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鵬:人口老齡化「灰犀牛」帶來挑戰與機遇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盤古智庫

2020年10月24、25日,盤古智庫、老齡社會30人論壇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成功舉辦了「老齡時代 · 中國探索 首屆中國老齡社會峰會」。峰會邀請了國家有關部門領導、專家學者、媒體及相關企業,聚焦「老齡時代·中國探索」主題進行了探討交流,共同發掘中國老齡社會的市場創新、社會創新和政務創新,推動具有中國特色的老齡社會認知體系和行動方略,為世界輸入老齡社會的中國探索。

本文系盤古智庫理事長易鵬為「老齡時代 · 中國探索 2020首屆中國老齡社會峰會」致辭。

各位朋友,早上好!作為盤古智庫的理事長和老齡社會30人論壇的首屆主席,我非常歡迎,也非常感謝大家在金秋十月蒞臨盤古智庫盈科CBD辦事處,參加由盤古智庫與老齡社會30人論壇共同主辦的「2020首屆中國老齡社會峰會」。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中,大家共同見證了百年未見的大疫情對整個世界的巨大衝擊,也見證了中美局勢與國際形勢的風雲變幻。這一切都對我國的社會的各個方面產生了深刻影響。盤古智庫作為一個充滿家國情懷的智庫,在疫情形勢轉好、國家全力支持復工復產的大背景下,由我帶領展開了歷時六個月,覆蓋十五個省市超過四十個地市,總計五萬裡的七次基層大調研。

在「五萬裡」調研中,我們發現,這次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的衝擊確實十分巨大。但是我認為這次疫情其實像是一隻「黑天鵝」,它是突發的、無法預測的。而從整個人類發展的角度來看,人口老齡化才是一隻「灰犀牛」,是我們面臨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隻「灰犀牛」將會為中國社會方方面面的發展帶來挑戰與機遇。這也是我們盤古智庫高度重視老齡社會研究的原因。

中國從1999年正式邁進老齡化社會後,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老年人口持續增長。我們正處在加速老齡化的關鍵時間節點,老齡社會轉型戰略機遇期窗口開啟,應在我國2022年進入急速老齡化階段之前啟動轉型全面共識。

老齡社會的到來首先會在經濟層面帶來挑戰。第一,中國目前處於轉型發展關鍵時期,眼下面臨著較為凸顯的增長與養老的結構性矛盾。第二,人口結構的歷史性變化給中國經濟中長期持續健康發展帶來一定挑戰,體現在勞動力人口減少,勞動力老化趨勢明顯。

當然,老齡社會帶來的挑戰也伴隨著機遇。人口結構變化帶來服務型消費的全面快速增長,「銀髮經濟」蘊藏巨大產業發展空間。老齡社會會促進醫療等一些和老人有關的行業的發展,從這個角度看,它又能刺激經濟的發展。

在社會層面上來看,老齡時代老年人口增加、比重提高,那麼老年人的生活與社會福利亟待關注。盤古智庫也正致力於用實際行動呼籲全社會努力創造出一個任何年齡都有未來、天下眾生參與共享的更加幸福美好的社會。讓每一個老人都有追求幸福和美好生活的權利!

我們早在2018年就成立了老齡社會研究中心,並共同發起了老齡社會30人論壇。兩年多以來,研究中心和30人論壇取得了快速發展,我們發布了一批有深刻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吸引了更多有識之士投身其中。經過兩年多的發展,老齡社會30人論壇和老齡社會研究中心已經成為中國老齡社會研究的品牌,為老齡社會的研究與交流搭建起了一個高質量高層次的平臺。

作為盤古智庫理事長和老齡社會30人論壇的首屆主席,我對我們兩年來取得的成就感到十分欣慰。但是,我們不會滿足於過去的成就,未來我們將更加努力。本次由盤古智庫與老齡社會30人論壇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老齡社會峰會」將立足於更全面、更系統、更複雜、更長遠的創新型研究。我希望大家能夠積極參與、分享,聚焦「老齡社會·中國探索」的主題,共同為應對老齡化的挑戰、創造出中國老齡社會新模式建言獻策!

最後,我期待大家的精彩發言。預祝「2020首屆中國老齡社會峰會」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2050年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或近5億 老齡化挑戰如何應對?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經濟觀察)2050年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或近5億 老齡化挑戰如何應對?中新社北京6月12日電 (夏賓)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近日發布的《中國發展報告2020: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和政策》(下稱「報告」)顯示,從2035年到2050年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高峰階段,根據預測,到2050年中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將達3.8億,佔總人口比例近30%;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將接近5億,佔總人口比例超三分之一。
  • 2020年中國大健康產業市場前景 人口老齡化帶來發展機遇
    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技術將為大健康產業帶來變革。AI智能等信息化技術夠提升診斷治療的智能化的水平。 4、融合化。未來的大健康產業將與文化、旅遊深度融合。 5、國際化。國際合作與資源共享是未來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的趨勢。通過「一帶一路」大健康驛站建設,為中國與世界醫療健康產業合作搭建平臺。
  • 人工智慧或能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
    前言: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正在廣泛地影響著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人口老齡化已逐漸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重大人口問題。搭載上人工智慧發展的時代快車,被認為是解決人口老齡化的一個主要途徑。
  • 聯合國《2019世界人口展望》:未來十年人口增長減緩 老齡化加劇
    聯合國《2019世界人口展望》:未來十年人口增長減緩 老齡化加劇 2019年07月03日 13:5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侯麗 字號 內容摘要:
  •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滾滾而來的「銀髮浪潮」,既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巨大挑戰和衝擊,也蘊藏著寶貴的發展機遇和希望。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有利於化危為機、危中尋機,對衝不利影響,積極轉化老齡風險為「長壽紅利」;有利於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催生銀髮經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培育形成經濟增長新動能;有利於拓展銀髮消費,持續擴大內需,充實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良性互動。
  • 中國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 用網際網路思維應對「銀色挑戰」
    今年的10月25日是重陽節,值此之際,除了問候長輩、表達孝道,弘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助老的美德之外,也要直面老齡化社會帶來的諸多問題。  當前,我國正處於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時期,「銀髮族」的陣容越來越龐大。
  • 「睿見」梁春曉:人口老齡化下的社會轉型、第三人生和生命關懷
    從年輕社會到老齡社會人口老齡化是「人的突變」中影響最大最持久的,堪稱人類史上最大「灰犀牛」。中國的老齡化又是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老齡化更加強悍的「超級老齡化」,即超大規模、超快速度、超早階段和超穩結構的人口老齡化,同時也是與城市化、信息化「同步共振」的人口老齡化,直到本世紀末,我國都會處於很高的老齡化水平。在超級老齡化推動下,我們正在面臨一場根本性的社會轉型。人們一談到老齡化往往就是指養老,不是的,老齡化帶來的影響遠遠超出養老的範疇,這是整個社會結構的大轉型。
  • 人口老齡化的影響及治理對策
    【關鍵詞】韓國 老齡化社會保障 人口結構 【中圖分類號】C924.21 【文獻標識碼】A人口老齡化是人口再生產規律作用的結果,也是人口發生結構性轉變之後的必然趨勢。隨著東亞經濟崛起,東亞國家逐漸面臨著老齡化的社會問題,韓國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代表。多年來韓國在應對低生育及老齡化方面做過不少政策嘗試與探索,值得借鑑。
  • 世界人口展望報告,2019老齡化人口激增,某行業或成未來熱點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2019年6月底發布了一份名為《世界人口展望2019:發現提要》的報告。報告顯示,2030年世界人口將從目前的77億增至85億,2050年達到97億,2100年或將達到110億。報告認為,到2050年,人類平均預期壽命將從目前的72.6歲增至77.1歲,全世界80歲及以上人口也將從目前的1.43億增加到4.26億,佔比達16%。人口老齡化導致工作年齡段人口比例下降,這將大大增加社會保障壓力。養老需求將為安防提供一個新的藍海市場實際上,人口老齡化趨勢已日益顯現。
  • 習近平掛心人口老齡化問題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約有2.54億,佔總人口的18.1%。面對人口老齡化的嚴峻形勢,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十四五」時期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窗口期,到「十四五」末,我國預計60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將超過20%,從輕度老齡化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
  • 博鰲論壇:人口老齡化可成社會淨優勢,但必須多方合作
    近年來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速,癌症、心臟病、糖尿病等疾病發病率大幅攀升,對醫療體系以及患者都構成了巨大的威脅。而如何應對這樣的挑戰也越來越成為社會各方醫療相關方的重點關注領域。如何應對這一挑戰?陳馮富珍認為,首先是衛生體系或者叫做全民健康覆蓋的體系必須要和老齡人的需求結合。老齡人慢性的疾病,比如說心臟病、糖尿病、癌症,還有呼吸道的疾病等等,需要制定一個能夠提供長期護理的機制。
  • 世界人口迅速老齡化 孩子們將面對怎樣的未來
    除了發達國家,近幾十年來崛起的發展中國家也未能躲過人口老齡化的衝擊。中國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中國從1999年開始步入老齡社會,老齡化進程在加速,養老壓力持續增大,而經濟活動中人口紅利因素持續減弱。中國大陸5歲以下嬰幼兒佔人口比例不到6%。孩子太少較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發達國家的過去和現在,為正在步其後塵的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前車之鑑。發達國家比世界其他地方更早進入老齡化時代。這些富裕國家的老齡化挑戰更尖銳。
  • 任澤平: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刻不容緩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從形勢論,人口危機漸行漸近,成為最大的灰犀牛之一。 世界人口形勢面臨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由於計劃生育長期推行,中國人口形勢較絕大多數國家更為嚴峻。中國人口危機,既面臨人口總量即將見頂、遠期將急劇萎縮的總量危機,也面臨人口少子化老齡化日益加劇的結構性危機。
  • 分清三種類型的 人口老齡化
    原標題:分清三種類型的 人口老齡化   近年來,計劃生育和人口老齡化的關係問題可以說備受矚目,但各界的認識很不統一。計劃生育該不該對日趨凸顯的人口老齡化問題負責?這要區別對待,因為存在著三種人口老齡化的情勢和類型。
  • 關於人口老齡化與相關的英語知識
    從2000年開始,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就日趨嚴重,每年都是一個重要的政策議題。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是日益嚴重的國民養老壓力。我們都知道,我國現有的養老金制度本質上相當於是全民分擔一部分養老壓力。即在工作黃金年齡的青壯年在現在工作期間提前為自己繳納的一部分養老金,將用於為社會上已經退休的老人養老。等到自己退休之後循環往復。但人口老齡化使得國民養老體系壓力增加。
  • 臺灣人口老齡化愈趨嚴重
    新華社臺北8月5日電(記者何自力 潘麗君)臺灣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公布:2017年7月的戶口統計表明,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整體比例13.55%,0至14歲的幼年人口佔比13.22%,老年人口比幼年人口多了近8萬人。自今年2月呈現「死亡交叉」後,兩者差距越來越大。
  • 世界人口展望2019:中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與應對
    根據WPP2019,未來中國人口老齡化將呈現什麼特徵?與《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簡稱WPP2017)相比,此次修訂後我國人口老齡化又有什麼新的變化?在全世界人口老齡化版圖中,中國處於什麼樣的位置?我們可以如何促使人口老齡化轉化為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協調健康發展的有利因素?
  • 「灰犀牛」火了,於是我們專訪了這一概念的提出者
    遺憾的是,這些人原本可以從中獲益最多。在這本書中,我主要傳遞了一個觀點:我們並沒有解決顯而易見的問題。其實,能夠重新審視我們熟識的問題是一種智慧。中國人就有這種智慧,他們更願意思考如何應對挑戰,知道要用長遠的眼光看問題,不像很多美國人那樣高傲,也更願意認真思考如何應對挑戰。
  • 「十四五」期間中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 邁入中度老齡化
    改革生育政策促進人口均衡發展 「十四五」期間我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 邁入中度老齡化專家呼籲  ●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核心不在於老年人數量的增加,而是勞動年齡人口數量開始絕對減少,而且有愈加嚴峻之勢,國家人口均衡發展和人口安全面臨挑戰  ●人口的發展形勢是動態的,
  • 人口老齡化的未來,未必有你想像的那麼悲觀
    今天我們的評審書目——《人口與日本經濟》,來自日本作家吉川洋。  去年,國家統計局的報告指出,中國已經正式步入老齡化社會。當人口負增長已成定局,也許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難免充滿困惑:數量龐大的老齡人口真的只能成為社會的包袱嗎?AI技術到底是會奪走我們的飯碗還是會為我們帶來新的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