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未來城市 張玉林
1月3日,在社交平臺陌陌上爆出一則消息稱,一位拼多多員工在凌晨一點半下班路上猝死,年僅23歲。隨後,該消息在微博、微信、知乎等社交媒體平臺迅速發酵形成輿論圈,引起網民的廣泛討論。1月4日上午,疑似拼多多知乎官方帳號回應的截圖爆出「用命換錢」言論,將本就觸碰人類道德紅線的事件再次推向輿論中心。拿命換錢是當今職場常態嗎?人的身體最多可以承受多長時間的加班?「過勞」對人的身體器官運行狀況有何影響?
01、44%的職場人加班超過零點根據BOSS直聘發布的《2019職場人加班現狀調查報告》,2268位職場人中,基本不加班人數僅佔10.6%,剩餘的九成員工都在不同程度地經受著加班的噩夢,每周都要加班2-3天的員工佔據將近一半的比例,24.7%的職場人甚至表示每天都要加班,用他們的話來說「加班是年輕人的宿命」。
▲ 資料來源:Boss直聘
你見過凌晨四點的公司嗎?根據調查顯示,有44%的職場人曾加班超過零點,這其中甚至有4.5%的人因通宵加班而直接留在公司過夜。當夜幕來臨的時候,甚至當第二天太陽升起的時候,總有一些人,才剛剛結束加班。
▲ 資料來源:Boss直聘
另外,日本此前發布的一份白皮書報告也從加班時長、和行業分類等方面對員工的加班時長做了細緻的研究和分析。
▲資料來源:騰訊網
數據顯示在日本中央政府各部門工作的5.1萬名公務員中,10月份平均每日加班時間約為1.83小時,11月份大約為2.3小時。在各年齡段中,20-30歲的年輕人加班更多,加班時間也更長,特別是儲備幹部,最長的平均每日加班3.3小時,年加班時長甚至超過1000小時。
▲資料來源:日本《過勞死白皮書》
根據白皮書之前發布的調查數據,正式員工加班時間超80小時的企業已經開始佔企業的23%,其中加班時長超100小時的企業佔比達到11%,加班時間越來越長仿佛成為企業內不可阻擋的趨勢。同時,按照行業來分,在加班時長超80小時的企業中,信息通信業、學術研究和專業技術服務業、以及運輸業和郵政業三大行業佔比最大,加班時間也最長。
無論是針對國內還是國外的數據調查,似乎都在向我們宣告著這一結論:勞動者加班時長普遍增長的大趨勢下,中國勞動者的工作時長正在以不可遏制的速度超越其他國家,作為一個必然的結果,國人的加班時長在不斷增長的同時,相應的睡眠時間就在不斷受到擠壓,並於近年呈現出不斷下降的趨勢。
02、中國人每天深度睡眠時間只有1.93小時▲ 資料來源:《2020中國人睡眠報告》
根據《2020年中國人睡眠報告》中的數據,2013年人們平均都在22:00左右入睡,而到2019年卻推遲到了23:55,國人的睡眠時間每天減少了將近2個小時。按照平均6:50起床的數據計算,也就是說我們的平均睡眠時長只有6.92小時,其中擁有深度睡眠的比例還不到1/3,換算成具體時長,中國人每天的深度睡眠時間大概只有1.93小時。
▲ 資料來源:《2020年中國人睡眠報告》
而在對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群的深度睡眠時長做具體分析,我們不難發現,除去以熬夜為精神食糧的00後和95後之外,面對生活和工作雙重壓力而倍感焦慮的70後、80後、85後顯然睡得比較晚。除此之外,因為生活環境不同導致的一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人群的工作時長和生活壓力出現顯著差異,根據數據來看,生活在三四線的人群相比較一二線城市的人群,普遍睡眠時間更長。
而我們也越來越開始意識到,國人睡眠時間減少,尤其是一二線城市中青年人群睡眠時間急劇下降趨勢的背後,是加班時間的延長和休閒時間的壓縮。
03、「過勞」與「慢性疲勞症候群」浮現加班時長不斷增長,休閒時間不斷被擠壓,當人們的疲勞指數不斷上升的同時,相應地,「過勞症候群」、「病理性疲勞」「慢性疲勞症候群」等新型病症也逐漸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並以極大的破壞力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脅。2019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對《國際疾病分類》名單做出更新,首次把「過勞」列為「影響健康狀況或與健康服務相關的因素」,認為它可能會引發相關疾病。
▲資料來源:武漢科技大學勞動經濟研究所張志勇團隊
根據張志勇團隊的調查數據,職場人普遍反映工作壓力較為沉重,81.9%的勞動者感覺承受著一般或者更高的將神壓力和工作壓力,處於一種「過勞」狀態,與此同時,受訪對象中每周體育鍛鍊時間低於5個小時的員工佔比接近8成,「過勞」正在成為一種新型病症,嚴重影響著人們的健康狀況和健康指數。
▲資料來源:《調查「過勞死」特別數據》
與此同時,在對每天工作超8小時的被訪者進行進一步的調查發現,64.1%的員工「過勞」工作的原因是「競爭激烈,擔心失去工作」,而這部分數據在北京、上海等一二線城市尤為顯著且有增長趨勢;59.1%的員工表示是因為「工作量大」所以不得不選擇「過勞」工作。顯而易見,當代國人「過勞」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和工作壓力相關,準確的說,是受加班工作時長的影響。
「過勞狀態在日常生活中還是較為普遍的,尤其是在『996』加班族、高強度訓練的相關人群和學業緊張的高中學生群體中更為常見。」中日友好醫院骨科主任醫師孫偉表示。
▲圖片來源:搜狐網
而「慢性疲勞症候群」是由於各種疾病引起的一種病理性疲勞。其特點有三:
一是在健康人不應該出現疲勞時出現,且沒有明確的誘發因素;二是疲勞的程度嚴重,消除得也慢;三是這種疲勞常伴有其他症狀,如低熱、全身不適、食欲不振或亢進等。「慢性疲勞綜合症」以其極大的損害力對人的體能、免疫系統、神經系統等都會產生嚴重影響。
針對於加班時間過長引起的「過勞」、「慢性疲勞症候群」等病症,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亞健康科趙欣醫生提出建議:
第一要調情志,以愛心護心。當一個人情緒波動很大的時候,就容易產生身心疲勞的狀態,所以首先要避免情志的過度波動。
第二要調飲食,也就是控制體重,保養脾胃。要以蔬果等清淡的菜餚滋養五臟,吃飯的時候要細嚼慢咽,給身體一個緩衝期。
第三要調神識,科學健身。也就是身心共同調整,適當的運動,可以選用太極拳、八段錦,也可以通過修禪靜坐的方式讓身心得到放鬆。
第四要調起居,也就是規律的生活習慣,避免熬夜,要天人相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第五要調經絡,就醫看病。就是指通過專業的按摩調暢經絡,達到放鬆和緩解疲勞的目的。
▲圖片來源:百度圖庫
當然,我們也應注意到這麼一個事實:正如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人力資源研究室主任高文書所說,當前中國還處於生產率不發達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加班是不得已而為之。當代中國正站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新發展格局路口,短期內的加班依然會是常態,但是,高文書主任對未來的工作時長下降趨勢十分看好,他認為,「目前,國際規定的工作時長是每周40個小時,我國勞動法規定的工作時長是每周44個小時,將來工作時長還會進一步下降。未來在我們可以看到的日子裡,工作時間肯定是要減少的,4天工作日不是異想天開。」
(作者系《財經》實習研究員)
-END -
參考資料:
【1】《2019職場人加班現狀調查報告》,BOSS直聘
【2】《過勞死等防止對策白皮書》,日本政府
【3】《2020喜臨門中國睡眠指數報告》,喜臨門
【4】《調查「過勞死特別數據》,百度文庫
【5】《職場過勞情況調查》,韓丹東,李紫薇
【6】《日均休閒時間不足3小時?!過勞影響健康,工作效率也高不了》,科技日報
【7】《如何緩解疲勞》,有來醫生
【8】《中國人加班時間過長,專家:4天工作制可期》,搜狐智庫
【9】《世界各國工作時長大比拼:你一天工作幾小時》,搜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