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們吃得起肉有多重要?糧食安全的重要標誌就是我們有肉吃

2020-12-05 東北農業觀察

豬肉價格飛漲,很多人都不以為然,他們認為吃不起肉可以吃素,對於我們的生活根本就沒有較大的影響。就連一些知名的經濟學家也認為我們應該放開肉類市場,不用過於關注吃肉的問題。

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吃不起肉真的是無關緊要的事情嗎?我們今天就來說說為什麼說吃得起肉是糧食安全的重要標誌,絕不是無足輕重的小事?

東北農業觀察出品

長期穩定的肉類供給是糧食安全的重要標誌

肉類是我們人類攝入肉類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可以說我們人類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充足的肉類供給。所以我們幾乎所有國家努力的目標都是要達到葷素合理搭配,我們也可以說只有滿足了國民對於肉食需求的國家,其糧食安全才是穩固的健全的。

否則我們只能滿足糧食供給的國家,實際來說都是糧食安全級別較低的國家。比如說我們看到印度是糧食出口大國,但是他們的糧食安全指數卻是很低的。他們在這次抗疫的時候,還要給農民發放糧食才能讓農民安心的呆在家裡,可見他們的糧食該有多緊張。

印度的牛奶飲用量在世界上都是名列前茅的,已經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標準,牛奶也是印度人主要的營養來源,我們完全可以說印度是用牛奶代替了肉類。印度人雖然解決了肉類短缺所造成的國民營養不良的問題,但是他們沒卻沒有解決糧食安全等級較低的問題。

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無法生產足夠國民食用的肉類,這也就說明他們的糧食產量實際是很有限的,只能夠滿足自身食用所需,還沒有大量的剩餘糧食來飼養牲畜。沒有大量糧食庫存的國家其糧食是否安全就想而知了。

所以我們看一個國家的糧食是否在安全線以上,肉類供給是否充足是一個重要的標誌。

養殖業的作用不僅是為我們提供肉類,養殖業也被稱為「肉糧倉」

我們很多人只知道養殖業主要是為我們提供肉,蛋,奶大家很少會想到養殖業的發展和我們的糧食安全是息息相關的。

第一,因為養殖業可以利用秸稈和其他的一些我們人類無法直接食用的物質,用以轉化為我們人類可食用的食物。

第二,我們生產的多餘糧食可以作為牲畜的飼料來源,這樣我們就可以省去大量的糧食保管費用,也可以避免長期保管糧食所造成的嚴重損失。

正是因為養殖業生產的肉類本身就可以作為糧食食用,又因為養殖業還有「儲糧」的作用,所以我們稱養殖業為肉糧倉。

養殖業遭受打擊不只是人們吃不起肉那麼簡單,我們糧食安全也會受到一定的威脅

養殖業出現大量損耗本身就意味著損失了大批的「糧食」而且我們國家生產的大量糧食由於沒有足夠的渠道消耗掉,大量的糧食轉為了庫存,這無疑會增加糧食的消耗和我們的保管費用。

而需求不旺盛帶來的糧食價格下降的問題,又會大大的打擊農民的種植積極性,這無疑是一個惡性循環。長此以往我們的糧食安全將會越來越難以保證。

所以我們必須要清醒地認識到,吃不起肉的背後所帶來的一系類問題的嚴重性,吃不肉離吃不起糧其實只有一步之遙。

不用過於緊張肉類供給的言論是誤國言論

我們看到我上文所說的這些問題,我們還認為吃不起肉是一件無關緊要的事情嗎?

其實我們所說的這些問題還只是從糧食安全方面來考慮的,如果我們從通貨膨脹方面來考慮這個問題,我們就會發現吃不起肉影響的範圍實在是太大了。而受到影響最大的無疑是吃飯還要精打細算的勞苦大眾。

所以我認為我們不應該相信,我們更不應該去傳播,肉不是糧食不用過於關注這樣的言論。這不僅是是對自己不負責任,也是對國家的糧食安全不負責任,我們甚至可以說這是誤國言論。

大家看了我的這篇文章還認為我們吃不吃得起肉都是無關緊要的事情嗎?我認為我們絕不能犯這種低級錯誤,讓我們的糧食安全出現漏洞,這也是我們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

大家認為我的這篇《讓人們吃得起肉有多重要?糧食安全的重要標誌就是我們吃得起肉》說得有道理嗎?一起來評論吧!

我是農民,我為農民發聲。您的關注和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相關焦點

  • 最大的糧食浪費應該是吃多了再減肥
    因為水災,有些人又開始糧食因災而減產的問題。雖然,我們看到消息是夏糧豐收,但糧食乃國安之本,重視糧食安全還是具有重要意義。說起糧食,有一個重要的地方必須提及,那就是糧食浪費。有數據表明,中國的糧食浪費也是很驚人的。
  • 一粒種子的增收帳(關注糧食安全·從吃得飽到吃得好)
    一粒種子的增收帳(關注糧食安全·從吃得飽到吃得好)人民日報  作者:鬱靜嫻  2020-08-19 8月初,江蘇睢寧縣邱集鎮王宇村稻蝦養殖基地
  • 人類只吃鯊魚魚鰭,不吃鯊魚肉?鯊魚肉難吃是因有「尿味」?
    拋開魚翅營養是不是智商稅的問題不論,可能很多人的腦海都會有這麼一個疑惑:為什麼人們只吃鯊魚魚鰭(魚翅),而不吃鯊魚的其他部分?那麼多肉丟掉不浪費嗎?難道是鯊魚肉不好吃,還是真如網上所言的鯊魚肉有「尿味」? 人們只吃魚翅而不吃鯊魚肉麼? 相信有相當一部分人都看過了「拒絕魚翅」的公益廣告,裡面提到漁民捕撈到鯊魚後直接割下背鰭、胸鰭,然後把鯊魚軀體丟回海裡。沒有了魚鰭的鯊魚緩緩沉入海底,最後在無力的掙扎中死亡。
  • 我國用動物幹細胞培育出人造肉,它安全嗎?
    市場上有很多「人造肉」、「人造雞蛋」,市民們只要聽到這些詞就知道都是假的,沒法吃,都有化學危害。但是從今年開始,我們口中的人造肉就得換一層意思了。這是一種可以吃的肉,還是通過正規渠道加工而成,只是人造肉出來之後,豬肉是不是就要降價了?人人都能吃得起肉了?
  • 為什麼人們喜歡吃魚翅,卻很少吃鯊魚肉?
    但因為難以獲取,物以稀為貴,再加上炒作,所以越發名貴,吃起來似乎讓人顯得自己有品位、有身份,在飯桌上可以撐面子。雖說鯊魚肉遠遠不及魚翅受歡迎,但鯊魚肉並非沒人吃,只是比較小眾,吃得比較少而已。那麼,為什麼人類如此珍視魚翅,而鮮少吃鯊魚肉呢?再說,吃魚翅真的好嗎?其實很雞肋!
  • 聽說你們人類吃不起肉了?二哥給你們送來一些,注意鬣狗的氣質
    吃不起肉的人類,送給你們一個獅子頭乳豬吃不起了?送你們一隻乳象。鹿肉來一波
  • 吃魚腹有致癌風險 吃魚背上的肉更安全?
    信息時報訊 (記者 蔣雋 實習生 楊雲) 環境汙染殃及池魚,吃魚究竟有多大的風險?吃魚的什麼部位更安全?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的專家發現,食用部分魚類的腹部和尾部的肉會帶來致癌危害,吃魚背部的肉風險相對較低。
  • 有人問:「為什麼我們一般只吃食草動物的肉,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那麼大自然中的食肉動物的數量肯定是遠遠不夠的,所以這時候我們就需要進行人工養殖,但是現代社會最重要的就是講求「效益」,食草動物可以用人不吃的草去飼養,而食肉動物則要用肉類飼養,用肉餵肉再吃肉,這又何必呢?
  • 人工養殖就安全嗎?什麼肉能吃?什麼肉又不該吃
    由於疫情的影響,野生動物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多數民眾呼籲遠離野生動物,同時,國家也出臺相關政策,禁止食用野生動物,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為什麼野生動物不能吃呢?查閱動物的進化史可以得知,狗是大約在17000年前被馴化的,豬大約是在10000年前才被關進柵欄,雞則是大約在7000年左右開始吃著免費的糧食。世界上哺乳動物大約有兩萬種,但是被人類馴化的只有僅僅幾十種而已。從森林中捕獲麋鹿,然後圈養起來,這只能叫做養殖動物,從根本上來看,這和野生動物的區別並不大。
  • 人們喜歡吃魚翅,卻不吃鯊魚肉麼?事實並非如此!
    全世界不少沿海國家與地區都有吃鯊魚肉的習慣,比如日本用鯊魚做料理已經有千年的歷史,其中鯊魚刺身、炸鯊魚排、竹輪等特色美食的底材都是小型鯊魚。冰島國菜發酵鯊魚肉是當地的傳統料理,其經過發酵醃製後,渾身會散發出一種刺鼻的氣味,但對於冰島人來說,鯊魚肉卻是難得的美食,就像瑞典的鯡魚罐頭那樣,已經是國民飲食文化中不可割捨的一部分。
  • 為什麼吃得少還比別人胖?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對減肥有多重要?
    總覺得吃得比別人少,但是長的肉卻比別人多,平時還要特別注意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才行。我們的體內不存在能夠分解纖維素的酶,所以,即使吃了纖維素也不會被我們的身體吸收,所以,雖然吃完了之後我們會產生飽足感,但是並不會使我們變胖。 所以,在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的同時,用蔬菜彌補體內不足的部分,是既可以降低吸收的熱量,還可以維持飽腹感的好方法。
  • 肉有屍毒多吃致癌,腫瘤醫生表示不合常理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張曉東則直斥肉中有屍毒吃了會致癌的說法「不合常理」,她表示,人類進食肉類的歷史悠久,如果肉真的有毒,早就該被發現了。       張曉東還強調,目前癌症研究的共識是癌症是多因素導致的,單一食物會引發癌症的說法幾乎沒有一例有可靠的科學依據。
  • 為什麼人們只吃魚翅,而不吃鯊魚肉?原因令人意外
    為什麼人們只吃魚翅,而不吃鯊魚肉?鯊魚本身就是一種大型的軟骨動物,目前全世界一共有450種鯊魚,我們國家就發現生存者100多種,而這些鯊魚當中,最有名氣的應該就是大白鯊,而人類吃的魚翅其實就是鯊魚的背鰭,因為鯊魚除了牙齒之外,其餘的都是軟骨,所以我們所說得到魚翅,其實就是鯊魚的一種細絲狀的軟骨。
  • 我們吃的大米為什麼會有沙子?
    那天聽一位老人家回憶說,他們小時候,哪裡捨得吃大米啊。那時候家裡孩子多,買米買面全靠糧票,家裡吃的最多的還得是玉米面,大米也有,但捨不得吃。能一周吃一次都是好生活。那時吃飯可不像現在這樣,想燜多少就燜多少。她回憶說,當時做米飯,都是中午吃,這樣下午才有體力幹活,先把鍋裡的水燒開,然後大米要撿,因為會有沙子,然後把米倒進開水裡煮,煮到六七分熟的時候再換一口鍋加點水燜。
  • 非洲這個國家頓頓吃燒烤,肉是主食,確實全世界最貧窮國家之一
    喜歡旅遊的朋友,可能去過非洲,非洲有大草原,各種野生動物。但是,你們隊非洲的國家了解多少呢?非洲是世界大陸中最貧困的大陸之一,這裡的人們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人們的日常生活為外界所苦惱, 但是,有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他們窮得只能吃。
  • 世界爆發50年最嚴重糧食危機!中國也遭殃?央視點名批評吃播現象
    今年將新增1.3億名飢餓人口,全世界將有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聯合國的研究報告發出預警,今年共有25個國家面臨嚴重飢餓風險,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圖源: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科學》期刊文章指出,疫情對全球糧食安全的幾大支柱都帶來影響:包括糧食供應、人們對食物的獲取能力以及營養攝入等。
  • 一夜之間,糟蹋糧食的大胃王吃播全涼了
    漲價的東西老百姓哪買得起?都被投機商人買走屯著去了,有些商人為了賺錢,甚至還借高利貸去屯布。結果就是國家看他們屯得差不多了,馬上大量低價放貨。上海的布價一天就降了一半,給投機的商人都秀傻了。這件事後來被稱為 「 米棉之戰 」,也是建國後第一場糧食戰爭。當然,我們並不是每次糧食戰爭都能贏的,在 2004 年的時候,吃了大虧。
  • 世界爆發50年最嚴重糧食危機!中國也要遭殃?央視點名批評吃播現象
    今年將新增1.3億名飢餓人口,全世界將有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聯合國的研究報告發出預警,今年共有25個國家面臨嚴重飢餓風險,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圖源: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科學》期刊文章指出,疫情對全球糧食安全的幾大支柱都帶來影響:包括糧食供應、人們對食物的獲取能力以及營養攝入等。
  • 豬是我們生活中重要的肉食,為什麼我們這麼喜歡豬肉?
    為什麼我們喜歡豬肉那麼多肉?可能得從我們馴服豬的時候開始。野豬的馴養我們吃的家豬是從野豬身上馴養出來的,亞洲和歐洲豬分別來自亞洲和歐洲公豬,他們都有自己的族系。中國清管器可分為華南清管器和華北清管器,他們的體型、毛色和繁殖能力各不相同,由此推斷華北豬實際上是歐洲野豬的後代,華南豬是亞洲野豬的後代。
  • 人們只吃魚翅,不吃鯊魚肉麼?冰島國菜成又一黑暗料理
    我們都知道魚翅是一種昂貴的料理,屬於山珍海味的一種,其來源於鯊魚身上的魚鰭部位。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鯊魚身上除了魚鰭外,其他部分應該是一無是處,實際上並非如此。全世界不少沿海國家與地區都有吃鯊魚肉的習慣,比如日本用鯊魚做料理已經有千年的歷史,其中鯊魚刺身、炸鯊魚排、竹輪等特色美食的底材都是小型鯊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