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飛機採用新型短距起飛系統

2021-01-08 科技報告與資訊

電動飛機的主要吸引力是對短途運輸的實用性。已有電動航空公司提出將機場放在建築物的頂部,好讓人們能夠使用飛機通勤,因此大多數電動飛機的設計都使用了垂直起降功能。然而,這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影響了飛機的真正航程。現在,一家位於北加州的航空創業公司Metro Hop宣稱他們已經找到了解決方案,短距離起降(STOL)技術。

Metro Hop的飛機是圍繞著一個獨特的起落架系統開發的,它可以在起飛時輔助飛機加速到飛行速度,並在降落時減速。起落架也無需地面加速,飛機可以在25米長的橡膠跑道上起飛。

起落架上裝有一個電動機,連接在輪子上,它可以將飛機加速到起飛速度,而不需要從主發動機中獲取動力。起落架上還裝有槓桿,可以使飛機機身升高、降低或傾斜,以提供起飛時的最大升力和降落時的阻力。與其他起落架一樣,Metro Hop的起落架在空中飛行時可以摺疊起來。

Metro Hop最初的目標是貨運市場,其STOL設計將允許飛機在商業中心和大城市地區使用。該公司表示,"通過使用全電動、短距離起降的貨機,使物流不受開車時間或交通擁堵的限制。而利用其全電動貨機的機隊,Metro Hop創造了一個交貨時間和距離都能隨心所欲地衡量的世界,直接從配送倉庫到最後一公裡的配送車。"

相關焦點

  • Metro Hop電動STOL飛機:只需25米跑道就能起飛
    據外媒報導,短距起降(STOL)可能被證明是電動航空早期VTOL的實用替代品。垂直起降飛機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才能讓自己從地面升到空中,這會極大地減少電池系統的續航裡程。但像Metro Hop正在設計的一架STOL飛機則可以更有效地上升且無需一條長長的跑道。
  • 起飛滑跑距離比戰鬥機都短,中國AG600水上飛機為何這麼猛?
    據在現場的航空愛好者觀察,AG600的起飛非常震撼,「目測」滑行200多米後機身便脫離跑道拔地而起,這個距離比很多採用大推力發動機的戰鬥機起飛距離還短,十分震撼。雖然200多米不是精確的數字,但AG600起飛距離短確實可以肯定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AG600為什麼能做到這點。
  • 康達效應的完美應用,波音YC-14短距起降運輸機
    文|老白337 波音YC-14短距起降運輸機在之前,我們在第309期做過蘇聯安-74運輸機的時候,講到它利用了一種效應,叫做康達效應。康達效應指的是當流體與它流過的物體表面之間存在表面摩擦時,只要曲率不大,流體會順著物體表面流動,而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利用這個原理可以大大的提升飛機的起飛性能。但是這種效應的首次應用在軍事飛機上,其實並不是蘇聯,而是美國,今天我們就說一說康達效應的成功應用者-波音公司的YC-14軍用運輸機。
  • 空客飛機採用自動駕駛/圖像識別技術自主起飛 為飛行汽車奠定基礎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一架空客(Airbus)飛機利用由計算機視覺系統提供支持的自動駕駛技術,成功自動起飛,標誌著自動飛行汽車的實現又向前邁進了一步。測試機組包括兩名飛行員、兩名飛行工程師和一名試飛工程師,機組人員在4小時內進行了8次起飛操作。一般來說,飛機會與儀表著陸系統(ILS)通信,ILS會依靠跑道上的無線電廣播在起飛過程中,對飛行員提供指導,而且需要傳統的機場基礎設施才可以啟動飛行。因此,空客在飛機上安裝了一個圖像識別系統,讓飛機在沒有飛行員操作控制系統,或飛行員無需與跑道系統通信的情況下,成功起飛。
  • 西華航空接收國內首架純電動飛機
    【民航事兒】8月26日上午,四川西華航空接收了一架由遼寧銳翔通用航空製造有限公司製造的RX1E-A型純電動飛機,西華航空董事長李大軍和遼寧銳翔董事長趙鐵楠出席交接儀式,標誌著在民航東北管理局、民航西南管理局、民航四川監管局和園區的大力支持下,由我國自主研發、生產的首架純電動飛機在四川成都率先進入應用。
  • ​勞斯萊斯定製電動飛機ionBird,世界上最快的電動飛機
    目前,電動飛機的世界速度記錄由Extra 330LE保持,其峰值速度約為342.9公裡/小時。它是燃油動力的EA-300的改裝版,EA-300是80年代末設計的特技飛機。電動版採用了西門子的SP260D電機,其最大功率輸出為260千瓦(348馬力),而峰值扭矩則達到了1000牛米(737磅英尺)。
  • 國內首架四座電動飛機首飛成功
    新華社瀋陽10月28日電(記者王瑩、高爽)28日上午,隨著一陣轟鳴聲,我國自主研製的首架四座電動飛機RX4E飛機衝破風雨,在遼寧瀋陽財湖機場首飛成功。四座電動飛機RX4E飛機是由遼寧通用航空研究院全新研製的新能源通用航空產品,飛機翼展13.5米,機長8.4米,起飛重量達1200公斤,續航時間1.5小時,航程300千米。
  • 羅羅與泰克南公司合作研製電動飛機 性能多樣 採用全電推進系統
    【據AviationToday網站2020年10月27日報導】義大利通用飛機製造商泰克南公司(Tecnam)與羅羅公司合作研製電動支線飛機,執行客運、醫療後送、貨運等任務。該型號名為P-Volt,可容納9名乘客,採用全電推進系統。此前,泰克南公司曾與羅羅公司合作開展了H3PS混合電推進四座通用飛機研製工作。來源:AviationToday網站
  • 滑行計程車和電動飛機:新一代日常出行設備正在起飛
    空中計程車起飛自1962年Jetson飛機開始飛行以來,我們一直在等待飛行中的汽車。現在,它們出現了,擁有從固定翼到類似無人機的四軸飛行器的多種飛行方法。儘管發生了大流行,該領域的兩個大人物Joby和Lilium卻籌集到了引人注目的資金(分別為4.37億英鎊和1.78億英鎊)。
  • UTAS開發下一代噴氣式 商用飛機縫翼和襟翼系統
    (UTAS)正在為下一代商用飛機開發新型「全分布式」電動襟翼和縫翼控制系統,可用于波音公司的「新型中型飛機」(NMA)。UTAS高管表示,這項開發工作是UTAS「多電計劃」的具體體現,「多電計劃」是用電動機載系統以取代傳統液壓、氣壓和機械驅動的系統。UTAS作動和螺旋槳系統事業部負責人鮑爾·史密斯表示,UTAS設計的襟翼和縫翼系統將採用沿機翼內側分布的多個電機驅動襟翼和縫翼伸縮。電機可以實現驅動舵面同步運動,也可以獨立控制舵面,提供新型飛控方式。該項技術將取代目前大型商用飛機採用的大型機械系統。
  • 可原地起飛的「飛行煎餅」:美國海軍XF5U戰鬥機,差點改變航空史
    V-173的飛行試驗證明圓盤飛翼布局優勢明顯,特別是短距起降能力特別出色,這一點對於航母艦載機來說十分重要,對美國海軍具有很大誘惑力。當飛機接近地面時,空氣壓力作用在一根彈簧支撐杆上,使穩定襟翼自動偏轉,使空氣從飛機下部穩定逸出,增強了飛機在著陸時的控制能力。 在XF5U的側面是液壓驅動的全動副翼,採用直線前緣,而不是V-173副翼採用的後掠前緣。每個副翼前緣都有兩個平衡砝碼。
  • [圖]空客公布城市空中交通路線圖 未來往電動飛機方向發展
    」根據2016年空客年度報告:「電動和混合動力推進系統飛機的發展是公司未來的重點優先事項之一,CTO正在領導製作出這個『電動飛機路線圖』,其長期目標是將電動和混合動力推進技術應用到直升機和部分客機上,電動飛機將為航空技術的環保目標做出貢獻,使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75%,氮氧化物排放量減少90%,到2050年,噪音下降65%。」
  • 美正在開發全電動X-57 X飛機,與傳統飛機比能源要少用五倍
    這張可視化圖片是由X-57 &34;電動實驗飛機的超級計算機模擬生成的就像電動汽車每天在我們的道路上變得越來越普遍一樣,航空航天工程師們正在尋求使電動航空運輸成為現實。為了追求這一目標,美國宇航局正在研製20多年來的第一架載人X飛機。與傳統飛機相比,X-57團隊設定了一個目標,即使用的能源要少五倍,而且--如果由可再生資源產生的電力驅動--產生零的機上碳排放。
  • 電動汽車已經隨處可見,而電動飛機,可能比你想像中更近
    所以,科學家研究了一種新的航空旅行方式,採用電子航空的方式進行航空旅行,而電動飛機正好可以提供所需的改造規模,目前許多公司都在競相開發。前進推進發動機並不是唯一的電動發動機,NASA的X-57麥克斯韋電動飛機正在研製中,它用一組分布式的電動螺旋槳取代了傳統的機翼。在傳統的噴氣式飛機上,機翼必須足夠大,以便在飛行器低速飛行時提供升力,但較大的表面積在更高的速度下會增加阻力。
  • 樓頂「打飛的」進度加快:電動飛機垂直起降零排放
    起飛期間,機翼上的襟翼指向下方,提供垂直升力。一旦進入空中,它們便逐漸返回到水平位置,從而使飛機可以平行於地平線,往前移動。這使得飛機再也不需要靠方向舵,副翼和機尾等運動部件來控制,也不需要螺旋槳和變速箱。由於是垂直起飛,Lilium Jet的起飛和降落只需要很小的空間,甚至可以像螺旋槳式直升飛機一般,直接起降在建築物的頂部。
  • 航空仿生學:送貨無人機如何用「鳥腿」起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902/397674.htm  如何設計能夠短距起飛但航程較遠的無人機?業界常用的方法是組合固定翼和旋翼,然而這種設計顯然過於複雜——目前,我們已經看到能夠由垂直起飛過渡至水平飛行的尾翼型無人機;也看到包含可旋轉螺旋槳系統的無人機;甚至還有固定翼無人機添加四旋翼以實現垂直起飛與著陸能力的方案。
  • 國產飛機「鯤龍」出海!起飛瞬間超燃
    從山東日照山字河機場滑行起飛經過約28分鐘飛行抵達青島附近海域上空AG600AG600別名「鯤龍」,是目前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採用懸臂式上單翼、前三點可收放式起落架、單船身水陸兩棲飛機布局形式,選裝4臺國產渦槳6發動機,機長37米、翼展38.8米、機高12.1米(外部尺寸與波音737相當),最大起飛重量53.5噸。AG600飛機按照「水陸兩棲、一機多型」的設計思路研製,其最大特點是既能在陸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
  • 飛機起飛流程是什麼?
    飛機如何起飛的?嗯,這個業內太專業,我儘量用通俗易懂的話說明白。飛行員到達機位後,會對飛機下整體外觀按照要求檢查一變,並根據要求跟油務確認加油量。起落架銷子,飛機放行等(一個本本機務必須籤字,飛機才能飛)上飛機後,飛行員根據分工會對駕駛艙相關的飛行機械,電子,儀表系統按照檢查單做個檢查和一些相關設置。
  • NASA電動垂直起降無人機完成風洞試驗
    近期,NASA正在推進最新的模塊化無人機系統研究,新型無人機被命名為Langley Aerodrome。NASA無人機系統部門負責人戴夫·諾斯說:「該研究項目名為先進城市空運試驗臺,旨在探索未來城市空運,既包括無人駕駛飛行如包裹運送,也包括可搭載6~8人的有人機。諾斯表示,此項研究是為了獲取試驗數據並簡化飛機設計流程,從而幫助私營企業加速推進整個城市空運工作。」
  • 五年內可實現樓頂「打飛的」:電動飛機垂直起降零排放
    這幾日,來自德國的公司Lilium,因為新的原型機試飛成功,帶著電動噴氣式飛機重回大家視線。這家公司生產的電動飛機名叫Lilium Jet,除了以電力帶動以外,比較顯著的優勢是垂直起降能力。這輛飛機還能夠執行更複雜的機動行為,比如從懸停模式直接轉換成帶有翼升的水平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