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有些涉民企刑案逾期滯留偵查環節,應力糾「掛案」

2021-01-08 澎湃新聞

一起合同詐騙立案監督案入選最高人民檢察院指導性案例,最高檢要求檢察機關在辦理涉企業合同詐騙犯罪案件時,應嚴格區分合同詐騙與民事違約行為界限,對於久偵不結的「掛案」,應向公安機關提出糾正意見。

12月22日,最高人民檢察院以「涉非公經濟立案監督」為主題發布第二十四批指導性案例,指導全國檢察機關加大刑事立案監督辦案力度,依法保護非公企業合法權益。

指導案例二顯示,犯罪嫌疑人溫某某,男,1975年10月出生,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甲水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負責人。

2010年4月至5月間,甲公司分別與乙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乙公司)、丙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丙公司)籤訂欽州市欽北區引水供水工程《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根據合同約定,乙公司和丙公司分別向甲公司支付70萬元和110萬元的施工合同履約保證金。工程報建審批手續完成後,甲公司和乙公司、丙公司因工程款支付問題發生糾紛。

2011年8月31日,丙公司廣西分公司經理王某某到南寧市公安局良慶分局(以下簡稱良慶公安分局)報案,該局於2011年10月14日對甲公司負責人溫某某以涉嫌合同詐騙罪刑事立案。此後,公安機關未傳喚溫某某,也未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直至2019年8月13日,溫某某被公安機關採取刑事拘留措施,並被延長刑事拘留期限至9月12日。

2019年8月26日,溫某某的辯護律師向南寧市良慶區檢察院提出監督申請,認為上述經濟糾紛,並非合同詐騙,請求檢察機關監督公安機關撤銷案件。良慶區檢察院經審查,決定予以受理。

良慶區檢察院經調查核實認為,不足以認定溫某某在籤訂合同時具有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行為和非法佔有對方財物的目的,公安機關以合同詐騙罪予以刑事立案的理由不能成立。

2019年9月27日,良慶區檢察院向良慶公安分局發出《通知撤銷案件書》。良慶公安分局於2019年9月30日作出《撤銷案件決定書》,決定撤銷溫某某合同詐騙案。

最高檢第十檢察廳廳長徐向春表示,此案涉及合同糾紛與合同詐騙的區分問題,通過這個案例明確,在辦理涉及民事法律關係的刑事案件時,要全面分析案件不同法律關係、司法政策導向等因素,準確把握罪與非罪的界限,防止機械司法,對於民事欺詐、合同違約等債權糾紛案件,要實質性研究分析涉案法律關係、當事人法律行為及其主觀故意,不能簡單化認定「刑事詐騙」「合同詐騙」,防止通過刑事追訴插手民事糾紛,違法進行公權幹預而損害當事人合法權益。

最高檢在闡述指導意義時指出,要嚴格區分合同詐騙與民事違約行為的界限,避免片面關注行為結果而忽略主觀上是否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對於籤訂合同時具有部分履約能力,其後完善履約能力並積極履約的,不能以合同詐騙罪追究刑事責任。

前述指導意義還表示,由於立案標準、工作程序和認識分歧等原因,有些涉民營企業刑事案件逾期滯留在偵查環節,既未被撤銷,又未被移送審查起訴,形成「掛案」,導致民營企業及企業相關人員長期處於被追訴狀態,嚴重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破壞當地營商環境,也損害了司法機關的公信力。檢察機關發現偵查環節「掛案」的,應當對公安機關的立案行為進行監督,同時也要對公安機關偵查過程中的違法行為依法提出糾正意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熱點檢訊】圍繞這項重要工作,最高檢黨組會連提四個「抓實」!
    【熱點檢訊】圍繞這項重要工作,最高檢黨組會連提四個「抓實」!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黨組會,聽取最高檢平安中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檢察機關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貫徹落實平安中國建設工作會議精神的報告。圍繞深化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平安中國建設工作會議精神的具體舉措,與會人員進行了研討。最高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主持會議並就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平安中國建設工作會議精神提出要求。
  • 揭秘最高檢發布十批涉新冠肺炎疫情典型案例背後的故事
    最高檢涉疫情防控檢察業務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第一檢察廳廳長苗生明坦言:「事發突然,少有先例可循。但檢察機關作為刑事訴訟承上啟下的中間環節,必須積極主動引導、發揮主導作用。」「這是個法理問題,有規則就要適用,罪與罰應當具有相當性,沒有可以適用的罪名而且屬於惡意傳播的,才能適用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不能簡單地都選擇『從重』。要實事求是,直接故意傳染別人、傳播疫情的是極其個別的特例。」
  • 最高檢涉疫典型案例:有人冒充防疫人員搶劫兩千元被判11年
    最高檢涉疫典型案例:有人冒充防疫人員搶劫兩千元被判11年 澎湃新聞記者 林平 2020-04-09 21:15 來源:
  • 揭秘最高檢反貪總局成立過程 借鑑香港廉政公署經驗
    10月22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反貪汙賄賂工作情況的報告》時如是說。  在中國,最高檢就反腐工作向全國人大作「專項報告」的情況並不多見。此前一次為1989年10月25日,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曾聽取時任最高檢《關於檢察機關開展反貪汙、賄賂鬥爭情況的報告》,時間已過去24年。
  • 最高檢24批93件指導性案例分類整理(2020年12月22日更新)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貫穿刑事訴訟全過程,適用於偵查、起訴、審判各個階段。檢察機關辦理涉黑涉惡犯罪案件,要積極履行主導責任,發揮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在查明案件事實、提升指控效果、有效追贓挽損等方面的作用。【來源】最高檢第二十四批指導性案例2.檢例第91號:溫某某合同詐騙立案監督案【關鍵詞】合同詐騙;合同欺詐;不應當立案而立案;偵查環節「掛案」;監督撤案【要旨】檢察機關辦理涉企業合同詐騙犯罪案件,應當嚴格區分合同詐騙與民事違約行為的界限。
  • 最高檢:涉黑惡案件「一個不放過」「一個不湊數」!
    尤其在江蘇楊昊等25人涉惡案中,檢察機關不僅依法改變了偵查罪名,還強化程序保障,對該案涉案人員依法全部適用認罪認罰從寬程序,真正體現了國家法律監督機關實事求是、堅持法治原則的擔當精神!12019年3月1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作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 ...影響疫情防控,電信詐騙升七成,最高檢總結:詐騙犯罪有這4個特點
    上半年四類犯罪嚴重影響疫情防控,電信詐騙升七成,最高檢總結:詐騙犯罪有這4個特點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7-26 13:16:31
  • 最高檢評出「兩個專項」十大優秀掛牌督辦案件
    為進一步推動最高檢部署開展的第三次「兩個專項立案監督活動」,不斷提升監督品質,最高檢偵查監督廳在各地上報的107件典型監督案件和最高檢掛牌督辦的147起案件中,經過嚴格評審,評選出10件優秀監督案件和10件優秀掛牌督辦案件。
  • 寄封信到最高檢,聊一聊未檢創新
    作為一名業績優秀的一線採油工人,吳娟還熱心參與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曾獲最高檢檢察長、首席大檢察官張軍點讚。近期,她又寫了一封信寄到最高檢,聊了聊對一項未檢創新工作的看法。「感謝吳娟代表對檢察工作、未成年人檢察事業的持續關注、支持和有力助推。」「與廣大代表攜手,在新發展階段,把我們的工作做得更實。」
  • 最高法最高檢明確7種特殊情形可申請國家賠償
    原標題:久拖未果案 受害人可獲國家賠償京華時報訊(記者王曉飛) 昨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關於辦理國家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了「疑罪從掛」案件(也稱為久拖未果案件)受害人有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
  • 【學習園地】全文|最高檢發布首批檢察改革典型案例
    上海市寶山區檢察院認真落實最高檢《關於指派、聘請有專門知識的人參與辦案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充分發揮專門技術人員專業特長,為推進「四大檢察」提供技術支撐;堅持科技強檢,將大數據、「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新思維與監督辦案深度融合。
  • 參與民法典編纂研究,最高檢五年提千餘條次立法建議
    2015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牽頭成立了民法典編纂工作協調小組,成員單位包括最高法、最高檢、國務院法制辦、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法學會五家單位。2015年5月15日,最高檢民法典編纂工作研究小組正式成立,院領導擔任組長、副組長,法律政策研究室、原民事行政檢察廳等部門的負責同志擔任小組成員,編纂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具體工作。
  • 最高檢發布首批檢察改革典型案例(附案例全文)
    最高檢有關負責人表示,檢察改革作為司法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推動全面依法治國具有重要的意義。對於部分經補充偵查仍無法順利「轉碼」的重大疑難案件,協同公安機關建立訴前會商機制,由公安機關在案件偵查期限屆滿前十五日啟動偵訴會商程序,就檢察引導偵查意見落實、證據體系後續完善等進行再次分析研判,商討解決辦法,爭取案件進入審查起訴環節時均能接近或達到「綠碼」標準。
  • 問計若渴,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要求這些事「抓緊」再「抓緊」
    最高檢以每周一次的頻率,連續發布十批次涉疫情典型案例。這『十連發』的案例有些還未宣判就作為典型案例發布,主要的考慮還是階段性抗疫的現實需要。如果還按部就班等宣判了才發布,那就不趕趟了。」座談會上,張軍從制發各類規範性指導文件、嚴格依法辦理涉疫案件、適時發布涉疫典型案例指導辦案、立足檢察職能助力復工復產等方面介紹了檢察機關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依法戰「疫」的有關情況。
  • 江蘇檢察掛牌督辦的3起案件入選最高檢十大優秀掛牌督辦案件
    自2015年初最高人民檢察院部署開展「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專項立案監督活動」和「危害食品藥品犯罪專項立案監督活動」以來,全國檢察機關偵查監督部門切實履行監督職能,突出立案監督重點,採取有力措施,加強對環境資源保護領域和食品藥品安全領域中涉嫌犯罪案件的建議移送力度和對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的監督,對一批重大案件進行掛牌督辦,「兩個專項立案監督活動」取得明顯成效,湧現出一批優秀的監督案件和掛牌督辦案件
  • 1144人涉疫情犯罪被檢察機關提起公訴
    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記者  陳菲) 最高檢 4日消息,截至 2020年3月 3日,全國檢察機關共介入偵查引導取證涉疫情刑事犯罪 6428件8595 人;受理審查逮捕1806件
  • 大老虎涉單位行賄罪,他是第三人,到底給誰送了錢?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李洪鵬 編輯 嶽三猛)2月23日,最高檢發布消息稱,蘇樹林、盧恩光、王銀成被提起公訴。看法新聞記者注意到,與雙開、立案偵查時僅被指涉受賄罪不同,司法部原黨組成員盧恩光被公訴時又新添罪名——單位行賄罪。簡單梳理後可以發現,十八大以來獲刑的近百名中管幹部中,涉嫌單位行賄罪的此前只有趙少麟、武長順。
  • 銀行和借款人未約定的情況下,逾期利息能否計收複利?
    訴請法院判決被告支付逾期利息的複利。最高法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裁判要點最高法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是:逾期利息是否可以計收複利。法院判決以下是本案判決書中「本院認為」部分,最高法院就逾期利息是否應計收複利問題的論述:最高法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是上訴人農行和平支行是否有權對案涉《借款合同》中約定的逾期利息計收複利。
  • 最高檢掛牌督辦89起破壞環境危害食藥安全犯罪案
    最高檢掛牌督辦89起破壞環境資源危害食藥安全犯罪案 在專項立案監督活動中檢察機關立查涉案職務犯罪1751人   本報青島7月2日電(記者王治國 徐盈雁 戴佳)記者今日從大檢察官研討班上獲悉  據統計,在今年最高檢部署開展的破壞環境資源和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專項立案監督活動中,全國檢察機關已依法監督公安機關立案偵查676人,起訴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人數同比分別上升10.1%和1.8倍,查辦背後的職務犯罪1751人。