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掛心人口老齡化問題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約有2.54億,佔總人口的18.1%。面對人口老齡化的嚴峻形勢,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十四五」時期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窗口期,到「十四五」末,我國預計60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將超過20%,從輕度老齡化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人口老齡化問題,今天,本文與您一同學習相關重要論述。

我國人口老齡化態勢明顯

我國人口老齡化態勢明顯,2014年60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已經超過15%,老年人口比重高於世界平均水平,14歲以下人口比重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勞動年齡人口開始絕對減少,這種趨勢還在繼續。這些都對我國人口均衡發展和人口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戰。

——2015年11月,習近平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說明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程度比較高的國家之一,老年人口數量最多,老齡化速度最快,應對人口老齡化任務最重。滿足數量龐大的老年群眾多方面需求、妥善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百姓福祉,需要我們下大氣力來應對。

——2016年5月27日,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進行第三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

敬老愛老,弘揚傳統美德

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要把弘揚孝親敬老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建設具有民族特色、時代特徵的孝親敬老文化。要在全社會開展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老齡政策法規教育,引導全社會增強接納、尊重、幫助老年人的關愛意識和老年人自尊、自立、自強的自愛意識。

——2016年5月27日,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進行第三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

古人講,「夫孝,德之本也」。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提倡孝老愛親,倡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關係社會和諧穩定。我們要在全社會大力提倡尊敬老人、關愛老人、贍養老人,大力發展老齡事業,讓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

——2019年2月3日,習近平在二〇一九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

 科學謀劃、綜合應對

要加強老齡科學研究,借鑑國際有益經驗,搞好頂層設計,不斷完善老年人家庭贍養和扶養、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待、宜居環境、社會參與等政策,增強政策制度的針對性、協調性、系統性。

——2016年5月27日,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進行第三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

伴隨人口老齡化,老年人口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增長快、壓力大,必須科學謀劃、綜合應對。要引導家庭醫生優先同老年家庭開展籤約服務,發揮基層全科醫生貼近群眾、貼近家庭、貼近基層的優勢,為老年人提供連續的健康管理服務和醫療服務。要堅持醫養結合,逐步建立長期護理制度,為老年人提供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生活照料、安寧療護一體化的健康養老服務,使老年人更健康快樂。

——2016年8月19日,習近平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的講話

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儘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加強科研攻關

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聚焦重大疾病防控、食品藥品安全、人口老齡化等重大民生問題,大幅增加公共科技供給,讓人民享有更宜居的生活環境、更好的醫療衛生服務、更放心的食品藥品。

——2016年5月30日,習近平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人民對健康生活的要求不斷提升,生物醫藥、醫療設備等領域科技發展滯後問題日益凸顯。對能夠快速突破、及時解決問題的技術,要抓緊推進;對屬於戰略性、需要久久為功的技術,要提前部署。

——2020年9月11日,習近平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講話

相關焦點

  •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在當前保護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全球市場萎縮、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的情況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戰略部署,為我國進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滾滾而來的「銀髮浪潮」,既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巨大挑戰和衝擊,也蘊藏著寶貴的發展機遇和希望。
  • 關於人口老齡化與相關的英語知識
    從2000年開始,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就日趨嚴重,每年都是一個重要的政策議題。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是日益嚴重的國民養老壓力。我們都知道,我國現有的養老金制度本質上相當於是全民分擔一部分養老壓力。即在工作黃金年齡的青壯年在現在工作期間提前為自己繳納的一部分養老金,將用於為社會上已經退休的老人養老。等到自己退休之後循環往復。但人口老齡化使得國民養老體系壓力增加。
  • 人工智慧或能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
    前言: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正在廣泛地影響著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人口老齡化已逐漸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重大人口問題。搭載上人工智慧發展的時代快車,被認為是解決人口老齡化的一個主要途徑。
  • 關於徵集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優秀研究成果的啟事
    為科學編制「十四五」時期老齡事業發展規劃,推進京津冀協同應對人口老齡化,凝聚各方智慧,形成廣泛共識,北京市老齡辦、天津市老齡辦、河北省老齡辦聯合組織開展「科學籌劃『十四五』,積極應對老齡化」優秀研究成果徵集活動。
  • 人口老齡化的未來,未必有你想像的那麼悲觀
    我想作者所探討的人口經濟問題其實已大大超出了經濟理論研究的一般範疇,只是這種「超出」並非天馬行空理想化的空泛描述,而是基於對「少子老齡化」、「富裕階層出生率下降」、「發達國家人口壽命延長」、「需求飽和帶來經濟零增長」等問題的深入思考之後,讓讀者下意識的同作者一樣發出疑問:人類幸福的源泉只是經濟增長嗎?
  • 分清三種類型的 人口老齡化
    原標題:分清三種類型的 人口老齡化   近年來,計劃生育和人口老齡化的關係問題可以說備受矚目,但各界的認識很不統一。計劃生育該不該對日趨凸顯的人口老齡化問題負責?這要區別對待,因為存在著三種人口老齡化的情勢和類型。
  • 人口老齡化問題不斷加劇 保險業需如何應對?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人口老齡化問題不斷加劇,保險業需如何應對?新華網武漢12月7日電(遊蘇杭) 「十四五」時期保險行業怎麼幹?面對不斷加劇的人口老齡化問題,保險業需如何應對?人身險數位化轉型應當怎麼轉?
  • 人口老齡化的影響及治理對策
    【摘要】人口老齡化趨勢不僅降低了韓國勞動供給能力,而且降低了社會總需求,加大了韓國政府財政負擔。為了應對老齡化趨勢,韓國成立專門機構負責研究和制定老齡化相關法律,不斷完善養老保障制度體系。韓國應對老齡化問題的經驗,給正在快速步入老齡化社會的中國以很好的借鑑。
  • 2020年全球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程度各國排名
    人口老齡化的影響世界正經歷著地震的人口變化,沒有哪個國家能倖免於此。雖然預期壽命的增長和出生率的下降是現代科學和醫療保健的主要成就,但它們將對子孫後代產生重大影響。今天的圖表依賴於經合組織的數據,顯示到2060年老年人與工作年齡的比率將如何變化,突顯了世界上一些老齡化最快的國家。人口崩潰到2050年,地球上將有100億人,而今天的人口為77億,其中許多人的壽命將更長。
  • 臺灣人口老齡化愈趨嚴重
    新華社臺北8月5日電(記者何自力 潘麗君)臺灣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公布:2017年7月的戶口統計表明,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整體比例13.55%,0至14歲的幼年人口佔比13.22%,老年人口比幼年人口多了近8萬人。自今年2月呈現「死亡交叉」後,兩者差距越來越大。
  • ...近年來,中國已經走出了人口紅利期,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由此...
    【工信部前部長:中國已走出人口紅利期 全面放開二胎未引發生育高峰】苗圩表示,近年來,中國已經走出了人口紅利期,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由此帶來的經濟增長、人口就業等一系列問題值得高度的重視。苗圩還強調,全面放開二胎並沒有引發生育高峰。
  • 世界人口展望2019:中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與應對
    根據WPP2019,未來中國人口老齡化將呈現什麼特徵?與《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簡稱WPP2017)相比,此次修訂後我國人口老齡化又有什麼新的變化?在全世界人口老齡化版圖中,中國處於什麼樣的位置?我們可以如何促使人口老齡化轉化為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協調健康發展的有利因素?
  • 預計2022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將佔到總人口的14%,老齡化究竟意味著...
    截至2019年底,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達25388萬,佔總人口的18.1%。中國發展基金會預測,2022年左右中國65歲以上人口將佔到總人口的14%,實現向老齡社會的轉變。老齡化問題是全球都在面對的必然趨勢,法國進入到老齡化社會用了115年,美國用了69年,英國則用了45年,而根據預測報告,我國從老齡化社會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僅僅需要25年的時間,可以說中國正以史上最快的速度步入老齡化社會。那麼人口老齡化將會帶來什麼問題?
  • 世界人口迅速老齡化 孩子們將面對怎樣的未來
    問題是,這個趨勢對你我意味著什麼?各有難處人類社會整體正在經歷老齡化過程,但各個國家/地區的發展速度和程度存在差異,面臨的問題和困局也各不相同。根據普遍接受的定義,65歲以上人口佔比達到10%就屬於老齡社會。
  • 聯合國《2019世界人口展望》:未來十年人口增長減緩 老齡化加劇
    聯合國《2019世界人口展望》:未來十年人口增長減緩 老齡化加劇 2019年07月03日 13:5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侯麗 字號 內容摘要:
  • 2019年中國人口總量及人口結構,城鎮化率和老齡化實現「雙增長」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四、人口老齡化現狀分析聯合國將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佔比超過7%或60歲及以上人口佔比超過10%作為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按照這一標準,中國自2000年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2018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規模為2.49億人,佔總人口比重達到17.9%,2019年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25388萬人,佔總人口的18.1%,65周歲及以上人口17603萬人,佔總人口的12.6%。
  • 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2050年我國會有多少人口?專家給出一個數據
    ▲我國的勞動力市場實際拍攝畫面如果一個國家的人口趨於老齡化,或者一個國家的人口逐漸減少,則自然而然地意味著這個國家逐漸走向衰亡沒落,不僅經濟發展出現問題,就連一個國家的安全都無法得到基本保障。若要保障一個國家的安全,就必須要擁有充足的人口,這樣才能保證充足的保家衛國的軍隊。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影響遠非如此。第一方面,人口老齡化嚴重會增加老年人口撫養比。如果國家要求的退休年齡保持固定,人口的預期壽命增加,在將來,則會有更多的人來申請領取養老金,但由於人口數量減少,工作與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的人口會相應減少。
  • 面對老齡化,人類應該如何應對?——讀《人口與日本經濟》
    而另一方面,發達國家的人口減少趨勢日益嚴重,少子老齡化催生出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日本在這方面尤其緊迫。  不得不面對的「少子老齡化」  除了人口規模與出生率對經濟增長產生影響之外,人口年齡結構也對經濟增長產生較大的影響。在人口年齡結構中,較為重要的是人口紅利和人口老齡化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係。  人口紅利主要是指勞動力人口相對於被撫養人口更加充裕。
  • 聚焦人口老齡化等社會熱點問題 四川這群大學生財經素養顯視野
    比賽現場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28日訊(記者 陳淋 攝影報導)面對環境惡化、資源消耗過快、人口增多、老齡化等社會問題時,機構投資者的投資策略是否會發生改變,如果機構投資者的投資策略發生改變,個人投資者應當如何適應市場的的變化?當前,全國考研人數在不斷攀升。
  • 任澤平: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刻不容緩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制定人口長期發展戰略,優化生育政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生育政策面臨重大調整。 人口問題事關國家興衰和民眾福祉,是基礎性、全局性和戰略性問題。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俄羅斯總統普京稱俄羅斯的命運和前景取決於人口,日本時任首相安倍把少子化視為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