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與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共同呈現莎翁詩意名作

2020-11-25 中國新聞網

國家大劇院與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共同呈現莎翁詩意名作

2018-08-10 13:29:54來源:北京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周陽

2018年08月10日 13:29 來源:北京日報

參與互動 

  國家大劇院與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共同呈現莎翁詩意名作
一場「暴風雨」降臨大劇院舞臺

  濮存昕飾演被流放的米蘭公爵濮思洛。王小京攝

  昨晚,作為國家大劇院與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莎劇舞臺本翻譯計劃項目」合作劇目之一,《暴風雨》在國家大劇院首演。雖然現場並沒有一滴雨,但足以讓觀眾感受到「暴風雨」的威力。這部作品因為充滿詩意,被稱為是莎士比亞「詩的遺囑」,這種詩意的氛圍在大劇院的舞臺上也得到了充分呈現。

  1611年,47歲的莎士比亞完成了極具傳奇色彩的《暴風雨》。整部劇的故事發生在一個荒島上,被仇人奪權並被放逐荒島的米蘭公爵濮思洛,利用魔法製造了一場暴風雨,將路經此地的仇人們帶到了荒島上,使他們受盡折磨,最終找回迷失的本性,而濮思洛和女兒美蘭德也回到了他們該有的合法位置上。

  將這樣一部靈動、奇幻的作品搬上舞臺,有些費力不討好,要想在舞臺上再現魔法、精靈,也會顯得笨拙。該劇由英國著名導演提姆·修普執導,一開場就給大家展現了一個頗具震撼性的場景。

  一方延伸至觀眾席的圓形舞臺被大片的黑色紙張覆蓋,舞臺中央,一座吊橋懸在半空,透著幾分嚴肅。由濮存昕飾演的荒島主人、曾經的米蘭公爵「濮思洛」率先登場,布衣麻衫,端坐在舞臺中央,不言不語,卻讓觀眾屏氣凝神,期待一場「暴風雨」的降臨。受命於濮思洛的精靈艾爾奧從吊橋一側登場,以魔法喚醒舞臺上垂掛的黑色紙張,發出巨大聲響,在現場音樂的伴奏下,以聲效和光影的配合,完美地製造出一場令貴族聞風喪膽、令濮思洛笑逐顏開、令觀眾身臨其境的「暴風雨」。

  而後,隨著航船沉沒,舞臺上所有覆蓋的紙張被充滿恐懼的貴族、水手們撕扯開來,在漫天飛揚的黑色紙張中,一場由濮思洛主導的「魔法之旅」也由此拉開了序幕。對於自己的這種設計,提姆·修普表示:「《暴風雨》是極真實的,同時又是超現實的。開場我們看到的是人在自然面前的脆弱,他們對死亡的恐懼,所以我們選擇了大片的黑色卡紙,它代表著漆黑的夜,代表著這場風暴,還代表著過去、仇恨、欲望……然後這些東西被徹底撕碎,露出純白色的舞臺,我們由此進入莎士比亞的奇幻世界。」

  劇中各色人物的呈現也令人欣喜。濮存昕飾演的濮思洛公爵,性格尤為複雜,既是一位被篡權的統治者,又是一位寵溺女兒的父親;既是一個滿懷仇恨的復仇者,又是一個飽讀詩書、寬大為懷的學者……據悉,該劇將持續演出至8月15日。

相關焦點

  • 國家大劇院版《暴風雨》登臺 展現莎翁「魔法世界」
    國家大劇院版《暴風雨》登臺 展現莎翁「魔法世界」 原標題:   中新社北京8月10日電 (記者 高凱)9日晚,國家大劇院製作的莎士比亞話劇《暴風雨》在京亮相,觀眾在著名演員濮存昕的引領下,於大劇院戲劇場進行了一場屬於莎翁的
  • 國家大劇院版「魔幻」莎翁名劇《暴風雨》8月來襲
    8月9日至15日,國家大劇院製作莎士比亞話劇《暴風雨》將在國家大劇院戲劇場首演亮相。《暴風雨》是英國文學巨匠莎士比亞有生之年獨立完成的最後一部劇作,富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和人文主義精神。這部被稱為「詩的遺囑」的巨作罕少在國內舞臺上演。目前,該劇在緊鑼密鼓的排練當中。
  • 開眼 入錯行的文豪:莎士比亞竟是炒房投資的絕頂高手!
    1597年,33歲的莎士比亞花了60英鎊購置了斯特拉福鎮上第二大的豪宅。此物業是莎翁的同鄉前輩,曾在1491年擔任過倫敦市長的休·克洛普頓爵士在當年修造的百年豪宅。但這棟房子年久失修,破敗不堪。在旁人眼裡是越來越不值錢了,而莎士比亞覺得,這可能是一個投資的好機會。
  • 戲夢都鐸:莎士比亞時代的歷史劇為何叫好又叫座
    1606年4月23日,莎士比亞於故鄉斯特拉福鎮辭世,四百年後回望莎翁,我們不禁感慨他的生逢其時,那個狂飆突進的、愛國情緒強烈的、興奮又繁榮的都鐸王朝晚期為歷史劇作家提供了最好的舞臺,而莎士比亞也藉此成為不朽的一部分。
  • 莎士比亞:從「下裡巴人」變為「陽春白雪」
    莎學專家戴維·科斯特·卡斯頓(David Scott Kastan)在《莎士比亞與書籍》(Shakespeare and the Book,2001)中探討了過去四百年中「莎士比亞何以成為莎士比亞」這個問題,揭示了各種媒介的改編和後世演出的不斷添刪共同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莎士比亞。因此,莎士比亞是一個歷史的建構,如果他今天還活著,他一定會對此感到驚愕。
  • 臺灣紙風車劇團將三度登陸國家大劇院
    臺灣紙風車劇團將三度登陸國家大劇院 2012年06月29日 10:37:00來源:你好臺灣網 「第五屆北京兒童戲劇季」,第三度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帶來一連5場創意無限的《紙風車幻想曲》。
  • 為什麼要新譯莎士比亞?
    我發言的題目是:為什麼要新譯莎士比亞?也講了四點:第一,新譯的想法其來有自。莎士比亞是1921年正式登陸中國,這一年出版了由田漢先生翻譯的莎劇《哈孟雷特》Hamlet。由此,一代又一代的莎翁譯者開始將不同的中文譯本呈現給讀者。其實,每一個莎翁譯者都是替他說中文的人。莎士比亞不會說中文,因此,我們看譯作時難免會想,他到底該講怎樣的中文呢?
  • 莎翁全部著作將被譯成中文:腐國人怎麼看?
    英國政府已決定要花150萬英鎊把莎翁的全部著作翻譯成中文。皇家莎士比亞公司(英國一家大型劇院公司)將負責此項目的運轉,為此,政府同時也資助他們來中國巡演。(大家可以開始存錢啦!)據稱,該項目的目的是刺激旅遊業及增強「文化紐帶」。   ARE THE BRITS HAPPY?   英國人開心嗎?
  • 莎士比亞詳細介紹
    英國歷史文物權威機構「全國託管協會」已確認油畫為真跡,此畫完成於1590年至1593年,當時莎士比亞正住在南安普頓伯爵三世的府上。儘管一代文豪莎翁娶了安娜·哈撒韋,但他的真正性取向一直是文學批評家爭議不絕的話題。 南安普頓伯爵為同性戀的傳說由來已久,他與莎翁的關係更是撲朔迷離。
  • 美國電光火線劇團《小老鼠2016太空漫遊記》創意來襲(組圖)
    這是美國電光火線劇團新作《小老鼠2016漫遊太空》的創作理念。與《瘋狂動物城》的故事背景類似,電光火線劇團的藝術家們將人類星球模擬成一個奇思妙想的老鼠王國,通過「月球原本是芝士做成的」太空新發現,啟迪著年輕的小老鼠們探索外太空、發現自己的勇氣與智慧!在妙趣橫生的劇情主線下,藝術家們傳達著如何成長、如何獨立與自強,如何尋找真正的自我。
  • 莎士比亞的玫瑰劇場:見證伊莉莎白一世時期戲劇盛況
    英國遺產彩票基金會的「揭開玫瑰」(The Rose Revealed Project)修復項目將耗巨資讓玫瑰劇院再放光芒,想像一下,在考古遺址般的劇場觀賞一部莎翁名劇,感受歷史的迴響。每個周末,倫敦的泰晤士南岸都遊人如織。
  • 山東省會大劇院18年3月演出資訊發布
    「齊魯之春」演出季開幕演出——丹麥國家交響樂團音樂會  演出地點:山東省會大劇院 音樂廳  演出時間:2018年3月16日 周五19:30  演出時長:120分鐘(含中場15分鐘)  演出簡介: 丹麥國家交響樂團於1925年成立,並以「做最好的,並且只做最好的」為樂團的座右銘。
  • 莎士比亞在中國:首次出現在林則徐主持翻譯的書中
    莎士比亞最初走入中國,伴隨著的是國人打開國門,了解世界的願望,倡導變革的知識分子把莎士比亞看成可以改變僵化傳統的載體,希望其可以成為批判社會的利器。而在隨後的百餘年歷史中,莎士比亞總能適時地適應中國的現代文化,可以說莎士比亞影響了中國,中國也重塑了莎士比亞。  4月23日,是莎士比亞誕辰450周年紀念日。我們盤點一下莎士比亞走入中國的歷程吧。
  • 英國TNT劇院《弗蘭肯斯坦》
    《弗蘭克斯坦》是英國TNT劇院繼莎士比亞系列作品後的力作,怪獸孤獨痛苦的復仇之旅節奏極快,視覺效果震撼,悲喜、懸疑、驚悚和浪漫之間轉換宛若行雲流水。音樂委約英國著名作曲家保羅•弗萊什創作,具有電影音樂的風格。
  • 牛頓和莎士比亞,誰更偉大
    公元1668年,他製成了第一架反射望遠鏡樣機,這是第二大貢獻。公元1671年,牛頓把經過改進得反射望遠鏡獻給了皇家學會,牛頓名聲大震,並被選為皇家學會會員。反射望遠鏡的發明奠定了現代大型光學天文望遠鏡的基礎。牛頓還提出了光的「微粒說」,認為光是由微粒形成的,並且走的是最快速的直線運動路徑。他的「微粒說」與後來惠更斯的「波動說」構成了關於光的兩大基本理論。
  • 倫敦旅遊,推薦這6大值得一逛的有趣名勝
    她歷史悠久,景觀豐富,除了倫敦塔橋、大本鐘、倫敦眼等著名景點之外,這座國際大都市還有很多值得一逛的好去處,比如接下來要推薦的6大有趣名勝。 碎片大廈觀景臺 高244米的碎片大廈是倫敦最高的觀景臺和名勝景點,站在這裡可以俯瞰最美的城市風景。
  • 「踢館」莎士比亞,這7本書好大的膽
    你想過嗎,如果將莎士比亞的作品移植到現代社會背景下,會是什麼樣?2016年,7位全球頂尖當代小說家就這樣「大膽」地做了。他們接受了英國霍加斯出版社發起的莎士比亞經典改寫計劃,一起重講莎翁經典。現代背景×新銳視角×全新演繹,本周書單,就為大家推薦這個精彩的改寫系列,你準備好和莎翁進行穿越時空的思想共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