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時間與22種癌症風險的相關性

2021-02-08 澎湃新聞
睡眠時間與22種癌症風險的相關性

2021-01-19 0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梅斯醫學 MedSci梅斯

關於睡眠時間與乳腺癌以外的特定部位癌症風險相關性的研究很少。此外,現有的結果仍不明確,因果關係仍不清楚。本研究目標是利用孟德爾隨機化(MR)設計研究睡眠時間與癌症整體以及特定部位癌症之間的潛在因果關係。

研究人員從英國生物庫中篩選了367586位個體,以全基因組關聯分析明確的與睡眠特徵相關的單核苷酸多態性(SNP)作為工具變量來評估睡眠與總體癌症和22種特定部位的癌症的相關性。並在另一來源的121579位個體數據中進行了重複分析。

短睡眠時間的遺傳易感性與癌症風險相關性

分析表明,短睡眠時間的遺傳易感性與胃癌(優勢比[OR] 2.22;95%CI 1.15-4.30;P=0.018)、胰腺癌(2.18;1.32-3.62;P=0.002)和結直腸癌(1.48;1.12-1.95;P=0.006)的高風險相關;然而,還與多發性骨髓瘤(0.47;0.22-0.99;P=0.047)的風險較低相關。

長睡眠時間的遺傳易感性與癌症風險相關性

有證據表明,長睡眠時間的遺傳易感性與胰腺癌(OR 0.44;95%CI 0.25-0.79;P=0.005)和腎癌(0.44;0.21-0.90;P=0.025)的發病率較低相關。

然而,在多重對比分析中,這些關聯性均未達到顯著性。

總而言之,該研究沒有提供強有力的證據來支持睡眠時間與整體癌症和特定部位癌症風險之間的因果關係。需要進一步研究。

原始出處:

Olga E. Titova, et al. Sleep duration and risk of overall and 22 site‐specific cancers: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https://doi.org/10.1002/ijc.33286

原標題:《Int J Cancer:睡眠時間與22種癌症風險的相關性》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美國成年癌症倖存者中初次原發癌與繼發原發癌風險的相關性
    美國成年癌症倖存者中初次原發癌與繼發原發癌風險的相關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5 14:45:20 美國癌症協會Ahmedin Jemal團隊研究了成年癌症倖存者中初次原發癌與繼發原發癌風險的相關性。
  • eGFR降低、蛋白尿可增加癌症風險?
    眾所周知,心血管疾病是CKD最為常見的併發症,但CKD還可增加傳染病、骨折、貧血等其他臨床病症風險。而癌症是CKD的另一潛在併發症,據報導,腎臟替代治療患者癌症風險增加。但有關eGFR與癌症風險相關性的研究報導結果不盡相同,蛋白尿與癌症的相關性研究則少之又少。
  • 肥胖顯著增加多種癌症的風險
    另一項來自一國際團隊的研究更是警告公眾,已有充足證據證實過量體脂與11種癌症的發病風險存在正相關。這11種癌症包括結腸癌、直腸癌、子宮內膜癌、乳腺癌、卵巢癌、腎癌、胰腺癌、胃賁門癌、膽道系統癌症、以及一些特定類型的食道癌和骨髓癌。這篇發表於《英國醫學雜誌》( British Medical Journal)的薈萃分析回顧了204篇已發表研究的證據。
  • 哈佛研究:染劑與大部分癌症無正相關性,乳腺癌和卵巢癌除外
    總的來說,使用永久性染髮劑與大多數癌症風險和癌症相關死亡之間沒有發現正相關關係。(不包括主要的非黑色素瘤皮膚癌)和整體血液癌症的風險之間沒有顯著關聯。 但是,較大的累積劑量與較高或潛在的較高的總體乳腺癌風險相關,具體來說就是雌激素受體陰性乳腺癌、孕激素受體陰性乳腺癌、激素受體陰性乳腺癌的風險隨劑量升高,而受體陽性亞型的乳腺癌則沒有這層相關性。此外,卵巢癌的發生風險也表現出劑量依賴性正相關。
  • 睡不好覺招來癌症 教你如何養成好的睡眠習慣
    睡不好覺招來癌症 教你如何養成好的睡眠習慣 原標題:   2月4日  世界癌症日  今年的主題是「癌症防控目標,實現並不遙遠」,其實癌症可以防控,很多癌症和人們的生活起居飲食息息相關,就是平時總睡不好覺
  • EBCC-12丨金鋒教授:關注癌症相關性疲勞,讓乳腺癌患者活的更長更好
    癌症相關性疲勞是乳腺癌診斷和治療後的一個常見的症狀。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絡(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將癌症相關性疲勞定義為「一種痛苦的、持續存在的、與癌症或癌症治療相關的身體、情緒或認知疲勞的主觀感受,這種疲勞與近期的體力消耗不成正比,並影響機體的功能。」
  • 我國每分鐘6人被診斷為癌症 中國人一生患癌症概率22%
    &nbsp&nbsp&nbsp&nbsp惡性腫瘤通常被人們稱為癌症。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的專家介紹說,目前我國平均每天確診8550名癌症患者,相當於每分鐘就有6人被診斷為癌症,平均10秒鐘就有一人確診。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達270萬例。按照人均期望壽命計算,中國人一生罹患癌症的概率為22%。北京發病率最高的癌症是肺癌,其次為結直腸癌、肝癌、胃癌和前列腺癌。
  • 研究表明: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人更容易得心血管病,原因或是睡眠不足
    11月22日,一項觀察11萬人的歐洲研究不但印證了這一發現,還發現小時候自己的父親在社會上經濟地位較低的話,長大後也容易發生冠心病。研究顯示,社會經濟地位低的成年男士和女士,冠心病風險分別增48%和53%。該研究還首次發現,睡眠不足是社會經濟地位低的男士易發冠心病的重要原因,佔這些男士冠心病發生原因中的13.4%。
  • 8小時是「黃金睡眠」時間?真相出乎意料
    眾所周知,健康的身體需要休息,而睡眠又是我們的身體得到休息的最直接途徑。但是,研究表明,大部分人所認為的8小時「黃金睡眠」,反而是健康的「殺手」!【6.5-7.5小時才是最佳睡眠時間】加州大學聖地牙哥藥學院和美國癌症學會曾花了六年時間做過一次實驗,實驗對象是一百萬名30到102歲的人。
  • 最新研究揭示癌症胚系基因組模式與癌症風險及臨床預後的關聯
    通過對代表22種常見癌症類型的癌症患者和非癌個體的胚系基因組進行系統分析,研究確定了7種癌症胚系基因組模式(cancer-associated germline genomic patterns,CGGP),揭示了可能與癌症風險、腫瘤發生和臨床結果相關的基因序列
  • 科學家設計新的「分子時鐘」用於癌症發生風險的預測
    ,多種癌症風險因素,包括炎性反應等,可以通過對細胞分裂速度的改變進而顯著影響癌症發生的風險。然而,同一個體中不同器官組織雖然具有相同的生理年齡,但卻具有不同的癌症發生風險,因此該基於DNA甲基化的早期「時鐘」無法用於癌症發生的風險預測。Teschendorff研究組通過檢測基因組不同位點的DNA甲基化水平,構建了一種新的「分子時鐘」用於預測組織幹細胞的分裂次數。
  • 睡眠障礙與認知功能的關係(柳葉刀綜述)
    另外兩項橫截面研究結果,並未提示睡眠質量與認知檢測間具有相關性。四項使用自我報告形式數據的前瞻性研究中,一項結果顯示睡眠質量的降低與認知能力下降風險的增加相關,而另外三項結果提示認知障礙或痴呆風險的增加相關。這些研究結果顯示,罹患睡眠障礙的患者發展為認知障礙的風險是沒有睡眠障礙患者的2-4倍。
  • 提醒:肥胖至少會提高5種健康風險
    舉例:一個1.7米身高,體重70公斤的人,他的BMI公式就是70÷(1.7×1.7)=24.22,當BMI指數為24~27時,體重為過重,此人屬於輕度肥胖。拿出手機,打開計算器,算算自己的BMI值吧,看看自己是否肥胖吧。肥胖只影響外形?
  • 告訴年輕的胖子們一個「致命打擊」:肥胖和13種癌症相關
    今天告訴胖子們一個「致命打擊」:肥胖和13種癌症存在相關性,年輕的肥胖者尤其要當心癌症侵襲。 受訪專家 天津市腫瘤醫院疼痛治療科主任兼營養科科主任 王昆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袁振芳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減重門診營養師 井路路 肥胖和13種癌症存在相關性
  • 睡眠時間長短決定能活多久?最長壽的睡眠時間竟是這個,快了解下
    睡覺這件事是每天都要做的,而且還會花去我們人生中將近三分之一的時間。很多人都知道睡覺可以恢復體力,可你不知道的是,晚上的睡覺時間有多久可以決定一個人活多長時間!2、患痴呆的可能性變大經過研究發現,睡眠不足的話,患老年痴呆的可能性要比其他人要大很多,而且即使你現在沒有患上痴呆症,長期睡眠不足的話人的記憶力和反應速度都會變得非常差。3、傷身睡眠不足會引起內分泌紊亂,影響精子的生成和儲存,而且睡眠與雌激素的分泌水平有著很密切的關係,長期缺覺會影響雌激素的合成和釋放,影響卵巢甚至成為其早衰的隱藏推手。
  • 飲食與癌症風險之間存在分子聯繫,類似於高膽醇和心臟病風險增加之間的關係
    這種聯繫可以解釋為什麼大量食用奶製品和紅肉的人患癌症的機率很高,類似於高膽固醇和心臟病風險增加之間的聯繫。雖然已知這些抗體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特別是結腸癌的風險,但還沒有發現抗體與肉類和奶製品消費之間存在直接聯繫。
  • 做CT檢查會增加癌症風險?醫生告訴你真實答案!
    計算機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hy,CT)是比較常用的癌症檢查手段,有很多重要作用。 一、CT在癌症中有哪些應用?
  • 動物世界六大睡神:考拉每天睡眠時間達22小時
    北京時間1月28日消息,很多人都存在睡眠問題,為了能夠獲得理想的睡眠,他們嘗試過各種促進睡眠的方式。相比之下,很多動物就要幸運得多,它們每天有超過80%的時間在夢鄉中度過,堪稱動物世界的睡神。這種動物只生活在澳大利亞,主要棲息在桉樹上,每天的睡眠時間達到22個小時左右。清醒的時候,它們的大部分時間也用來吃東西,可謂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懶蟲。  雖然很多動物每天的睡眠時間都超過12個小時,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非常懶惰。實際上,它們在清醒時非常活躍。睡眠時,一些動物處於半睡半醒的狀態,還有一些動物在休息時也時刻保持神智清醒。
  • 「腫瘤-高血壓」新概念:高血壓患者癌症風險高,抗癌治療引起高血壓...
    ,包括腎細胞癌、結腸癌、食道鱗狀細胞癌、頭頸部癌症、皮膚鱗狀細胞癌、絕經後乳腺癌及子宮腺癌等,而且高血壓與癌症相關風險,還因癌症類型和發生部位而異。 比如一項近58萬人的研究顯示,血壓升高會增加男性患癌風險,同時會增加男女癌症死亡風險。 中國一項全國性隊列研究也顯示,收縮壓在130mmHg-139 mmHg即增加腎細胞癌風險。
  • 睡不好覺的人,容易得癌症?失眠與癌症又是個啥關係?
    早在十年前,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就通過調研發現:定期健身的人,能夠顯著地降低癌症的發病風險;但是,如果這些人睡眠不足,就會抵消參加體育鍛鍊對癌症的預防作用。進一步的研究結果顯示,與經常鍛鍊且睡眠充足的人相比,那些定期健身但每晚睡眠時間少於7小時的人,癌症發病風險增加了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