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程度各國排名

2020-12-06 數據猩球

人口老齡化的影響

世界正經歷著地震的人口變化,沒有哪個國家能倖免於此。

雖然預期壽命的增長和出生率的下降是現代科學和醫療保健的主要成就,但它們將對子孫後代產生重大影響。

今天的圖表依賴於經合組織的數據,顯示到2060年老年人與工作年齡的比率將如何變化,突顯了世界上一些老齡化最快的國家。

人口崩潰

到2050年,地球上將有100億人,而今天的人口為77億,其中許多人的壽命將更長。結果,每100個工作年齡的老年人數量將增加近兩倍,從1980年的20人增加到2060年的58人。

在所有經合組織國家中,人口都在老齡化,但老齡化速度存在明顯差異。例如,日本擁有人口最老的稱號,其中三分之二的公民已經超過65歲。到2030年,該國的勞動力預計將減少800萬,這將導致嚴重的潛在勞動力短缺。

另一個例子是,儘管韓國目前的人口年齡比平均年齡還年輕,但它會迅速老化並最終在發達國家中以最高的老幼比例出現。

勞動力下降

在全球範圍內,到2060年,工作年齡人口將減少10%。在希臘,日本,韓國,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波蘭,勞動年齡人口的減少幅度最大,將下降35%以上。在規模的另一端,它將在澳大利亞,墨西哥和以色列增加20%以上。

以色列的67%的顯著增長是由於該國的高生育率,這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的「嬰兒潮」數字相當。

隨著各國為未來幾十年做準備,勞動力短缺只是已經感受到的人口老齡化的影響之一。

管理風險

隨著全球人口的不斷老齡化,我們還可以期待其他許多社會和經濟風險:

擠壓的中間人: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要求退休金福利,而更少的人繳納所得稅,不斷萎縮的勞動力可能被迫繳納更高的稅款。醫療保健成本的上升:更長壽不一定意味著更健康,而65歲以上的人更有可能至少患有一種慢性病,需要昂貴的長期護理。經濟放緩:勞動力的變化可能導致資本從快速老齡化的國家流向年輕的國家,從而改變了全球經濟實力的分布。養老金體系的壓力可能是人口急劇老化的最明顯跡象。儘管許多國家的平均退休年齡正在逐漸增加,但人們因儲蓄壽命的延長而儲蓄不足,到2050年估計會導致400萬億美元的赤字。

養老金面臨壓力

養老金是有保證的,但不一定得到保證。現有政府計劃的任何變更都可能完全改變未來退休人員的生活,但迫切需要有效的養老金改革以減少日益增長的赤字。

建立更好的系統

某些國家在朝著更具可持續性的養老金體系邁進了很大的步伐,《全球養老金指數》提出了政府可以考慮的舉措,例如:

繼續增加退休年齡提高儲蓄水平—養老基金內外擴大包括個體經營者和合同僱員在內的整個勞動力隊伍中私人養老金的覆蓋面,以改善各個支柱之間的整合通過限制退休年齡之前獲得福利來保存退休金通過提高養老金計劃的透明度來增加所有利益相關者的信任和信心儘管有59%的員工期望在退休後能繼續獲得良好的收入,但是為人們提供更好的激勵措施和選擇以使他們更容易地從事老年工作對於確保持續的經濟增長至關重要。

健康長壽·繁榮昌盛

2020年是健康老齡化十年的開始,毫無疑問,世界正進入一個關鍵時期。

全世界的各個國家都面臨著有效管理其老齡化人口的巨大壓力,但是儘早為這一人口轉變做準備將有助於各國的經濟發展,並使年輕人和老年人(包括年輕人)能夠長壽和繁榮。

綜上所述分析,中國到2060年人口老化變化最快,老化人口比例遠超過今天日本老化人口。 而周邊人口大國,印度、印尼,巴基斯坦,孟加拉都會比中國年輕。

----閱讀結束,如果喜歡記得點讚加關注哦!----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或能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
    前言: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正在廣泛地影響著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人口老齡化已逐漸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重大人口問題。搭載上人工智慧發展的時代快車,被認為是解決人口老齡化的一個主要途徑。
  • 世界人口展望2019:中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與應對
    按60歲及以上來看,2020年老年人口規模為2.50億,佔比17.4%,2026年左右超過3億,2035年超過4億,2055年達到峰值4.88億,佔比為35.6%,隨後老年人口緩慢下降,2100年仍在4億以上,佔比為37.8%。
  • 習近平掛心人口老齡化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人口老齡化問題,今天,本文與您一同學習相關重要論述。我國人口老齡化態勢明顯我國人口老齡化態勢明顯,2014年60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已經超過15%,老年人口比重高於世界平均水平,14歲以下人口比重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勞動年齡人口開始絕對減少,這種趨勢還在繼續。這些都對我國人口均衡發展和人口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戰。
  • 2019年中國人口總量及人口結構,城鎮化率和老齡化實現「雙增長」
    按照這一標準,中國自2000年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2018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規模為2.49億人,佔總人口比重達到17.9%,2019年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25388萬人,佔總人口的18.1%,65周歲及以上人口17603萬人,佔總人口的12.6%。
  • 人口老齡化的影響及治理對策
    韓國人口老齡化挑戰低增長、低出生率與人口老齡化是當前韓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三大難題。特別是,人口老齡化已成為影響韓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挑戰。在過去的二十年間,韓國老齡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呈快速上升態勢。根據韓國統計廳數據,2020年韓國老齡人口佔總人口比重達到15.7%,老齡人口規模比2000年增長了473萬人。
  • 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2050年我國會有多少人口?專家給出一個數據
    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人口老齡化現象越來越嚴重。但是不禁有人感嘆,到了2050年,我國究竟會有多少人口?是多還是少呢?對此,專家給出的一個數據令人倍感憂愁。一個國家若要有所發展,人口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最為關鍵的一環,只有當一個國家擁有足夠多的人口,才能為社會發展保證充足的勞動力,才能保證國家在面對危難時刻,擁有充足的後備保障力量。
  • 臺灣人口老齡化愈趨嚴重
    新華社臺北8月5日電(記者何自力 潘麗君)臺灣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公布:2017年7月的戶口統計表明,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整體比例13.55%,0至14歲的幼年人口佔比13.22%,老年人口比幼年人口多了近8萬人。自今年2月呈現「死亡交叉」後,兩者差距越來越大。
  • 世界人口迅速老齡化 孩子們將面對怎樣的未來
    背後助推的是一個全球大趨勢:壽命延長而生育減少;這個趨勢在許多國家持續了幾十年,而且今後幾十年還將繼續。2018年底,地球上有7.05億老人,6.8億嬰幼兒。問題是,這個趨勢對你我意味著什麼?各有難處人類社會整體正在經歷老齡化過程,但各個國家/地區的發展速度和程度存在差異,面臨的問題和困局也各不相同。根據普遍接受的定義,65歲以上人口佔比達到10%就屬於老齡社會。
  • 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訂版報告:全球老齡化趨勢難逆轉
    原標題:全球老齡化趨勢難逆轉 聯合國日前發布《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訂版報告,對未來世界人口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和展望。根據這一報告,世界人口數量自2005年以來增加了10億,已達76億人,預計2030年將達86億,2050年將達到98億,2100年將達到112億。
  • 聯合國預測顯示,2100年全球人口將超110億,中國人口數量令人擔憂
    對於任何國家而言,人口問題始終都是無比值得關注的一個重點話題。因為考慮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國家必須儘可能的實現人口守衡,只有達到一定的平衡點,才可以在各方面的考慮上有更加充分的保證。否則的話,國內將會出現一定嚴重程度的各種危機。
  • 任澤平: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老齡化少子化加快
    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達12.6%。人口因素變化緩慢但勢大力沉,中國少子老齡化問題已日趨嚴峻,抓緊調整人口政策事關人口健康可持續和長期經濟增長。生育政策調整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一。應儘快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 2020年中國人口老齡化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養老金壓力巨大【組圖】
    2001年起,我國就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近年來,我國社會老齡化進程加快,按照聯合國標準(65歲以上人口比率超過了14%就被稱為"老齡社會"),我國已經快進入"老齡社會"了。人口老齡化加劇一方面意味著勞動力人口比重下降,我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同時也意味著勞動力的養老負擔加劇,養老問題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已經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  我國人口出生率快速下滑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貫徹落實,中國人口生育水平不斷下降。人口出生率由1978年的18.3‰下降到2010年的11.90‰。
  • 面對人口老齡化問題,你知道什麼是「9073」模式嗎?
    全世界正在面對嚴峻的老齡化問題,日本史當前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有3500萬60歲以上的老人,同樣北歐的發達國家也不樂觀,那麼你知道中國老齡化率排名第幾嗎?第十,是的。我們比發達國家更慘,因為我們人均gdp不到他們的一半,卻要面對跟他們同樣的養老問題!中國目前有2.54億60歲以上的老人,根據測算,到2050年,中國有5億老人,那時候我們的老齡化程度將排名世界第一,然而,我們的人均gdp依然沒有他們的高。這意味著什麼,我國的形勢比他們要嚴峻得多。
  • 面對城鎮化與人口老齡化,中國人怎樣才能「端穩飯碗」?
    農業生產「無人化」,或是中國應對糧食安全問題的核心策略。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如何守住糧食安全防線成為全球關注的話題。2020年4月,世界糧食計劃署稱,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年全球面臨嚴重糧食不安全的人口數量將激增至2.65億,約為2019年的2倍。
  • 任澤平: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刻不容緩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2)出生人口性別比嚴重失衡,社會問題凸顯。1982年開始,出生人口性別比(女性=100)嚴重偏離103-107的正常水平,1990年超過110,2000年接近118,之後一度超過120,目前仍在110左右。
  • 中國人口報告:2020
    2)中國人口老齡化加快,2022年將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2019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達12.6%,未富先老問題突出;美日韓老年人口比重達12.6%時人均GDP均在2.4萬美元以上,而中國僅1萬美元。從發展趨勢看,中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和規模前所未有,2022年將進入佔比超過14%的深度老齡化社會,2033年左右進入佔比超過20%的超級老齡化社會,之後持續快速上升至2060年的約35%。
  • 中國人口年齡結構變化驚人:老齡化全球領先
    6月15日,「公益理念和經濟運營」專題工作坊暨2015年度中國養老業夏季高峰論壇在滬舉行,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杜鵬透露,中國老齡化的高峰將出現在2055年左右,屆時老年人口將接近4.5億。記者在會上獲悉,按照目前的常住人口來看,中國老齡化最嚴重的城市並非上海、北京這樣的東部城市,而是重慶和四川;全國有4700萬老人處於喪偶狀態,其中女性佔70%。從1964年起中國人口結構一路「變老」杜鵬在論壇上表示,從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來看,中國人口結構最年輕的時候是1964年,當時老年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不足4%。
  • 2020年各國或地區人均GDP排名,中國上升9位
    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經濟造成嚴重衝擊。各國為控制疫情傳播嚴格限制人員流動和交通運輸,對經濟按下暫停鍵,從消費端和生產端兩個方面同時對經濟運行帶來壓力。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0年10月《世界經濟展望》的最新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仍將深度衰退(全球增長預計-4.4%),但與6月預測相比,IMF認為衰退的程度有所緩和。做出這一調整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經濟復甦的力度強於預期,且有跡象顯示三季度復甦步伐有所加快。
  •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我國是當今世界老年人數最多的國家,2019年底,已有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54億,預計2025年將突破3億,2033年將突破4億,2053年將達到4.87億的峰值。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讓每位老年人都能生活得安心、靜心、舒心,實現廣大老年人及其家庭對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嚮往,發揮老年人在經濟社會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必將進一步彰顯黨的初心使命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 預計2022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將佔到總人口的14%,老齡化究竟意味著...
    世界上最老齡化的國家莫過於日本,65歲以上老人已經接近27%,而歐洲各國一大半已經超過20%,死人最多的義大利老齡化達到了23%。美國65歲以上老人是16%的比例,中國是11%。截至2019年底,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達25388萬,佔總人口的18.1%。中國發展基金會預測,2022年左右中國65歲以上人口將佔到總人口的14%,實現向老齡社會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