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起,我國就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近年來,我國社會老齡化進程加快,按照聯合國標準(65歲以上人口比率超過了14%就被稱為"老齡社會"),我國已經快進入"老齡社會"了。人口老齡化加劇一方面意味著勞動力人口比重下降,我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同時也意味著勞動力的養老負擔加劇,養老問題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已經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
我國人口出生率快速下滑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貫徹落實,中國人口生育水平不斷下降。人口出生率由1978年的18.3‰下降到2010年的11.90‰。2011年後出生率才開始回升;2016年,隨著二胎政策開放,全年人口出生率均較2015年有所增長;然而,自2018年起我國人口出生率快速下滑,2019年全年,中國出生人口為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死亡人口998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34‰。
老齡化進程加快
醫療水平的上升帶來人均壽命的延長,加上出生率的下降,使得我國老齡人口比重快速上升,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截至2019年末,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數量達到17603萬人,佔總人口比重達到12.6%,按照聯合國的標準(7%),我國早已步入老齡化社會。
同時,中國發展基金會發布的《中國發展報告2020: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和政策》測算,2020年中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約有1.8億,約佔總人口的13%;2025年"十四五"規劃完成時,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將超過2.1億,佔總人口數的約15%;2035年和2050年時,中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將達到3.1億和接近3.8億,佔總人口比例則分別達到22.3%和27.9%。如果以60歲及以上作為劃定老年人口的標準,中國的老年人口數量將會更多,到2050年時將有接近5億老年人。
勞動力養老負擔持續增加
人口老齡化的結果將直接導致老齡人口撫養比的不斷提高,撫養比越大,表明勞動力人均承擔的撫養人數就越多,即意味著勞動力的撫養負擔就越嚴重。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9年,我國老年人口撫養比已經上升至17.8%,中國社科院人口所發布《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No.19》預測,隨著1950年代出生高峰隊列陸續超出勞動年齡,勞動年齡人口將會加速減少。老年撫養比在2060年之前一直保持上升狀態,並在2028年左右超過少兒撫養比,成為決定總撫養比變化趨勢的主導因素。
養老基金制度為社會養老提供保障
為了解決老齡人的撫養問題,我國成立了養老基金制度,養老保險基金由國家,企業和勞動者共同負擔,由社會保險事業中心籌集並管理,根據人社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末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5326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874萬人。其中,實際領取待遇人數16032萬人。
2019年,全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4107億元,基金支出3114億元。2019年末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8249億元。2020年上半年,我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為2382.7億元,支出為1602.7億元。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能養老行業市場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