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後上百年過去了,物理學為何沒有突破性進展?

2020-08-23 宇宙探索

這種觀點有兩點不嚴謹。

首先,何為「突破性的進展」?

所謂「突破性」本身就是一種主觀上的衡量方式,沒有一種客觀的評價方式。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後真的沒有突破性的進展嗎?

莫要用我們對物理學淺顯的認知輕易下結論,很多專業性的物理學知識我們並不是十分了解。物理學一直都在進步中,比如說楊米爾斯理論完善了標準粒子模型,從而統一了除引力之外的三種基本自然力,這難道不是顛覆性的進展嗎?

還有楊振寧的宇稱不守恆,不能因為我們不了解就認為它不是突破性的進展。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物理學專業方面的知識,普通人很難去理解,也沒有機會去了解。

其次,即使真的沒有突破性進展,又能說明什麼呢?大自然法則並沒有規定物理學經過長時間後必須取得突破性進展!

換一種思維方式:牛頓經典力學到相對論的誕生,中間也經歷了兩百多年時間,為何這兩百多年時間物理學也沒有突破性進展呢?

往遠了說,在牛頓經典力學誕生之前的人類幾千年歷史,同樣的也沒有突破性進展!幾千年沒有突破性進展為何沒有人質疑?如今只有100年沒有突破性進展我們就著急了呢?

科學,尤其是物理學是需要大量的積累,需要一代代物理學家為之付出,積累到一定階段,一定會取得爆發,取得突破性進展。

我們只知道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卻不知在牛頓之前,有伽利略,克卜勒等著名物理學家早就為牛頓開闢了一條通向萬有引力的道路。我們只知道相對論,卻很少關注在相對論的誕生之路,在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之前,麥克斯韋,龐加萊,洛侖茲,閔科夫斯基等都對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有深刻影響!

科學的發展總是這樣,發展到一定階段,一定會有科學家站出來捅破那層通向「突破性進展」的「窗戶紙」!在捅破這層「窗戶紙」之前,科學一直都在漫長的積累中,隨時等待著爆發!

相關焦點

  •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後上百年過去了,物理學為何沒有突破性進展?
    首先,何為「突破性的進展」?所謂「突破性」本身就是一種主觀上的衡量方式,沒有一種客觀的評價方式。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後真的沒有突破性的進展嗎?莫要用我們對物理學淺顯的認知輕易下結論,很多專業性的物理學知識我們並不是十分了解。
  • 相對論、量子力學以後物理學為什麼沒有發展了?
    相對論、量子力學誕生近一百年多來,我們的基礎物理學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的突破,相應的技術應用科技都是建立在一百年前的基礎理論之上,而物理學各領域的進步,全是對之前基礎物理學的完善和補充。在微觀領域,量子力學能解釋部分超導現象。在宏觀宇宙學,廣義相對論能夠做出部分解釋。
  • 為何在20世紀初之後,物理學就開始停滯不前?難道沒有重大突破了
    文/隨風飄散為何在20世紀初之後,物理學就開始停滯不前?難道沒有重大突破了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它是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物理學研究大致宇宙,小到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質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律,因此物理學成為了其他各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
  •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是現代物理的兩大支柱,為何沒有弦理論?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同時也是20世紀整個科學界中最重要的兩項成就。1905年,愛因斯坦給出了質能方程、狹義相對論,1915年又給出了廣義相對論,這些極大地刷新了人類對時間、空間、質量、能量等的認識。
  • 物理學的兩大真理: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為何相互矛盾?根源在這個點
    大家好,歡迎收看量子科普第76期,我是常常,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關於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與量子理論為何不能相融的事情。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解釋的是宏觀世界,而量子力學是微觀量子領域的科學,按照常識來說,宏觀世界是由微觀量子世界組成的,而微觀量子世界被包含於宏觀世界,兩者應該是相輔相成、融會貫通的,但令人奇怪的,解釋宏觀世界的相對論卻無法解釋微觀量子世界,而微觀量子世界的很多現象在宏觀世界中根本就找不到類似現象,甚至連邏輯上都解釋不通,兩種理論根本無法融合,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主要矛盾是什麼?
    量子力學量子力學其實是由於黑體輻射的危機所導致的。當時普朗克發現,如果假設能量是連續的,理論和實驗觀測就沒有辦法擬合了。於是,他提出了「量子」假說,認為能量存在最小的單位,也就是說能量是一份一份的,這也就解決了黑體輻射。
  • 為什麼相對論比量子力學更容易被人接受?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是上個世紀物理學建立起的兩座科學大廈,物理學也就此從經典物理學跨入現代物理學。相對論給人類帶來了全新的時空觀,廣義相對論將引力進行了幾何化處理。量子力學的建立使人類認識到世界是不連續的,量子世界中的反常與人類的日常生活經驗總結完全不相符。
  • 量子力學是介於經典力學和相對論之間的理論
    糾纏的粒子有驚人的特性,所以它被量子力學拒之門外。這些特性無法被廣義上的量子力學描述,所以一般認為這些特性還不是量子力學的一部分。量子力學不主張非慣性系下的第二宇宙速度,很難用經典理論和量子理論解釋成薛丁格方程,超弦理論和弦論尚未形成其自洽體系量子力學本身有一些體系設定是與經典力學有衝突的。
  • 為什麼量子力學和相對論有矛盾?超弦理論或將統一物理學
    牛頓力學在過去兩百年內穩穩地統治著物理學。這種情況直到20世紀才被打破,牛頓力學遲遲解決不了黑體輻射和光速不變這兩朵物理學天空中的烏雲,這兩大問題的解決也分別催生了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都可以說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它們都經過了最嚴格的實驗驗證,都是當前最成功的理論。 但是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卻有著難以調和的矛盾,愛因斯坦晚年為了解決這個矛盾曾一度致力於勾畫大統一理論,然而事違人願,愛因斯坦直到去世都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大家知道,牛頓力學在宏觀低速的世界裡很適用。
  • 視覺的本質——超現實主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
    電和磁的統一(發現無形的領域),與放射性(新發光的能量)的存在,與相對論(時間膨脹、長度收縮,時空的扭曲),和量子力學(其激進的關於因果關係和影響觀察者的角色在測量),物理學是宇宙取代有序發條不可思議的方式。
  • 物理學界的真真假假,對相對論,量子力學,超弦,暗黑物質的聯想
    其中,波普爾是二十世紀一位對科學觀及科學方法影響深遠的哲學家,他對歸納論證的批評及提出證偽觀念,剛好是二十世紀物理學上最重要的幾個理論的寫照,一起來看看這個世界的有多少是真的。牛頓力學及重力定律的成功,讓人類在數百年來驚嘆自己的成就及感覺自身在宇宙中的偉大。無數的實驗及生活經驗,從傳說中的蘋果落地到月亮繞地球運行,從旋轉木馬到宇航,無一不在印證牛頓的勝利。
  • 科普:讓普通人了解量子力學和相對論
    編者按:2020年9月5日,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社科聯聯合邀請李淼先生作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為市民朋友們做了一場題為「給所有人講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的精彩講座。5年之後,也就是1905年,愛因斯坦說能量不是別的,就是光子攜帶的,光和物質一樣由一個個基本單位構成,這個基本單位就是光子,不能再分割。
  •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有可能會被推翻麼?
    新理論和舊理論之間的關係在宏觀低速下的牛頓力學是無可匹敵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確實可以撼動它,但是是在小數點後15位的尺度去撼動牛頓力學,這個差異比大多數的儀器的誤差還要小得多,根本測不出來。因此,我們才會說,牛頓力學是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在宏觀低速下的近似解。
  • 量子力學是物理學的一場革命,例如光的行為像是擴散和連續的波!
    在18~19世紀的啟蒙運動期間,科學知識的大爆炸催生了牛頓力學、電磁學與熱力學,並向世人展示,從炮彈到鐘錶,從風暴到蒸汽火車,從擺錘到行星,只要物理學的這三個領域合力,就能成功地描繪這個世界上所有日常宏觀物體與現象的運動與行為。
  • 當代理論物理學最艱巨的任務——將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完全統一
    在物理學上,有一個怪象。當人們探究宏觀世界的奧秘時,只要使用廣義相對論就足夠了;而當人們探究微觀世界的奧秘時,只需要量子力學就可以了。這兩個理論在各自的領域就如同兩把萬能鑰匙,無論多麼複雜的鎖都能打開。
  • 高能粒子對撞機有望統一量子力學和相對論,楊振寧忍痛放棄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出現後,我們進入到以量子、粒子為代表的微觀世界,發現它們跟原來的經典物理學大相逕庭,這是一個更為廣闊和宏大的科學疆域,微觀世界的很多物理理論跟宏觀世界是完全不同的,比如量子力學中的很多東西都是顛覆現有經典物理學的。不過有一點,相對論和量子力學裡的很多理論雖然我們都在應用,卻從未知道其原理和成因,這也限制了我們進一步利用和發展這門高深的微觀科學。
  • 百年的超越:量子物理學與量子計算機
    很奇怪,能在一個時代集中出現如此之多的科學巨匠在人類整個文明史上也不多見,但那個時代恰好正是。以牛頓為代表的經典物理學在一代代人的深入研究之後,終於來到了突破的十字路口。對黑體輻射的研究產生了突破冬天北方人為主,都會有暖氣。而南方則普遍是空調,於是有人說空調加熱沒有暖氣舒服。這其中的道理,就與熱的傳遞方式有關。
  • 網友:為何近百年來科學上沒有重大發現,還能出一個愛因斯坦嗎?
    在物理學上有兩個奇蹟年,1666年的牛頓奇蹟年,以及1905年的愛因斯坦奇蹟年;牛頓建立經典力學基礎,完成了物理學上的第一次大統一,天上和地面的物理規律都能在牛頓力學的範疇內得到解釋;愛因斯坦則實現了時間和空間、質量和能量的統一。
  • 量子力學首課:愛因斯坦與物理學革命,量子力學開端一目了然
    今天我們來簡單介紹愛因斯坦在相對論和量子論建立時他的貢獻大家看到上面這張照片,這張照片跟大家通常看到的愛因斯坦照片不太一樣,通常看到的都是那個發亂糟糟滿臉皺紋叼個菸斗的那個愛因斯坦,大家都覺得這個腦袋聰明的不得了,其實這個腦袋已經不行了,行的是年輕時候的腦袋。
  • 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到底有多矛盾,我們有沒有可能將二者統一?
    要說物理學體系的建立,還要從牛頓發現萬有引力開始。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奠定了近代物理學的基礎,牛頓用引力描述了世界的規律以及宇宙的運行。牛頓首次解釋了地球之所以能夠圍繞太陽運動就是因為太陽擁有強大的引力。此後,在此基礎上,近代物理學進入了蓬勃發展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