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徵集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優秀研究成果的啟事

2021-01-10 健康界



為科學編制「十四五」時期老齡事業發展規劃,推進京津冀協同應對人口老齡化,凝聚各方智慧,形成廣泛共識,北京市老齡辦、天津市老齡辦、河北省老齡辦聯合組織開展「科學籌劃『十四五』,積極應對老齡化」優秀研究成果徵集活動。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徵集內容


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老齡工作重要論述研究以及「十四五」期間京津冀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及特點等選題內容(附件1),面向京津冀地區,徵集關注老齡工作專家、學者,從事養老、醫療等相關行業工作者,行政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研究成果。

二、徵集要求


(一)緊扣主題,突出重點、體現亮點,重視實踐研究和數據分析,邏輯清晰、文字流暢,具有一定理論研究深度和學術創新力,總字數以5000-8000字為宜。


(二)本著科學、務實的指導思想,注重研究成果的政策轉化,在2017年以來(十九大以後),圍繞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開展的高品質研究成果,未公開發表和已發表成果均可。


(三)已公開發表的成果,需為在核心期刊或者全國性專業會議上的發表,且注重在該成果基礎上轉化的政策、對策建議。


(四)稿件格式按照本次徵集活動排版要求(附件2)排版

三、相關說明(一)徵集時間:即日起-10月31日。(二)提交方式:電子郵件Word或WPS文稿,投稿郵箱:business@xieli.org.cn。郵件題目請表明:地區(省-市-縣)+第一作者姓名+論文題目。


(三)成果評審:主辦方將組織專家對徵集成果進行評選,設置獎項一、二、三等獎、優秀論文獎和最佳實踐獎若干名,由主辦單位頒發證書,並將獲獎優秀成果結集正式出版。


(四)成果利用:獲評優秀成果的作者將獲邀參加主辦方組織的相關專題論壇交流活動,會議採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附件:1.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優秀研究成果徵集選題參考

         2.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優秀研究成果排版要求


           北京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

           天津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

           河北省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

                              2020年9月23日

(聯繫方式:邱瑞英,010-82085820,17888808394,常勇:010-83560253)


附件1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優秀研究成果

徵集選題參考

 

一、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老齡工作重要論述研究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和加強老齡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刻認識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重要意義,就人口老齡化形勢、加強和改進老齡工作、促進老齡事業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二、「十四五」時期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及特點研究圍繞「十四五」時期人口老齡化的發展速度、特點、規律,老年人口規模,性別、年齡結構,基本社會經濟特徵,遷移流動特點,婚姻家庭狀況,居住方式,老年人口的失能、失智發生率,疾病模型,死亡風險等議題,開展的相關科學研究成果。三、「十四五」時期老年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研究「十四五」時期進一步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加快建立長期照護保險,以及健全老年人社會福利、社會服務和社會救助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四、健全老年健康服務體系


包括但不限於以下方面研究成果:老年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長期照護服務、安寧療護服務體系建設,中醫藥在養老健康服務中的積極作用,農村老年健康支持體系建設,疫情常態化下老年人健康服務需求及保障等。


五、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包含但不限於以下方面研究成果:家庭照料床位建設、醫養結合服務能力建設與質量評價體系研究、醫養結合服務需求與影響因素研究、醫養結合機構「放管服」改革、醫養結合人才隊伍建設、中醫藥在醫養結合方面的應用、智慧健康養老推進路徑研究、疫情常態化下醫養結合服務、醫養結合激勵機制建設與健全醫養結合支持保障體系、社區醫養服務能力提升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等。六、深入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結合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現狀,特別是存在的突出難點、痛點、堵點等問題的深入實證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議;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培育和大力發展老齡產業、老齡科技企業、涉老文化創意產業、養老金融產品開發等的政策建議研究,優化養老產業發展環境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議意見。七、建設老年友好宜居環境關於老舊小區適老化改造、老年居家適老化改造,「全齡化社區」規劃建設、建設老年友好宜居環境等領域的研究成果及優秀案例;加強老年人權益維護、推進和加快老年教育發展,強化家庭支持,構建養老、孝老、敬老的社會環境等議題。八、提高老齡社會治理能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下老齡工作理論研究,老齡工作方式方法創新發展的優秀案例,老年人權益維護的挑戰及對策;老年人社會發展的渠道、障礙(如消除數字鴻溝)及形式、老年人在社會治理體系中的積極價值和作用,老年人社會融入等議題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議。

九、京津冀老齡工作協同發展


京津冀老齡事業、產業協同發展現狀、存在突出問題及政策建議的優秀研究成果。


十、老有所為和社會參與


老年人力資源開發;調動老年人參加社會活動積極性,參加志願者服務組織的政策、建議。


十一、其它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密切相關的選題

 


附件2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優秀研究成果排版要求

 

一、稿件統一為中文電子文檔word/wps文件排版格式。文件名命名規則為:地區(省-市-縣)+第一作者姓名+論文題目。


二、稿件第一頁應包括以下信息:文章標題、作者姓名、單位、職稱、聯繫電話、通訊地址、電郵地址;沒有聯繫電話的稿件將不予接收。


三、稿件第二頁應包括以下信息:文章標題、中文摘要,不超過200字、3-5個中文關鍵詞。


四、文章格式要求:

(一)各級標題依次以一、(一)、1.編號;正文五號宋體,行間距1.5倍,段落首行縮進2個字符。


(二)參考文獻:引文正文中標註(作者姓名,年份),並在文後參考文獻部分標註詳細文獻內容,以文中出現順序排列。


(三)中文引文格式參考:引參考文獻腳註形式:[1]徐潔,李樹茁,吳正,劉偉.農村老年人家庭養老脆弱性評估——基於安徽農村地區的實證研究[J].人口研究,2019,43(01):91-101。


(四)英文引文格式參考:Fries J F. Aging, natural death, and the compression ofmorbidity[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80, 303(23):1369-70.


(五)作者對於原文的解釋說明放在當頁腳註。


(六)表格使用三線表,圖表顏色均為設置為黑白。

相關焦點

  •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二、深刻把握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總體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黨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安排,制定了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提供了根本遵循。  堅持黨總攬全局,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提供堅強保證。
  • 任澤平: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刻不容緩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歷史性地首次未提及「計劃生育」字眼,而是在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中要求「促進生育政策和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加強人口發展戰略研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2019年11月,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要求,「優化生育政策,提高人口質量。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2020年10月,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要求,「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 世界人口展望2019:中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與應對
    > 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正在起步,就如何將人口老齡化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利因素還處在探索階段。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立在人口老齡化的新國情之上,要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與創新驅動發展、鄉村振興、可持續發展等國家戰略和重大舉措深度融合,實現在發展中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一是明確「兩個階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戰略重點。
  • 人口老齡化問題不斷加劇 保險業需如何應對?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人口老齡化問題不斷加劇,保險業需如何應對?新華網武漢12月7日電(遊蘇杭) 「十四五」時期保險行業怎麼幹?面對不斷加劇的人口老齡化問題,保險業需如何應對?人身險數位化轉型應當怎麼轉?
  • 關於人口老齡化與相關的英語知識
    從2000年開始,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就日趨嚴重,每年都是一個重要的政策議題。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是日益嚴重的國民養老壓力。我們都知道,我國現有的養老金制度本質上相當於是全民分擔一部分養老壓力。即在工作黃金年齡的青壯年在現在工作期間提前為自己繳納的一部分養老金,將用於為社會上已經退休的老人養老。等到自己退休之後循環往復。但人口老齡化使得國民養老體系壓力增加。
  • 2050年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或近5億 老齡化挑戰如何應對?
    中新社北京6月12日電 (夏賓)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近日發布的《中國發展報告2020: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和政策》(下稱「報告」)顯示,從2035年到2050年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高峰階段,根據預測,到2050年中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將達3.8億,佔總人口比例近30%;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將接近5億,佔總人口比例超三分之一。
  • 習近平掛心人口老齡化問題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約有2.54億,佔總人口的18.1%。面對人口老齡化的嚴峻形勢,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十四五」時期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窗口期,到「十四五」末,我國預計60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將超過20%,從輕度老齡化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
  • 人口老齡化的影響及治理對策
    【摘要】人口老齡化趨勢不僅降低了韓國勞動供給能力,而且降低了社會總需求,加大了韓國政府財政負擔。為了應對老齡化趨勢,韓國成立專門機構負責研究和制定老齡化相關法律,不斷完善養老保障制度體系。韓國應對老齡化問題的經驗,給正在快速步入老齡化社會的中國以很好的借鑑。
  • 中國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 用網際網路思維應對「銀色挑戰」
    今年的10月25日是重陽節,值此之際,除了問候長輩、表達孝道,弘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助老的美德之外,也要直面老齡化社會帶來的諸多問題。  當前,我國正處於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時期,「銀髮族」的陣容越來越龐大。
  • 啟事| 正能量集結!雲浮全城徵集!
    1.徵集和初選(2020年12月-2021年3月15日):向各縣(市、區),各單位和社會各界公開徵集,經過評審小組初選後,於3月15日形成初選名單。由市委網信辦下發通知向各縣(市、區)、各單位徵集,同時通過媒體公布活動向社會徵集。
  • 易鵬:人口老齡化「灰犀牛」帶來挑戰與機遇
    而從整個人類發展的角度來看,人口老齡化才是一隻「灰犀牛」,是我們面臨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隻「灰犀牛」將會為中國社會方方面面的發展帶來挑戰與機遇。這也是我們盤古智庫高度重視老齡社會研究的原因。中國從1999年正式邁進老齡化社會後,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老年人口持續增長。
  • 興達陽光企業歌徵集啟事
    興達陽光企業歌徵集啟事 2020-06-19 0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年中國人口總量及人口結構,城鎮化率和老齡化實現「雙增長」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四、人口老齡化現狀分析聯合國將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佔比超過7%或60歲及以上人口佔比超過10%作為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老齡化程度遠低於前三位的日本(28.4%)、義大利(23.3%)、葡萄牙(22.8%),也低於排名第38位的韓國(15.8%)。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立在人口老齡化的新國情之上,要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與創新驅動發展、鄉村振興、可持續發展等國家戰略和重大舉措深度融合,實現在發展中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 問策上海2025|「十四五」時期人口老齡化特徵及政策應對
    澎湃新聞 王基煒 製圖上海是全國最早進入老齡化的城市之一,至2019年底,全市戶籍人口中60歲及以上人口為518.12預計到「十四五」期末的2025年,上海60歲及以上人口佔比將增加到40%,而同期全國60歲及以上和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約為20%和14%。上海老齡化程度遠超全國平均水平,應對人口老齡化形勢更為迫切。一、上海人口老齡化的主要特徵上海老齡化與全國相比,既有共性也有自身特徵,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 「十四五」期間中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 邁入中度老齡化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迫在眉睫的舉措是改革我國生育政策,放開生育。」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中心主任鄭秉文在近日舉辦的「2020年中國城市百人論壇年會」上呼籲。年會由中國社科院、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共同主辦,由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承辦。
  • 中國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定7重點 重視老齡化對策
    中新網2月9日電 未來幾十年,中國會有多少人口?需要多少糧食……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就要回答這些問題。據人民日報報導,國家人口與計劃生育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近日透露,中國人口發展戰略研究重點基本確定,中國人口發展戰略的研究將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人口數量問題。對未來10—50年的中長期人口數量及其變化趨勢作出科學預測。
  • 面對老齡化,人類應該如何應對?——讀《人口與日本經濟》
    根據日本國立社會保障及人口問題研究所在2012年1月公布的未來人口預測數據,日本在2110年的人口估計為4286萬,相比2015年的1.27億,在今後100年期間,日本人口數量將減少至現有數量的三分之一。如此大規模的人口變化,無疑將給日本經濟和社會帶來巨大影響。吉川洋撰寫《人口與日本經濟》一書的目的,就是探討這種變化及其影響與出路。
  • 「短視頻重構媒體融合主戰場」優秀論文徵稿啟事
    「短視頻重構媒體融合主戰場」優秀論文徵稿啟事 2020-10-18 16: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博鰲論壇:人口老齡化可成社會淨優勢,但必須多方合作
    近年來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速,癌症、心臟病、糖尿病等疾病發病率大幅攀升,對醫療體系以及患者都構成了巨大的威脅。而如何應對這樣的挑戰也越來越成為社會各方醫療相關方的重點關注領域。如何應對這一挑戰?陳馮富珍認為,首先是衛生體系或者叫做全民健康覆蓋的體系必須要和老齡人的需求結合。老齡人慢性的疾病,比如說心臟病、糖尿病、癌症,還有呼吸道的疾病等等,需要制定一個能夠提供長期護理的機制。
  • 人工智慧或能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
    前言: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正在廣泛地影響著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人口老齡化已逐漸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重大人口問題。搭載上人工智慧發展的時代快車,被認為是解決人口老齡化的一個主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