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論壇:人口老齡化可成社會淨優勢,但必須多方合作

2021-01-09 第一財經

近年來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速,癌症、心臟病、糖尿病等疾病發病率大幅攀升,對醫療體系以及患者都構成了巨大的威脅。而如何應對這樣的挑戰也越來越成為社會各方醫療相關方的重點關注領域。

日前,在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上,世界衛生組織榮譽總幹事、全球健康論壇大會主席陳馮富珍表示,到2050年的時候,中國會有超過5億的60歲以上的人群。

如何應對這一挑戰?陳馮富珍認為,首先是衛生體系或者叫做全民健康覆蓋的體系必須要和老齡人的需求結合。老齡人慢性的疾病,比如說心臟病、糖尿病、癌症,還有呼吸道的疾病等等,需要制定一個能夠提供長期護理的機制。而這不僅僅在中國,在全世界都是如此;其次,必須要尊重老齡人,有針對性的為老齡人制定一些基礎設施,還有交通工具,在社會中都要考慮他們的需求,這樣才能應對老齡化的社會;數據方面,必須很好的監測並了解老齡人的需求,也要了解他們的現狀,從而得知需要什麼樣的數據,如何去應用這些數據。

「具備了正確的政策和到位的服務,人口老齡化可被看作是個人和社會所面臨的新機遇。」陳馮富珍此前曾如此論斷過。阿斯利康全球董事長雷夫·約翰森(Leif Johansson)對這一論斷頗為認同。

當前,世界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與癌症、心臟病、糖尿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等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病息息相關。過去為應對急性傳染病而建立的醫療系統,如今正想方設法轉型成為健康中心,幫助慢性病患者進行長期的疾病管理。

美國輝瑞普強制藥集團全球總裁高天磊在大會中指出,健康中國2030具體提出這個概念,健康是社會變革的重要條件,世界經濟論壇在過去15年非傳染性疾病的成本,經濟損失會達到7萬億美元,而且佔GDP的4%,非傳染性問題是一個巨大的籃子,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等。如果想找到解決方案,心血管疾病和某種癌症之間的共同點,包括了它們中的大部分都是可以預防的、易於診斷的,以及這些疾病用現有的藥物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療。

雷夫·約翰森則分享了一組數據。在中國,由於獨特的人口學因素,複雜多變的疾病模式給老齡化社會帶來的挑戰尤為嚴峻。當下,中國有超過5億的成人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患者。此外,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CPDRC)預計,到2050年,中國四分之一的人口年齡將超過65歲。

言外之意則是糖尿病等疾病發展的風險因素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如果不能積極採取措施應對這一問題,其造成的直接和間接損失將不容估量。

「這也是我們支持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大健康』理念和『健康中國2030』戰略中優先著力老齡化問題的原因所在。」 雷夫·約翰森說到,國務院發布的《「十三五」健康老齡化規劃(2016 – 2020)》中提出了,要完善老年人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在老年人疾病檢測、診斷和管理方面採用新型治療技術。此外,也呼籲將物聯網納入考量,利用大數據打造創新的醫療服務模式。

兩年前,阿斯利康與江蘇省和無錫市政府合作,建立了首個由製藥公司發起的開放式戰略平臺——中國商業創新中心(CCIC),致力於通過融合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技術來提升醫療健康可及性。

高天磊評價道,在無錫的例子裡面看到夥伴關係非常重要,不同部門不同行業進行合作,藥廠在這裡面發揮比較重要的作用,必須有強大的預防工作和教育工作,要有循證的治療指南,要有可負擔的和高質量的保健活動,涉及到他的藥物的信任,需要跨機構跨部門進行協調,初級保健非常關鍵。

相關焦點

  • 博鰲亞洲論壇聚焦:攜手邁向亞洲新未來
    經濟上的這種互不可分性,早已把亞洲各國各地區連結成命運共同體,以至於在廣闊的亞洲大陸,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市場體制互聯互通、人文交流互聯互通,已經成為亞洲不同國別、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和宗教、處在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及人民之間,相互合作追求共贏的主要路徑,也成為保證亞洲可持續繁榮的重要基礎。  亞洲地區的可持續繁榮,離不開地區和平與穩定。
  • 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大會今日啟動(附完整版議程)
    建設康復大學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提升國家康復事業水平的重要基礎,是培養康復人才的重要途徑,也是推進預防、醫療、康復整體發展的重大選擇。康復大學高起點起步、高水平建設、國際化發展,需要集合多方智慧和技術支持。
  • 亞太老齡化社會的抗衰老醫學學術地圖怎麼畫?
    此外,預計80歲或以上人口將增長兩倍,從2019年的1.43億增至2050年的4.26億。而亞太及我國的老齡化趨勢也正愈演愈烈。  人口老齡化有可能成為21世紀最重要的社會趨勢之一,如何應對也成為最嚴峻的課題。
  • 「睿見」梁春曉:人口老齡化下的社會轉型、第三人生和生命關懷
    如果不以總體和全局的視野看待從年輕社會向老齡社會的轉型,應對和解決各種不適應,也不可能很好地應對和解決老年人養老問題。本文系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主任、老齡社會30人論壇成員、信息社會50人論壇成員梁春曉在2020年9月5日杭州第六屆中華慈孝文化論壇上的演講,文章來源於「老齡與未來」微信公眾號。
  •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要在各級黨委的領導下,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加強頂層設計,凝聚社會共識,切實把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轉化為全社會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強大動力,走出一條借鑑各國有益經驗、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之路。
  • 人口老齡化的影響及治理對策
    【關鍵詞】韓國 老齡化社會保障 人口結構 【中圖分類號】C924.21 【文獻標識碼】A人口老齡化是人口再生產規律作用的結果,也是人口發生結構性轉變之後的必然趨勢。隨著東亞經濟崛起,東亞國家逐漸面臨著老齡化的社會問題,韓國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代表。多年來韓國在應對低生育及老齡化方面做過不少政策嘗試與探索,值得借鑑。
  • 從白金漢宮到博鰲論壇,這個神器不斷進化,成了國人之聲!
    博鰲論壇期間,這樣的一個它,精通多國語言,悄悄成為了各位大佬的私人翻譯官。它就是網際網路教父凱文·凱利手上的博鰲官方指定訊飛翻譯機。今年,科技創新再次成為論壇關鍵詞,尤其A.I.相關議題在會前已爆滿。出現在此次博鰲論壇上的翻譯機,是訊飛翻譯機2.0版本,還沒正式上市,已經開始爆紅。1.0時代的訊飛曉譯翻譯機出貨20萬臺,在聯網還是不聯網的硬性命題下,訊飛已經走出了大多數友商們還在苦苦研發的陣營。研發和市場化關聯越來越緊密,同時用戶側強需求也成了翻譯機大賣的基礎。持續進化的翻譯引擎,多樣化的連接方式,4G和WIFI,大大提升了與會嘉賓的溝通效率和節奏。
  • 易鵬:人口老齡化「灰犀牛」帶來挑戰與機遇
    在「五萬裡」調研中,我們發現,這次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的衝擊確實十分巨大。但是我認為這次疫情其實像是一隻「黑天鵝」,它是突發的、無法預測的。而從整個人類發展的角度來看,人口老齡化才是一隻「灰犀牛」,是我們面臨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隻「灰犀牛」將會為中國社會方方面面的發展帶來挑戰與機遇。這也是我們盤古智庫高度重視老齡社會研究的原因。
  • 習近平掛心人口老齡化問題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約有2.54億,佔總人口的18.1%。面對人口老齡化的嚴峻形勢,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十四五」時期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窗口期,到「十四五」末,我國預計60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將超過20%,從輕度老齡化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
  • 人口增速和淨流入量全國第一 浙江憑啥?
    影響人口變化趨勢的主要因素有老齡化、生育率、人口流動、城鎮化等因素。(一)老齡化國際上通常把60歲及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超過10%,或65歲及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比例超過7%作為一個國家和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
  • 今日焦點|業界大佬博鰲「論劍」 預測高科技將成為新生產力
    在此次博鰲論壇上,非常高興看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這一點。」小i機器人創始人、董事長袁輝說。事實上,在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人工智慧、5G、物聯網等高科技已不僅僅是概念,業界大佬們更是關注其對於中國乃至世界經濟將產生怎麼樣的影響。
  • 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最新日程出爐
    -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博鰲亞洲論壇三大學術報告:論壇定位於亞洲和新興經濟體,以推動亞洲區域合作為宗旨。18:00博鰲亞洲論壇本屆諮詢委員會會議(東嶼島大酒店和聲廳)18:30 - 19:30博鰲亞洲論壇會員和合作夥伴歡迎晚宴(僅限會員與合作夥伴)(東嶼島大酒店依永廳、長言廳)18:30 - 19:30自助晚餐19:45 - 21:15青年領袖圓桌
  • 世界人口展望2019:中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與應對
    根據WPP2019,未來中國人口老齡化將呈現什麼特徵?與《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簡稱WPP2017)相比,此次修訂後我國人口老齡化又有什麼新的變化?在全世界人口老齡化版圖中,中國處於什麼樣的位置?我們可以如何促使人口老齡化轉化為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協調健康發展的有利因素?
  • 博鰲20年|阿爾及利亞駐華大使艾哈桑·布哈利法:促進區域經濟一體...
    20年來,博鰲亞洲論壇為亞洲政商學和其他組織提供了一個高層對話平臺,圍繞經濟、社會、環境等相關問題討論交流,發表真知灼見。 通過豐富的討論和深入的交流,論壇能發現亞洲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所存在的問題,指明區域經濟合作良機,提出許多有價值的「博鰲方案」,在凝聚亞洲共識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促進經濟全球化發展。
  • 人工智慧或能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
    前言: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正在廣泛地影響著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人口老齡化已逐漸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重大人口問題。搭載上人工智慧發展的時代快車,被認為是解決人口老齡化的一個主要途徑。
  • 梁建章於頂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老齡化社會的「阻擋效應」
    這是梁建章以北大光華管理實踐教授的身份,聯合北大光華應用經濟系教授王輝及史丹福大學商學院勞動經濟學家Edward Lazear(愛德華·拉齊爾)共同合作完成的。文章首先通過建立理論模型,提出了老齡化影響國家經濟發展的新渠道。
  • 任澤平: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刻不容緩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中國要順利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並長久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必須正確認識人口發展的內在規律,必須正確認識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必須高度重視人口變化及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必須加以全球視野看待中國人口問題。
  • 中國人口年齡結構變化驚人:老齡化全球領先
    6月15日,「公益理念和經濟運營」專題工作坊暨2015年度中國養老業夏季高峰論壇在滬舉行,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杜鵬透露,中國老齡化的高峰將出現在2055年左右,屆時老年人口將接近4.5億。記者在會上獲悉,按照目前的常住人口來看,中國老齡化最嚴重的城市並非上海、北京這樣的東部城市,而是重慶和四川;全國有4700萬老人處於喪偶狀態,其中女性佔70%。從1964年起中國人口結構一路「變老」杜鵬在論壇上表示,從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來看,中國人口結構最年輕的時候是1964年,當時老年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不足4%。
  • 博鰲亞洲論壇「世界經濟展望2019:確定性與不確定性」電視論壇舉行
    3月26日,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世界經濟展望2019:確定性與不確定性」電視論壇在海南博鰲舉行。3月26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張濤在電視論壇上發言。當日,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世界經濟展望2019:確定性與不確定性」電視論壇在海南博鰲舉行。
  • 博鰲亞洲論壇2020年年會3月24日至27日舉行
    2020年3月24日至27日,世界目光將再次聚焦中國海南博鰲。在14日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20年年會新聞發布會上,李保東秘書長介紹,今年年會主題為「應對世界變局 攜手共創未來」。李保東認為最重要的是「回歸多邊主義,回歸國際合作」,這是國際社會實現共贏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將呼應國際社會的普遍關切,聚焦世界發展的前沿問題,繼續支持多邊主義和國際合作,推動世界向好的方向「變」,實現共贏目標。在發布會上,李保東還介紹了今年年會的五大議題,即發展大勢、產業變革、創新前沿、美好生活和全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