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到有!如悅醫療72小時拿到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

2021-01-21 海報新聞

2月14日,山東如悅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醫用一次性防護服(非無菌)通過繁雜苛刻的型式檢驗,拿到了我市第一張醫用防護服類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和生產許可證。2月26日拿到醫用一次性防護服(無菌)註冊證和生產許可證。3月28日,拿到了我市第一張口罩類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至此三個疫情防護主要產品全部獲得市場準入許可,如悅醫療填補我市醫用防護服和醫用外科口罩生產空白。愉悅集團從傳統紡織產業向醫養健康產業升級轉型由此按下「快進鍵」。

疫情蔓延導致醫療物資短缺,我市接到生產醫用防護服緊急任務

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為保護產品質量安全、規範出口秩序,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藥品監督局於3月31日聯合發布新規,要求醫療物資出口必須取得我國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書。出口門檻驟然抬高,讓剛剛拿到證書的如悅醫療訂單應接不暇。

這是與時間賽跑,「搶」來醫用防護服類和口罩類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從2月10日開始謀劃,到2月14日通過樣品檢驗,僅用了72小時。

疫情當下,醫用防護服對於醫護人員來說,猶如戰士在戰場上的「盔甲」。省工信廳領導為了解決醫療物資短缺的問題先後赴多地調研,來到濱州是2月10日晚上10點。未做任何休息,直奔如悅醫療生產車間視察。該企業去年建成投產,現主要生產出口醫用注射器,原本計劃於今年下半年謀劃啟動醫用防護服和醫用口罩的生產。就是這個條件為上演濱州版的「速度與激情」拉開了帷幕。

「三天內拿到醫用防護服類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保證每天承擔3000套醫用防護服生產任務。」省工信廳領導給我市下達了緊急任務,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

10萬級無菌醫療器械車間、萬級局部達到百級的無菌檢驗室、微生物檢驗室及陽性對照室等等,企業已具備生產醫用防護服的條件,但是醫療器械行業生產門檻準入要求和產品安全標準都非常高,從試生產到取得許可完全進入市場一般至少需要10個月甚至更長時間,三天辦完醫用防護服的市場準入手續幾乎不可能。

當晚11點左右,市委書記佘春明、市長宇向東了解到這個情況後,連夜研究落實方案,要求市場監管局局長孫文利立即聯繫省市場監管局、省藥監局對接生產許可審批事宜。

2月11日一大早,宇向東親自率隊赴濟南跑審批手續。通過多方溝通,省市場監管局、省藥監局主要領導同志親自部署,當即派出專家組到如悅醫療駐廠指導,幫助企業進入應急審批快速通道。

「千難萬難也要儘快解決好醫用防護服生產保障的問題,否則作為市長無顏面對在湖北一線抗疫的白衣戰士。」宇向東叮囑身邊隨行人員要爭分奪秒去落實工作。為了搶時間,中午他和大家一塊在車上吃的盒飯。市主要領導親自帶隊跑手續,使得應急審批快速通道進一步加速。

「為快速推進審批手續的事,宇市長有時一天要和孫文利局長通電話或當面調度安排好多次,期間解決了很多具體問題。」市市場監管局辦公室主任蔡磊回憶當時的情景說。

2月11日下午3時,省專家組人員到達如悅醫療公司,實地核查公司是否具備醫療器械產品生產條件。經過連續幾個小時的現場勘察和資料審核,省專家組連夜出具報告並呈送省相關部門。

2月12日一早,如悅醫療董事長李付傑便接到了省藥監局試生產產品樣品的通知,駐廠指導組為樣品送檢制定了詳細周密的方案,同時協調山東省醫療檢測中心開通特殊「受理通道」。

「頭拱地、往前衝」,齊心協力助力企業產品儘快「走」上戰「疫」一線

為了讓產品能夠儘快「走」上戰「疫」一線,市市場監管局、市工信局等部門下基層、駐企業,以「頭拱地、往前衝」的勁頭,齊心協力助力企業完成產品註冊生產。

「疫情期間賓館酒店沒有營業的,駐廠指導的省市專家都住在職工公寓,大家工作連軸轉,吃飯大都是方便麵火腿腸。」如悅醫療總經理李偉說。

產品檢驗是審批的關鍵環節。「一次性醫用防護服有個指標產品註冊檢驗連續兩次不合格, 市市場監管局駐企工作人員和我們徹夜研究,從生產技術參數、樣品準備、檢測程序等方面手把手的指導。」李偉說。

為解決醫用防護服面料「防靜電」指標的問題,市場監管局指派國家生態紡織品質檢中心主任丁曰東駐廠指導,在他們的實驗室用他們的設備連續做了20多小時的測試13個批次的實驗,有臺設備由於運行時間超長高溫報警,最終確定了解決方案。

找到問題所在,企業對產品面料立即進行了更換。樣品自檢合格後,被緊急送往山東省醫療器械檢測中心。「為搶回企業更換面料耽誤的時間,孫文利局長積極協調省藥監局打破受理、檢驗、審評、審批等串聯式工作流程,改為並聯式同時受理。」作為駐企指導小組成員,市場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科科長董海濤向記者介紹。

2月14日晚11時,企業終於成功獲得醫用防護服產品(非無菌)註冊證和生產許可證。「如悅醫療僅用72小時拿到了正常需要半年以上辦完的生產許可證和產品註冊登記證。這是我從事企業經營30多年從未遇到過的。」如悅醫療母公司的愉悅家紡集團董事長劉曰興向記者說。

黨委、政府、企業勠力同心,疫情中積極作為、化危為機、逆勢而上

企業取得資質後,濱州市市場監管局、濱州市工信局等部門圍繞企業的生產達產多部門推出了一系列的服務「組合拳」,幫助企業協調生產設備、原料、包裝材料等物資,指導企業完善產品質量管控體系,提升產品質量水平,精準推動疫情防護產品生產。

從無到有,這是「政企同心」最好的見證。「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初,市委書記佘春明就提出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要主動捕捉好疫情帶來的機遇,我對此有了深刻的感悟。濱州發展的信心來自何處?正是來自於黨委政府企業勠力同心,在疫情中積極作為、化危為機、逆勢而上,在加快推進經濟轉型的進程中實現高質量發展。」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孫文利說。

「政府各部門的高效審批、積極幫扶,讓如悅醫療在1個月之內完成了10個月的工作。」李付傑說,「而且讓我們在國家出臺醫療物資出口新規之前拿到證件,這無疑為如悅醫療進軍國際市場趟平了道路,贏得了發展醫養健康產業的先機。當下醫用防護產品最著急如何滿負荷生產滿足國際市場的需要,還需要各級部門繼續給予支持。」

相關焦點

  • [公司]彩虹集團:取得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
    [公司]彩虹集團:取得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 全景快訊
  • 彩虹集團:控股子公司取得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
    1 月 11日,彩虹集團(003023)發布公告稱,公司子公司成都彩虹集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材料科技」,公司出資比例為65%)於近期取得由四川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核發的《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基本情況如下: 1.許可證編號:川食藥監械生產許20210002號;2.企業名稱:成都彩虹集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購買隱形眼鏡時要看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購買隱形眼鏡時要看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時間: 2014-04-11 13:12  來源: 重慶晨報   編輯:
  • 大慶46家企業被註銷《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東北網6月19日訊 近日,記者從大慶市食藥監局獲悉,因不具備原經營許可條件且無法取得聯繫、主動申請註銷等原因,大慶市46家企業被註銷《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這些企業在註銷期內不能再從事二、三類醫療器械經營,否則將按無證經營處理。
  • 南天信息(000948.SZ):取得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格隆匯 8 月 12日丨南天信息(000948.SZ)公布,公司因醫療信息化業務布局及項目拓展需要,向雲南省昆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申請了《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公司已於近日收到雲南省昆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頒發的《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 醫療器械委託生產備案憑證
    信息企業名稱穩健醫療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421100767435675X許可證號或備案編號鄂黃食藥監械生產備20150011號住所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115739004755F許可證號或備案編號CHEN  LIAN YONG聯繫人廖平  醫療器械委託生產備案憑證
  • 醫療器械許可證資料曝光,老闆紛紛轉發—大道優才
    那就是口罩生產以及出口,由於國內的情況漸漸控制,口罩的售賣也漸漸平息,很多商家就開始往國外售賣。有些口罩在國外已經炒到了70多美金一個,有的地方甚至高達95美金(中間已經不知道轉手了多少中間商)。但想要生產以及出口也是很難的,國內頒布了最嚴的口罩出口令,口罩的出口需要海關備案。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35期:啟明醫療布局全球創新醫療器械...
    福建省頒發醫療器械註冊人制度試點後第一張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近日,福建省藥監局為貝萊勝電子(廈門)有限公司頒發福建省醫療器械註冊人制度試點後第一張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廈門納龍科技有限公司持有註冊證、貝萊勝電子受託生產的數字式心電圖機,由此成為福建省首個醫療器械註冊人制度試點產品。
  • 日本醫療器械MAH制度的核心是什麼?帶您了解
    日本醫療器械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以下簡稱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分為上市許可持有人(MAH)和指定上市許可持有人(DMAH)。MAH/DMAH的職責包括產品註冊,確保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基地符合質量管理體系(QMS)要求,檢查受託生產企業是否執行優良質量規範(GQP),確保上市產品符合優良安全監視規範(GVP),管理產品存儲和上市後監督。 雖然MAH和DMAH職責相似,但也存在顯著區別。
  • 購買醫療器械先查驗註冊證
    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總局關於發布醫療器械分類目錄的公告》(2017年第104號)附件《醫療器械分類目錄》,牙科手機、低速手機均屬於第二類醫療器械。 根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八條的有關規定,第二類醫療器械實行產品註冊管理。
  • 醫療器械查詢官網及舉報電話一覽
    醫療器械查詢官網及舉報電話一覽  購買醫療器械特別是二類、三類產品生產企業只能銷售自己生產的產品,經營企業經營二類醫療器械需取得《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經營三類醫療器械需取得《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購買前請核實商家資質,購買時請索取正規發票。
  • 27批次醫療器械不合格 涉及20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
    臺)產品不符合標準規定,涉及美國賽諾秀公司、振德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等20家醫療器械企業產品。吉林弗朗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淑蘭金環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南昌市德美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長東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新鄉市榮軍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河南省宇安醫療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6批次手術衣產品不合格,涉及脹破強力-幹態(產品關鍵區域)、脹破強力-溼態(產品關鍵區域)、斷裂強力-幹態(產品關鍵區域)、斷裂強力-溼態(產品關鍵區域)、抗滲水性(產品非關鍵區域)不符合標準規定
  • 簡化審批流程 金華首張以「告知承諾制」審批的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3月27日上午,金華市張文龍眼科門診部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文龍在市行政服務中心市場監管窗口領到了《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這也是金華首張通過「證照分離」改革、以「告知承諾制」審批模式發放的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效率高,服務好。」
  • 醫療器械的金礦—內窺鏡行業市場分析
    二、進入內窺鏡行業的壁壘分析  1、準入壁壘  內窺鏡微創醫療器械產品涵蓋一類、二類和三類醫療器械,國家藥監部門實行嚴格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和產品註冊制度。新進入該行業的企業需要通過省級藥監部門的審核,在取得《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和《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後方可經營;此外,行業內的生產企業必須在獲得產品註冊證之後才能進行對應醫療器械產品的生產和銷售。
  • 關於註銷河北奇視明商貿有限公司等2家企業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的公告
    滄審批告〔2020〕146 號關於註銷河北奇視明商貿有限公司等2家企業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的公告>(第16批)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等有關規定,經審查,我市河北奇視明商貿有限公司等2家企業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符合註銷條件,按規定予以註銷(名單詳見附件)。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55期:全球醫療器械公司研發排行榜發布...
    天津市率先開展醫療器械唯一標識全域試點 天津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召開的成立兩周年新聞通氣會上表示,推動「三醫聯動」,在天津市全域推廣醫療器械唯一標識(簡稱UDI)。截至27日,天津市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共計賦碼上傳UDI信息35102條,並每日更新、持續上漲,目前佔國家資料庫已發布總量的16.4%。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25期: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落戶...
    《通告》指出,江蘇省醫療器械行政審批系統可辦理第二類醫療器械產品註冊審批,第二類、三類醫療器械生產許可審批,藥品、醫療器械信息服務審批,出具醫療器械出口銷售證明,醫療器械臨床試驗備案,第二、三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委託生產備案等事項。自5月29日起,將不再接受線下申報。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該系統提供辦理的事項推行電子證照應用服務,不再發放紙質證書。
  • 安全使用醫療器械,這些知識點你必須get 到
    ,首先,我們要對什麼是醫療器械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才能科學、有效地使用醫療器械,從而達到安全用械的目的。什麼是醫療器械?醫療器械是指單獨或者組合使用於人體的儀器、設備、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的軟體。醫療器械和我們普通人有關係嗎?醫療器械與我們普通人的生活有相當緊密的聯繫。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經常會使用到醫療器械。
  • 我國醫療器械產業將迎黃金期
    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0月底,在國內246家上市醫藥企業中,有161家醫藥企業有布局器械產業,佔比高達65.45%。其中,25家醫藥商業上市企業中有24家布局醫療器械領域,佔比高達96.0%;72家中藥上市企業中,有59家布局中醫器械、敷料、貼膏等產品的研發、生產與經營,布局比例達81.9%。  此外,大型上市醫藥企業布局器械產業已成為顯著趨勢。
  • 湖北省食藥監局通報醫療器械經營企業交叉檢查情況
    部分企業未按照醫療器械說明書和標籤標示要求運輸、貯存醫療器械,倉庫溫溼度記錄不全;個別企業倉庫管理混亂,產品未按要求分區存放,制定的質量管理制度未有效執行;對需要低溫、冷藏醫療器械進行全鏈條冷鏈管理的,部分企業無冷鏈運輸交接單、無在途溫度記錄。通報中提出,各市州局應對轄區內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存在的質量管理問題,依法依規進行處理,對嚴重違法違規行為要立案查處、直至吊銷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