿伏伽德羅常數的考察。
立意高遠、注重能力,全面考察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試題堅持能力立意,素材呈現方式靈活多樣,要求學生通過對實際事物、圖像、實驗裝置、實驗現象、結構模型的觀察,綜合運用所學的化學知識解決社會、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突出考查了學生獲取和分析信息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和實驗探究能力,全面檢測學生的核心素養。例如第7題化學與資源回收再利用,突出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第13題電化學題型新穎,學生需要從文字信息和圖像中獲取信息並解決問題,題目本身不但和物理學科有一定交叉,還對汙染防治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非選擇題部分,選取化工生產中的多個素材,以陌生的化學反應原理、實驗裝置圖、數據圖表、化學反應流程等創設問題情境,信息量大、呈現方式多樣、背景陌生甚至包含幹擾信息,要求學生通過「現場獨立自學」的方式,提煉出信息背後的知識與規律,在與已有知識整合的基礎上形成新認識並運用於情境中解決問題。26題實驗題學生如果能從背景材料中找出製取物質的性質,看懂實驗裝置圖,了解各個活塞(K1、K2、K3)的作用,就能夠結合實驗目的給出正確答案。27題從三種製備焦亞硫酸鈉的方法入手,結合工藝流程圖和三室兩膜電解裝置圖,考察學生提取信息、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28題為例,考慮到工業生產中的實際情況,用壓強(p)代替濃度(c),考察兩個連續反應中某一時刻對應物質壓強(P)和平衡常數(Kp)的計算,同時題幹中還巧妙提示了在N2O4轉化過程中N2O5量的變化。
總之,2018年高考化學試題具有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的特點,通過對學生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的考察,完全符合「立德樹人、服務選拔、導向教學」這一高考核心立場,不僅能夠很好的評價考生知識和能力水平的高低,同時也為今後的中學化學教學和高考複習指明了方向。
鄭琳,中學化學一級教師,2003年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同年到石家莊市第一中學工作至今,多年高三畢業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