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口展望2019:中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與應對

2020-12-05 騰訊網

日前,聯合國人口司發布《世界人口展望(2019年)》(簡稱WPP2019),對未來世界人口發展趨勢進行了新一輪的展望。我國已經進入老齡社會,2018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規模為2.49億人,佔總人口比重達到17.9%;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規模為1.67億人,佔比達到11.9%。根據WPP2019,未來中國人口老齡化將呈現什麼特徵?與《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簡稱WPP2017)相比,此次修訂後我國人口老齡化又有什麼新的變化?在全世界人口老齡化版圖中,中國處於什麼樣的位置?我們可以如何促使人口老齡化轉化為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協調健康發展的有利因素?

一、本世紀內我國老年人口規模先增後降,2055-2060年達到峰值,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4.88億,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3.98億人,當前至2060年代將是老齡化最快的階段

本世紀內我國老年人口規模先增後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斷上升。按60歲及以上來看,2020年老年人口規模為2.50億,佔比17.4%,2026年左右超過3億,2035年超過4億,2055年達到峰值4.88億,佔比為35.6%,隨後老年人口緩慢下降,2100年仍在4億以上,佔比為37.8%。按65歲及以上來看,2020年為1.72億,2035年超過3億,2050年為3.66億,2060年達到峰值3.98億,佔比29.83%,隨後老年人口緩慢下降,2100年為3.39億,佔比31.8%。

當前至2060年代是老齡化最快的階段,之後老齡化程度加深明顯放緩。2020-2065年老年人口比重45年時間提高約19個百分點。隨後緩慢提高,2065-2100年35年時間僅提高1.9個百分點。

圖1 1950-2100年中國老年人口規模及其比重變化

註:數據來源於WPP2019中方案預測結果,下同。

我們還發現,與WPP2017相比,此次預測結果顯示,2035年、2050年65歲及以上比重低約0.2個百分點,即屆時我國老齡化程度略低。

二、我國老齡化程度在世界格局中位次不斷上升,2050年在全世界排名第33位,與發達國家水平相當

2020年,我國老齡化程度(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為12.0%,在全世界各個國家排名第57位,比中等偏上收入國家約高1.2個百分點。老齡化程度遠低於前三位的日本(28.4%)、義大利(23.3%)、葡萄牙(22.8%),也低於排名第38位的韓國(15.8%)。

2035年,我國老齡化程度為20.7%,在全世界排名第44位,比同期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約低4個百分點,比中等偏上收入國家約高3個百分點,與同期的美國(21.2%)、挪威(21.8%)等相當。此時,韓國老齡化程度快速上升至全世界第5名(29.0%)。

2050年,我國老齡化程度達到26.1%,在全世界排名第33位,與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相當(26.9%),仍顯著低於韓國(38.1%)、日本(37.7%)、義大利(36.0%)、德國(30.0%)等。屆時韓國老齡化程度超過日本,成為世界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

圖2 2050年全球老齡化最高的前33位國家

圖3 2050年世界人口老齡化版圖

三、努力促進人口老齡化轉化為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有利因素

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正在起步,就如何將人口老齡化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利因素還處在探索階段。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立在人口老齡化的新國情之上,要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與創新驅動發展、鄉村振興、可持續發展等國家戰略和重大舉措深度融合,實現在發展中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一是明確「兩個階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戰略重點。2020-2035年要加快推進創新驅動型發展,積極構建適應老齡化社會政策制度,在共享經濟、智能經濟等新經濟下,需要強化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與創新驅動發展、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深度融合,奠定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物質基礎和制度保障基礎。2035-2050年,要鞏固完善應對老齡化的政策制度,使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制度保障更加成熟。

二是積極挖掘人口數量、素質、健康等綜合紅利。第一階段我國總撫養比快速升高,2030-2035年超過50(15-64歲人口=100),數量型人口紅利消逝。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撫養負擔相對較輕,且具有人口規模、勞動力比較優勢,同時人口綜合素質大為改觀,收穫質量型人口紅利的基礎正在強化,應積極推動科技創新,構建與人口老齡化相適應的現代化經濟體系,挖掘人口數量、素質、健康等綜合紅利。

三是加快規劃老年人力資源開發利用。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將繼續不斷延長。根據WPP2019,預計2045-2050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達到81.52歲,接近發達國家平均水平(83.43歲)。建議審視現有60歲或65歲作為判別老年人的標準,打造老年健康、活力的社會。重視低齡老年人力資源開發,倡導形成「壽命更長、工作更長」的積極就業觀,完善勞動就業法律法規,提供工作就業、教育培訓等服務,鼓勵老年人積極參與社會經濟活動,促進發揮老年人的潛力。

作者單位:

劉厚蓮,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

相關焦點

  • 聯合國《2019世界人口展望》:未來十年人口增長減緩 老齡化加劇
    聯合國《2019世界人口展望》:未來十年人口增長減緩 老齡化加劇 2019年07月03日 13:5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侯麗 字號 內容摘要:
  • 世界人口展望報告,2019老齡化人口激增,某行業或成未來熱點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2019年6月底發布了一份名為《世界人口展望2019:發現提要》的報告。報告顯示,2030年世界人口將從目前的77億增至85億,2050年達到97億,2100年或將達到110億。報告認為,到2050年,人類平均預期壽命將從目前的72.6歲增至77.1歲,全世界80歲及以上人口也將從目前的1.43億增加到4.26億,佔比達16%。人口老齡化導致工作年齡段人口比例下降,這將大大增加社會保障壓力。養老需求將為安防提供一個新的藍海市場實際上,人口老齡化趨勢已日益顯現。
  • 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訂版報告:全球老齡化趨勢難逆轉
    原標題:全球老齡化趨勢難逆轉 聯合國日前發布《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訂版報告,對未來世界人口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和展望。根據這一報告,世界人口數量自2005年以來增加了10億,已達76億人,預計2030年將達86億,2050年將達到98億,2100年將達到112億。
  •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我國是當今世界老年人數最多的國家,2019年底,已有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54億,預計2025年將突破3億,2033年將突破4億,2053年將達到4.87億的峰值。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讓每位老年人都能生活得安心、靜心、舒心,實現廣大老年人及其家庭對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嚮往,發揮老年人在經濟社會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必將進一步彰顯黨的初心使命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 2019年中國人口總量及人口結構,城鎮化率和老齡化實現「雙增長」
    中國城市化率從1990年的26.44%持續上升到2019年的60.60%,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距離,但遠超同期印度水平。未來幾年中國城鎮化率將持續增長,城鎮化的速度將繼續平穩下降,預計到2035年,中國城鎮化比例將達到70%以上。2019年我國城鎮常住人口8484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706萬人;鄉村常住人口55162萬人,減少1239萬人。
  • 任澤平: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刻不容緩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從形勢論,人口危機漸行漸近,成為最大的灰犀牛之一。 世界人口形勢面臨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由於計劃生育長期推行,中國人口形勢較絕大多數國家更為嚴峻。中國人口危機,既面臨人口總量即將見頂、遠期將急劇萎縮的總量危機,也面臨人口少子化老齡化日益加劇的結構性危機。
  • 習近平掛心人口老齡化問題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約有2.54億,佔總人口的18.1%。面對人口老齡化的嚴峻形勢,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十四五」時期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窗口期,到「十四五」末,我國預計60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將超過20%,從輕度老齡化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
  • 任澤平: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老齡化少子化加快
    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達12.6%。人口因素變化緩慢但勢大力沉,中國少子老齡化問題已日趨嚴峻,抓緊調整人口政策事關人口健康可持續和長期經濟增長。生育政策調整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一。應儘快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 人口老齡化的影響及治理對策
    【摘要】人口老齡化趨勢不僅降低了韓國勞動供給能力,而且降低了社會總需求,加大了韓國政府財政負擔。為了應對老齡化趨勢,韓國成立專門機構負責研究和制定老齡化相關法律,不斷完善養老保障制度體系。韓國應對老齡化問題的經驗,給正在快速步入老齡化社會的中國以很好的借鑑。
  • 2019世界人口總數展望 全球人口總數預計多少?
    至誠網(www.zhicheng.com)6月19日訊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在紐約總部發布了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報告。報告提到,根據對全世界235個國家或地區的歷史數據和人口趨勢分析,到本世紀末,世界人口將達到110億, 而未來30年將增加20億人口。
  • 2019世界人口展望報告:本世紀末全球人口將達110億
    2019世界人口展望報告:本世紀末全球人口將達110億 董鑫/北京頭條客戶端 2019-06-18 15:12
  • 關於徵集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優秀研究成果的啟事
    為科學編制「十四五」時期老齡事業發展規劃,推進京津冀協同應對人口老齡化,凝聚各方智慧,形成廣泛共識,北京市老齡辦、天津市老齡辦、河北省老齡辦聯合組織開展「科學籌劃『十四五』,積極應對老齡化」優秀研究成果徵集活動。
  • 中國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 用網際網路思維應對「銀色挑戰」
    與先期進入人口老齡化的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超前於經濟社會發展,且老齡化問題與轉型發展中的問題相互交織疊加,因而,我國面臨的「銀色挑戰」更大,應對的任務更重。  1、應對人口老齡化,健康是最核心的問題  我國的「銀髮族」有多龐大?截至2019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人口約2.54億,佔總人口的18.4%。
  • 人口老齡化問題不斷加劇 保險業需如何應對?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人口老齡化問題不斷加劇,保險業需如何應對?新華網武漢12月7日電(遊蘇杭) 「十四五」時期保險行業怎麼幹?面對不斷加劇的人口老齡化問題,保險業需如何應對?人身險數位化轉型應當怎麼轉?
  • 「十四五」期間中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 邁入中度老齡化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迫在眉睫的舉措是改革我國生育政策,放開生育。」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中心主任鄭秉文在近日舉辦的「2020年中國城市百人論壇年會」上呼籲。年會由中國社科院、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共同主辦,由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承辦。
  • 2050年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或近5億 老齡化挑戰如何應對?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經濟觀察)2050年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或近5億 老齡化挑戰如何應對?中新社北京6月12日電 (夏賓)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近日發布的《中國發展報告2020: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和政策》(下稱「報告」)顯示,從2035年到2050年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高峰階段,根據預測,到2050年中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將達3.8億,佔總人口比例近30%;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將接近5億,佔總人口比例超三分之一。
  • 實施人口戰略規劃 為世界人口與發展貢獻中國力量
    來自聯合國《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報告指出,全球人口預計將從2019年的77億增加至2050年的97那麼,全球人口結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2019年6月19日,聯合國網站發布《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報告稱:未來30年世界人口將持續增加20億。全球人口預計將從2019年的77億增加至2050年的97億。到本世紀末,世界人口將達到110億。但與此同時,全球人口增長率持續下降。
  • 中國人口報告:2020
    日本首相安倍把少子化視為國難,俄羅斯總統普京稱俄羅斯的命運和歷史前景取決於人口。我們呼籲,儘快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摘要  中國少子化老齡化加快,人口峰值臨近。1)出生人口持續下滑,2030年將降至不到1100萬。繼2018年中國出生人口下降200萬後,2019年出生人口再下降58萬至1465萬。
  • 國情小百科|第31個世界人口日 呼籲關注人口問題
    (UNDESA)在名為《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重點》的最新報告中指出,儘管世界人口正邁向老齡化,且增長速度放緩,但預計仍將從目前的77億增加到2030年的85億、2050年的97億,到本世紀末可能達到近110億的峰值。
  • 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體現
    《瞭望東方周刊》2020年第19期封面文章《中國式養老》中寫道:2022年,我國將由老齡化社會進入老齡社會,「十四五」期間新增老年人口將是「十三五」時期的1.5倍;至本世紀中葉,60歲及以上人口將近5億,佔人口比例超三分之一。中國老齡化速度之快、規模之大,史無前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